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回不去的故鄉的優美散文

回不去的故鄉的優美散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看過散文吧?廣義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韻和句式工整的文章體裁,與韻文、駢文相對。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回不去的故鄉的優美散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回不去的故鄉的優美散文

回不去的故鄉的優美散文 篇1

時間太快,自從高考離開故鄉,已經第十八個年頭了,一切都變得模糊,陌生。

由不得選擇的,我出生的地方,是一個小島,是長江裏的沙洲,富庶美麗的魚米之鄉。勤勞的小島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這橋連着橋、水連着水的一方土地孕育得生機盎然又甜美芬芳。

童年的回憶已不再清晰,卻記得那感覺裏歡快輕盈的上學路和色彩絢麗的溜冰場。不上學的日子,阡陌裏撒野,曬場上游戲,陪我一天天長大的,是小島翻天覆地的城市化。

當我高考離開那裏,正是日新月異的時代,小島人民的淳樸生活被現代感的一切快速顛覆。再也找不到上學抄的野地小道,再也看不到路邊捏糖人的老師傅挑着擔子邊走邊叫賣……

如今偶爾回鄉看望父母,更多的是回不去的感傷。之於小島,我還是那個十八歲離開它的青澀姑娘,即使時光過去再久,我在小島依然停留在那個地方,沒有成長。我的同齡人,有了他們的社會地位和價值,而我,在異地從無到有的奮鬥至今,每每回到小島還是手足無措,只因為在那裏,我什麼都不是,充其量就是個大齡的中學畢業生吧。小島的親人們沒有嘗試過去理解我們,依然用十八年前的眼光看着我,突然奇怪,你怎麼也有皺紋了!

偶爾回到小島,我的身份永遠是誰家姑娘,我的存在感不在那裏,就彷彿我的父母來到我的城市找不到歸屬感一樣的迷茫。所以,每每回島,我不厭其煩的蜷縮在父母的身邊,我年幼時的家裏,徜徉在自己的小窩,慵懶的等待再一次的出發繼而找到自己。

往往有人分析往返北上廣的心態,然而我想的是,真正回不去的,就是故鄉,和我們在哪裏,無關。

回不去的故鄉的優美散文 篇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還記得故鄉的月。

傍晚,我們幾個孩子總愛爬到房頂,看那美麗的星空。一個月牙兒孤零零的掛在天空的幕布上,無數的小星星靠在月牙兒的旁邊,星星們一閃一閃活像一個個霓虹燈,我們在房頂上討論着什麼是北斗七星,一個人喊着:看,那有北斗七星!另一個也喊:那也有!那時的星星很多,難怪我們分不清,可現在一個星星在城市裏已經很奢華了,但月牙兒卻怎麼也不會消失,它就像一面鏡子,總會讓我看到故鄉的一切,懷念那時的生活,果然月還是故鄉的明還是故鄉的美。

故鄉的河,是我的第二位母親。她給了我甜美的乳汁,讓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孩,成了今天的翩翩少年郎,那時,我在她的懷抱中,我任意的撒潑,她也從不生氣,如果能看到她的表情,或許她就是那麼的微微一笑,她永遠不會發火,只會和藹的為我們這些孩子提供乳汁,讓我們慢慢長大。現在,我也不能陪着我的母親,您了,我將遠去,離開這兒去別的地方,珍重,我的母親。

溪河畔,是我住了十多年的院子,它飽經風霜仍沒有倒下,這兒的一切都未曾變過,一草一木一花一鳥,我都無比熟悉,每天都被清晨的鳥兒叫醒,這對我來説是一件煩悶的事,可是,以後的我或許再也聽不到這樣美妙的聲音了。門前的棗樹,你還好嗎?記得我有記憶時你就一直在門口了,同樣飽經風霜的你,還好嗎,我要走了,到一個遠方,你看,你身上的枝丫又要開花了,開花便意味着要結果了,以後再也吃不到這樣美味的棗子了,也不能爬樹摘最上面的果實了,你好好保重,我要走了。

一望無際的稻田啊,我走了,再也看不見你金色的沙浪了,你也將會聽不到那最快樂的聲音了,再見。

再見,故鄉,不知道再次見面時何時了,但離別意味着下次的重逢,珍重。

回不去的故鄉的優美散文 篇3

心裏的牽掛很多,最多的還是牽掛故鄉。久居都市多年,都市的.家牽掛的事情倒沒有什麼,但始終牽掛的還是故鄉,還是故鄉的庭院,還是故鄉的弟弟——一個人生活在那裏的弟弟,那個神經不正常的弟弟。

人生總是要有一些牽掛的,這也許就是人生的動力,也是一種精神支柱;人活着的時候還有那個牽掛,有牽掛的能力和權利,還有牽掛的心思,費心也好,傷神也好,其實這不是什麼壞事,也是人生的幸運。這説明什麼呢?説明你還能夠肩負一定的責任,你還是有用的,你活着的分量,在一個家庭的分量。如果一個人連生命都不存在了,那也什麼心也不用操了,什麼也不能惦記了。人死如燈滅,退出了歷史舞台,什麼牽掛也沒有了,你不會再牽掛別人,別人再也用不着牽掛你什麼。你已經失去了這個權利,連生命的權利都沒有了,你也就什麼也沒有了,其實這才是人的悲哀,一個人過早地離開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種悲哀,就是不幸。

