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推薦】古詩詞的作文集錦八篇

【推薦】古詩詞的作文集錦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漢魏以後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詞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古詩詞的作文集錦八篇

古詩詞的作文 篇1

有一天,老師宣佈我們要舉行一個古詩詞大賽,我們班要經過淘汰賽、飛花令,選出三名同學參加學校的決賽。同學們興奮起來,都想好好準備,代表班級去參加比賽。隨後老師發了一張稿子,上面一共有17首詩詞,好多都是我們沒有學過的,我們一下子傻眼了,因為老師説給我們準備的時間只有一週!

我看着稿子非常緊張,想着自己對古詩詞本來就沒有太多積累,現在時間這麼緊,我怎麼能通過呢?我對自己有點沒信心但我覺得我回家一定要努力複習,我想努力還是最重要的。我當天回到家就翻開古詩詞大賽的稿子,開始讀了起來。因為第一次讀,好多字都不認識,我請教媽媽,在手機上搜索關於詩詞的講解,還有朗讀,我聽着他一遍一遍的跟讀。可是時間過得很快,幾天過去了,我幾乎沒背多少。我覺得自己要完蛋了。可是我還存着一絲僥倖的心理,想着要是抽到自己會背的幾首就好了。

可怕的比賽日終於到來了。當天的幾個課間我都沒出去,一直在抓緊時間死記硬背。我看旁邊有幾名同學已經都背下來了,我非常着急。老師宣佈比賽正式開始,我們要按照學號上去抽籤,抽到什麼就背什麼。我看有一些幸運的同學雖然準備沒那麼充分,但是抽到了簡單的詩詞,一下就過了第一關。我默默祈禱我的運氣也能像他們一樣好!輪好到我了,我鼓起勇氣走上台去抽了一個籤,天哪完蛋了,我抽到了一個完全不會的!我當時腿都發軟了,把手裏的籤放回箱子裏,慢慢地走上台,老師問會嗎,我搖搖頭,額頭上鋪滿了汗水。我當時感覺很羞愧,唉,我想我要是再努力一點全部背下來就好了

不過現在後悔也沒用了,就等着看接下來的比賽吧,我心情稍微放鬆了一下。下一個環節是飛花令,我們班一共有24名同學通過了第一關,他們被分成了六組,每組四人,獲勝的一人蔘加最後一輪六進三的決賽。我祈禱我的好朋友可以勝出,我為她們使勁加油。飛花令對我來説特別熟悉,我在託管班上也練習過,所以我自己也在下面輕輕地念着,很享受。決賽的六人出來了,比賽越來越激烈,我拼命地給他們加油。最後獲勝的是祝子健、周振宇和塗智想,我覺得他們三個真的好厲害,我太佩服他們啦!

雖然我這次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是以後要是再有這種活動的話,我要繼續努力。我覺得厲害的同學肯定不是這一週臨時抱佛腳才這麼厲害的,他們一定是平時也在努力積累。我要向他們學習!

古詩詞的作文 篇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我們課本上學過的唐朝的唐詩,還有沒學過的宋朝的宋詞,元朝的無曲;我們經常提到的琴(古箏)棋(圍棋)書(書法)畫(國畫);還有民俗節日(比如中秋、重陽、春節)等等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不過我還是最喜歡中華詩詞。

詩詞篇幅短小,課餘讀一些,所花時間不多;還可在緊張學習的間隙,鬆弛一下緊繃的神經,調劑一下疲憊的身心,也是十分愜意的。

詩詞都是有韻律、有節奏的,在古代,詩詞都能合着樂唱。當時的唱法現在躍然已經失傳,但讀詩詞如果不懂它的韻律和節奏,就很難品出它特有的意味。三味書屋的壽老先生讀書時那種悠長搖曳的聲調和如醉如痴的神態,人們也許覺得很可笑,其實,讀詩詞時需要的正是這種對詩詞韻味的體驗和充分的感情投入。人們把讀詩叫做“吟詩”,吟,就是一種拉長了聲調有節奏的誦讀。學習這種朗誦,除了體會詩意外,關鍵在於處理好詩句的節奏,具體説,就是要注意詩句中的停頓和某些字音的拖長。

