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一個不知名的中央經典散文

一個不知名的中央經典散文

我的家鄉,一個被山包圍在懷中的小縣城。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定西。

一個不知名的中央經典散文

對於這個名字,我無法做出過多的解釋,我既不知道它的來歷,也不清楚它的含義。也許是十幾年對這個名字已經太熟悉了,以至於這個對於很多人很陌生的詞在我的生命中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我習慣聽定西人説話的語氣,這給我一種親切一種温暖;我習慣了定西人的大大咧咧,放肆的説笑,這給我一種真誠,一種豪邁;我習慣了定西炸洋芋的味道,帶着孩子們童稚的氣息,開心快樂熱烈美好,可以説炸土豆是陪伴着定西孩子長大的夥伴,幾年十幾年一直未變,街頭小巷隨處可見;我習慣了定西人四個四個地圍一桌麻將,這樣坐着可以一整天,無論多少年過去了,打麻將始終是定西人的始終不變的嗜好;我習慣了每年去一趟皇廟,一個被定西人視為神聖的地方;習慣了在田間山頭奔跑,用竹條扎一個風箏,這是孩子們永遠不會過時的遊戲。

是因為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30年吧,對於這個在地圖上都找不着的小地方就有那麼深的感情。在這兒有熟悉的面孔有熟悉的街道有熟悉的味道。以至於在成都火車站聽到“定西”這個詞兒時,眼淚差點湧了出來。恩,好親切好親切的一個詞兒,有家的味道。

山是這個小城的一大景點,站在城中心旋轉一圈,放眼望去,看見的全是山,一座連一座,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綿延不絕。小城就像一顆鑲嵌在羣山之間的珍珠,一顆遺落在人間的星星。山間的小城有良田有魚塘有小河有人家,若是幾十年以前,一大片沃土上零零散散的幾户人家,雞鳴狗吠,也許就剛好像陶潛先生的桃花源,夢幻美麗瀟灑自由。

如今,山還是沒變,只是小城漸漸發展,好幾年以前,新城大道橫穿過百畝良田,繼而起了漂亮的樓房,筆直的寬寬的的街道,還有供人們閒時逛一逛的廣場。小城在成長。

記憶中的小城漸漸地漸漸地有點模糊了。

不過,天還是很醉人。

小城的天藍藍的,像被雨水洗得乾乾淨淨的,讓我這個沒見過大海的孩子可以在望着藍天時想象到海的廣闊深藍。萬里無雲的天空中,太陽肆無忌憚地曬着,人們也毫無顧忌地揚起笑臉面對温暖。因此,小城的人皮膚黑黑的,臉上還會有深深淺淺的曬斑。中學時,常常坐在窗前望着窗外藍得有點不真實的天,想象着自己變成一隻鳥或一隻蝴蝶向那一片深藍飛去。逐漸模糊了視線,逐漸忘了憂傷,身體連同思想都一齊溶釋在那一片藍中。看見這樣虛幻的天空時,會讓人深深地、深深地感慨,生命短暫,世事無常,當物是人非時,天空依然瀟灑的藍着。滴下來的淚水瞬間便被風乾了。

夜晚的天空綴滿了星星,讓人心醉,這是在別處見不到的美。仰望夜空,尋找着那幾顆熟悉的、亮晶晶的、連綴成好看形狀的、卻叫不出名字的星星,感覺他們只是屬於自己的。手指,在黑暗中伸向空中,將北斗七星連成了勺子。記得小時,早起上學,看天邊劃過一兩顆流星,不知道可以對着流星許願。看東方的山頭上方啟明星漸漸模糊。

天晴的定西天很藍很美,只是風很大,吹起了塵土,讓人睜不開眼。常常是天晴的下午會颳起大風,此時,街道上行人都加快了步伐,裹緊了衣服,縮着脖子,匆匆。到家,脱下外套拍拍,全是灰塵。晾在外面的衣服也給風吹得遍地都是。電線被風吹來纏繞在一起,發出響聲,讓人擔心。光禿禿的枝條在風中瘋狂地揮舞。

記憶中的捉過蝌蚪的小溝不見了。是小城在變?是人在變?或許兩者都有吧。

卻依稀記得,多年以前,期待着週六周天或放假,到家拿一個瓶子便蹦蹦跳跳地向田野跑去。小溝旁你可以看見三兩個光腳的孩子,小一點兒的拿着瓶,瓶裏還有幾顆蝌蚪條“亮眼睛”,大點兒的在小溝裏胡亂地搗。太陽在曬,大人在遠處喊回去吃午飯,而這些都毫不影響孩子捉蝌蚪的熱情。總是要到太陽都下山了,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遠處燈火都亮起來了才依依不捨地告別了田埂。拿着裝有擁擠着小蝌蚪的瓶子回去了。到家了一邊被大人罵着卻有一邊炫耀着手中的戰利品。餓了一天,手還沒洗乾淨,還穿着滿是泥漿的衣服就大口大口的吃起飯來了。這一夜,睡得特別香,夢裏還捉到了一隻大松鼠勒!第二天起來,數了數昨天捉到的蝌蚪,嘿!有一隻小青蛙,有的蝌蚪卻死了沒關係,吃了早飯又去,今天捉只黃鼠回來!

