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尋夢烏拉街散文

尋夢烏拉街散文

我是歷史系畢業的。二十多年前,歷史課堂上,古代史教授一再告誡出入大學校門的年輕學生實地考察對學習歷史的重要意義,並n次津津有味地介紹親身實地踏查古蹟的收穫和感受。講女真“扈倫四部”,他提到了烏拉街,説前幾年去烏拉街看見了幾個女孩子仍然穿着滿族的旗袍,烏拉街保留着醇厚的滿族遺風。

尋夢烏拉街散文

我用大腦神經元將教授的描述加工、製作為一場場動態的圖景。一條兩邊排列灰牆灰瓦彩檐紅門清代建築的街道,身着旗袍的女子在大街上優雅地走過,粘豆包蒸熟開鍋的香味撲鼻而來……

從那時起,我以並不豐富的想象編織了一個亦真亦幻的烏拉之夢。尋夢烏拉,一直是藏匿心中忽而強烈、忽而淡漠的潛在願望。近在咫尺的遺蹟,就這樣被帶帶拉拉拖了20多年沒有踏足。今年清明節適逢雨雪,一個偶然的機會,終於懷揣着夢想向烏拉飛奔。

我能否圓夢?烏拉是否還為我保留當初的摸樣?一路上,此類問題接二連三地撥動心絃,泛着一輪一輪漣漪。

乘小汽車出吉林城北行,跨過鬆花江橋,進入302國道,行進30多公里,接受路標的指示,在一個加油站旁左轉;繼續前行約5里路,又見一加油站,向右轉,行駛3裏左右鄉道,抵達烏拉街鎮。

作為民族特色鎮,相比其顯赫的名氣,位置偏了點。可往回追溯至400年前,烏拉卻是這個區域繁華的城邑。

烏拉街鎮是滿族主要發祥地之一。烏拉,是女真氏族的一個部落,亦為烏拉部王族姓氏,因世居於松花江畔而得名。烏拉在滿語中意為“沿江”。烏拉先祖布顏選中這塊三面環山,一面瀕水的寶地,率眾築城稱王。至其孫滿泰、布佔泰先後為王時,烏拉部始強大。烏拉街原稱布拉特烏拉,是明朝屬地。明末曾盛極一時,頗為繁華,故流傳着“先有烏拉,後有吉林”一説。

明代中葉,海西女真勢力逐漸崛起,其中烏拉部相繼吞併了附近的女真諸部,建立了烏拉王國,以烏拉街為都城。也就是説,當烏拉街貴為烏拉王國國都之時,當今的吉林,可能還是一片荒原、沼澤。

昔日的都城,久聞大名,我風塵僕僕地從外地趕來拜訪了。

進入烏拉鎮,首先在滿族中學的滿文校牌上捕獲了滿族的氛圍。據説烏拉街鎮滿族中學開設了滿語校本課,滿語文化第一次進入吉林省中學課堂。這所中學的滿族學生超過半數,挽救“極度瀕危”的滿語、繼承和弘揚滿族文化的擔子責無旁貸地落在這些滿族後輩肩上。我在大學時代選修過滿族史,認得幾個滿文,見識滿文,就不再抱怨英語難學了。這所學校全方位地推廣滿族文化,音樂課融入滿族傳統音樂,體育課加入了滿族傳統遊戲項目,如狩獵、賽威呼、馬上交戰等。對烏拉滿族中學的這一重大舉措深表敬意,對那些潛心學習先輩所用文字的孩子們,送去我由衷的欽佩之情。對於承擔編寫烏拉滿族風情、滿族史話、滿族禮俗等校本課程的同行,我在鄰城為他們加油。

我們的車沿着主街道緩緩行駛,透過車窗,我尋尋覓覓,用目光蒐集當年都城的氣象,排查我夢中曾出現的清代臨街商鋪。

怎麼不見了啊?此前參觀過八大古都一些蜚聲中外的古蹟,也憑弔過偏安一隅名不見經傳的陳跡,哪怕只餘留一抔黃土,也未曾令我產生失望的情緒。我深知依據古蹟殘存信息點

超常發揮個人想象力重構那時情景,自我陶醉,是領悟古蹟妙處的良方。也許,我為烏拉織就的夢境過於精緻,沉澱時間過長,一時揮灑不去。

怎麼能讓年方十六的妙齡女孩兒走出老祖母的蹣跚步履,這樣想,隨即釋然。重新拾起興味盎然的狀態撥開現代的高樓,尋找烏拉踩下的足印。

在熱心的當地人指點下,我們繼續西行,去見城牆。路南不遠處,一大段有滄桑古柳按均等間隔列隊守衞的城牆被清雪滌去身上的塵埃,迎接客人了。我渴望登上城牆,與它親密接觸,揉弄它疲勞的筋脈,無奈今年的氣温延時走低,牆根的冰雪融水造成難以逾越的泥濘,新雪又增添了它的滑度。更難免反感的是,它的從農户之間伸到街旁的牆根邊緣,堆積着高過城牆的垃圾與家禽的糞便。

