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柳如煙碧如雲清明時節散文

柳如煙碧如雲清明時節散文

柳絲翠綠,垂條萬千。如煙如雲般的柳影翠條,在幼兒園的牆院邊緣婆娑動盪,春風中搖曳着柳影綽約的身姿,隨時光的推移,在暖陽麗日中漸漸變得新綠起來。

柳如煙碧如雲清明時節散文

此時節氣已經臨近清明。從我工作的環境中向外展望,從昨日開始,我已經發現大門外多了些些車輛和行人,把車子停在門外靠西的較寬闊些的路邊,再從車門裏面或者後備箱裏抱出一捆捆的冥幣紙錢,有的還帶着手工捏好的金銀紙鉑,用塑料袋裝着,手提的還有果供乾鮮。三五成羣的人趕往不遠處的亂墳崗子上,去那裏為埋在地下的先人燒錢花紙,進行祭拜掃墓活動,以表對先人的深切緬懷追憶和哀思敬重之情。

傳統的清明節,是農村人上墳燒錢掛紙的傳統習俗節日,在我們老家尤其盛行。燒錢,指的是印好的冥幣。現在都是機器印製的,從前些年的版面壹圓到版面伍圓、拾圓、貳拾圓、伍拾圓、壹佰圓、甚至是現在流行的壹仟圓、壹萬圓、拾萬圓、壹億圓等,各式各樣面值的紙冥幣應有盡有,版面也各不相同,但是越來越開始模仿現實流行的人民幣版本式樣,給人感覺以假亂真之嫌。只不過從版面的文字上打上了冥幣字樣而已。比如説最接近人民幣一百元的冥幣新版本,除紙張不是幣紙,大小不一之外,最頂上的是“中國冥民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只差一字,這一字之差,就是逝者與生者的最終區別。看來,機器生產製造的冥幣,確實是越來越進步了。對於生者來説,這仿真的冥幣,就直接表達着兒女對逝去先人的孝心。多燒陰票,燒高額的,燒精緻的,這就是普通百姓上墳者的心願。

在我們這裏的鄉村,清明節之前的某天,晚輩們會相邀到祖輩墳前燒錢化紙。待臨近到清明節的前一兩天,再用剪刀把剪好的掛紙壓在墳頂,作為先人本年的搖錢樹,以備錢短時先人花銷使用,喻示着先人可以隨時搖動搖錢樹,從樹上會嘩啦啦落下好多錢,這也是後人祈福先人所信奉的神願。這用黃土壓好的白紙、草紙、黃紙、或者是印着陰票圖案的紙張,一般情況下都會用剪刀剪成連續不斷的紙條,在春風的勁吹中颳起刮落,悉悉索索飄擺在墳頭的尖頂上。在驟風的吹動下,紙條會吹斷刮飛,之後在春雨的打濕中,會漸漸消失。之後相當一段時間才會失去痕跡。可想這掛紙的發明者,一定是古代某個非常孝順的人,想出的一種祭奠逝者的良策,藉以推廣之後,以其引導晚生後代緬懷先人,惦念中尋求自我心理安慰。

小時候在清明節前夕,父親總是拿出奶奶曾用過的那個敲打毛邊紙張的打紙鐵枴,在買來的.一兩張黑粗糙毛紙上使勁敲打,敲打的時候先把紙張摺疊好,那個打紙鐵枴是一截銅錢般粗細的鐵管套在一個彎木頭把的上面。用打紙鐵枴敲過的紙張,留下一個個捱得緊密的圓圈圈,而這些圓圈圈就代表着一個個小小的銀元,是人們想象中能在冥國世界裏流行的紙錢。打好紙後再用剪刀把紙割開,割成方方正正的方塊模樣,用兩個手掌揉按轉動,便形成了“米”字梅花狀的燒紙,再一折疊,拿到墳前供桌前用火化掉,以享先人,表示晚輩的敬錢孝道。

在這個星期一上午,又遇見了那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守在一輛電動三輪車旁,等候着到不遠處墳地上燒紙的老婦人,那是他的老伴。

我在校園門口遇見這兩位老人上墳化紙已經有多次了,最近幾年他倆的交通工具換成了電動三輪車,男的開電動三輪陪同老伴來為女方的父母墳前燒紙。由於我常常在大門外清掃衞生或者給進出校園的辦事人員以及家長、車輛開門關門,所以也每年不時地見到把車子停在門外的旁邊的這個男人。偶爾經過攀談,才知道男的是市裏五公司的退休職工,愛人的孃家是附近這個村子的,有時還有一位高個子的男人前來一起上墳,那男的是這位退休職工的大舅哥。最近幾年,我看到的已經有幾次了,大舅哥叫妹妹和妹夫回家吃午飯,可是每次這兩夫妻都是推辭不去,可到最後還是把祭奠父母帶來的貢品塞進哥哥的自行車筐藍裏,再告辭。夫妻倆的家離這裏比較遠,聽説二十多裏地。

每次分手後電三輪開走,沉默寡言的哥哥總是望着妹妹和妹夫的車子走得很遠才回身離去。但從眼神中可以看出,哥哥是很眷戀妹妹的,覺得妹妹和妹夫沒回家吃飯做客,很是從心裏過意不去。失去父母的老年女人,對家的感念只是心裏牽絆,她們的心中魂牽夢繞的家和爹孃,便是那一抔掩埋爹孃的黃土墳丘。

家在哪?或許只在心中吧!這就是失去爹孃後女人的情懷吧!失去父母,讓人感覺那燒錢化紙的女人已成外鄉人,已經從生養自己的領地完成了告別的任務,那感念,肯定是心酸的。清明節,蒼涼的心,悲慼的墳地,假如沒有一位陪伴自己前來的人跟隨,那心情會是怎樣的糟糕呀!

少年夫妻老來伴,世間的最終幸福歸屬是身邊有陪伴自己的知冷知熱的愛人,生命的意義才會得到詮釋,如此,不會無助,更不會感到孤單;反之,那悽悽慘慘慼戚,魂飛天外,淚灑黃泉,人生的蒼老面對着清明時節的哀思感傷,是不是會變得毫無意義?

柳如雲,碧如煙。我在幼兒園做保育員的日子裏,望着漫天的流雲,迎候着春夏秋冬的四季,閒暇時思緒與時光一起步入季節的交替變化,冷暖涼寒的感悟有時會在自己的心中變得更加分明清晰,世間的一切都如同自然規律一般,嚴冬之後,春又來臨,温暖時日,加之傷感!

清明時節,我一邊在單位揮舞掃把,進行保潔;一邊遍觀流雲人生,沉入獨自遐想的思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37lr72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