還好,我還健康地活着,我還操勞着,牽掛着,證明我的存在。這難道不是人生的一種幸福嗎?不是一種快樂嗎?活着就是幸運,死亡就意味着不幸,特別是一個人還不到該走的年齡卻走了,在還不想死的時候卻過早地離開這個世界。

人到了一定歲數,越來越思念故鄉了,越來越牽掛故鄉了,越來越牽掛自己的親人了,特別是一直都讓自己惦記操心的親人,自己的同胞兄弟。不能説過去不操心,而現在是越來越操心了,父母在世的時候還有父母的操心,自己再操心也比不了父母,而現在父母早已不在了,自己就要多操一些心了,

去年十一月老家蓋房子,我和哥哥出錢也給弟弟蓋了一所房子,現在房子快蓋好了,越是臨近竣工的時候越是牽掛老家,天天在城裏上班,天天回老家很辛苦,家裏蓋房子施工也沒有時間天天回去,雖然蓋房是大包,但總得有個人在家裏盯着吧。弟弟也不管事,天天出去跑,早出晚歸,蓋房子好像跟他沒關係似地,只有哥哥和我費心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房子不蓋是不行的,不蓋不批了,去年報的建房手續,由於原來挺大的院子沒有多少房子,房子還是七十年代初蓋的,原有房屋做了安全鑑定,屬於危房,這才允許建房,否則就是違章建築。逼上梁山,不蓋房不行,沒有錢借錢也要蓋。房子就快蓋好,就是門窗沒有安裝了,弟弟天天不在家裏老是呆着,真是操心,家裏現在連個看家的人都沒有。我怎麼能夠不牽掛呢?

説實在的,我是個想得開的人,雖然操心但也儘量剋制自己,不要總是想那些操心的事情,想多了也是煩惱。操心歸操心,不能天天腦子裏都掛着這些東西,當然心還得操,不操不行,一點兒心不操,我也做不到,但不能什麼事情都要操心。妻子説我:家裏的事你一點兒心都不操,前幾年孩子考大學都是我費心,你跟一點兒事兒沒有似地。其實妻子説的也是事實,我家裏的事兒、孩子上學的事兒,我還真沒有操過多少心,費過多少神,倒是老家的弟弟、老家的事兒讓我費神費心呢。特別是老家蓋房,這件事不操心是不行的,這是大事,而這樣的大事只有我才能夠操心,才能夠辦。蓋房其實就是為了以後、為了孩子。土木之功不可擅動,這是人生的大事,一個人一輩子能蓋幾次房子,而這次蓋房也是我這一輩子的大事了。過去蓋房是父親為我們蓋房,我們現在蓋房是為了孩子蓋房。在故鄉老家蓋房實際上是了結自己的一份心願:要不是心裏總是放不下故鄉的,把房子蓋好了,那也等於人生這一輩子心裏的一塊大石頭落地了,落在了故鄉的土地上,這心裏就踏踏實實多了。

回不去的故鄉的優美散文 篇4

記得家鄉的路很窄,小汽車是不能進入的。那裏的山不高但秀雅,水不清但清澈,林不大但茂盛,花鳥蟲魚都十分自在。沒有高大的建築,沒有疾馳的汽車,只有那綿延千百里的青山綠樹和錯落有致的老民房……

老家在山上,所以沿途的青竹、綠樹和鮮花讓人很是享受。小路已鋪上了水泥,宛如一條飄帶縛住蒼龍。對於我這種住慣縣城的人來説,這無疑是最好的享受,時間也就飛快德過去了。不一會兒,就到家了。房子的樣式很老很老,頂上仍是灰瓦片,牆經過修繕後,白淨了許多,防水性能也好了許多。走進正廳,抬頭即是藍天——一個碩大的天窗,若是夜晚,觀星星也是很不錯的。

第二天,第一聲雞鳴喊起了黎明。洗漱完後,便走到屋外閒玩,一條小溪便躺在門前。溪水很清,很淺,魚兒很小,蝦米有許多。小時候,我曾問叔叔,為什麼溪裏沒有大魚呢?叔叔告訴我,溪流太小,容不下,真正的蛟龍在大海中。我順着小溪往山下走,見過裸露的山,腳下踩着赤紅的土地,一步步踏實,怕不穩而摔倒。終於,小溪匯入一條河。那裏可就熱鬧了,青蛙,魚兒,還有鳥兒。河水是綠色的,因為倒映着樹的蒼翠。

泥路不甚踏實,不一會就滑倒弄髒了衣服,就近取水洗乾淨後。欲往回走,路已經迷失了——交錯的溪流錯雜着。但也無妨,順着記憶往上走,也能回到半山腰的家。累了,便倚着一棵樹坐着,看散下的光斑映在大地上,映在臉上,給幽靜的山林增添了幾分生色。潑潑溪水洗臉,順便飲一些,哈!感覺好甜!

而故鄉的人也都是樸實的農民,就像這羣山遍水一樣,他們祖祖輩輩執着地紮根於這片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過着恬靜的生活。汗水孕育土地,那每張臉都洋溢着幸福。待到秋收時,沒有重大慶典,沒有歡呼,但農民伯伯的心裏仍如飲盡了家鄉的溪水那般甜。

偶爾在路上遇見幾個相識的大伯大娘,都是如同至親般親切熟悉。

“大伯”。

“哈哈,你小子總算回來啦!是不是特地回來看望母親?”

“是啊”。我抬頭望去羣山,母親的墳在滿山的樹木中若隱若現。母親的骨灰早就融入了故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中了,讓人難以分辨。

清明時節,能不戀故鄉?

標籤: 散文 故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xopp7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