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我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小時候居然希望快快長大的散文

我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小時候居然希望快快長大的散文

01

我是下午四點到的學校,本來昨天都應該來的,可是就是不想離開家,於是便推遲了一天。

我從小就戀家,超級的那種,所以在高考的時候也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省內的學校,不是因為沒有遠大抱負,只是因為長大之後再也不想離開父母。

小時候總盼望快快長大,這樣就可以離開家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偶爾也幻想有一天自己可以拯救世界,可是長大才發現,許多人光是拯救自己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我們這年味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七,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再也感受不到年味了。

小的時候,每到放寒假,總是舉着自己得的獎狀歡天喜地回家,那個時候,從放假開始就已經有年味了。

每天算着日子盼着過年,因為到那天就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給爺爺奶奶磕個頭就可以得到比平常零花錢多幾倍的壓歲錢,也可以跟小夥伴盡情的通宵玩耍。

最喜歡的莫過於正月十五的大會了,每個村子都會搭舞台演節目,但對於節目我們根本無心欣賞,只是為了那一個個攤子上的小吃。

節目最後就會放提前準備好的煙花,可以持續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之久,這是最開心的時候了,可是因為個子矮,總是被人羣擋住,當時心裏憤憤的想,等我長大個子高了一定就不會被人擋了。

可是現在真的長大了,晚上去看煙花的時候也不會被人擋住了,可是那種歡喜的心情卻已經沒有了。

還是同樣的'人,還是同樣的地點,還是同樣的事物,不同的是,心裏的那份純粹卻再也不在了。

有時候會想,是因為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所以才沒新鮮感的嗎?

可是看到那些小孩子就像當時的我們那樣看到煙花眼睛裏就有星星,我才覺得,不是因為東西沒有新鮮感,而是我們已經過了給糖就會笑的年紀。

想起來之前看到的一句話,不會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都有人年輕着。

只希望,不管到什麼時候都要保持着一顆純粹的心。

02

刷微博的時候看到一條熱搜是“70歲的奶奶陪自己孫女藝考”,點進去看,是一對來自黑龍江的祖孫,奶奶一路陪孫女藝考,提起孫女就滿臉自豪,止不住的誇獎。

覺得這樣真好,我已經長大,而你還未老。

看到這條新聞就想起了我自己的奶奶,也是從小疼愛的不得了,給我她所擁有的一切。

從小家庭條件雖然不算很優渥但在我們那裏也算得上小康,好日子一直持續到去年冬天,爸爸出了點事,家裏存款全花光了還欠了許多債。

當時只感覺爺爺奶奶真的是一夜白頭,年紀那麼大了也不得不重新開始操勞。

回學校之前我在屋子裏整東西,奶奶進來拿出來一張皺巴巴的一百塊給我,我是不忍心要的,可是她硬要給我,我也沒拒絕。

給我錢的時候她顯得有點窘迫,好半天才對我説,

“我也想給你好多錢的,可是你也知道,你爺爺心臟不好,也得花錢,還得還人家誰誰的錢,,”

“好了你別説了我知道了”,我不得不打斷她,不是因為我對奶奶不耐煩不想聽她嘮叨,而是我不忍心,明知道他們難過自己卻還是無能為力,這種感覺真的很難受。

小時候總想着快快長大,就可以有能力給他們好的生活,做他們的保護傘,可是長大之後才發現,成年人的生活真的沒有容易二字,每個人都是竭盡全力的生存。

目前還沒有能力去回報家人的時候,最起碼先照顧好自己不讓他們操心。

03

我覺得“童年”大概是最美好的詞語了吧,它代表着純粹,代表着沒有煩惱,代表着無憂無慮。

可是也很奇怪,處於這個時期的人總想着逃離,想着快快長大可以去外面世界,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成年人看來那個年紀才是最美好卻再也回不去的曾經。

人最大的悲哀在於,拿着爸媽提供的物質,學着他們不懂的知識,見識他們沒有見識過的世面,體驗他們沒體驗過的人生,到頭來,卻不能讓他們驕傲自豪。

看到過很有感觸的一句話:身無飢寒,父母無愧於我,人無長進,我以何對父母 。

雖然會懷念從前,也會不想長大,但也應該要擔負起自己應付的責任,用成年人的思想過成年人的生活。

在大家眼裏你是個必須獨立自理的成年人,在爸媽眼裏你永遠是需要照顧的小孩子,不論你結婚還是生子,在他們內心裏 愛護你是天性。

成年人的世界,路不好走,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經受現實的侵蝕,不可避免地從懵懂走向堅韌。但每個人心裏都會保有孩子的一面,只留給最愛的人 。

希望我們成功的速度都能快過父母老去的速度。

標籤: 散文 小時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yo4qm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