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一汪清水蕩流年散文

一汪清水蕩流年散文

一汪清水蕩流年

一汪清水蕩流年散文

我的故鄉在四川省金堂縣廣興鎮九龍村。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境內遍佈淺丘,溝壑縱橫,山巒相連,山形怪異而妙趣橫生,俯瞰像一條條卧於大地的龍,一些像一隻只酣睡的虎。因此地有九條山脈形似九條卧龍而得名九龍村。村裏有一座水庫,如今人們都叫她九龍湖。

離別故鄉三十幾年了。到了春節,思鄉的情愫愈來愈濃。年前回了一趟故鄉,給已經沒有人居住的老宅打掃衞生,給祖先燒香,叩拜先祖。九龍湖旁邊有座最高的山,叫紅花樑子。湖廣填四川時,我們的先祖劉汝福之墓就在這山的半腰。我虔誠的給老祖先磕頭燒香,感恩先祖在這片大地辛勤勞動,繁衍生息。

站在九龍湖的大壩上,一眼望去,九龍湖形似一個倒8字,卧在這片土地。一汪清水,在冬日的陽光下,波光粼粼。折射的陽光灑在我的臉上,有點温暖。周邊的山丘,像一個個衞士一樣,守護在湖邊。山腰上油菜青青、雜柑火紅倒映水中;有幾輛汽車,停在湖邊,城裏的人在此垂釣休閒。遠處傳來小孩的嬉笑聲,打破了這裏的寧靜。湖中白鷺、野鴨騰空而起,飛向藍天。此情此景有一種置身於美麗的天山仙池的感覺。

此時,我的記憶回到了那個逝去的年代。

我的老家以前叫做九龍公社紅花大隊。70年代,公社為了確保全公社的人畜用水和灌溉用水,選址我們大隊六隊,修建水庫。其實,如今的九龍湖,就是以前的紅花水庫。

我當時只有十二歲,也見證和參與了那場轟轟烈烈的大會戰。

為了修建水庫,當時居住紅花六隊的近九十户(三百餘人)搬遷,他們祖祖輩輩生活於此,這裏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對於他們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哪裏捨得離去啊!他們顧全大局了大局,含着眼淚,大包小包,牽豬挑糧,離開故鄉,分散到全公社的其他大隊。

修建水庫時,每個大隊在水庫工地搭建伙食團,用竹籠蒸飯。説的是蒸飯,當時老百姓哪來的米啊,處於那個困難年代,大多數人帶來的都是些紅薯。很多人家裏很困難,吃的都是玉米和雜糧,或者一些乾糧和野菜。當夜幕降臨,人們才拖着疲憊的身軀朝家的方向走去。我家在五隊,就在工地旁邊,就回家吃飯。

水庫工地人山人海,號子飛揚,廣播裏傳出激昂的歌聲。“農業學大寨”、“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等巨幅標語粉刷在山腰上。“青年突擊隊”、“黨員突擊隊”、“幹部突擊隊”等紅旗,迎風飄揚。那場面好不熱鬧。

那時,沒有什麼大型機械,全靠人工肩挑背磨。好在,我家有一架雞公車,父親就推着雞公車去水庫工地,推泥巴。為了多掙工分,父親一車要推上3、4百斤。來回往返,由於水庫工地的路面都是泥土,推起來很吃力,父親汗流浹背。母親,就在前面用一根繩索,掛在肩上,吃力的拉着。遇到坑坑的時候,母親的臉都幾乎貼到地面,汗水濕透了母親的布衣。父親就像一頭牛一樣,雙手掌槓,雙肩前傾,雙腳箭地,使出了渾身的力氣。一步一步艱難的行進。到了目的地,公社幹部就用一杆大稱,稱重量,記工分。一天下來,父母一起可以掙到20多個工分。比其他人掙得多。泥巴是從水庫的底部往壩上運輸,隨着大壩的修高,推泥巴就更吃力了。但是父親依然早出晚歸,辛苦的推着那架雞公車,為家裏的生計拼命勞作。

天黑了,父母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到家裏。父親還要去擔水,母親就做飯。吃完飯。父親簡單修理一下雞公車後,就癱倒在牀上。這時,母親拿出碘酒,給父親磨出血泡的肩上、背上搽藥。劇烈的疼痛,父親也沒有叫出聲來,只是默默的承受這一切。夜裏只有那雷鳴般的鼾聲從破舊的老屋裏面傳出來。

遇到母親身體不好或者忙不過來,父親就叫我去拉雞公車。我吃力的拉着,一趟又一趟,從日出到日落。汗水濕透了我的衣服,小手上磨出了血泡。幼嫩的肩膀上磨出深深的血痕。回到家裏,還要幫助父母做點家務事,因為我是家裏老大,弟兄很多,我的多擔待。父母親看在眼裏,痛在心裏。

通過三年的大會戰,水庫終於可以蓄水了。從資水河引來的的水,嘩嘩的流進水庫。蓄水那天,大壩上響起了鞭炮聲,秧歌隊載歌載舞歡慶。公社的書記在大喇叭裏不斷地表揚修建水庫的有功社員和出工最多的大隊和生產隊。歡慶的聲浪響徹在水庫上空。社員們高興的是,這下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這塊土地,終於不怕天旱、可以豐衣足食了。

