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登至高處-敍事散文

登至高處-敍事散文

一位朋友在微薄上發了一張狼牙山的照片,壁立千尺、峭壁危崖,難怪當初五壯士能拖住大股倭寇直至彈盡。聽説大家登臨山頂,一起聆聽了松風合鳴,一起感受了鐵血丹心。

登至高處-敍事散文

登高是一種氣魄,一個人只有嚮往崇高,追求博大,才有登高的雄心和動力。登高帶給每個人不同於平常的視角,讓我們能平整思緒,追慕浩蕩。

古人登高無非是登山或登樓。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聖人的眼裏,登上東山,覺得魯國就變小了;登上泰山,覺得天下就變小了。登高為我們提供了更高的視點,也讓我們因此可能擁有了更廣的視野。王勃站在滕王閣上,看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朦朧的夕陽下,水鳥在悠閒的飛翔,秋天的水面和天空一樣清肅。杜甫從岳陽樓上眺望,眼前“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吳楚兩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天地彷彿懸浮在湖面上。

當我們站在高處,會產生一種莊嚴和敬畏,生命的執着和堅韌,會漸漸潛入時光的悠長,會慢慢融入空間的寥廓。“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峯”,大海的盡頭是岸嗎?其實我們是看不到海岸的,因為更高遠的是天空。再高的山峯,站在山巔,山峯也會因為你的登臨而更加雄偉、豪邁。“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曠野浩闊,星星像從天幕上垂落下來,月光灑落江面,像隨着波濤滾滾前行。只有站在高處,才能看清天水相親,天地相連。

當然,同樣是登高,每個人的心境和胸懷未必一樣。同在山巔,也許我看到的`只是無邊風景,造化神秀,而你更看到了興衰更替,天下蒼生。是用眼看還是用心看,決定了登高的氣度,舒展了登高的抱負。

今天,我們的登高依然是登山和登樓。但我們的登臨已經太過草率,索道和電梯讓登高的艱難磨礪和自我超越都成為意念中的恐懼。當我們攀扶着石階和樓梯,拾級而上,心才能舒緩的跟上沉穩的腳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0rrlr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