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散文雨夜如秋

散文雨夜如秋

夜雨朦朧了街邊的路燈,對面樓頂的霓虹,就像一位上了年紀的盲人,有一眨,沒一眨地閃瞎了好幾個字的筆畫。想着昨夜那風清如洗的夜色,感覺離我們好像很遠,恍如隔世。雨中的夜行人,腳下像踩着一團火,蹦跳着,躲閃着。就連往日熱鬧的街邊夜市,也被這場雨澆的沒有了一點人氣。

散文雨夜如秋

晦氣的攤主們在盤算着,盼望着後半夜還有打麻將夜歸的人能補一下虧欠,那可是一個個大食客,長着一張狼一樣的嘴巴和牙齒,瞪着一雙輸急了被熬紅的眼。白天是自己的,晚上經過一番拼搏廝殺又變成了別人的,哼,不吃白不吃,狼吞着,這可都是能出大手筆的下家。

夜已經很深了,按往常習慣,這時間正是熱火朝天撈鈔票的鐘點,只是因了這場雨,不死心,回去也睡不着覺,那就貓等耗子地候着。這世界總有那麼一些費寢不忘食的人,在你早已把他忘了的時候,他才來敲你的門。

雨夜如秋,吹颳着被激怒的天空,連成線似的雨滴,撲打着窗櫺,淋花了窗玻璃,看着外面的世界,已被扭曲的改變了原來的形狀。我時常就是這樣站在窗前,總有一些無法言明的情緒會在心中蔓延,有時是一件與己無關的往事,有時是一首觸動心靈的音樂,在某一個夜晚,往往會被憂傷擊中,心裏就像這佈滿陰雲的天,不停地下着雨,和着這嘩嘩的雨聲,音符不停地流淌,盼望着內心能有一次柔軟的着陸,但放飛的思緒總是事與願違地不知所蹤。總想飛翔,飛得是那麼疲累,卻也無法探底,沒有翅膀的飛翔,最終,只能是疲憊至極的跌落。本來,音樂就是用來放飛人的心靈的,從地上到天空,心有多高,音樂的靈魂就有多深,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放飛自己。而放飛自己從原理上來講,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一種修煉,它去除了虛假的裝模做樣,自以為是,讓自己的心空呈現的那麼幹淨,明亮。往往在無聊空虛之時,躑躅在街頭的人羣裏,看着滿大街的快餐文化,置身於無以為根的文化氛圍中,被延伸的廣告,標語,透射出一種利益的蠱惑,殺人的欺騙,我們又能有幾人堅守自己的良心所在,用自己的行為表達方式,而不被僅存的換了馬甲的語言技巧所驅使呢。

是的,音樂有它的深度。也許,依我們的能力無法觸底。我們徜徉在感知音樂的曠野裏,流浪漢般地搜尋着落腳的台地,感知着溪流的清冽,草尖劃過肌膚的癢痛。我們無目地的走,心裏承載着綿延的羣山,哀怨流淌的河流,還有那一望無際的原野,盡情享受着用音樂駕馭心靈的過程,無形中,我們拓展了音樂的'寬度。只在一個不經意的一次回首,豁然發現,我們默默無聞地走過的那些腳印,就是一串串蹦跳的音符,清晰地顯現在靈魂運行的軌跡上,讓人感動,落淚,那是我們無法忽略的心結,無法抹去的記憶。可能我們渾然不知,像死了一樣沉寂,就像地下埋藏的石油,在等待着一次毫無理由的觸碰。然後,心之靈魂的記憶,泉湧般地凌空飛濺,我怔在那裏,如浴冰刀霜劍,刻蝕着早已磨鈍的滄桑殘年。