水庫修好了,這裏就成了我們的樂園。

春天,我們約上隊裏的小朋友,趕上自家的鴨羣,敞放在寬闊的水面。鴨子在水庫了戲水、覓食,我和小夥伴們就在大壩上,纏牛兒,滾鐵環。將讀完的書本折成三角板,在平整的水泥地上扇來扇去。輸了的就將自己辛苦撿來的柴火給贏家。到了天黑,我常常輸完背篼的柴火,回家前,在背篼上下插上竹條,面上蓋上一點柴火,以便騙過母親,避免一場“幹筍子炒牛肉”。

夏日,這裏更是我們的天然游泳場。吃過午飯,我們幾個小朋友,就偷偷的跑到水庫邊,全身脱得光光的,噗通一聲,跳到水裏。什麼仰泳、蛙泳,都是在這裏學會的。我們還分成兩組,比賽,當然也是贏三角板或者豬草之類的東西。記得有一次。我們比賽,誰游到對岸,誰就可以將對岸的黃瓜摘來吃,瘦小的我當然不示弱。看起來很近的對岸,遊起來就感覺越來越遠。我的體力慢慢的下降,恐懼感卻不斷上升,心裏想恐怕自己會淹死在這個水庫啊。我咬牙堅持,改作仰泳,減少體力的消耗,如今也記不起來了,我怎麼游到對岸的。想來也很可怕,真是年少無知,年少無畏啊。後來的不久,就傳來了,四隊的兩弟兄雙雙淹死在水庫的消息。當時大壩上圍了很多人。我心裏非常恐懼,不敢靠近看。後來,我們再也不敢單獨去游泳了,一般都有人大人帶隊才去。

秋日,我們就在大壩上面曬太陽。躺在深深地草叢中,用一頂草帽,遮住臉。一曬就是半天。我們幾個小夥伴們也在這裏比賽唱革命歌曲。歌聲在水庫上空迴響。最愛唱的歌曲是“學習雷鋒好榜樣”、“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感覺我們都非常的幸福,無憂無慮。

冬日,我們也會聚集在這裏,撿來柴火,用火柴點燃取暖,聽三爺爺給我們講抗美援朝的故事,講九龍二虎的故事。據三爺爺講:九條龍都以原九龍公社後面的寨子樑子為中心,分散向四方而卧。一條龍的龍頭,直抵鳳靈寺的資水河,像似在飲資水河水。這條龍,是傳説中的挑頭的老大。一條龍的龍頭向着寶塔寨。一條龍的頭尾蜿蜒至臨近中江縣李都鄉的鏨龍埡口。另外六條龍分散卧於九龍鄉的各個村組,頭部向着九龍湖。水庫就像一個寶珠,九龍戲水。精彩的故事將我們帶入了另外一個世界。噼噼啪啪的`柴火聲,燃燒出的點點火星,温暖着我們的小臉,我們憧憬的未來,期盼着春天的來臨。

每年的中秋夜,我們都會聚集在這裏看星星,賞月亮。聽老年人講嫦娥的故事。我們數着天上的星星,尋找着那顆北斗星,心中也有一種期盼,期盼自己有朝一日走出這個小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水庫修好後,家鄉再也沒有了乾旱,我們隊裏的田地,基本都是水庫的水灌溉。春日裏,半山腰上的小麥,綠油油的一片,微風吹佛,綠波陣陣。金黃的油菜花,綻放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一塊塊,連成一遍,就像一幅畫,鋪在故鄉的大地。故鄉的糧食年年豐收,家家都有了餘糧。

不經意間已到了黃昏時刻,此時,夕陽從紅花樑子頂上射出五彩霞光,湖面映着霞光,一片金黃。岸邊的綠樹,雪白的蘆葦花,更讓這一池湖水增添了幾分詩情畫意。有幾位攝影愛好者正在抓拍九龍湖這一晚景。放眼環視,一幅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畫面,就在眼前。

站在高高的大壩上,追憶着那逝去的流年,回味着那幸福的童年,咀嚼着那艱難地歲月。一汪靜靜的清水,養育着這個小山村,滋潤着這片故鄉的土地。

沿着湖畔,我尋找着幾十年的鄉愁。離開故鄉的我是一個遊子,常常在夢裏思念着故鄉,尋找父母揮灑的汗水,搜索父母那期冀的目光,感受母親那温暖的懷抱。時光的利劍已經給我刻上深深的年輪,那些幸福的記憶淹沒在這汪清水中。那一份深深的鄉愁,隔着千山,隔着萬水,隔着時空的煙雲,夜夜襲來,如海浪湧上岸灘。兩鬢染白的我,深深地感受到:故鄉是我們奮鬥的源泉,而奮鬥就是一種幸福,一種快樂,一種安心。

如今的九龍湖,已經成了故鄉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之地,鎮政府計劃將她打造成一個旅遊之地。將要修建一條快速路與金堂大道和成都三繞連通,讓更多的城裏人來到這裏休閒旅遊。

標籤: 散文 一汪 流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8dxnz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