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心中那盞燈散文

心中那盞燈散文

早春的一個黃昏,突如其來的一次線路故障,住宅區內忽然停電,人們一下子如掉進了深淵一般無法適應,煩躁與不安迫使着人們情緒激昂,只企盼着在黯夜來臨之前能有一線光明。

心中那盞燈散文

停電了,街道上一下沒了喧鬧的音樂聲,到處是一片寂靜。人們紛紛走了出來,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嘮着家常。放學後的孩子們不願意回家,忘乎所以地開始他們的遊戲,將料峭三月的寒冷拋得無影無蹤。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平靜地體驗着黑暗的來臨,但是卻掩蓋不住內心的煩燥。

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家中,看着窗外漸漸暗去的日角,心中不免生出些傷感:習慣於在光明裏生活的人,怎能耐住這一片黑暗呢?

夜幕降臨,摸索着點上一根蠟燭,那一點指尖大的燈火,一下照亮了屋子,自己的身影在那微弱的燈火下搖曳着,心中有了一絲暖意。沒有了電視,燭光下的手機也顯得昏暗,信手拿起一本書來,卻也無心去看,只是呆呆地看着這燭光照在屋角上的影子,彷彿又看到了童年時那盞温暖的燈……

記不清有多少年沒有用過蠟燭來照明瞭,那闇弱的火光忽閃着,把思緒一下就帶回到了那個灰暗的年代。

那時候因為小,總是怕沒有光亮的。特別懼怕夜暮降臨的時候,一切事物籠罩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彷彿都被禁錮了一般,不免在心中留下一絲恐慌。

依稀記得我們搬出那個很大的四合院後,住進了一套獨門獨院的平房。黑暗的小土屋裏閃着昏黃的光,忽隱忽現,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滅了。暖暖的火炕上,母親用針撥一下煤油燈心,屋子就亮了起來,一切都有了活力,有了希望。我們幾個兄妹趴在炕沿上讀着書,或是與母親閒嘮着,那盞昏暗的燈火,卻把心的世界照得通亮。

記得父親剛剛去逝的那個初夏,因為少有人來往,家裏一下冷清了許多。我們兄妹放學回家後,先忙着將院裏的雞羊餵飽了,然後在黑暗中靜靜地等候着仍在外面拼命打工的母親回來。那個時候,屋檐下的燕子都靜靜地守侯着。沒有光線的家,雀兒也覺得有幾絲淒涼,偶爾發出一聲嘶響,彷彿在安慰我們這些可憐的孩子一樣。

當母親披着夜色回來的時候,那盞很古老的煤油燈就點亮了。屋裏屋內唧唧喳喳的叫聲,使院落裏一下亮堂起來,我們的心中也就有了一絲甜甜的温暖。母親顧不得坐下休息,忙着將身上的灰塵清掃了一下,就急忙在灶前給我們弄晚飯,等我們兄妹都吃飽了,她才將我們吃剩的食物清理一下放到自己嘴裏。屋裏院外都收拾妥當了,這才能看到母親坐下來。

此時,母親總會將那盞煤油燈挑得亮亮的,我們在燈下看書,而母親藉着那微弱的光亮,給我們縫補着衣服,或是納着鞋底。我們幾個爭着搶着給母親講學校裏發生的趣事,而母親也會給我們講點外面的故事。一盞煤油燈下,飄浮着蚊蟲細小的身影,昏暗中,母親的'身影在牆壁上搖晃着,在我記憶中刻上了深深的痕。屋檐下的雀兒就着光亮悄悄地聽着屋內的響動,會時不時地有蝙蝠向着光亮衝過來,黑暗中,院落裏常常會傳出一陣陣笑聲。

後來,生活條件好了,家裏都換上了40W的燈泡或者是我們學習用的燈具。母親卻始終保存着那盞才一掌高的小煤油燈。逢年過節的時候,她總會從年三十那天開始將那盞燈點亮,一直到年十五才熄去。我不明白為什麼,問起母親時,她只是淡淡地説:“這是長明燈,燈光雖弱,但老天爺會看到並保佑我們的,你的父親也會看到這點亮光,他會同我們一起過年的!”我的心中閃過一絲暖意,原來這就是母親心中的燈啊。

母親在世的時候,逢年過節,她老人家始終保留着點燈守夜的習慣,就是遠在千里之外無法回家之時,心中也還記掛着那盞燈,那燈不僅是回家的希望,也是母親的寄託,更是母親的一份思念。

前幾天在清理舊房地下室的時候,老公無意中翻找到了那盞小油燈,才想起這東西是五年前我們在處置母親那套老屋時帶回家中的。手捧着那小小的燈盞,我的內心又升起絲絲的暖意。就是這一盞不起眼的燈盞,一直支撐着母親為這個家努力付出着。那點點光亮是母親的一份企盼,從一顆心到另一顆心,連接起我們所有的希望。它和一間老屋一起,從母親的眸子裏放出光彩,附帶着一根針的飛動,穿來穿去,把母親的影子拉得好長,從入夜到黎明,温暖了一個孩子的童年。

觸手可及的書本在几案上懶散地張開着,蠟燭在小心努力地燃燒。面對不斷縮短的蠟燭,我努力回想着母親,回想着那些零零碎碎的過往。黑暗中,從窗子的縫隙溜進來了的一點點氣流,將蠟燭吹拂着搖曳了一下,我的目光穿透佈滿文字氣息的空間,呼吸着室內瀰漫着的氣味,我似乎感覺到自己內心深處也漾起另一種情愫,沒有人知道那是什麼,包括我自己,我在黑暗中慢慢品讀着。

不知什麼時候,線路維護人員已搶修好了電路,當窗外的那盞路燈忽然亮起的時候,院落裏一下傳出人們的歡呼聲。

記憶在黯夜裏流淌,光陰被春天點亮。光是人世間的希望,是生命的永恆。相信,心中的那盞燈點亮的時候,世間的一切也就陽光明媚,黑暗與寂寞也將無影無蹤了!

標籤: 散文 盞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q74rm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