讀古典詩詞給予人的影響,不是外顯的,而是一種潛移默化。讀詩詞的人也許並不感到這種影響的存在,但當他詩讀得多了,積澱豐厚了,人們就會從他不俗的談吐和文雅的舉止中感覺到一種特有的氣質,一種超凡脱俗的“書卷氣。蘇軾有詩云:“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確實如此,一個飽讀讀書,受過傳統文化薰陶的人,即使身土布衣服,也無法掩藏其內在的氣質之美。

我愛誦讀中國的古詩詞。

古詩詞的作文 篇3

清風撫過詩集,翻開了帶着木製清香的書頁,似乎展開了山水畫卷軸:長橋卧波,水光瀲灩,更有鶯啼翠柳,鷺上青天。“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陣陣秋風卸白雲而飛,岸邊的樹木已不復葱鬱,然而紛紛飄墜的金色的落葉,為秋日渲染了一幅斑斕的背景。大雁蒼鳴,緩緩掠過檣桅,多少人生感慨融於其中,人生易老,歲月飛逝。“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在李白看來,這“碧山”,這“桃花流水”都是美的,桃花流水窅然遠逝,也是美的,都出自“天然”,都讓人心境悠閒。詩詞,給我們以無限美好的景象,的確值得我們細細斟酌。

那一江東去的水,總是成為各派詩人深情凝視的對象,只能怪它多情了。曾幾何時,聽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此時,江濤便成了一灘苦水,詩人的愁像水般,從汩汩細流匯成了茫茫大江,一陣陣心酸便是一粼粼波光,無法流到盡頭。“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裏的江水在詩人筆下濃墨重彩地表現了,奔流而去的是心中奔湧的欣悦。

不看降水,便抬頭望望逶迤的羣山,或高聳入雲,至天不盈尺;或姿態萬千,橫成嶺側為峯。不知是哪位女子,吟出了“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從此,高山就被賦予了一層堅貞愛情的美義。又是誰,面對山前東昇的旭陽,吟出“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從此,凡有雄心壯志的人兒都愛上征服高山,一覽無餘眾山小,展現“山高人為峯的”的傲氣豪情。

且瞧瞧山間那輪明月,又是寄寓了多少相思?從小就搖頭晃腦地開始誦讀《靜夜思》,明白月兒不僅僅是月兒,它的每次月圓月缺,月望月朔,都帶着思緒,或是親人間的'思念,或是對人生的思考,抑或是情人間相去甚遠的痛。漸漸明白,變的是人心,不變的是月兒。“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還是那輪明月,承載着的卻是越來越多的美麗與哀愁。

無論金戈鐵馬,無論老樹昏鴉,寫的總不只是景物,還是意象之後的情。我想,詩詞就是如此,把多情寓於其中,不同於古代西歐直白率性的辯論或是哲理,東方的柔美典雅、婉約怡情,永遠都是含蓄地藏在秋雁春花之後。

古詩詞的作文 篇4

一、古詩詞在作文中的運用方式。

實踐表明,把古詩詞等名言警句放進作文中,在形式上,不光是帶引號和冒號的原因,大體有以下五種形式。

1、語錄式——摘錄

就是放在的的題記位置,單獨出現,做全文的題記。例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再如: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問月》

語錄式類似於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動地寫在的開頭,完後另起行在末尾處用破折線引出句子出處,由此做成作文的題記。當然這是題記的一種形式,題記還有其他形式。

2、援引式——引用

用在內文中,就是直接引語的形式,提示語+冒號+雙引號+引語內容+末尾標點符號+引號。例如:

《論語中説》:“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訴我們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如果寫成如下的樣式就不是援引了:

孔子説:“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訴我們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因為這句話,包括子曰在內,都是直接來自《論語》,而不是孔子。

注意,援引的話語內容中的最後一個標點在引號內。

3. 引號式——套用

引號式和援引差不多,但還有細微的區別,主要是在標點的運用上,一是去掉了引號,二是引用內容的最後一個標點在引號外。例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每當我們看見八月十五的月亮,某種情愫總會油然而生。

再看:

秋葉是漫無邊際的,“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滿目的秋葉,五彩繽紛,給了我們鋪陳在天地間的巨幅油畫,也給了我們萬千感歎。

套用也包括淘金自己的句子中。就是隻有引號,引號之外別的什麼標點都沒有,放到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此時,我雖然身在温暖的教室裏,可是卻從內心裏平生了“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的感覺,一點兒浪漫與温暖都沒有了。

