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參賽散文隨筆大全

參賽散文隨筆大全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敍類文學體裁。你所見過的散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參賽散文隨筆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參賽散文隨筆大全

參賽散文隨筆大全1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重陽節。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辭》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遊》裏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説:“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是我國農民喜慶豐收的一個節日。農曆九月,正是金色秋收季節,加之“九”與“久”諧音,“久久”又有“宜於長久”、“年年豐收”的意思,故於重九日有慶祝風俗。

參賽散文隨筆大全2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好成績。刻板的學習,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適得其反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因此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於英語學習。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大膽的嘗試。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僅停留在創設教學情境上是不夠的。教師首先要具有創新的精神,注重創設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個體,注重抓住一切時機激發學生創新的慾望,注意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反應等做出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評價……

2)鼓勵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並背誦,使自己聽的見自己的聲音,漸漸做到流利,順暢。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

3)對於底子薄的或性格內向的同學,降低他們的學習標準,當他們取得一點小小的進步,都要鼓勵他們,讓他們感到有成就感。

4)差生上課時注意往往不夠集中,我就將教材化難為易,化多為少,精講多練,課堂上儘量創造愉快的氛圍。差生由於羞怯心理往往怕開口,我儘量將難易適度的問題去問他們。我總是面常笑容地説:“verygood”,他們往往因得到這兩個激動,這樣差生開口的習慣慢慢的養成。一學期下來,差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地加強,消除了畏懼心理。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並加以改正。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係,對完成教學至關緊要。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就對老師的這門課感興趣並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學這門課。如果他們不喜歡某一位老師,由於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願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幫助學生。這樣,師生才能關係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參賽散文隨筆大全3

成長,一個過程——從小到大;從矮到高;從無知到懂事;從幼稚到成熟……這個過程中,少不了鮮花與成功;少不了荊棘和失敗;少不了汗水跟努力……而我認為這個過程中,最少不了的就是淚水與痛苦。

那還是上五年級的事,從開始上學到現在,我的成績雖不像那些尖子生那樣金光閃閃,但也還算不錯,回回考試最低分也是90分以上。但這一次的期中考試,卻讓我栽了個大跟頭。

老師在宣佈星期三期中考試時我激動了好久:同桌的語文考試成績從來沒超過我,他特別不服氣,便與我打賭期中考試一定要考的比我好。哼,怎麼可能?!我一到家就開始啃書,吃飯也在心裏默背課文。睡覺時懷裏還抱着語文書,牀頭櫃上還放着數學書和英語書。到現在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卷子裏幾乎沒什麼難題,我以為我贏定了,直到我拿到卷子前我還堅信不疑。可是,我錯了“好了,卷子拿到手了就改錯,周雨寧上來一下。”聽見老師冰冷的聲音時,我的心一下子從山頂墜入了谷底。同桌在旁邊幸災樂禍地笑,而我則一步步向講台走去。每走一步,身體好像就越冷一分,到老師身邊時我以為自己的體温堪比冰山。老師有點惋惜地道:“你這篇作文寫得真好,但是你偏題了,如果題目要求寫這個我一定給你滿分而不是扣全分。老師相信同樣的錯誤你不會再犯,上位去好好看看吧。”

我不知道我是怎樣回到座位上的,只聽同桌説我回來的時候臉色特難看,比紙還白。我不理會他,他便識趣的不再打擾我。我看着那個血紅的68分,一下子懵了——能不痛惜麼?如果我再認真點兒,看清題目,本該拿到98分的!不知怎的眼淚就掉了下來,沒有人斥責我,我是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哭泣。淚水越來越多,但卻無聲。突然間,腦海裏響起一個聲音,像是平日那個嘻嘻哈哈的同桌的聲音:哭有什麼用?世上沒有後悔藥,就算你把眼睛哭瞎又怎樣?時光也不會倒流!68分就68分,下次努力考好就行了,哭有什麼用?我願意為嚴肅與他無緣,所以我分不清這到底是他的聲音還是幻覺。我只知道我的淚水一下子停住了,拿起筆認真地聽老師講題……

對呀,哭有什麼用?但成長的過程中卻離不開淚水,哭過之後就會長大,便會學到更多,還會重新微笑!

參賽散文隨筆大全4

過端午節,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準備的。原來,姐姐已準備好浸泡了3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買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大吃一驚了。

我把米放在葉子裏,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氣極了。姐姐對我説:“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再把米放進去啊!”

於是,我按照姐姐説的步驟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放的是什麼?原來是肉餡哦!我在糯米中間挖了一個小洞洞,把肉餡弄成圓狀,塞入糯米中,讓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麼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並用繩子用力的紮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後把粽子放下去。

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繩子解開,正想把葉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燙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來。我吹着吹着,把讓熱氣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吃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來——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間,包着一團鮮汁可口的肉餡,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就這麼過去了,嘴裏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想着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着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參賽散文隨筆大全5

在學校的門口或家裏,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的家長幫助孩子脱衣服、換鞋襪,不讓我們的孩子做丁點事情,而孩子們則表現出一幅無所謂的態度,父母幫他們做的每一件事好像跟他沒有任何的關係,隨意的擺動着身體,享受着公主皇帝般的待遇,揮霍着父母的愛。而我們的家長也樂此不疲、心甘情願的“服侍”着我們的寶貝們。

每次看到這些,總會感受到那些父母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愛,殊不知,這份愛卻也會害了我們的孩子。記得以前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父親在自己的屋後的地裏栽種了20棵桃樹。他的孩子看見父親在果樹與果樹之間挖下一個個土坑,準備把半年積攢下的豬糞、牛糞等肥料埋進去。這個孩子很好奇地問父親,“為什麼在果樹之間弄上個土坑,那樣有什麼用處。”“小樹正在長身體呢,不補充營養不行。”他的父親滿眼憐愛的看着樹苗説。這個孩子也學着父親的樣子挖了兩三下,父親看見了説:“這樣不對,你挖的坑離樹太近了,你應該保持半個鋤把長的距離才可以。”他的孩子反駁説:“太遠了,小樹還能吸收到養分嗎?”父親卻説:“太近了,小樹一下子吃不消這麼多的養料,會把它‘肥’死的。而保持一定的距離,有利於小樹一點一滴的進行消化和吸收,有利於根鬚生長。因為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樹根就只有拼命的往有肥料的地方鑽,這樣子小樹才能長得又壯又高。”孩子父親的一番話,對這個孩子的一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後來這個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 ”

只有經歷了一些事情,孩子們才能明白故事的內涵,既要給予他人愛和關懷,但也要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讓他受益匪淺。愛得太近,或許就會變成一種負擔。所以我們的家長不要因為愛孩子就什麼事情都為孩子做,要給孩子自由和動手的空間,讓他們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勞動中獲得快樂與幸福,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幸福的一生。

標籤: 散文隨筆 參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lry2k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