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淺談夏河抒情散文

淺談夏河抒情散文

第一次到甘南,迎面是冷清的高原蕭殺。山巒的植被彷彿人頭頂剛剛害了癬癩病,疇野灰黃灰黃的少卻了年少的生機,只是,天藍的若靛冰,雲白的似堆雪,腳下一泓曲水悠悠北去,默默地讓路旁的標牌告訴我,夏河到了。

淺談夏河抒情散文

夏河,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座幽靜小城,大夏河橫穿而過。有趣的是“大”、“小”在此邂逅。之所以説大是因為大夏河發源青海的達日合卡山,流域面積7000多平方公里,幹流長160公里,是黃河上游的一條支流。而由此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才命名的夏河縣僅僅幾萬人,城廓一眼望穿。但是,城小名氣大。這就又要歸功座落在城西,有“世界藏學府”、“中國小西藏”之譽的藏傳佛教寺院拉卜愣寺了。

拉卜楞寺是甘南旅遊的名片,據載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有18座金碧輝煌的佛殿,萬餘間僧舍,崇樓廣宇,鱗次櫛比,金瓦紅牆,氣勢非凡。拉卜楞為藏語“拉章”的轉音,意為佛宮所在之地,由嘉木樣活佛創建,佔地千畝,史稱屬下108寺,分六大學院,還有“拉康”即全寺各扎倉的喇嘛集體念經聚會之所18處。並以壽禧寺規模最大,高6層、20餘米,殿內供奉15米高的釋迦牟尼佛像,屋頂金龍蟠繞,牆腳銀獅雄踞,莊嚴宏偉。

據説世界上最長的轉經廊在拉卜楞寺。我順着一個個轉經輪前行,聽人説有四公里長,我倒沒有毅力步量記程。但見虔誠的藏民,不知疲倦的轉啊轉,走啊走,一生都期冀在這禮佛的路途上。

凝望着紅、白、黃落錯的三色建築圍牆,想象着這些佛殿、經堂、學院鼎盛時的場景,不禁黯然那連片的頹垣廢敗的破屋老巷,誰曾想到這裏曾居住過三千僧眾。步入前殿,藏王松贊干布像被供奉中央,從那氣若神定的目光裏,我揣想到當年王者的英姿,連大唐皇帝也不得不側目相望。我去過西藏大昭寺,曾為文成公主遠嫁感傷,但在這裏,不得不為她倍增榮光。

懸掛“慧覺寺”匾額的.是正殿,可容4000喇嘛同時唸經。寺中還有兩座講經壇以及藏經樓、印經院,珍藏藏文經典6萬餘冊。

登上貢唐寶塔,塔頂有一尊從尼泊爾請來的佛像慈念遠方。我不知道是佑護蒼生,還是朝恭家鄉。在俯瞰拉卜楞寺全景時,我倒是有了新發現。半山腰上“蹲”着些異常矮小的房子,經詢問得知那是僧侶們苦修閉關的地方,每個不足2平米。慨然之餘,我不禁聯想,當下那些富貴門執迷皇輦寶車,別墅連棟,億萬資財,紅顏成羣,人生到底是什麼?

咀嚼剛才法堂高僧與賓客的對話,感慨萬千。

“為什麼修佛”?

“要解除人生的煩惱、苦難”。

“那麼煩惱苦難從哪裏來的”?

“從迷來的”。

“樂從哪裏來的”?

“從悟來的”。

“求佛能升官發財麼”?

“罪過,佛只能給人生快樂”!

夏河,英雄的土地,睿智的靈境。古往今來,中央政權與吐谷渾、吐蕃、西夏、嘶羅王朝在這片土地上輪番廝殺,大夏河見證了歷史興衰。唐朝名將哥舒翰在此屢破吐蕃、佔領石堡城,奪取九曲。明代兵部尚書王竑曾賦《大夏秋聲》:“河流滾滾日傾東,今古鹹蒙大禹功。巨浪奔騰連日雨,急湍澎湃九秋風。雄音遠渡鳳林外,遺響頻來草舍中。任汝蛙鳴蟬噪在,彼聲不與此聲同”。從嘉木樣·阿旺宗哲創建拉卜楞寺到六世嘉木樣·洛桑久美圖丹卻吉尼瑪,拉不楞寺培養了多少藏學人才,那都是夏河乳汁的哺育。

人是要有精神的,民族要有信仰,中華民族一路走來不是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2v93o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