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童心的散文三篇

童心的散文三篇

導語:童心十足的人,永遠要比一般人更快樂一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童心的散文三篇,歡迎借鑑!

童心的散文三篇

童心的散文1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都擁有一顆童心,她讓我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早在我們牙牙學語的時候,也許還不曾有清晰的記憶,我們就已在這顆童心的驅使下睜着一雙好奇的眼睛在觀察周圍的世界了。看到這,好奇,想學,看到那,好奇,想認識,不知不覺中我們學會了認識爸爸,會叫媽媽,明白了一比二小,東西大的比小的好,家裏爺爺最親,奶奶最大,犯了錯誤,媽媽爸爸打我時,總是奶奶護着我,有時還會為了我去打爸爸,批評媽媽。漸漸地,我們長大了,再不需爺爺奶奶的庇護了,學會了與爸爸媽媽頂嘴;學業有成,我們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了。經過社會的風霜雪雨的濡染、洗禮,事業有成,成了受人敬仰、追捧的名人,大碗兒。於是覺得世界唯我最大,我是成功人士。以前的玩伴久不聯繫,淡忘了;青春的密友混得太差,沒有共同語言了,沒必要聯繫。志得意滿,固步自封,終日守着既得的成功、利益,花天酒地,享受着輝煌的果實,不再希求什麼,不再追求什麼。世界就是這樣了,該得到的得到了,該經歷的經歷了,童心泯滅了,熱情消失了,正應了“經歷越來越多,感動越來越少”,漠視周圍的一切,一切司空見慣,“親戚或餘悲,他人已歌行”見怪不怪了。以為真的洞察了人世的一切,達到不惑了,達到無我,忘我了,此生再沒有我值得追求的目標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世間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發展着,要想生存發展,沒有競爭意識,求新的思想,必然要被社會所淘汰。終於有一天,我們驀然回首,發現自己行將老矣,過早丟掉童心的我們再沒有追求進步的熱情,過早失去好奇的我們對自己的未來也失去了信心。不再學習什麼,不再探究什麼,有的只是一顆固化的心靈,有的只是一個僵硬的軀殼,身體隨着心靈一起老矣!

忘掉過去吧,亡羊補牢,未為晚矣,趁着我們還勉強算是年輕,趁着世界還在輪迴中,趁着我們還能自己走着去看海水潮起潮落,趁着我們還能被攙着到户外坐望太陽從頭頂慢慢西落,儘快去找回那顆遺失的童心,去找回那股丟掉的熱情,或許你依然能夠涅盤重生,找到被你遺棄的青春!

童心的散文2

理解童心之前,先理解世界是正反的統一體。

人的情感分為強正(少數)、弱正(多數)、弱負(多數)、強負(少數),強正的人和強負的人的性格是明顯相反的,而且強正的人和強負的人彼此無法理解彼此,這是自然規律。如果極度醜惡的人(強負)理解了極度美好的人(強正),那就違反自然規律了,所以不可能發生。雖然人的情感是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決定的',但是有些情感只能先天因素給予。所以世間有很多美好,醜惡的人從生到死都無法理解和感受。看似主觀的想法,其實背後受着自然規律的操縱,符合自然規律的事物,才會被宇宙誕生,所有生命的一生都是在執行自然規律。美好的人被醜惡的人嘲笑的時候,其實是在經受自然規律,美好的人被醜惡的人損害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經受自然規律。人的一生終究逃脱不了自然規律,只能在自然規律的圈子裏活動,這就好比人終究無法逃出宇宙,有宇宙的地方就有自然規律。

童心是一種典型的“強正”,童年到成年的過程是對童心的改進,而不是捨棄。成年以後,由於受到很多的負面刺激,還能保持童心這種“強正”的人只是少數。只有本性(先天情感)嚮往童心的人,才能得到永久的童心。成年人還能保持着改進後的童心,就是一個脱俗的人。

童心的散文3

為了給七個月大的兒子斷奶,用久煮過後的稀飯,伴着熟透了的半個蛋黃,想盡辦法喂寶寶充飢,貌似一切計劃與實際行動相符合。

經歷了四天時間的煎熬,起初有點困難,後期一切都很順利。寶媽平時也忍受着在角落偷偷看看寶寶,不去將他擁入懷抱,擔心一切的努力化為烏有。然而,寶爸在四天後,終於探望寶貝了。走進凝視着他,他熟悉的笑容,懵懂地眨巴眨巴着大眼睛,微伸着厚實小棉襖包裹着的雙臂,期待着親切的擁抱。走進幾步擁近臉頰,親熱幾番。輪流着抱着,鬧着,看他開心地咯咯笑。

直到伴隨他學步車上玩耍時,寶媽站在了不遠處,也在等待着寶寶看向自己,考驗着他是否還能辨別寶媽。寶寶扭頭凝望,停頓幾秒鐘,蹣跚着滑向寶媽,張大嘴巴,拍打着小車面部,眼睛幾乎就只剩一條線了,不斷地“啊啊哈哈”地發出着興奮的笑聲,持續不斷,幸福沁滿整個庭院。寶爸站在旁邊,更是發自心底的欣慰。

狠心,疼愛,不捨,同情堅決,酸楚混雜着,不知道是什麼心情,更多的還是對寶寶的憐愛。或許,這樣的“啊啊哈哈”才是世界上最誠摯,最純潔,最幸福的笑聲。

標籤: 童心 散文 三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pyyp7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