4、變化式——化用

就是沒有引號,把經典、古詩詞無形地揉進自己的句子中。例如:

有一種鄉愁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有一種豪放叫飛流直下三千尺,有一種情意叫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有一種淡然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再如:

雨的語言是豐富的,可以是漫卷詩書的喜悦,滋潤着杜甫的綿綿春夜;可以是點點離人淚,傾述那個寂寞的夜晚;可以是映照冰湖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齡送別有人的剎那間。

前一個化用是完全的詩句的連用到自己的句子中,後一個化用是將詩句的亮點詞語活用在自己的句子中。

我們得到了這些方法,才能夠運用自如,不至於弄巧成拙。

二,作文中運用古詩詞的目的

總體來説是裝點自己的作文,讓它更美更深刻,但也不是簡單的裝潢門面。

1、突出中心,使主題更鮮明。當然突出主題有好多方法,而用詩詞來點綴是不錯的方法,就好像小姑娘頭上戴了奪人眼目的飾品。

請看下例:

主題:感悟秋天之美。文體:寫景抒情散文。文題:這裏的秋天靜悄悄。結尾可以這樣寫: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裏秋天的美在於她給了我們一片靜明的世界。

當然,把經典用在的開頭和中間都能突出主題,若當做題記,主題作用就更加明顯。

2、引出人物。有時,人物不好出場,就採取人沒登場先有聲的辦法,就像戲劇的台後唱段一樣。例如:

命題:留在心底的風景。素材:李白事蹟。主題:男兒當自強。文體:記人抒情散文。可以這樣開頭: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我每當想起這句詩就想起了李白,也只有李白可以寫出這麼豪放的詩句。……

3、引出事件 例如:

李白有過“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孤獨,賞識過“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的美景,更有過“牀上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般的切腹鄉愁。那是他客居長安而不得志的一箇中秋月夜,……

4、抒情。

比興抒情:我們家鄉的這掛瀑布,雖然沒有李白眼中的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放,但是也不乏小夜曲般的柔美。

推波助瀾:我原以為,媽媽離開了,我就可以自由了,可是啊,我的心裏空牢牢的,想媽媽的滋味如同刀割,真是“借酒澆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啊。

當然了,引用古詩最大的作用在於抒情。

【範文一】李白其實很快樂

裊裊檀香,一杯清著,一輪蟬娟,一捧盛菊,手邊是虛掩的書卷,讀完李白的詩作,我不禁為他扼腕歎息,本有天生之才,卻無奈仕途坎坷;本有豪情壯志,卻怎敵官場黑暗。我為他遺憾,為他不平,我想他一定是不快樂的吧。

恍惚中,他向我走來,一路高歌,一路豪飲,放浪不羈,這就是你,唐詩上的不朽傳奇,詩仙李色。

你不是沒有&qut;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qut;的少不更事,不是沒有&qut;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qut;的積極樂觀,不是沒有&qut;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qut;的昂揚自信,不是沒有&qut;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qut;的豪情壯志,然而最後的你卻也發出了&qut;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qut;的感歎,&qut;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qut;的黯然,&qut;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qut;的滄桑和&qut;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qut;的坎坷。

你我伴燈而坐,相對無言。你默默飲酒,我在旁靜靜思索。我敬佩你的才華,也為你最後的離開而惋惜。你是這樣一個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卻難踏仕途,平步青雲;你是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卻難入官場,最後抽身而退。你心中的苦澀想必如同那難以斬斷的流水,滔滔不絕,一滴一滴都是你的 了目水。

然而你卻笑着搖頭,緩緩道出你鮮為人知的內心世界。原來我一直都錯了。

你是一位詩人,卻也是一位衞士。你用筆書寫自己的傷春悲秋,你用文字捍衞自己的高尚情操。或許在你離開時,心裏的確會有苦澀與酸楚,然而在你的眼中,一切的名利比不上自由對你的吸引,黯然的離開卻讓你擁有了最高潔的自我。在別人看來,追名逐利似乎已是社會大流,你卻以自犧前途r 為代價,寧可相忘於江湖,忘情于山水也絕不同流合污。原本以為你是無奈的,卻沒想到其實你很快樂。你為堅守自我而快樂,你為縱情美景而快樂,你為遠離官場而快樂,你為那一片心裏的淨土而快樂。