我只能選擇遙望,在遙望中復現一幕幕風雲起兮蒼黃變化的場面。

在明朝末年,建州出了個一代梟雄努爾哈赤,這是我們後人都知道的事情。他認識到了女真各部地相交錯,各自雄長,長期處於分裂割據狀態有利於明朝分而治之,相互牽制,必將更加劇女真族各部的混戰。他確立了統一女真各部、建設強大女真,擺脱明朝壓迫的宏大抱負,為了實現這個遠大目標,萬曆十一年五月,他以祖、父遺甲13副起兵,開始了長達36年之久的統一戰爭。他發揮卓越的軍事才能,確立了先內後外、先弱後強、遠交近攻等戰略,先統一建州本部,最後征服海西扈倫四部。於是,東北地區進入合縱連橫、征服與反征服的“戰國紛爭”。

古勒山之戰,9部“合縱”挑戰努爾哈赤,被其打敗,眼前這座古城的首領之弟布佔泰遭到生擒。布佔泰叩首求饒,努爾哈赤一來欲緩和激化起來的部鄰之間的矛盾,二來可能發現了布佔泰身上具有扶植為傀儡易於操縱的素質,“遂解其縛,與以猞猁猻裘”,對之撫育恩養三年。又將自己的女兒、侄女許配給布佔泰為妻,結為翁婿關係。

當烏拉貝勒滿泰死後,努爾哈赤把握準時機,派人護送布佔泰迴歸烏拉,協助他擊敗爭奪汗位的滿泰子侄,奪取烏拉統治大權。

布佔泰在返回烏拉初期,考慮到自身安危,與努爾哈赤部保持着友好盟友關係,兩部又一次聯姻,親上加親。後因爭奪其他部族,兩部徵殺不斷,布佔泰多次背盟。他與努爾哈赤女兒的政治聯姻缺乏感情,竟然將對努爾哈赤的恨轉移到他的女兒及侄女身上,實施家庭暴力,囚禁。俗話説,打狗也要看主人,何況那是建州的格格。努爾哈赤畢竟愛女心切,攻佔烏拉,也是遲早要完成的任務,再加上雙方也存在爭奪心儀的女真第一美女(好比特洛伊戰爭中的海倫)東哥的情感衝突,所以,下定決心徹底拿下烏拉。

當年,在這座城牆下,進行着怎樣的對決?兩軍距百步舍馬步戰,箭射如雨,呼聲雷動。冷兵器在兩軍將領、兵士之間來回撞擊,想必清脆耳寒,鳥獸心悸。

結局烏拉大敗,布佔泰兵皆潰,僅以身免,逃到葉赫客死他鄉。其後人被努爾哈赤收編入旗,下令恩養。烏拉部成為後來構成滿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努爾哈赤部眾打掃好戰場,掩埋好雙方士兵的屍體,在這裏養精蓄鋭,繼而問鼎中原。他的後繼者明確烏拉部在清朝建立過程中的貢獻,順治皇帝定都北京後不久,就封禁烏拉街方圓五百里,把它尊為“本朝發祥之聖地”。

在努爾哈赤統一各部的過程中,根據時機的需要,與各部時戰時和,戰則反目成仇,合則聯姻結親。

烏拉部的格格阿巴亥,布佔泰侄女,年僅12歲,就在叔父的親自護送下,嫁給了比她年長31歲的努爾哈赤為側福晉。12歲,相當於小學6年級的學生。她稚嫩的雙肩已經寄託着族人的希望,擎起政治聯姻的重任。當年,她的送親隊伍就從這座古城走出,披紅掛綠,洋溢喜慶。她們走向建州,她走向努爾哈赤的身邊。按輩分,努爾哈赤可以作他的爺爺,她們之間一定存在代溝,她小小年紀,面臨的將是深不可測、兇險異常的宮鬥。當從這裏出發的時候,她的幸福指數前途未卜。

