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小河散文

小河散文

記憶中總有河流緩緩地流淌,流淌,就那樣迎着夕陽一直流淌……

小河散文

我家的後面有一條小河,它的確是一條小河,外人見了説那是一條溝,而我們前後兩村的人總是很尊敬地稱他為河!同時大約是太喜愛他了,就稱他為小河,當然也可能是為了要與西邊的大河相區分吧!

小河從後村東面距離村子兩裏多的大水庫出發,一路哼着自己編的歌謠,緩緩地、高興地流向村西頭的大河。那個大水庫誕生了,它便也跟着出生了,年歲也不小了吧!它的存在不僅緩解了水庫的洪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劃分開了我們村和後面的鄰村,小河以南是我們村,以北是後村。有了它的存在,外人一下子就分清楚了兩個村。

小時候的小河是孩子們的天堂。捉魚、摸蝦、拾田螺,總之只要在水裏玩就好了!玩到家長氣急敗壞地去把那罐頭瓶子連帶好不容易才捉到的幾條小魚苗苗“啪”地丟進水裏、一把拖起孩子連訓帶罵地拽回家,還是不肯罷休。一會功夫就見到那孩子手裏拿着卷好的煎餅又出現在小河邊了!剛才的打、罵、訓絲毫沒留下痕跡,他在聚精會神地指揮別人怎麼捉魚呢!你看那淺水處端着漁網撈魚的小男孩,撈得那麼仔細那麼認真,就差戴一副放大鏡了!“這麼個認真法要是用在學習上就不得了了”,岸邊乘涼的老爺爺説。看他:時而興奮地手舞足蹈,時而惋惜地直摔漁網,衣服都濕了自己也沒注意到吧,估計回家少不了一頓臭罵!? ? ? ? ? ? ? ? 在小河的'另一節水多而深點的地方,也有捉魚的,他自有他的法兒。估計是從家裏偷來的小盆,裏面放上一點饅頭之類的魚餌,上面蒙了塑料布,塑料布剪了一個小小的圓圓的口,用繩子砸緊,順便留出足夠長的繩子,只見他一手牽着繩子,一手將小盆輕輕地推入水中,剩下的就是耐心地等待了!等待的功夫他可以做各種事:去看別的小朋友是如何撈魚捉蝦的;到岸邊看大人們下棋、打牌;甚至還跑到小河邊的菜園子裏偷個蘿蔔來啃着……時間差不多了,蘿蔔也啃完了,他便滿滿地收繩子,小心翼翼,等到小盆靠近岸邊了,快速端出。哇!小盆裏面好熱鬧。小魚兒們因受驚而亂竄,尤其是當那隻興奮地、激動的小手伸進小盆裏後,魚兒們更是拼命的逃啊逃,然而沒用了,誰讓你嘴饞貪吃!

弟弟是捉魚的常客,這兩種方式他都熱衷!然而捉來的魚回家後也就是扔一邊,至於是油炸了給他吃,還是扔了餵雞,他都不在乎。大概對於捉魚者來説,最大的樂趣不是吃魚而是捉的過程吧!

小河裏孩子們玩地不亦樂乎,岸邊樹蔭下乘涼的大人們更是優哉遊哉。有下棋的,看棋的比下棋的還急;有打撲克的,照例圍着一羣看客,七嘴八舌,搞的輸了的人覺得自己忒笨,一氣之下站起來走人,看者自然坐下。也有輸了也不走的,就是不走的;那鬍子白花花的,拄着枴杖的不打牌也不下棋,就坐在樹蔭下有一句每一句的閒聊;還有在地裏勞累了一上午的,跑到小河邊洗洗臉,洗着洗着乾脆把胳膊也洗了,乾脆走到水裏恨不能把全身都洗洗,最後脱掉涼鞋,把鞋子洗得乾乾淨淨,穿上,到河堤的樹蔭下休息……總之小河不僅是孩子們的天堂也是大人們的天堂,夏天因為有了小河而不再炎熱。

小河的南岸是一條小路,小路的南邊是一片菜園,各家都有一小塊。在小河的滋潤下,菜長得肥肥胖胖的。

河邊有各種樹,我最喜歡的是一種能結一串串的小燕子似的果實的一種樹,我不知道它究竟叫什麼名字,村裏人都叫它燕子樹。燕子樹樹幹是黑色的,夏天會爬滿了蟬,大概它的汁液特別甜吧!

小河上架着一座三孔石拱橋,我對橋的認識就是從它開始的,後來聽爸爸跟我説過南京長江大橋,長得我無法想象。夏天暴雨過後,小河便憤怒一般,橋的三個孔都注滿水,發泄似的奔流,河岸兩邊沖刷的乾乾淨淨。沒幾天就平靜下來了,只有中間一個孔有水,依舊是緩緩地、慢慢地、高興地流淌。

如今小河真成了溝了,滿是垃圾,河兩邊蓋滿了房子,河岸修砌得整整齊齊,打牌下棋的人依舊有,只不過由河堤挪到了橋頭上,至於小孩子們,怎麼可能下河呢!

標籤: 散文 小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zggyg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