這時,電腦播放器里正播放着奧斯陸愛樂樂團演奏的一首傷感樂曲,那緩緩流動的音符,被拉長的節奏變奏,就像一條默默流淌悲情的河,緩緩地在這個雨夜裏無休止的被延伸。有時只是想到某個人,某段感情,心便會隱隱的有淚要湧出。夜空裏看不到星和月,只有透過窗玻璃看到那變了形狀的霓虹燈。聽到的只是樓下停車板棚被暴雨敲打的轟響,我的心憂傷成悲涼的石頭,就像百年枯井裏滲出的水滴,冰冷的我無法面對曾經的記憶,連自己的良心都不敢確定是否還存在。

其實,人們在拷問自己的良心時都會發現,在你的親友、同事中間,真正能夠與你個性,靈魂相契合的很少,包括你的妻子,兒女,她們在你的生命中扮演着那個與你決然不同的角色,甚至還是你的對立面,她們只是在生命的這個大圈子裏,和你延伸的那一部分發生了重合,這是一種個性,意願的被迫。因為你是她的親人,你的尊嚴是需要被維護的,他們會毫無怨言地為你做出犧牲,為的是得到一種親情的互動和諧。在今天這個多極化、浮躁化、享樂化的時代,人心底的根,早已被這世間勁吹的貪婪之風連根拔起,靈魂四處漂泊。在我們的周圍,到處可見親兄弟姊妹,甚或父子母女之間,為多爭得錢財,為房屋財產打得頭破血流,最終對簿公堂…… 人類道德的氣質頓時啞然失語,號稱五千年的煌煌文明瞬間支離破碎,先祖遺贈給子孫的美好未來,被顛覆的傾家蕩產。連親情都被塗上了金錢的臭樣,還談什麼社會責任的擔當呢。本來,親情原是一種境界,是一種修煉。更是一種人格的堅守。

所以,在自己的各種交往中,分歧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的,在那個沒有相交的半圓裏,每個人都在充分地展示着自己的個性,表現着自我,沒有人把這種外延的獨立性看成是親情的疏遠和靈魂的逃離。大多數人也並不為此苦惱,多半是把這作為一個無法改變、許多時候也就無須改變的事實繼承了下來,做為一個安身立命,治家之道了。仔細追溯起來,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交往範圍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你之所以與這些人有了比與其他人多的來往,是因為你出生在這個家族裏,你從事了這個職業,你進入了這個社會圈子,如此而已。在你和他們打交道的時候,他們已經是一些有着自己的獨立性格,有着一些豐富經歷和閲歷的人了,倘若你要求這些原本與你不同,並且因為偶然的原因進入你的生活的人,能夠與你息息相通,為了你的一己之私而去綁架別人思想靈魂的人,就未免有些強詞奪理,太不近情理了。

有時,人的靈魂就像這雨濛濛的夜幕,被罩上了一層黑紗,躺在一個不知名的角落,感覺好像離我們好遠好遠,身體就像一具匆忙趕路的軀殼,戴着一副偶爾不知從哪兒撿來的面具,徘徊於街巷中,每穿過一個路口換一副面具,就像那豪華的婚車,高調地進去,低調地出來。就這樣不停地奔突,不辭辛勞,不斷地變幻着面具,説着連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話。

總是在自己最無助,最落寞的時候,一種莫名的憂傷湧上心頭,就像傷感的音樂緩緩地像水一樣在夜裏流淌,流過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沒有緣由地,只是突然有一種悲傷,眼淚便毫無意識地順着臉頰流了下來,不知道為什麼流淚,也許是心中有太多的無助和傷感,在無人的時候需要一個出口吧。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不是同一類人不聚首,各走各的路,各自經營着自己的生活圈子,忙碌着自己的事業,愛好。但有時你充滿自負地走過了一段路以後,再回首時,會發現,回首往事,其實是這世界上一副最苦的後悔藥,刀走偏鋒有時把自己也傷得血淋淋的,按部就班重複着長輩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老病死,卻又於心不甘。所以,總是遊離於卑賤與尊嚴之間,在尋找着一種狂傲的打了折扣的成功感覺。

