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瓦爾登湖的月亮散文

瓦爾登湖的月亮散文

生命從混沌中走來,帶着野性、殘忍聚居。人與人互相馴化,我們開始成為文明人,善於偽裝的文明人成就了社會。當有一天看到某幅畫,一首激盪靈魂的歌曲,一個令人嚮往的世外桃源,是否扔掉珠寶,扔掉體面的生活,義無反顧的流浪。

瓦爾登湖的月亮散文

從《瓦爾登湖》走到《月亮與六便士》,這是我大學一年級新的認知,成長帶着困惑抨擊我淺顯的世界觀,我小心翼翼的打量成年人的社會,措不及防被打倒,苦苦地想人性、真理、時間、世俗,它們在我腦裏攛掇。

“最令人震驚,最為真實的事實從來都沒有在人與人之間進行過交流”,在《瓦爾登湖》中看到這句話,讓我聯想到毛姆筆下的斯特里克蘭德,當他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的中年之際,沒有任何緣由離開安定穩固的生活,去追尋他的夢想。在他看來名譽,地位,家庭,愛情,都是文明人的社會綁架給他。他掙脱社會的桎梏,聽從個人的召喚,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只會束手束腳,卻是最真實,最原始的人性。

人性在被馴化的過程中變得矛盾,就像毛姆説“我不知道真誠中有多少是在擺姿態,高貴中有多少出自卑鄙,墮落中有多少聖潔”,年輕的我也感到齷齪,感到恓惶。當我觸身感受世俗下人的醜惡姿態,我難以用語言去回擊,因為早已根深蒂固,就如同渴望別人認可是文明人根深蒂固的本能。然而梭羅從繁華走向荒涼,像個原始人那樣簡單地生活,胼手砥足造好一個遮風避雨的小木屋時,他會在瓦爾登湖旁看到風高夜明中的月亮。

他們兩人在世人看來是孤獨的,是不可理喻的幼稚行為。也許從前當我盲目的崇拜他們説像他們一樣生活,長輩的唾沫會把我從幻想中拉回,他們總是用那數不盡的苦難,環境惡劣等等嚇退我的勃勃雄心。如今我也感到慚愧,因為年輕的我早已被根深蒂固到文明社會,迫使個人把社會的利益放在前面,一味説服自己種種利益要比自身更重大,為這些利益肝腦塗地,對自己良心的及時反應深以為傲,當我想起要反駁,卻沒有勇氣邁出,也無法邁出。

不得不承認人類物種從簡單到複雜是順應宇宙客觀規律,一切必有因果。宇宙之大,思想無盡,瓦爾登湖中的月亮是個人在不斷地探索追尋,努力去表達的態度,讓我們時刻清醒的活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me4mr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