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散文:聽雨的哲理

散文:聽雨的哲理

聽雨的哲理

從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讚頌過雨,雨多麼美!韋應物心中的雨來自“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野趣,那是遲來的雨,豁達的雨,無拘無束的雨;杜牧心中的雨來自“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惆悵;那是急時的雨,陶醉的雨,含蓄細膩的雨;杜甫心中的雨來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喜悦,那是積極的雨,温柔的雨,美妙動聽的雨。

散文:聽雨的哲理

雨從天空降下,灑下了人們的渴望,盡情地向大地發泄,向花草問好,向河水拜禮。雨敲打着瓦片,滴滴嗒嗒……那是一曲動聽的江南小調。它用自己透明的身體擁抱着萬物,親吻着花朵,喚醒了沉睡的春天。它從天空瀟灑的飄下,像玉露瓊漿一樣滋潤着萬物的心扉。

它有時又顯得如此桀驁不訓突如其來。剛剛還不見它的身影卻突然出現,讓人措手不及。當它以雷霆萬鈞的氣勢向大地傾倒時,狂風、雷電也被鼓動了,它們就像一個合唱對,一起演奏了一曲鏗鏘的交響曲。高潮過後,它又現、顯得那麼温柔,從房檐的小水槽中滴下,就像斷了線的珍珠滴到手背滴到鼻尖。

雨總是在我的想象當中飄飄灑灑。在那離別的站台總是有雨在傾訴,它見證親人的離別,它似在挽留,它不願看到母親在它冰冷的包圍下揮手告別兒子,於是它大聲的哭了出來,和着火車鳴笛的聲音一起哭了出來。

古時的魚也更加顯出悲涼的氣氛。太子丹在易水送別荊苛時下起了雨,它似在告別荊苛,為他下最後一場雨,於是它高唱着“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已是四面楚歌的`項羽站在烏江邊,淋着濛濛細雨,仰天長嘯揮劍自刎。,雨這是下起了,它在為項羽哭泣,又在為他歎息。不可一世的楚霸王竟葬身於此,這不是別人的過錯,只是他那一顆不可屈折的傲慢的心葬送了他。

雨,讓我讀出了靈動的性格於無聲處靜聽的耐性;讓我讀出了瀟灑的人生於靜謐出躑躅的趣味;讓我讀出了豪放的灑脱於寥闊出仰望的率真。

聽聽雨,它會告訴你很多人生的哲理。

標籤: 散文 聽雨 哲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8dx8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