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古井經典抒情散文

古井經典抒情散文

經常路過古井。家鄉的古井無計其數,在黃山市老城區,在山鄉路邊,常會相遇那“寒泉百天靜看影”的古井。圓形、方形或菱形的井口,青色、紅色或白色的井台,盡顯華貴典雅者有;表露端莊秀麗者有;體現純樸厚實者有。藴含甘甜純青之液的水井,早就為文人墨客所鍾情,唐人寫井的詩,“苔色遍青石,桐陰入寒井。幽人獨汲時,先樂殘陽影。”是雅俗共賞的詩,也是眾人能懂的畫。晚霞燦爛,萬籟俱寂,朦朧神祕的夜井同樣迷人,試想,冰輪斜轉,烏鵲倦棲,風露浩然,樹影婆娑,此時的井裏,人們看到的又是什麼?

古井經典抒情散文

路過古井,有時曾想,全市現存的石井有多少?華夏民族第一口井又是何時開鑿?對此,未去書庫翻閲查找,也未向有關部門詢問窮究,但從出自戰國時《莊子·秋水》的成語“井底之蛙”可以知道,中華民族鑿井的歷史至少有二千多年了。幾千年的古井,浸染過多少世事變幻,又走過多少歲月人生?這些變幻的人生的痕跡,像閃光的水珠,似滾動的泉滴,當你仔細慢慢捧起這些珠滴,流落在筆下的是泉湧般的文字。

1973年初,我高中畢業,插隊在農村一個叫“水碓巷”的村子,居住的婦女隊長家邊上就是一口石井,那真是一口出水量大的深井,每天挑水的人來來往往,天再旱,井不幹。石井邊還住有其他社員和生產隊長、記工員的家,井台一方對着通向別村的大路以及生產隊糧食倉庫和偌大的曬穀場,石井處自然也是村中熱鬧的地方。即使到了冬季,農活閒淡,過往人少,井邊也是熱鬧非凡,娃們在井邊的曬穀場上翻跟斗打鬧,老婆婆端着條凳坐在倉庫的走廊下,邊照看幼小的兒孫,手裏還邊納鞋底、縫鞋墊,一些年輕的婦女三五成羣地圍聚在井邊,搬來大盆和桶,一桶一桶地擔水洗山芋,取粉做粉絲,有外村過往的人見了,説:“你們水碓巷的女人真是勞碌,一年忙到頭也不歇歇,自己地裏不長山芋,還從遠處買來煩。”有人笑笑説:“山芋粉絲好吃哩,力氣是浮財,去了又來。”

那些日子,洗山芋取水的人多了,水井看着慢慢淺下去,可過幾天水位又上來,就像她們説的是浮財的力氣,去了又來。我是不搞這些家庭副業的,出工之餘則擠時間看書寫作,擷取井旁生活水花,提煉加工成新聞和文學稿件往公社和屯溪廣播站以及《屯溪文藝》投寄,各種稿件被採用多了有些名氣,就作為知青代表脱產參加屯溪以及徽州地區的文藝創作學習班。那一次次的學習班,對自己文學創作上的影響是難以忘懷的'。

1975年秋,我被推薦到大學中文系學習,長期告別了灑遍汗水的農村,依依分手了甘苦與共的鄉親,遠遠逝去了相伴相隨的水井,人生的歷程邁上一個新台階。

大學二年級,“四人幫”打倒不久,我的以姐妹書信交往為內容,反映科學新時代將到來的形勢對人們心態影響的散文《妹妹》在安徽日報上發表,自以為從此可以在文學之路上登堂入室,但是,畢業時,卻因分配方案限制沒能如願到文化部門專業寫作而到了教育戰線,為此,總覺得心中有不解情結。1982年,在文學前輩推薦,有關領導支持和自己不懈努力下,終於從教學崗位調到報社任編輯和記者,寫作條件大為好轉。

初到報社工作,因公因私,忙裏偷閒曾去插隊故地看望鄉親,也觀賞那口陪伴我知青歲月的古井,那真是一口好井,水清甘甜,沁人肺腑,喝了解渴,清爽舒適,這口古井,村人一直呵護着,保存完好,就連頑童也從不丟雜物進去。可是,近十幾年來,我卻一直無暇去嘗那甜美的甘泉,這口曾陪伴我青春歲月的老井,如今面貌又是如何?

而今,我家附近靠山邊的路上就有一口古井,有時散步路過,見井旁住户用盆在井裏舀出清水燒飲及洗滌,從心底羨慕這城區中心少有的世外桃源似的生活場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xwj33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