在這人頭攢動的世界,我們一生邂逅的人有無數,但邂逅了能相互停頓、駐留的人又有幾人呢?當然,邂逅是一種美麗,一種緣分。能在茫茫人海中邂逅,牽手了,就是彼此相知,彼此欣賞。放手了,就是一種無奈,一種寂寞。

每個人的寂寞都有他不同的理由而寂寞着,這是一種無奈,甚至可以説是一種無能為力,是一種無助時的懼怕,每個人都在想辦法擺脱他,突破他。在孤獨病痛的時候,總是期望有個人能陪在身邊,哪怕只是彼此取暖,獲得一時的柔情,哪怕會付出代價,甚至,期望可以在茫茫人流中找到一個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然而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個人上路終不可免,儘管孤單,儘管懼怕。這時,我們常常會想到生命的短暫,生與死的憂傷,甚至可以説是一種痛楚。誰都無法逃避這個結局,就像看到一朵花兒的枯萎凋零,傷感的只是一種情緒罷了,與生死無關 。

每個人的靈魂就是你生命之樹開放的花 。雖然世事艱辛,紅塵紛擾,我們有很多無法忘懷的事,有很多無法解釋的過去,還有很多無法排遣的煩惱,在我們生命運行的軌跡中,終究只是留下了一道劃痕,就像我指間這滑落的廉價文字,它帶着淡淡的憂鬱,感傷,述説着靈魂之花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過程,終其一生我們所獲得的,能留與子孫享用的,也只有那不朽的思想靈魂。記得一位法國哲人帕斯卡説過一句話;“本來,宇宙已囊括了我,由於思想,我卻囊括了宇宙。人不是天使,飛禽走獸也不能享有人的尊嚴,然而,想表現為天使的人卻往往容易淪為禽獸,這是他的不幸”。

我們不是天使,但天使那純潔的靈魂卻是人所賦予的,她總是表現為一種純潔,無慾,寬容,是在人們的腦海中被氣化,霧化的類似於人形的天堂鳥。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裏,被作為一種想象中的吉祥物。但在我們現實世界裏,天使被作為一種榜樣,被無節制地渲染,拔高,蠱惑人們都像天使一樣地放棄生活的本真,教徒一樣地約束自己,把自己修煉成只知道服從的一種工具。而一些被稱作天地英雄的人,自認為擁有無人能敵的權利,繞開了天使,直接做起了上帝,打着博愛民眾的名義肆行無礙,以為手中的權利永不枯竭,直到民眾的耐心和信任被消耗殆盡,直到原諒成為不再有餘地的放棄。正如法國哲人帕斯卡説的;“這是他的不幸”。

據傳説,我們原本就是泥土捏成的,天使離我們太遙遠,我們無意抗拒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在茫茫宇宙間,人的生命存在顯得那麼脆弱,渺小。有時,一泡尿就有可能讓我們退回到那遙遠的亙古時代。當初女媧創世時,僅用了一撮土,一坨泥,把我們玩弄成一個似是而非的人型,豈不知,這從泥土中來,再到泥土中去的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卻不知道這個過程,卻是要歷經生命一世的悲愴啊。

今夜,我守望着心的一隅,讓莫名的傷感在瑩瑩的淚光後悄然流走,不知道我這孤獨,傷感的心空,能否讓這大雨,把我也曾藏污納垢的心之角落沖刷得乾淨,在雨住之時也能悄然睡去......  我想,睡去的只是記憶,而醒來之後的回憶會越來越清晰,它能把你之前的記憶像電腦一樣複製,粘貼,無限量地放大,在你承受不住的時候會來一次放肆的宣泄。如果是那樣,我會小心地告訴自己,他,已不再是原來的他,而我,也不再是原來的我。畢竟,冰箱不是用來冷藏,保存人的思想靈魂的。

雨,還在不停地下着,臨晨快五點了,還不見破曉的跡象......

天,總是要亮的,儘管大雨磅礴,陰雲壓頂。

標籤: 如秋 散文 雨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jnkde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