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婆婆情感散文

婆婆情感散文

婆婆是個地地道道的家庭婦女,從小到大沒有進過一天學堂,也不認識一個大字。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沒有文化的女人,卻偏偏有着注重文化知識的超前意思。在她的腦海裏,孩子好好讀書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記得第一次見到婆婆的時候,她就拉着我的手説:“這唸書就是好!哎呦呦!你看看!我做夢都沒想到,院長的女兒能做我的兒媳,這要不是我兒子讀書讀得好啊!有個好工作,就是下一百個雨點也淋不到我們家呀!年輕人啊!還的好好讀書,只有讀好書才能有福享。”婆婆就是這樣一位絮絮叨叨的老人。語言豐富,嘴巴巧。有時候説出來的話,都讓你不知如何去應答。

婆婆情感散文

婆婆中等身材,白淨的臉上總是掛着甜甜的微笑。稀疏花白的頭髮梳得溜光水滑。渾身上下,即使打着補丁也不見一點污跡。婆婆有一雙小腳,走起路來一搖一搖的。她最不喜歡脱鞋子。結婚這麼多年,我沒見過她在炕上躺着。就是偶爾的身體不適,只是頭朝裏面躺下,而一雙穿着鞋子的小腳也是耷拉在炕沿的外邊。你若讓她脱掉鞋子,去炕裏躺着。她則説這樣很舒服。進城以後,她若是看到誰家地上鋪了地板或是地毯,她就會説我的鞋子不髒,一邊説一邊將兩隻鞋子在地上狠狠的蹭幾下,再踮着腳尖走進屋裏。反正脱掉鞋子對婆婆來説是一件非常難的事。

婆婆是個勤勞而善良的女人,一生受盡了苦和累。婆婆十八歲時嫁給了同村的一個農民。天有不側風雲,就在女兒一週歲時,丈夫因為疾病而過早地去世了。於是婆婆就帶着一歲多的女兒嫁給了公公。婆婆嫁過來不久,公公的村裏有一對夫婦因病雙雙早逝,留下了一個哇哇待哺的男嬰。當時如若沒有人領養,這個孩子就會死掉。善良的婆婆為了保住這條小命,不顧家人的反對和鄰里的勸説,毅然的把這個孩子抱了回家。那時人們的生活都很困難,別説買奶粉、吃細糧了,就是連粗糧也不夠吃。大人們都是飢一頓飽一頓的,常常餓着肚皮下地幹活。為了把這個孩子養活,婆婆只好去富裕人家裏,撿人家孩子用過的擦奶布子,回來後用牙一點一點的將奶擠出來,再用鍋煮開給孩子喂下,可這點只能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大問題。婆婆就把自家產的玉米磨成細粉,加水熬出米湯和麪糊,給孩子做輔食吃。就這樣,婆婆硬是把這個孩子養大了。併為其娶妻成家,這就是老公的大哥。婆婆自己和公公又生下了五個孩子。公公的姐妹都走的早,又撇下了一幫沒孃的孩子。這些表哥、表姐都是靠婆婆幫助照顧才長大的。其中有一個表哥和表姐也是由婆婆一手拉扯大的。這樣加起來在家裏養的就有九個孩子,再加上逢年過節回家來的孩子就有十多個。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説,一下子增加了這麼多張嘴,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

為把這幫孩子撫養長大成人,婆婆整日整夜的在幹活奔忙勞碌。清晨早早的起來,喂那些雞、鴨、鵝、狗。白天頂着烈日和公公開小片荒地,種糧食蔬菜。夜晚歸來給孩子們打點飽後,婆婆就坐在昏暗的煤油燈下為孩子們縫補衣物。由於家裏困難,買不起新衣,只能是大孩子穿小的衣服,改改再給小孩子穿。就這樣一個撿一個的,不管是不是親生的,誰大誰就能穿件新的`,而最小的孩子總是得撿哥哥姐姐們穿小的。日子在婆婆精打細算下,也勉強過得去。這些孩子在婆婆的照顧和關愛下,也都長大成人了,並且成家立業。而操勞一生的婆婆一天福都沒享受過就走了,婆婆走的那年正好八十歲。

老公是老兒子,又趕上好時代。婆婆對他的教育自然而然就有了更高的要求。那時無論家裏農活有多忙,婆婆都不讓小兒子去幹,而是讓其在屋裏面學習。可小孩子是愛貪玩的。有很多時候老公都揹着婆婆躲在屋裏偷偷的聽收音機,為此沒少挨婆婆的責罵。有的時候由於老公的過分貪玩,氣得婆婆拿着燒火棍追趕着嚇唬他。為了讓其好好讀書,婆婆沒少費心。上初中的時候,婆婆見村裏面的教學質量不好,就託人把他送到鎮上的學校去讀書。由於數學跟不上,婆婆又去求村裏面教數學資歷高的老師給兒子補課,然後再把自家產的雞蛋積攢起來送給人家還人情。在那個年代一個字不識的婆婆就知道給兒子補課,這種注重教育的思想不得不令人佩服。老公在婆婆的關注和教育下終於邁進了大學的校門。聽老公説,接到大學通知書的那會,婆婆佈滿皺紋的臉上都樂開了花。可高興之餘,婆婆又為兒子的學費發愁,那時候哥哥姐姐們都已經有了各自的小家,他們過得也不寬裕。而對於一對六、七十歲的老人來説,要靠種地供一個大學生,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給兒子積攢學費,婆婆把自家產的水果、雞蛋都積攢下來,一個也捨不得吃。每逢鎮裏集市的時候,婆婆就挎着裝滿貨物的小筐,掂着一雙小腳,行走三十里的山路去趕集賣掉。然後將賣來的錢,再一分、一毛、一元的攢起來,供老公讀完了三年大學。

婆婆心地善良,為人真誠實在,對我更是疼愛有加。記得我和老公訂婚那會,我還在衞校上學。按當地習俗,每逢節假日都得去婆婆家過。婆婆從不讓我進廚房,説是怕把我的衣服弄髒了。每次從他家走時,婆婆都會把自家產的水果,雞、鴨蛋給我裝在兜裏,並且還讓老公給我炒葵花籽帶上。就是包頓餃子也得等我回來。姐姐們給公公帶的好吃的,婆婆也會偷偷給我留下點,可她自己卻從來不捨得吃一口。這就是我的婆婆,她像媽媽一樣的疼我。我和老公結婚五年才有孩子。對於一個生活在封建山村的女人來説,結婚生子、傳宗接代是一件多麼大的事。可是婆婆卻從沒在我面前説一句不中聽話。每次都囑咐老公要好好待我,一生都不要負我。也許是我們一家人的善良感動了上蒼,三十歲那年我實現了一個做母親的願望,生下了整個家族中唯一的一個男孩。為此,七十多歲的婆婆來幫我把孩子哄大了,而好好唸書依舊是婆婆每天都在給孩子説的話題。老公沒有辜負婆婆的希望,畢業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學習而成了一名政府部門的中層幹部。我真的很佩服婆婆,一個沒有文化的女人,在那個年代就有如此超前的意識,真的是很難得。我想對天堂的婆婆大喊一聲:“媽媽!謝謝您!謝謝您生了個好兒子!是您讓兒媳擁有了一個好丈夫!

標籤: 散文 情感 婆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mq2yv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