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鄉下過年散文

鄉下過年散文

臘月到了,孩子們也早早放了假,每天都成羣結隊在大街上瘋跑,邊跑邊唱: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了不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是小年,婆婆給新媳婦開賞錢,二十四花花街(賣花的年集),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豬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這首兒歌,把我帶到了遙遠的鄉下,回想起了兒時過年的情景。

鄉下過年散文

臘八粥臘八蒜

臘月初八喝臘八粥,泡臘八蒜,已然預示了過年的信息。

家鄉的臘八粥,講究選用八種主料,八種調料,以與臘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主料以鬥米為主,豆類有紅豆綠豆扁豆蠶豆豌豆及粳米江米俾米小麥燕麥玉米高梁等,根據習慣和喜好選用。

臘八粥源於佛教,相傳釋迦牟尼曾得牧女奶粥後,於臘八“成道”,後來僧家煮粥供佛以示紀念。

泡臘八蒜就是將潔白肥大的蒜瓣浸在貯醋的的'小罈子裏,封固,以備春節蘸餃子吃。從臘八到除夕還有不到二十天,蒜香融進醋裏,酸辣適中,蒜瓣也呈淡綠色,這和意喻水仙在春節開花,須二十幾天前如水,才能抽箭綻瓣是同一道理。

年畫年貨

臘八過後,大大小小的鞭炮攤陸續擺上街頭。有千頭鞭,五百響大雷子閃光雷飛天響筒花兩響飛老鼠……五花八門羅列有致。臘月十五過後,年味漸濃,大街上攤販增多,其中年畫攤尤為引人注目。一張張花花綠綠的年畫,在漂浮着鞭炮火藥味的淡淡煙霧裏,縱橫的懸掛在路邊。有天津楊柳青的,濰坊楊家鋪的,上海彩印的,林林總總彙集在一起,還有賣對聯的,攤主邊唱邊賣:大門對,二門對,屋門對灶王爺對,尺寸不一,聯語乃老生常談,橫批無非是“萬象更新”“一元復始”之類。

賣年貨的小攤更熱鬧。攤販一個挨一個,兩旁人行道上擺滿了攤子,商品琳琅滿目五光十色。年貨可分吃穿日用迷信和玩耍,購年貨的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賣糖塊花生瓜子的攤位人頭攢動,擁擠不堪;一切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

家譜拜年

終於到了除夕。天剛剛想黑,便有人家的鞭炮迫不及待地想起來,瞬間,茫茫的夜空便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所籠罩。聽,像巨雷想震鼓,五顏六色的禮花在天空璀璨綻放,各個村莊成了不夜城,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禮花的的尖叫聲,孩子們的歡呼聲,不絕於耳,整個天空都沸騰起來了,大地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除夕放完鞭炮,家家户户團聚一堂,在家譜下,陪列祖列宗過年。這一天屋子裏的燈不許滅的,因為爺爺孃娘都回家過年了,在燈光下,全家老少推杯換盞一醉方休。

初一的早上,是傳統的拜年時間。小輩成羣結隊去給輩分的人去拜年,天矇矇亮,大街上來往拜年的川流不息。問好聲祝福聲嬉笑聲不絕於耳,更有調皮孩童,在拜年的隊伍中串上串下,引來一陣陣善意的笑聲。整個鄉村都被歡樂所包圍,濃濃的親情縈繞在人們腦前,所有的人都面帶微笑,快樂幸福的氛圍一直盪漾到拜年結束。

標籤: 散文 鄉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83kj0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