我終於明白&qut;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qut;的真正內涵,在你看來,苦悶和悲傷只不過是高潔的副產品,堅守自我的你其實很快樂。

【範文二】李白三唱

微風吹過,吹皺了我心裏的一湖春水,桃花隨風飄落,李白沐着花雨,披着花瓣,在我心田上緩步而來。

悠悠李白情

李白的情懷,豪放不羈,是奔騰的黃河水,以雄偉的姿態奔向大海;也是毅力的泰山鬆,以堅毅的性格矗立於泰山之巔;更是天上的行雲流水,在空茫的雲天上翻騰激越。

李白的情懷,也像是採來的一束山花,浪漫得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李白的浪漫,總是在他的詩中不知不覺地流露出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的心裏有一泓浪漫的溪水,清澈,清涼,多情而又柔美,流到讀者的心裏,纏纏繞繞,流淌着花兒的芬芳。

蕩蕩李白詩

李白的詩,不僅浪漫,也大氣。李白的豪放、堅毅,在詩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的豪情,就像這天上來的黃河水,奔騰不息,令世人讚歎和感慨。“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的大氣,超凡脱俗,他以寬大的胸懷俯瞰着天下。

李白的詩,不僅通俗易懂,而且流轉自然,景象萬千,思想深刻,海納百川。他把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化在了詩裏,飄蕩在壯美的風景中,使詩句多了幾分深厚,少了幾分空虛。

遠遠李白志

李白的一生,看似瀟灑,其實有許多不如意。

李白本想以自己的才能報效大唐。雖然被召入宮,風光一時,但逃脱不了被奸人所害的下場,不得不被迫離宮。而他的豁達正在於樂觀的態度;“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不因離京而痛苦,也不因實現不了抱負而悔恨,反而更加自信樂觀,毫無顧忌地奔向了他心靈的故鄉——遊歷山水間,逍遙人生。

李白,我心中的歌聲,每日餘音繞樑不止……

【範文三】沉醉於菊花盛開的世界

秋風瑟瑟,一叢菊花傲霜盛開。荒草悽悽中的一抹鮮黃,使我沉醉在這迷人的世界裏。

她,生不擇境,從不挑剔,大樹下,荒路旁,亂石間,只要有一抔泥土她就會在這生根,成為她欣欣然的樂園。也許這就是古代詩人推崇他的原因吧。

菊花,不與百花爭春,卻在深秋中綻放;本是雋秀美麗,卻以平淡見於世人;生就了婀娜多姿,卻嬌羞地山裏姑娘般。陶淵明隱居田園便對菊花一見鍾情,那是因為看見了知己,“黃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來往于田間的陶淵明不正如這“此花開過更無花”的深秋中的菊花嗎?“花開並無百花從,獨立疏離趣味濃”,每當他看見那獨開的菊花,一種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敬佩她的不與白花爭春的品質,欣賞她那樸素淡雅的風韻。

不僅陶淵明,古代的人們都對菊花寄託了曼妙飄渺的感情。

九月初九,重陽的日子,也是賞菊花的時光,李清照寫下了“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詞句,她看着那菊花孤獨地開在秋風中,不知不覺地牽出了對丈夫的思念。那菊花臉上浮着清霜秋露,是在流淚嗎?秋日裏的黃花,左右都是荒荒然的淒涼,有誰與她分擔憂心的煩惱和心酸?

啊,菊花不是孤芳自賞,而是生就了高雅不俗的氣節,只有在這荒秋才能見證她那“寧願包頭至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的精神,這正如白居易的詩句:“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從不炫耀,不落世塵,不隨波逐流,不在那百花盛開的時候綻放,不在百花凋謝的時候零落,更不在冷涼的秋風裏低下自己高貴的頭,活出一個獨特的自己。這就是菊花的魅力。

也有人由此看到了菊花的霸氣,“待到來年九月八,我花開來百花殺”,這個人就是農民起義領袖黃巢,黃花給了他無窮的力量。正像陶淵明的詩句“黃花開林耀,青松冠裂巖”,萬木蕭蕭的時候,只有菊花和松樹彰顯着生命的色彩,也似毛澤東所説“一年一度秋風勁,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高潔,典雅,氣節,霸氣,傷感而又堅定,盛開在草木荒荒的秋風裏。啊,那一叢叢的菊花,有誰能不沉醉在這悽美的世界呢?

