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清雅南山散文

清雅南山散文

國慶長假,周邊轉轉,看看家鄉的山水,感受祖國的壯美,很有意義。前三天遇雨,第四天天氣終於轉好,於是,大家相約去登南山。一提到南山,立刻能想起“壽比南山”這句成語。其實,它出自《詩經》:“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這裏的南山是指西安市南面的終南山。而我們要登的山是鎮江的南山。它位於鎮江的南郊,由若干座大大小小的山組成,南山是這些山的通稱。作為鎮江所轄的句容人,以前去過南山,多年之前就聽過一句宣傳語:要長壽,到鎮江,鎮江有南山——壽比南山。雖有嫁接之嫌,倒也無可厚非。因為,既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又彰顯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清雅南山散文

拼車前往,不到一小時就到了南山。車停在花鳥市場,南山的景緻已展現在眼前,十分迷人。今年的秋天似乎來得遲、來得慢,山還是青的,一池秋水卻明淨許多,她靜靜地躺在山的懷抱中。山外有山,樓外又樓,重重疊疊。小橋流水,楊柳依依,青草萋萋,水天一色,幾隻風箏在空中翱翔,一股清新淡雅之風撲面而來,純淨無塵的秋意在心中盪漾。我們不是從正門進入,而是從其中的一座山——黃山,自北向南穿越。山中有一條野道,坡度不陡,只是有點濕滑,對於户外人來説,不算什麼問題。樹林密密,偶爾能看見幾塊裸露的山石,樹在縫隙中頑強生長,足見生命的力量。山頂是一段亂石,需從石縫中行走,翻過後即到山南一側。突然出現“一線天”,兩邊巖石如刀劈劍削,有數米高,欲相傾,中間不足一米。從下往上看,只能見到窄窄的一線天。“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時坡度明顯加大,且更加濕滑,只能依靠登山杖和樹小心移步。

山腰藏古寺,坐北朝南。周圍山峯環繞,寺內幽靜無比。原來名為高崇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迄今已有1370餘年,歷經滄桑,幾度興衰。寺內清淨少人,不見善男信女,也不見焚香繚繞,有點冷清,更覺得遠離塵囂。院內幾棵銀杏特別顯眼,約有300多年,古木參天。已是秋季,但枝繁葉茂。有的葉子開始泛色,亦有幾片黃葉隨風飄落,似乎能聽到落地的聲音,但又聽不清,十分幽靜。

寺的前方是一條古道,在幽深的山谷中向山下延伸。古道是彈石路面,中間部分多見青石,已磨得光滑,上面還有深深的車轍凹槽,似乎刻錄了往昔的記憶,留下了那段往事。樹葉開始凋零,變得稀疏起來,略顯清瘦,山林反而變得通透清爽,能看得更遠一些。偶見幾棵枯樹,上面竟然掛着青青的藤蘿,不由得感懷歲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走在這長長的古道上,往事越千年,有多少人曾踏着青石板,去膜拜修行;又有多少人能放得下那些不應有的奢望?歲月如煙,古道依舊,季節經過夏的躁動,到了秋的安靜;人走過這段路後,那顆浮躁的心也應該沉靜下來,正如此時的風清雲淡、秋高氣爽。

古道的南端是綠道,古今交匯,彷彿穿越了時空。棕紅色的綠道在自然山水中蜿蜒靈動,山色、草坪、景觀樹相映成輝,池塘、黛瓦、奇石盡顯風情。人們或漫步、或慢跑,或騎車、或坐下,或親朋好友、或拖家帶口,三三兩兩,好不愜意。路旁,一塊巨石上刻着硃紅的大字“怡”,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他們那種心曠神怡、怡然自樂的心情。遠處一面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一片綠柳的'映襯下,分外奪目。我們由衷地祝福祖國生日,堅信在鮮豔的國旗下,生活一定會更加和諧幸福。

綠道很長,我們只走了一段即轉入大理石鋪就的寬闊道路,徜徉在草坪與樹木匯成的畫中。空氣中瀰漫着桂花的香味,“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禁不住深深地嗅起來。只見一株株桂花樹,鬱鬱葱葱,葉子呈墨綠色,花小小的、碎碎的,有的橘紅、有的乳白,低調而不張揚,淡雅而不妖豔,芳香而不濃烈,這綿綿的清香好像永遠聞不夠。正當我沉迷在這幽香中,有人要我幫他們拍照,我愉快地答應。只見一家老少好幾口人,自己正蹬着租借的四輪觀光車,個個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着這温馨的一家,不由得連按快門,把美好的時光定格成永恆。

我們開始登九華山,這也是南山中較高的一座山峯。這一段野道比黃山要陡峭一些,好在山並不高,不一會就上去了。一條簡易的道路橫在山脊上,一頭連着電視塔,一頭是下山的路。登高遠望,正是“九華層雲數峯青”。稍作休整後,開始沿路下山,再穿過一段野道後,來到了招隱景區。增華閣、讀書枱、虎跑泉、玉蕊亭、珍珠泉……使你目不暇接,每一處建築,無不記錄着一段傳奇與輝煌。尤其是增華閣,很早就知道鎮江市每年一度的中小學生作文大賽,就是以此冠名的。當時還真不知道原由。拾階而下,只覺幽深古樸;綠樹掩映,又覺明朗清秀。歷代文士名流來此,或居住或遊覽,留下了大量的古蹟和名篇。前面一座題有“招隱”石牌坊,就記錄了其中三位文化名人的傑出成就。一位是南朝劉宋兩代間著名的音樂家、雕塑家戴顒婉拒皇帝詔書,不願做官,隱居山中,聽鸝撫琴,南山的優美景色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譜就了《廣陵》、《遊弦》和《止息》等古曲。一位是樑代昭明太子蕭統在此讀書,並廣邀天下賢才,在增華閣編撰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還有一位是北宋大書畫家米芾,被南山風景所陶醉,“集江南煙雲變化之趣”,獨闢蹊徑,獨創了“米氏雲山”畫風。

再向前走,就見到南山的山門牌坊,上面鐫刻着“城市山林”四個大字,這是米芾對鎮江的讚美,意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獨特風光。行走在這裏,彷彿聽到了高山流水、來自天籟之雅聲;聞到了潑墨揮毫、筆走龍蛇之雅香;讀到了脣齒含香、經久不衰之雅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不由自主地吟誦起陶淵明的這句詩。詩中的南山也許只是詩人心中的一座山,但我認為鎮江的南山卻能表達詩人的內心深處。因為詩中流淌出恬靜、淡然的心境,正是這座南山所具有的,也是三位文化名人所具有的。他們在山中少則十餘年,多則四十載,心無旁騖,平心靜氣,潛心研究,方“寧靜而致遠”。

南山很寬廣,我只是走過了一部分;南山很厚重,我只是走馬觀花。但已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藴和歷史積澱。在南山,可與自然對話,可與名人對話,可與文化對話;也可休閒健身,可遊覽觀光,可感受那份清雅。

標籤: 散文 清雅 南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m8y40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