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詞 >

關於送別的古詩詞三首

關於送別的古詩詞三首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送別的古詩詞三首,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送別的古詩詞三首

關於送別的古詩詞三首1

《山中送別》

作者: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註釋】

⑴掩:關閉。

⑵柴扉:柴門。

⑶王孫:貴族的子孫,這裏指送別的友人。

【鑑賞】

這首《山中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着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裏,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麼呢?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這一切,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後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並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複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於行間,見離愁於字裏。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後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迴想象於無窮的。

詩的三、四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遊子久去而歎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於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説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裏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並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後內心深情的流露,説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説,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裏,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捨,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後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後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於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迴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王維善於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的。

關於送別的古詩詞三首2

《逢俠者》

作者:錢起

燕趙悲歌士,相逢劇孟家。

寸心言不盡,前路日將斜。

【鑑賞】

這是一首因路遇俠者而寫的贈別詩。此詩造句別緻,寓意隱蔽。詩裏用到了典故。“燕趙悲歌士”裏用到了戰國時代諸侯國的名稱“燕,趙”,古時這兩個戰國七雄中的諸侯國出了許多勇士,因此後人就用燕趙人士指代俠士。高適有這樣的詩句:“拂衣去燕趙,驅馬悵不樂”,就是對燕趙刺客的悲壯大義表示同情與敬佩。最有名的荊軻刺秦王,應該是家喻户曉的故事了,而荊軻就是趙國太子派出的刺客。

“劇孟”本人是雒陽(即今天的河南洛陽東部)人,素有豪俠的名聲。這裏“劇孟”是用來指代洛陽的。

俠者,一般指劍客。錢起本人不是武士,因此對朋友豪俠的氣概是佩服加崇敬的。詩的開頭兩句,用“燕趙悲歌士”,藉以比擬所遇見的俠者;而“相逢劇孟家”,則是説他們兩人相逢於洛陽道中。如此寫來,極為切合俠者身份。後面兩句,是説相逢時彼此傾心交談,可是太陽又快要落山了,只好戀戀不捨地分手而別了。這既抒發了作者心中的不平,也表露了對俠士的傾慕之情。

此詩一開始就把心裏的讚美寫了出來,朋友被他稱讚為燕趙豪俠,可見錢起的坦率。對“寸心言不盡”,可以理解為這是文人與武士間的區別造成得欲言又止,意猶未盡。最後寫到落日,其實有詩人對朋友的一絲擔憂(因為夕陽這個素材在文學作品裏一般來説終歸沒有朝陽那麼熱烈積極),劍客的前路定是有坎坷的。當然也可以這樣理解:為分別而相聚的詩人與俠者,終究要分道揚鑣了,太陽都落山了,像在催促他們,儘管依依不捨,但是天下無不散的筵席。這份感情被描述得真是格外珍貴。

錢起的朋友中有名詩人王維、裴迪等,本人是大曆才子,認識的人一定很多。這裏的俠者,在他應該是與眾不同的尤為記憶深刻的一位朋友。錢起自己如果“言不盡”了,那麼這離別的感傷是非常濃烈的。這是贈別的作品,不過詩裏字字句句都是濃情,這樣的編輯確實算得上體格新奇,這和一般人比較起來率意得多。高仲武説錢起詩風“體格新奇,理致清贍”。“理致清贍”這個特點其實表現在“前路日將斜”裏,將詩意很好得放開,使讀者有思索的餘地。

關於送別的古詩詞三首3

《送別》

楊柳青青着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鑑賞】

崔瓊《東虛記》説這首詩作於隋煬帝大業(605-617)末年。一、二、四句“垂”、“飛”、“歸”押平聲韻,平仄完全符合近體七絕的要求,是一首很成熟的七言絕句。明人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六説:“庾子山《代人傷往》三首,近絕體而調殊不諧,語亦未暢。至此,七言絕句音律,始字字諧合,其語亦甚有唐味。右丞‘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祖也。”題目是《送別》,全詩借柳條、楊花的物象寄寓惜別、盼歸的深情,悽婉動人。柳絲飄飄搖搖,饒有纏綿依戀的情態,故早在《詩經》中,已將楊柳與惜別聯繫起來:《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歷代傳誦,膾炙人口。“柳”,又與“留”諧音,故折柳贈別以寓挽留之意,從漢代以來便成為一種風俗。形於歌詠,北朝樂府民歌中的《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已饒有情韻。在南朝、梁簡文帝、梁元帝、劉邈等人的《折楊柳詩》,也各有特色。然而在唐代以前的詠柳惜別之作,還要數隋末無名氏的這一篇最完美。

首聯上句寫柳條、下句寫楊花(柳絮),讀起來流暢自然,有如天造地設,略無人工雕琢痕跡。然而稍作分析,便發現詞性、音調、意象、情思,又無一不對,實在是異常工麗的對偶句。看來作者已懂得調整平仄,上句開頭之所以不用“柳條”、“柳枝”、“柳絲”,是因為第二字應是仄聲。改用“楊柳”,“柳”是仄聲,卻未能表現“柳條”。而繼之以“青青着地垂”,則萬絲千條,便展現於讀者眼前。“着地”,狀柳條之長,把讀者的視線由樹梢引向地面。“垂”,表靜態,以見風和日暖。“青青”,既寫柳色,亦點時間。柳色由鵝黃而嫩綠而“青青”,則時間不斷流逝,而今已是暮春了。

上句用“青青着地”狀柳條之垂,下句用“漫漫攪天”狀楊花之“飛”。楊花十分輕盈,如果風力較猛,便向一個方向急飛;如果風力甚微,便無依無傍,忽高忽低,飄來飄去。這裏所寫的正是日暖風和之時的景象。“漫漫”,寫楊花飄蕩,無邊無際;“攪天”,寫仰望所見。天空都被攪亂,則楊花之多,不言可知。由此聯繫上句,便知“青青”楊柳,並非三株五株,而是夾路沿河,傍亭拂橋,處處可見。於是,合一、二句看:由上而下,所見者無非柳條青青着地;由下而上,所見者無非楊花漫漫攪天。而離愁別緒,也隨之瀰漫於整個空間。

第三句,緊承前兩句,雙綰“柳條”與“楊花”,卻來了個出人意外、驚心動魄的轉折:“柳條折盡花飛盡!”楊花再多,終歸要“飛盡”的,這是自然規律。而萬樹柳絲,即使天天折,又怎能“折盡”?這兩者合起來,無非是通過時間的推移,表現離別之苦、懷人之切。聯繫第四句,則無限情景,都可於想象中閃現於讀者眼前。

標籤: 古詩詞 三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ci/09g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