呵呵,這是我童年的一段記憶,像一個五彩的夢,回首,覺得一切好不可思議。

是的,回憶中的定西是一條孩子們捉蝌蚪的小溝,是孩子們光着腳奔跑的田埂。

只是如今,有小蝌蚪的小溝不見了,也不再見田間拿着瓶子、卷着褲腳的孩子的身影。那些歡樂的碎片也只是在自己的記憶中隱隱出現。

定西不是一個古鎮,沒有悠久的歷史。只不過,當你看到土牆青瓦的殘破老屋子時也會感到歲月的滄桑;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會覺得踏實,卻又似乎在夢裏,那麼美好得不真實。

定西不是一個大城市。在這裏,你可以從城中心花半個小時到田野去散步,或到山腳,伴着初升的太陽爬到頂上。呼吸清新的有松脂香味的空氣。躺在山頂的草地上看藍天白雲,聽林間的鳥鳴。或是在田野間散步,踩過窄窄的田埂,看綠油油的麥苗還有田埂上鵝色的小花,看遠處的山連山,看靜靜的村莊升起了裊裊炊煙,聽淺淺的幾聲狗吠雞鳴,看夕陽漸隱,留下淺淺的一抹彩色。

到定西來,有一個地方你一定得去——西巖山。

無論你信不信佛,那兒都值得一去。你會得到的不僅僅是心靈的洗禮,還有感動,感動自然給了你這樣一片淨土,感動於那兒的一草一木,感動於那兒的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感動於那一聲聲清脆的鳥鳴…….

從林蔭道步行上去,你可以放肆地近大自然,無論有多少的煩惱都可以拋卻了。走在被樹枝遮掩得只剩點點光斑的石頭的小道上,聽着林間的鳥兒的鳴叫一聲高過一聲,如此親近。水聲嘩啦啦的一會兒近一會兒遠。林子裏不時會有一兩隻小松鼠蹦出來,擋住前行的道路,也許是在找掉落在林蔭道上的野果吧。然而當我們拿着手中的相機悄悄靠近時,它們又警覺地豎起耳朵,一溜煙竄進了林子深處,留下我們慌忙地按動着手中相機的快門。喏,你看,都不見蹤影了。可是,過不了一會兒,你又可以看見它們在樹上蹦躂了。這一羣調皮的孩子!

春夏來可以賞花,秋冬來可以品一片片落葉的靜美,當然,還有不少野果可以摘的。春夏去的時候看見漫山的叫不出名字的白的`粉的黃的紅的紫的藍的花,我感到自然的神奇,它竟可以讓這個世界如此多姿多彩。秋天,林蔭道上開始堆積起了落葉,這一季的循環又在人們還在為花兒的凋謝惋惜的時候開始了。也許生命就像這一片片的葉子,在我們還沒有準備的時候就悄然飄逝。會留下遺憾,但最後的最後,又有誰在乎呢?我們只是千千萬萬片落葉中的一片。來年新葉長出來,即使還是循環,卻再也不是去年看到的那片了。

到寺廟裏時,你的目光會被大殿外的那幾棵高大的古鬆吸引住。也不知他們究竟在那裏站立了多少個春秋。部分枝椏已經乾枯了,表面粗糙的皮膚彷彿在給人們講述它們曲折的生命。他們就那樣靜默地呆在天空之下,彷彿翹首遠古的記憶。

到寺廟的後面去聽山澗“嘩嘩”地奏響清脆的樂章,鳥聲也一聲長一聲短地傳如耳中,風吹過,樹啊草啊花啊温柔地抖動起來,仔細聽,似乎可以聽見他們的悄悄話哦。到被遮光了天空白雲的林間,撿起野生的板栗;到水邊,撈起水中的石頭,你會發現,在水中那麼美麗的石塊原來如此普通,並非像玉一樣有水一般的光華,也許是這一泓清泉給了它生命吧。

或許我們喜歡它的原因不僅僅是這裏的那個有着傳奇色彩的“皇爺”,這裏的每一抹色彩都那麼迷人。彷彿可以讓人着魔般地忘乎所以。我愛這裏的水聲鳥聲,這裏的清泉野花,這裏的松樹古樹……

在這裏,世界很安靜很祥和,心靈很恬靜很美好。

戀上一片土地,想念時會有温暖的氣息縈繞

戀上一片土地,唸叨時會有激動的淚水打轉

戀上一片土地,回憶是一幅幅安靜的畫面

戀上一片土地,耳邊是熟悉的温暖的語氣

戀上一片土地,天好藍雲好白,天空下的麥苗青翠欲滴,田埂間的小黃花星星點點;農人荷鋤,揹着大竹簍,趕着老黃牛,在夕陽的餘暉中漸漸模糊了背影。

標籤: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pggld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