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以難忘的芙蓉花為題的散文

以難忘的芙蓉花為題的散文

又到秋天,正是芙蓉花(木芙蓉)次第盛開的時節。唐宋以來,湖南湘、資、沅、澧流域多芙蓉,所以自古即為“芙蓉之國”,也因此有了“芙蓉國裏盡朝暉”的讚譽。自小生活在湖南的我,也與芙蓉有許多緣份,但現在忙於工作,整日紛紛擾擾,許久未注意到芙蓉了,卻偶然在這個時刻不經意看到了一張芙蓉花的照片,只得感慨一聲“人面不知何處去,芙蓉依舊傲秋霜”了。

以難忘的芙蓉花為題的散文

也許心中一直珍藏有芙蓉情節,所以難免將芙蓉花的.倩影刻在了記憶的深處。小時候,家中附近栽種有芙蓉樹,經常與小夥伴們在樹下嬉鬧,那時便覺得芙蓉花好大、好美,印象頗為深刻,長大以後每每想起小時候的生活,腦海中常閃現的就是紅豔滿枝的芙蓉樹;每當念起芙蓉,少年時候的生活故事又浮上心頭。幾十年歲月彈指一揮間,不由得一陣悵惘。

雖然最美人間四月天,但湖南的秋天,如果某處有一片芙蓉,則其風景絲毫不遜於四月之春。千朵萬朵,掛滿枝頭,嬌麗大方,競相爭豔。樹下總有不少行人駐足,或歎其美,或賞其姿,或羨其芳,或品其性。總的來説,我對芙蓉花的印象是看似嬌豔卻不媚俗,箇中自有一股清麗之質。

“芙蓉”之名,最早見於《楚辭?九歌?湘君》的“採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後唐代王維引此著詩一首《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户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有人可能覺得奇怪,水中之芙蓉如何長於“木末”了?《格物叢談》已明辨之:出於水者謂之水芙蓉,荷花是也;出於陸者,謂之木芙蓉。又可稱之為木蓮。在枝頭開花的自然就是木芙蓉了。比較荷花與木蓮,一個在水中,出淤泥而不染,一個在水岸,迎秋霜而怒放,一個為“出水芙蓉”,一個為“照水芙蓉”,兩相輝映,只是開花先後時節不同,白居易有詩《木芙蓉花下招客飲》:“晚涼思飲雨三杯,召得江頭酒客來。莫怕秋無伴醉物,水蓮花盡木蓮開”,荷花不耐秋,到了秋天紛紛凋落,木芙蓉則一樹爛漫,獨領風華,因此又被稱為拒霜花。有詩讚曰“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

所以歷來有許多人喜歡木芙蓉。如,韓愈賦詩《木芙蓉》“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豔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將木芙蓉與水芙蓉作了比較。范成大一詞“冰明玉潤天然色。淒涼拚作西風客。不肯嫁東風。殷勤霜露中。綠窗梳洗晚。笑把玻璃盞。斜日上粧台。酒紅和困來。”讚賞了木芙蓉的傲霜之麗質。而蘇東坡的詞《定風波》“兩兩輕紅半暈腮,依依獨為使君回。若道使君無此意,何為,雙花不向別人開”,則將木芙蓉的“情與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好象也有不喜歡它的人。《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就認為芙蓉花“雖媚態嬌姿,奈朝開暮落,其性無常,且無芬芳”,因此把它排斥於花之十二師、十二友之外,而歸於下等之婢。但這種觀點可能比較偏頗。秋風肅殺,生命易於凋零,美者不能長久,不能太過於求全了。

芙蓉與水有緣。《長物志》雲:“芙蓉宜植池岸,臨水為佳”。因此,要欣賞木芙蓉,最適宜的是在霜降之後,在水岸邊,去見其美人初醉般的花容,與瀟灑脱俗的仙姿。如果有興趣栽種,也特別宜於配植水濱,開花時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嬈。栽種時可選品種也較多,有開紅花的紅芙蓉,開黃花的黃芙蓉,開白花的白芙蓉,還有粉芙蓉等,還有一個很有名氣的品種叫醉芙蓉,又名“三醉芙蓉”,清晨開白花,中午花轉桃紅色,傍晚又變成深紅色,就如一位美人連飲三杯的醉態,或可解釋為讓人留連三顧之意;又有一種名“鴛鴦芙蓉”,花瓣一半為銀白色,一半為粉紅色或紫色;據説還有一種罕見的,其花一日白,二日鵝黃,三日淺紅,四日深紅,至落呈微紫色,人稱“文官花”。

不過,最傾心種植芙蓉之人莫過於五代十國時的後蜀主孟昶了。他曾在成都內外遍種木芙蓉,每當金秋九月,“四十里如錦繡”,使人心馳神往……雖然是為了龐愛其妃“花蕊夫人”,但確實為成都城大大增添了亮色和美譽。後花蕊夫人也就對愛情忠貞不渝,死後人們尊她為“芙蓉花神”。

最後還要説一下,木芙蓉不僅賞心悦目,而且還具有實用價值,可食,可入藥。相傳宋代有道名菜,以新鮮的木芙蓉花煮嫩豆腐,紅白相映,如雪後紅霞,美曰“雪霽羹”。 有人還曾用芙蓉花染繒為帳,取名“芙蓉帳”,這説明芙蓉花還可以做染料,《長恨歌》也歎“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雖傳説芙蓉根三年積藥入毒,但誰也不會象神農那樣為嘗百草而去吃它中毒。

就聊到此了。有關芙蓉花的話題豈是三言兩語可説盡的?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小小的心願了,就是在秋後,約幾個好友,一道再去觀賞芙蓉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rvw49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