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黑茶之初感現代散文

黑茶之初感現代散文

生長在農村,很小就跟大人一起去採茶,年齡上下差不多的同齡人,也都是這樣幫着家裏釆荼。

黑茶之初感現代散文

晴朗的天空下,在排排成行的茶葉樹裏,鮮嫩的茶葉,清香悠悠,沁人心肺。因為茶葉加工好就能換錢,有茶商上門收購,也可以自己提到街上零售。大人們熱衷釆茶;小孩們也高興幫忙釆茶。往往安安靜靜地採一陣子茶後,常有人哇啦一叫:蛇,有蛇。也會有搗蛋鬼撿着泥巴塊扔向另一個人,這時就會造成很大的誤會,扔完泥巴塊的人就會故意裝着不是他扔的,就會導致你扔我,我扔他,出現泥巴塊在空中一頓亂飛,泥巴塊是打不傷人的,扔的人也會有意闢開人的頭部扔,倒很像電影裏扔向敵人的手榴彈,一碰到人就會炸開散發一撮泥巴灰。採茶既熱鬧,也歡快,既有小孩之樂,也有大人交流,溝通,説葷段子之樂!

茶葉採回家,大人們把新鮮茶葉放在鍋裏炒,然後把茶葉放在盆裏揉,再把之曬乾就是茶葉了。多年後才知道,儘管是黑茶產地,但這不叫黑茶,頂多只能叫農家自制茶。

因為那個年代,我認為有飯吃才是王道,有沒有茶,茶好不好,我認為並不重要。認為茶葉只是避白開水怪味的物質,作為從小採摘茶葉的我,對茶葉的認識就這般膚淺,作為黑茶產地的我,對黑茶的知識,更是全然不知。有農家特喜歡把自制茶葉用布袋裝好掛在煙道上薰,茶葉也會像湖南臘肉一樣黑黑的,喝起來一股濃濃的煙薰味,我還以為煙薰茶就是黑茶。

隨着年齡的增長,看到有人去鄉茶廠的茶園為茶廠採茶,聽他們回來説:“不是一片片去掐摘茶葉,是用鐮刀割茶葉,茶樹的梗也被割下當茶葉,茶廠用秤稱釆摘茶葉的重量,按重量付工資。”當時,根本就不知道,廠裏拿着這樣的茶葉製出的就是黑茶。

當時認為廠裏製茶應該跟農家自制茶是一樣的,只是製作的機械化程度高一點。還擔心廠裏生產的茶葉誰要呢,也許是賣得便宜,也許是賣給不產茶葉地方的人,也許是這些人跟我一樣的認識,只要茶葉避白開水的雜味吧。殊不知廠裏生產的是黑茶,是遠銷邊疆的邊銷茶,是承載着民族團結歷史重任的益陽黑茶!

更進一步對黑茶的感悟,是12年到新疆出差,在烏魯木齊跟崔慶貞同學見面後,因他的.年齡比我大幾歲,敬重他,我叫他老崔,跟老崔相邀去伊利的嶽超同學處。幾十年同學末見面,嶽超同學熱情接待。晚上,把我和老崔帶到伊利最有特色的燒烤店吃烤羊肉,因嶽超同學的好意待客忽悠,讓我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老家益陽黑茶的魅力。

席間,嶽超説:“伊利當地一個文化要尊重,點了的羊肉要吃完,不然會走不出去。”

我説:“打包帶走不行啊。”

“不行!”他説。

我看老崔也在多吃着,且老崔是烏魯木齊人啊,也沒反對嶽超的説法,還給我一幅想盡量多吃的吃像。我信以為真,吃飽了,也在盡力多吃着,但羊肉飽肚的不消化感也徒然增加!

吃完烤羊肉,嶽超招手要了一壺茶,茶是正在火上熬着的。倒在杯裏,茶湯異常紅亮濃稠又清透,喝下去綿滑,予人清雅圓滑之感,羊肉撐肚的飽脹感立馬消失了,我大讚:“好茶!”

嶽超説:“這就是你們益陽安化的黑茶呀。”

“怎麼這麼好喝呢?還立馬消脹。”我説:“平常也常喝黑茶,怎麼從沒渴出過這個味道呢?”

嶽超説:“伊利人吃羊肉,爾後喝黑茶助消化,有温柔暖和感,能神清氣爽,根本不是你們的品黑茶。”

現在,天天喝黑茶,想想,唯有在伊利喝黑茶,才是我人生最最痛快,最爽口,最潤喉,最消脹,最最極品的喝黑茶之感。也讓我更深悟了邊疆人民對黑茶之珍愛,自此,對黑茶更有了一種敬畏之情,更有了一種探究黑茶之習好!

黑茶原料粗老,我們喊它老木葉,這是過去的黑茶。現在的黑茶在往嫩葉發展,尤其在往生態環保的方向發展。黑茶的製作工藝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黑茶是利用菌發酵的方式製成的一種茶葉,包含幾百種有機化合物,十幾種有機物。黑茶是屬於後發酵茶,意思是隨着存放時間的延長,黑茶本身在不斷地發酵,在不斷地改變自己,黑茶是個有生命的生命體!黑茶有多變性的一面,已經制好的黑茶,存放在相鄰的南北兩個茶倉,味道營養口感都不一樣!所有的物質條件相同,製作工藝也相同,不同的兩個廠做出來的茶葉不一樣!茶具,茶水,水温,因不同泡出來的茶味不一樣!

黑茶的藥性,不能空腹喝黑茶,不能一次喝太多的量,對三高括油確有效果,貴在堅持,不能急躁加量喝,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和舒適度喝。對黑茶不斷地認識,不斷地感受,最高境界是:“黑茶是藥!”是個人人都能喝的藥!黑茶自身是在不斷質變的藥!

標籤: 黑茶 初感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kpmm8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