所幸的是,烏拉的一方水土賦予了她美貌和聰明活潑、乖巧伶俐的異稟,一生深受努爾哈赤的寵幸。到建州兩年後並未生育的阿巴亥就在後妃中脱穎而出被立為執掌後宮的大妃。她與努爾哈赤生育3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多爾袞深受努爾哈赤的厚愛與器重,雖然並未繼承汗位,後來成為攝政王,為滿清入關立下了汗馬功勞。

陪伴努爾哈赤的歲月,並非高速公路那般平坦,期間也陷入過困境,遇到過挫折。我想她曾經有過無奈的委屈,無力的內心掙扎。試想,當努爾哈赤的鐵騎踏上烏拉的土地,她生於斯、長到12歲的母幫,她的親屬族人在戰爭中身首異處,這不可能是她願意看到的。作為汗王的大妃,她又不可以阻礙夫君統一女真各部的大業。兩難的心裏掙扎,她的心經受了怎樣的撕扯折磨?

當她所能依靠的大樹轟然倒下,四大貝勒畏懼她干預朝政逼她殉葬,她哀求諸王在她死後善待她的三個兒子,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37歲的阿巴亥含怨自縊而死。生殉的阿巴亥有機會與努爾哈赤同柩火化,生同牀,死同穴,與一位大英雄生死相依,她值得。

城牆不遠處,有一座白花點將台,遐想白花公主點將的氣勢與場面,給烏拉街增添了斑駁陸離的歷史文化色彩和魅力。

城牆的千年垂柳,恰似兩個女人裊娜的身姿。兩個女人在這片土地留下的印跡,為這片土地蒙上了幾分妖嬈,幾分温情,幾分英氣,也平添了幾分惆悵。

清朝入關以後,烏拉的歷史隨之翻開了新的'一頁。順治十四年,烏拉古城設立了打牲衙門,負責向皇家供奉東北特產,成為清朝貢品基地之一,贏得“烏拉城遠迎長白,近繞松江,乃三省通衢”的讚譽。在255年間,每逢到了進貢時節,成車的烏拉特產,小米,鰉魚,貂皮等恭送到紫禁城,豐富了皇家的飲食,美化了宮廷生活。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這裏留下過戰跡、足跡、墨跡。此地被清王朝封為“本朝發祥之地”,給予很高的尊榮。

清朝在烏拉街留下了“八廟四祠三府一街”等古建築,現保留下來的有魁府、薩府、後府等舊址。黑瓦灰牆的房屋點綴在樓舍之間,追憶着該地往昔的滿族風情。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一行只參觀了古建築的代表—魁府。這是迄今保存較好的清代兩進四合院,斗拱木架結構的青磚瓦建築。此時早已人去房空,只有院中的大柳樹依舊忠貞不渝地守護着它的宅院。青磚小瓦,磨磚對縫,前出廊檐,掩飾不住它繁盛時的古樸典雅,享受過的高貴尊崇。房門已鎖,透過北廂房門縫查看,屋內堆滿了嶄新的灰瓦,預示着魁府修葺一新的明天。但願精心的修復不要褫奪它最初的神貌。願牆壁上鐫刻的滿文福字化作羽翼護佑整個庭院。

下午一點半,我們在烏拉街的一家餐館品嚐了滿族特色酸菜火鍋,店家以質樸的熱情和大盤超額的菜量(與以前去過的餐館對比)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餐館的牆上裝飾着努爾哈赤、皇太極、康熙等帝王的畫像,樓梯拐角處掛着康熙皇帝書寫的福字。提醒人們體會曾經有一個彪悍的民族在這裏留下永不消逝的身影。

幾百年過去了,在烏拉後輩的字典裏,早已沒有恨的概念。他們回望本族歷史的時候,能夠以理性的眼光評價努爾哈赤的征服。認識到他力挫羣雄,完成了統一女真各部的偉大事業,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創造了滿族的輝煌巔峯。征服是能夠理解的,而當初烏拉部的首領反征服,維護本部族的獨立,同樣是可以理解的。特定的歷史背景造就了特定的戰事與和平。

今天,逝去的一切都可以被後輩善加利用,作為打造美好未來的資本。

烏拉街,我已來過,我的夢圓了;烏拉街,我還沒有翻閲盡你珍貴的遺存,我的夢又缺了。尋夢,怎麼可以一次大功告成呢?

標籤: 烏拉 散文 尋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kkk77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