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元宵的抒情散文

元宵的抒情散文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裏各不同,但帶給人們的歡樂是相同的。以下是小編分享的關於元宵的散文,歡迎大家閲讀!

元宵的抒情散文

我的元宵節

作為年後的第一個大型節日——元宵節,也要回老家陪着老人過,其隆重的程度應該是春節的一個延續,或者説是關於年的一個總結。因為過了這一天,有關春節的各項事務才算是最終落下了帷幕。

沿濱海大道一路風馳。跨海大橋沒有最終完工,只是局部通車,只要沒有工程車奔忙,儘可以用幾個手指頭墜着方向盤狠踩油門。路邊的風景幾乎都是熟悉的景象,單調的柵欄激發不出觀望的慾望,倒是快馬加鞭的建設中的亞沙會中心一直是我最喜歡看的景區——2012年就要投入使用的宏大建築羣也值得所有經過這裏的人一看。但現在是冬天,又是逢春節,一切都還似乎在沉睡中孕育。

跟春節的時候一樣,家門上的對聯依然如新,家裏的老人依舊如春節迎接我們回家時候的表情一樣的燦爛。當我們再次回到別了10多天的老屋,媽媽早已在廚房間為了中午全家人的再次團聚而忙得不亦樂乎。魚肉、海鮮、生菜,幾乎擺滿了廚房所有能盛放食物的地方。見到我們,她終於直腰起來,但那腰畢竟依然佝僂着,大半生的辛苦讓媽媽落下一個腰疼的頑疾,從蹲到站竟然不能挺直身體,非要站立許久才能逐漸緩解這佝僂的苦痛。爸爸則將院落收拾得乾乾淨淨,大概是清早起來就穿着毛褲忙個不停,而此時他正引了孫子説些耐心的話。

午餐照樣的.豐盛,氣氛依舊的熱烈,推杯換盞再敍一首團聚的歌謠。孩子們甩開腮幫子想吃就吃,大人們用温和而歡笑的言語暢談這別後的日子。兩杯水酒下肚的我,倒也周身輕快,佇立街頭迎着如同春風的西風,環視眼前熟識的一切。匆忙回屋,尋一處躺下,夢中回味了將近兩個小時。

傍晚時分,我和弟弟幾乎同時從沉睡中甦醒,家裏人又開始忙活晚上的水餃。元宵節當然是要吃元宵的,但從小時候偶爾吃過的將水餃的兩個角沿着半圓的方向拉在一起,成為很好看的一個圓形的“元宵”之外,幾乎都用水餃代替了元宵了。上午回家的時候,我特地去超市買了據説是超市裏最上乘的速凍元宵。那潔白晶瑩的小球兒們看着就讓人喜歡,晚飯當然是每人一碗水煮出來的元宵和一碟水餃的主食了。

“西山有動靜了……”爸爸從屋外閃進來,幾乎是自言自語。然而我們大家都明白,他着急去墳塋送燈。只是小侄女不解其意,驚問,爸爸自然是笑着做“動靜就是放鞭炮的聲音,而這聲音是從西山塋盤傳來的”的解釋。

元宵節是燈的節日。早先媽媽用豆麪做成各種各樣的燈,晚上在每一個房間裏點燃。盛放糧食的甕邊緣點上燈,水缸裏用水瓢載了燈漂浮,就連街門口都也亮了燈,説是給無家可歸的荒野魂魄照亮行走的道路。而小時候的我,最懼怕的就是這門口燃亮的燈和去墳塋墓碑前點亮的燈。

人們將去墳塋送燈的時間大大提前似乎已有好多年。記得以前是黑咕隆咚的時候通往塋盤的道路上都有燈光閃亮,沿着蜿蜒的山路遠遠看去如同遊動的火龍從村口一直延伸到黝黑的山腳。至於眾多的墳前,也被人點了在風中閃耀的燈火,照亮了墓碑照亮了土墳。當年通往塋盤崎嶇的山路寬闊了許多,臨近墳地的地方竟也矗立着高聳的用來風力發電的巨型鐵塔,每一塔頂裝配一大大的風車葉輪,轉動的時候“嗡——嗡——”作響。而此時,它們正被剎車而靜默着,儘管有風。

在我的爺爺、二伯、爸爸的爺爺,爺爺的爺爺墳前點了用蠟燭替代的燈,燒了紙錢,焚香放了鞭炮,又到烈士公墓祭奠了大伯之後我們一行五人回家。爸爸終於長長舒一口氣,他性急,該做的事情做完之後,他總有這看上去很舒心的動作。等到飯菜端上來,他又招呼着自己的孫子孫女做吃飯的準備。

飯罷,我則盯着有劉心武主講《紅樓夢》的《百家講壇》看個不停,以至於車子上了返程的路,我還在回味大作家侃侃而談的風采。忘記更換墨鏡的我,不敢高速,沿着濱海大道提心吊膽跑出個120,等到進了市區,緊張的心情逐漸放下來,又直接去了廣場看燈。

一路的匆忙一路的心情,匆忙中積澱了太多的親情。——兔年的元宵節過了。

元宵節的味道

翻開漢文化節典,尋找元宵節的味道,一曲遠古的傳唱,扯出字麗墨香,偷遛古院書齋,瀰漫千古歷時,煙薰我空下,隨影古風長衫,披髮持笛,酌酒獨醉,低吟輕唱:“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這曲調雖有些空落、惆悵,然更有那人卻在火闌珊處的驚喜,全然沒有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詩裏的那種憂傷之感。

我不知道,古人為何要落愁牽絆在元宵節,抖落那一抹情憂?難道情為何物即是凡間落塵。不惑的心緒在打結,心逐隨節典指引,讓思靈去看今朝一些古地的元宵節,以此來疏散自己的被染情懷。

輕步元宵鬧街,穿梭各地燈會,花燈寄寓,元宵燈詩、燈聯、燈謎、歌謠、傳説氤氲上揚,看北京燈市、湖北勝芳燈會、安徽大邵村蛇燈、山西掛花燈、河南陝縣社火表演、寧波石浦魚燈、山東淄川放河燈、陝西秧歌、江蘇武進“照田財”、杭州民間齋素誦經、江西新建竹燈掃墓、湖北雲夢“照絕地蠶”、武昌“龍換酒”、湖南常德椒湯、四川元宵“四偷”(偷湯圓偷青偷檐燈偷紅)、開縣元宵對罵、福建邵武廟宇繞境迎香、南部兒童相互擲石、廣東佛山過通濟橋、佛岡民間互擲豆腐、貴州鬆桃苗族“滾龍”、雲南雲龍迎三崇神和立棚祭祀等等,好一派祭典去邪人歡祈福鬧元宵景象。

張燈結綵、獅舞龍騰、彩扇翩躚熱氣沸騰,元宵姑娘、皮影相思、破鏡重圓、燃燈七盞、雙喜臨門古味意長,而猜燈謎、玩雜技魔術、耍龍燈、踩高蹺、跳秧歌、舞獅子、劃旱船、吃元宵、祭門、祭户、逐鼠、送孩兒燈、迎紫姑、走百病等,直觀感受古訓、家訓、鄉規、民約,薰陶接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真是年味最濃是元宵。

借元宵賞景,放浪漫情調,情切切愛濃濃,原真就是情人節,這極實是不用我輩論説古人的多情。元宵情,味在情,一道温馨鬧香:團聚在湯圓月圓,甜蜜在熱鬧排場,燃情在今宵明夜,豪放在燈籠陌路……。


標籤: 抒情散文 元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w30oy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