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靜靜的白樺林散文

靜靜的白樺林散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寫散文,多數時候都離不開事件。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瞭解散文,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靜靜的白樺林散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靜靜的白樺林散文

在北方的完達山麓,有一種常見的樹,它的名字叫白樺樹。我對這種樹其實知之甚少,畢竟我不是出生在這裏,老家山東沒有這種樹。第一次,知道這種樹是在一部電影中看到的。那部電影的名字叫《白樺林中的哨所》,當看到那些高大、筆直,直入雲霄的白樺樹時,禁不住拍手叫絕,甚至還幻想着有一天到北方的白樺林看一看。

世間的事情往往十分奇妙,當自己來到雙鴨山市、來到煤礦當礦工的時候,我真的看到了白樺樹。只不過,那不是山林裏直立的白樺樹。它們被人們從山林裏採伐出來,然後賣到了礦山,成為井下支護材料和運輸軌道枕木。那時,小班裏有幾個師傅住在附近村屯,每到下班的時候,他們都會到放置枕木的地方,找一段8號鐵線,再找一把錘子,把鐵線一頭對着鐵道砸成扁平狀,讓它變得異常鋒利,另一端則掰成一定的曲線,像平常人家用的爐鈎子形狀。然後把一段一段的白樺木搬在井巷中間,用8號線扒樺樹皮。師傅們告訴我,樺樹皮是好東西,回家用它引爐子最好。當一堆白樺被扒掉樹皮之後,它們馬上失去原來的光鮮,樣子悽慘無比。而我有時也會撿一塊拿到宿舍裏。因為樺樹皮太美了,你把那一層層樺樹皮輕輕扒開,然後夾到書裏放置一段時間,它就像紙一樣呈現你的眼前,我喜歡用筆在上面寫詩,它像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第一次看到白樺林是同幾位作家到紅旗嶺採風。一位作家朋友帶着我們去看了塔頭草筏子,據説那個地方叫十八垧地,中央電視台《地理中國》欄目組,還特地到這裏去拍攝專題節目。這是一片純天然的,從未經過開墾的原始荒地。而在荒地的旁邊,我看到了原始狀態下的白樺林。由於沒有路,常人無法抵達白樺林。我們只能遠遠地看着。那一片白樺林,在黃昏裏顯得特別扎眼,他們像一羣威武的士兵兀立在山邊,給人一種肅然的感覺。一眼望不到頭的大山裏,全是純粹的白樺樹,據説像這樣的白樺林已經為數不多了,多數都遭到了砍伐的`命運。那些白樺樹綿延至大山深處,而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山邊的那些。不過,這已經足夠了。

不久前,到大山裏的一個朋友家做客,席間他提到了白樺樹。離他家不遠的山林深處,有一片美麗的白樺林,那片林子不大,大約有幾垧地,那裏的白樺林很美,常有一些攝影愛好者去拍片兒。原本要打算回家的,後來我讓他帶我去看白樺林,他騎着摩托車馱着我到達了那片白樺林。

那片白樺林在一處山坳裏,它們一棵一棵相隔一定距離的挨着,沒有哪個是彎着或倒着的,那挺拔的身姿如同一種意念,骨子裏融入了一種寧折不彎的精神。我用手撫摸它的樹幹,白色的樺樹皮光滑細膩,像玉一樣潔白無瑕。樹幹上曾經脱落枝條的地方,長出了一個個像眼睛一樣神奇的東西。它們平滑的依附在樹幹上,很像一隻只姿態萬千的眼睛。有的像微笑、有的像哭泣,有的半睜半閉,有的猙獰冷酷……

那些白樺樹有的如胳膊粗,有的如水桶般粗,它們一棵棵直上雲霄,有的高達二三十米。白樺林裏你看不到高大的樹冠,因為白樺樹沒有多餘的枝條,有的只是在樹頂端,像楊樹一樣細密的葉子。在白樺樹的視野裏,似乎再高的山也只是腳下的風景,因為白樺樹傳承着凌雲之志,生長的俊俏之風,它的樹皮和他的心境一樣,從來不會藏污納垢,有的只是長滿全身的眼睛。他會把人生的苦與樂,都刻畫在樹皮上,像一段段悽美的故事,只有讀懂它的人,才能知道真正的內涵。

太陽即將落山了,山坳裏颳起一陣陣涼爽的風,我聽得見樹葉正刷刷作響,它像一首美麗的歌。我知道我該離開了,忍不住向白樺林回了回頭,甚至有點依依不捨,白樺林似乎集體向我點了點頭,我知道那是風的力量,但我更願意相信,那是白樺林向我施禮作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wj403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