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母親小傳散文

母親小傳散文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孝親需在。”這幾天連續看新聞公益節目——我的父親母親,專訪老年痴呆症的案例,看後感慨萬千,不由得想起自己年邁的母親。

母親小傳散文

母親一生是非常辛苦的。據母親説生完我,父親就患上了一種病,而且很嚴重,不能從事過重的體力勞動。到底是啥病多嚴重我現在也不得而知,反正因此病我再沒有弟弟妹妹。那個年代,人們的傳統思想觀念還沒有開放,被重男輕女所桎梏。母親當然也不例外,因為沒有兒子,她覺得人前人後抬不起頭,至今這種思想還在深深地困擾着她,成為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

那時我和姐姐還小,爸爸有病,體力活在我的印象中全是媽媽在幹。大集體時就連做飯的柴火都要一筐一筐地往家裏挑,母親每天就和鄰居三娘往家裏挑柴火。嚴冬擔植物秸稈,遇上大雪天呀,就得多預備些,要不就會有吃生米涼飯的可能。開春就往家裏用大耙子摟發黃的枯草,沒有一天閒暇的。那時天真的我就想:怎麼會燒這麼多的柴火呢?好像每個冬天都很冷很冷,任母親挑回多少柴火,怎麼燒屋子還是那麼的冰冷。現在想想,原來是破舊的屋子四下透着風,才會不堪汗流的襲擊。媽媽長得很瘦小,比起高大的三娘她卻擔得最多。繁重的體力勞動,與外界的人際關係,一切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條。一對女兒是她全部的希望和寄託,為了女兒們她有用不完的勁和取之不竭的愛。

母親的善良也是出了名的。鄰居舅媽並不是近親,也就是屯裏按照老少輩分論的。她出去打工,她的一兒一女沒人收留,在我家一住就是仨個月。吃的用的跟我和姐姐一樣,本就捉襟見肘的家境突然又多了倆個孩子是可想而知。都是十來歲的半大孩子,正是瘋長身體的年齡,母親每頓飯都是最後一個上桌。當時年幼的我還不理解,現在想想她是擔心我們四個小崽子吃不飽啊!就這樣可母親還是堅持着,有人勸母親:“把孩子送她的大爺得了,你管他們幹啥,又不是親侄子。”她卻説:“人家走的時候把孩子託付給咱了,答應了再難也要做到。”直到後來舅媽回來了,看到她的一雙兒女都胖了,激動得流下了熱淚,一個勁地説謝謝。母親憨憨地笑着説:沒啥沒啥。

愚昧的母愛也是感人的。我還清晰地記得我九歲那年得了一場大病,高燒不退,醫生説是肺炎,很嚴重,在縣城的醫院住了半個月也不見好,沒辦法回到家裏。母親聽説有個老中醫治這病很好,可是家裏又沒有錢再給我治病,於是就賣了家裏的縫紉機,要知道那時的縫紉機是母親的最愛。縫縫補補,一家人的針線活都依靠這個,有它每年冬天的夜裏母親都會忙到下半夜,給我們做鞋,做衣服,那時我就知道了“慈母手中線”的含義。沒有縫紉機就意味着,以後的活計都要靠一針一線的手工完成了。可是為了女兒她捨出了一切,你不要説是縫紉機,就是需要拿生命來替換她也會毫不猶豫。村子裏有位會看些説道的老婆婆説改了名字對孩子有好處,母親説那就改了吧,以後好養活。於是我的第二個名字誕生了:小丑。

那年夏天,樹上的沙果母親不捨得給我們吃一個。只要太陽一下山,她就用紅布小心翼翼地把沙果,連同一些平時都不捨得買的果子,罐頭等包起來,一個人緊張兮兮地去離村很遠的西山,虔誠地把這些東西供給一棵老榆樹。因為她聽會看事老婆婆的説,這棵百米內沒有相鄰樹木的孤獨老榆樹如果做了我的乾孃,就可以保佑我長命百歲,健康平安了。每次回來天都黑黑的,母親走得急一頭的汗都沒來得及擦。每回進屋的第一句話都是問 我:"老閨女,好點沒有? "儘管母親的做法顯得有些迷信甚至愚昧,可這就是無私的母愛,為了女兒,她願意做一切。後來我的病真的奇蹟般好了,母親説:“是醜的乾媽顯靈了,救了俺老閨女!”到底是乾媽老榆樹,還是母親的真誠感動了上蒼呢?