古詩詞的作文 篇5

我愛詩仙白哥的瀟灑不羈,會痴迷地喊:“好帥哦!”;也喜歡杜牧之杜郎的風流多情,會擠眉弄眼:“好渣哦!”;柳先生自是不必多言;恕我直言,沒愛過王維先生。

王摩詰,悄咪咪佛家弟子,“佛系詩人”,被後世尊稱一聲“詩佛”,古今公認藝術大師。

瞭解一下生平,我萌萌佛了,這也太“佛”了叭?生在樂音裊裊之家,爺爺是樂隊領導,打小懂樂理,工書畫,吟詩作對不在話下,還彈得一手好琵琶。22歲狀元及第,重陽節一詩被眾考生奉為紙上賓,“此物最相思”一曲相思更是響遍長安上流社會,春風得意馬蹄疾的他是長安城裏最風度翩翩、才華橫溢的狀元郎,更是岐王、寧王的府上常客。365度全方位無死角的成功啊,何以還要和我杜郎爭一個風流?

可他不愛長安,長安太喧鬧,配不起他的白衣清淨。更不是一帆風順的前半生,9歲父親因病去世,家奴遣盡,家產變賣,日子艱辛冷暖自知。十五歲應試赴京,少年此行當風雨半生。十七歲的重陽,縱使千人手抄,孤獨又不會離開。靡靡之音唱不盡相思,卻唱走了心愛的小甄。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此後的被陷害、被冷落、被貶官、被髮配,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好不容易捱回了家,闔家團圓,初為人父的喜悦尚未燃盡,便被一盆水澆滅——妻子因難產而死,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中年喪妻,老年無子,此後三十年獨居,終身未娶。

我難以像評判李賀和孟浩然那樣判斷王先生的人生鼎盛於何時,前半生的風流倜儻是杜郎可堪比擬的,後半生的清心寡慾卻是杜郎遙望不可及的。

這個男人太靜了,從他的詩裏,總讓我這個驕躁的人害怕——被窺破心事的無處可藏,一景一物,一情一感,都太靜了。哪怕是“復長嘯”,也都是空靈幽遠的迸發。更莫提山月竹石水,連花都是寂寂地開。一切都是空靈寂靜的,沒有生的喜悦,也沒有死的悲哀,然而一切又都是永恆不朽的,令人生死兩忘,萬念皆寂。

可他好迷人,不知是不是這夜太黑太深,我好像愛上了這個男人,短短一個小時,堪堪數千年。而已。

他是命中註定——“維摩詰,印度高僧,沒有污垢,淨”,那麼那不斷得到的前半生與不斷失去的後半生都是註定,他不曾怨過什麼,他選擇隱,輞川別業捐了寺廟,761年,從容寫信與友人們告別,然後平靜地微笑着走了。

他也曾經歷過人世間的大富大貴,可他卻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這樣的男人,不僅在長安,乃至整個唐代,上下五千年,都是長身玉立、安然靜謐的男神。

他讓我想起那隻被偷獵者屠族的白血病猩猩,縱然那藍色大海里沉過血腥與仇恨,可那仍然盛滿了相信與期待。

親身體會過不善良,仍相信善良;親眼見過不美好,仍自身美好。

古詩詞的作文 篇6

童年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在這首詩中,有太多的事物讓我們感到快樂,而讓我最難忘的卻是古詩詞。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在明月夜光下,年幼的我便常坐在牀沿,一邊抬頭望着月亮,一邊聚精會神地聽母親讀古詩詞。母親讀了一首又一首,可我仍然不知疲倦,仍纏着她繼續讀。於是母親從李白的讀到王之渙的,又從王之渙的讀到杜甫的……古詩詞,已經成了我幼年月光下最好的夥伴。

