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泛舟秦淮散文

泛舟秦淮散文

早就嚮往那條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了。幾位同行的朋友戲言,泛舟秦淮,當煮一盤茴香豆,熱一壺小酒,於醉眼朦朧中,搖着羽扇,看那身着一襲素衣的佳人彈奏琵琶。然而,當一行人匆匆趕到那裏時,卻已經是夕陽垂暮時分了。有朋友擔心時間有些晚了,而我卻覺得正是時候——再過幾十分鐘,華燈初放,秦淮兩岸溢彩流光,豈不正是泛舟秦淮的好時候?

泛舟秦淮散文

買票、登船、解纜,伴隨着遊船上機器的轟鳴,畫舫駛離了二龍戲珠的畫壁,逶迤駛向霧靄深處。翻過塵封的歷史扉頁,那些個一襲素衣的歌者早已湮沒於歷史的風煙,不見了往日的蹤跡,茴香豆與小酒卻也不曾備着,唯有一船的遊者憑欄遠眺,用手中的相機不時地抓拍四處迷人的景緻。

此時,天色尚明,東船西舫橫七豎八停泊在碼頭,而彎彎曲曲的秦淮兩岸嘉樹葱蘢,各種不知名的花兒正悄然怒放。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屬高大的玉蘭,樹幹粗壯,枝繁葉茂,蟬兒隱匿於肥碩的樹葉深處,聒噪個不停。一叢叢梔子熙熙攘攘擁擠在一起,花事正濃:或淡紅、或粉色、或淺黃、或純白,競相展露着自己的芬芳。在綠樹掩映中,畫檐飛角時隱時現,偶爾在樹木低矮之處,雕樑畫棟不失時機地探出頭來,似乎在向遊人訴説着歷史的滄桑與變遷。

與兩岸古色古香的建築和繁茂的樹木不同,秦淮河水更像一位羞澀的少女,婷婷裊裊,沿着河岸曲曲折折輕輕流淌着。河面並不寬闊,遊船開過,船頭激起淺淺的浪花,而一圈圈漣漪就像琵琶女彈奏出的音符般不斷地向四周擴散開去。水色碧綠,映着綠樹的倒影,宛若温潤的碧玉,沒有喧鬧,沒有往日繁華的印跡。脱盡了脂粉氣的秦淮河,恬淡而不失熱情,柔婉而不失嬌媚,淺笑嫣然,清麗脱俗。靜靜地,她閲遍了世事滄桑,以她寬廣的胸襟蕩盡了世間的一切污泥濁水,在天地之間,盡展自己洗盡鉛華後的從容與淡定,默默地承載着滿船的遊人,讓他們盡享金陵古都無窮無盡的韻味。我不禁為她的美所折服,在這位身居鬧市而“心遠地自偏”的佳麗面前,所有的貪慾、所有的惡念都將會化作清淺的波紋而漸行消逝得無影無蹤。同船的幾位女士不時嬉鬧起來,她們哪裏懂得,這樣寧靜的秦淮河應該是以淡然的心態暢遊的,也唯有靜靜地品味,才能領略她與眾不同的風韻。

遊船在十里秦淮上緩緩行駛着,船上裝着的音箱裏,甜美的女聲一路上介紹着兩岸的景緻、古今文人騷客的傳説以及他們傳誦至今的詩篇。這些或美好、或悽婉的故事記載了秦淮的繁華,也敍述了秦淮的落寞。聽着這樣的一個個故事,我的思緒也如一輪輪的漣漪氤氲開來。人的生命相比於千古流淌的秦淮河是何其的短暫!無論冠絕當時的“秦淮八豔”,還是曾定居於此的王謝兩大望族;無論吟賦《桃葉歌》的一代書法大家王獻之,還是慨歎亡國之恨的杜牧;不管他們曾多麼盛極一時,不論他們曾經彪炳千古美名遠揚,此時,難道不已隨着歲月的'流逝而煙消雲散了嗎?也唯有那巍峨的紫金山、煙雨朦朧的玄武湖,還有這千百年來潺湲至今的秦淮河依然盤踞在這金陵城的周遭,不以繁華為喜,不以衰落而愁,默默經受着歷史風雲的盪滌。

人生也如這十里秦淮的變遷,也曾有過絢爛的景緻,但更多的卻是平淡的流年。在生命最美好的季節,我們大可緊緊扼住命運的喉嚨,盡享這場生命的盛宴——就如今日之泛舟秦淮。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三十年之後,我又在何處,是否還如今朝般康健,是否還如今朝般在這裏傷古悼今?恐怕,也會湮沒於歷史的塵煙中,杳無痕跡了。在這場生命的盛宴中,能夠保持一顆寧靜、平和與淡然的心,也許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吧——一如這從容、淡定、不事雕琢、靜靜流淌的秦淮河。

這樣想着,河兩岸的華燈次第亮了起來,裝點着暮靄沉沉的十里秦淮,如夢似幻,碎影婆娑。朦朧中,我們乘坐的遊船靠岸了。遠處,渺茫地傳來聲聲如泣如訴的琵琶聲,又給這十里煙雨秦淮平添了無窮無盡的神祕色彩……

標籤: 散文 秦淮 泛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nvym4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