沒有文化的母親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卻把我和姐姐供成了高中生。我和姐姐是村子裏出了名的好孩子,乖巧懂事,學習都名利前茅,村裏的人都羨慕的不得了。説:“看人家老周家的倆閨女,將來啊一定有出息。”每每這時,母親臉上都會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彷彿她已經看到了幸福的那天。可惜我們都很讓母親乃至全村的人失望。那個年代上高中的並不多見,一個村子沒幾個,可我和姐姐都是為數不多當中的一個。姐姐畢業了,僅差十幾分就考上了大學,但家裏實在是拿不出錢了,每次姐姐郵信來向家裏要錢,母親都會牙痛,捂着腮幫子去向親朋好友借錢。那時我的記憶裏都是母親為錢發愁的樣子,日增的白髮,深深的皺紋,因牙齒減少而不豐滿的臉龐。也因為這些,姐姐不忍給本就負債累累的家境增加負擔,沒有復讀,選擇出去到大慶打工。緊接着時念時不念的我就考上了縣裏高中,我清晰地記得我只是想證明自己有這個實力,結果和我的想象一樣,只念了半年我就輟學了。

母親去學校看我的情形至今記憶猶新,為了把節省下來的錢用來交學費,我很長時間都是吃兩頓飯維持着三餐。自卑虛榮的我害怕同學笑話,大家吃飯我就在寢室躺着,説自己在外面小吃部吃完了,胃病也是那時落下的。我和母親在小吃部吃的午飯,她一口也沒有吃,要了一點土豆絲,她就靜靜地看着我狼吞虎嚥,後來含着淚説:“老閨女,咱別念了,你姐就差一年都不念了,你這要三年呢?媽扛不住了!”我嘴裏含着土豆絲咽不下去了,愣住了。淚水流進了張開的嘴裏,鹹鹹的。是啊,三年,對她來説是多麼漫長,錢是個現實的問題。我沒有理由再給她的白髮添霜,寒假後開學我就沒有去報到,離開了至今還會縈繞我夢裏的校園。

儘管母親並不老 ,但為這個家過度的操勞使得她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要老許多。母親年輕時很美,大大的眼睛很有神,有她和父親的結婚照為證。可在我的記憶中她沒有給自己置辦過一件新衣服,她衣服都是條件好的親戚給的。一直到現在,只要我出去買衣服,我都會給她老買喜歡的衣服鞋等,每次母親都會説不要買了,又穿不壞,買這麼多浪費了可惜。可我依舊會毫不吝嗇地去買。烏鴉尚有反哺之心,何況我們?

母親的思想也有很開放的一面,也許是自己經歷包辦婚姻的不幸吧!姐姐自由戀愛,愛人是她的同學,媽媽欣然接受了。我的愛人是個離婚有孩子的男人,母親也沒有説非打即罵地反對。要知道在那個年代,一個大姑娘找個離婚的男人,進門就做後媽,是多麼被人們嘲笑啊!我記得當時我就是左右村子裏人們茶餘飯後的新聞焦點,可能是我念書念傻了吧,有些超前。鑑於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母親説:“結婚吧,他是個穩重可靠的人,結婚了一切謠言就消停了。”

因為家裏只有我和姐姐的緣故吧,母親愛極了我的'女兒。孩子一出生就由她帶,一直到女兒十八歲。在女兒幼小的記憶裏只有姥姥沒有媽媽,每次我去接女兒回家,她都會拽着姥姥的一衣角不撒手,不認我這個媽媽。我給女兒取名字:周姍姍,隨了孃家姓。也是想給母親圓一個夢吧,誰説只有男孩才能接户口本呢?孩子跟着媽媽的姓,在村子裏是沒有過的事情。這也讓母親和父親提起外孫的名字就驕傲得不得了,很是欣慰。就是這個母親,養育了我們那一代,又給我帶大了我的女兒,僅僅一個名字,一個稱呼就她使滿足,快樂

父親走了十多年,那時母親僅51歲,卻沒有再嫁。因為都瞭解她的人品好,有很多人對她提及此事。我也一直同意她找個伴,因為我知道母親這一輩子沒有享過一天福,年輕時父親身體不好家裏經濟拮据,一副擔子都是她在挑,現在老了,身邊連個遞藥端水的人都沒有。可每逢這時她都會説一個人習慣了清靜。我知道她是在恪守着對父親那份執著的愛。每年清明或者逢父親的忌日,都會和我們一同回老家,在父親的墳前嘮叨兩個女兒的生活,讓父親保佑我們都好。流一通思念的淚,訴幾句心底的貼心話。

母親有什麼好吃的她從不一個人吃,都會等姐姐全家回來,我們一家子再去,一口東西她老都不捨得放進嘴裏。母親至今還是不改勤勞的習慣,她的院子侍弄的很好,蔬菜很齊全,我們年輕人都不如她。每樣蔬菜的第一口都是我們先吃。

花甲之年母親真的老了,身體也不如從前好了,經常會打針,藥更是不離口。她也很節約,為這我和姐姐會常勸她,可就是不聽,一分錢也不捨得花。我們作為兒女的終日為了自己的小日子在忙碌,沒有過多的時間來陪伴她。其實我也明白,母親就是個空巢老人,缺的不是金錢,是温暖,是家的温暖,是兒孫順承歡膝下的其樂融融。可我們每日為了自己的小天地在忙碌着,給不她那種温馨和快樂,這是何等的悲哀啊!

母愛都是相似的,可又都是不同的。我的母親用她瘦小的身形書寫了偉大母愛的詩篇。善良,簡樸,勤勞,堅韌,她用言傳身教給女兒們做了個好的楷模。我和姐姐延續了母親的血脈,繼承了她的優秀品質,都做了生活中的賢妻良母,相夫教子。我們又都養育了各自的兒女,我們會把母親的優秀品質像接力棒一樣傳下去,因為這是愛的接力。

標籤: 小傳 母親 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42x4l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