待我又大了些,我便格外喜歡在第一縷陽光灑進屋裏的時候,捧幾卷唐詩在窗下讀着、揹着。令我開心的是,一首首唐詩彷彿是我闊別多年的好友,而我在誦讀時與他們一個個握手言歡。每到此時,我的臉上便盪漾起了笑的漣漪。那段時間的每日早晨,母親望着我因讀唐詩而又忘了吃早飯,總笑着嗔怪道:“這丫頭真是走火入魔了。”唐詩真是有魔力,讓我格外向往唐朝,嚮往唐朝的詩、唐朝的人、唐朝的物。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眼我已經12歲了。我特別喜歡看原版《紅樓夢》,格外羨慕林黛玉的才情,羨慕她能寫出“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那般的句子。於是,我也準備寫一首詩。我閉上雙目,不一會兒便擬了一個題目《夢迴瀟湘館》。接着,我彷彿走進瀟湘館,看到了那青青翠竹,看到黛玉悲悽撫琴的模樣,便提筆寫下“翠竹瑟瑟靜悠悠,似聞顰顰撫琴絃”。然後我彷彿聽到琴聲的悲悽婉轉,看到黛玉一滴一滴清清的淚水,難怪她一笑值千兩黃金呀!便又寫下“悲悽婉轉清清淚,瀟湘一笑貴千金”。終於寫完了,我心裏有説不出的高興。

古詩詞是優美的,她給我的童年帶來了歡樂。她的韻味將永遠留在我心中,我的童年因為古詩詞而美好!

古詩詞的作文 篇7

詩詞為中華文化中的一顆明珠啊,意境優美,它含義深遠,它語言優美,詩詞在我的心中佔據了一份重大的力量。

事實中有景,事實中描繪的景物,不勝其屬,你看呀,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好一番雄偉壯闊的景象,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獨山瀑布是那樣的壯麗,卷地忽來風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的望湖樓,一年四季的種種景象也被詩人所歌頌,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春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夏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的秋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冬天。詩中有景物,可謂別有一番風味。 詩詞中友情鄉愁是何等的令人憂傷的情感呀,風一更雪一更闊,歲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雖然是瞭解作者的處境與悲涼的心情,我卻無法真正的體會到那般愁苦的鄉情,直到爺爺看見原來的家人千里迢迢地趕過來看望他,不經老淚縱橫的場景,我才曉得。靜香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滄桑,詩中情可謂是,讓人淚流滿面。 詩詞中也有情理,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告訴我觀察事物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觀察,否則根本不瞭解事物的原來的真正的貌樣。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告訴我,知識是不斷更新的,只有像源源不斷的活水,一般才能學會更多的知識。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告訴我此有所短寸有所長,每一個人的優點各不相同,不能認為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詩中有情侶教會我怎樣學習,如何為人處事。

斑斕午夜後,朝花雨露時紅日,冉再起,讀一讀詩詞。品一品意境是多麼美妙的事情,詩詞引領着我的心,走向更加浩瀚的知識海洋。

啊,含義深刻,秀麗轉客,永遠在我心中。你將永遠在我心中我的那些優秀的詩詞。

古詩詞的作文 篇8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從夏商周,到元明清,古詩詞的星空璀璨奪目。我喜歡徜徉古詩詞的星空中,探索其獨特的魅力。

我愛古詩詞中別具一格的圖畫之景。被稱讚“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曾寫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風光,我從這句詩中,彷彿看到,沙漠之上,飄起筆直的狼煙,黃河邊際,一輪紅日徐徐下降。在杜甫筆下的“城春草木深”中,我看到安史之亂後的國亡之景,國都被攻破,山河依舊在,但那昔日繁華已不在,國都內,雜草叢生。在早春凌晨,看那月光下的屋舍,在滿是銀霜的路上,行人的足跡卻已印上,這使我想起“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讓我看到雪後西湖,天地渾然一色,冰花周圍白氣彌散,只有一道長堤,一點湖心亭,一隻小船和船上幾粒人的影子罷了。如此詩文,怎能不使人沉醉。

我愛古詩詞中真誠淳樸的人情之美。有汪倫邀李白做客,李白臨走時,忽然聽到岸上的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友誼。有蘇軾在中秋佳節,忍受孤寂,歡飲達旦,發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有韓愈早晨上朝,傍晚貶至八千里路外的潮州,卻仍不改憂國憂民之心,以殘年餘力效忠國家,有着“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的忠君之心。也有歐陽修在滁州琅琊山上設宴與民同飲同樂的“醉能同其樂”的與民同樂的思想與精神。

我愛古詩詞中字字珠璣的哲理之句。從《遊山西村》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可以看出,天無絕人之路,終會有一線生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還記得王灣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它告訴我們,時序更替,新事物終將代替舊事物。范仲淹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界環境和自己的處境變化而或喜或悲,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人間風雨乃屬正常。

我愛古詩詞,愛這其中的藴意。古詩詞,令我沉醉。

標籤: 八篇 古詩詞 集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dxjep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