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散文 >

練塘古鎮散文

練塘古鎮散文

上海的練塘也是水鄉古鎮,但給人的感受卻與朱家角不同。朱家角以商鋪林立的繁華古市街,高牆窄巷的幽靜古宅區,充分體現出它古代市鎮的特徵。練塘鎮沿市河兩邊石板街上的老房子,既不像某些江南古鎮現在商鋪遍地開花,也沒有重門深鎖,居民完全保持着一種自管自生活的原生態,不“作秀”,也還沒有染上濃重的商業氣。如果不是親自到那裏,真的很難想象熱鬧繁華的上海居然有這麼個安靜的小鎮。

練塘古鎮散文

中國的古鎮眾多,練塘實在也算不上有特別出彩的地方,如果説有什麼是獨一無二,那就是“陳雲故里”的頭銜。練塘説起來也算是紅色小鎮,曾經這裏也衍生出許多壯烈的革命故事,而陳雲,這位低調的中央領導人就出生在這裏。

古鎮區在鎮中市河兩側,隔河相望的兩條石板路,一條叫上塘街,一條叫下塘街。經過近年整治,修復了條石駁岸2638米,各式水橋、河埠平台69處,明清建築1.8萬平方米。在市河邊徜徉,兩岸是整齊的石駁岸、水碼頭、整潔的石板路、公共廁所,老樹成行,綠蔭濃密,時有花壇吐芳,延綿千米。上下塘老街的建築凸現出清末民初江南集鎮民居的特點。

上塘街大概是從前的商業街,現在還留有幾家米行、醬園、竹木行、南貨店、煙雜店。練塘盛產薄稻米、茭白、青蝦、魚蟹,從街上的建築式樣和早前商鋪的痕跡來看,從前應是很熱鬧的交易和貨運中心。上塘街的建築基本是兩層樓,沒有院子,臨街花格長窗,推門就進屋,很像那種前店後宅的老式商鋪作坊格局。街中段有座三角形過街騎樓,樓下一側是雜貨店,一側是家書印社。一座原先的醬園貼水而築,從河對岸能看到牆上大大的“醬”字和運貨的私家碼頭,二樓那個帶木欄杆的大曬台,既是堆疊,又是納涼觀水景的好地方。僅有的兩座當街有院子的老屋在街兩頭,西頭那座石庫門老式醬園已成了民居,街東頭那座舊院,拱形門券上“青浦第二警察分局”幾個字仍很醒目,足以證明幾十年前練塘曾是青浦重鎮。

下塘街基本是三合、四合院宅,圓頭山牆,粉壁黛瓦,臨街的窗户都開得很小。從偶爾半開的院門望進去,窄而進深。推開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顏安學校的院門,迴廊、照壁、小園,仍然保留了早年書院的格局。校園旁邊還有座建於清代的哥特式天主教堂。修葺一新的`陳雲故居和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也在下塘街。這些歷史人文建築,使下塘街多了幾分文化氣息。

兩街的居民習慣明顯不同。下塘街較為封閉,難得見到居民當街而立。而上塘街上,三三兩兩的阿婆坐在屋前樹陰下,手裏做着針線活隨口閒聊,全不理會偶爾經過的遊客,即便是拎着馬桶上公廁的婦女,遇到遊客也只是笑笑。傍晚時分,臨街長窗飄出電台裏的蘇州評彈聲、家長裏短的本地話音和炒菜的香氣,散落河面,洋溢着濃濃的“原汁原味”的水鄉古鎮生活情趣。

練塘鎮已有上千年曆史,老輩人還記得原先叫章練塘,三國時東吳大將周瑜還在河蕩操練過水軍。古鎮區時時可見古蹟。橫跨市河的橋樑中,有6座元、明、清古石橋。建於1343年的順德橋,橋面、橋欄均用花崗巖長條石架成,全橋三跨22級,是具有元代特色的柱式石橋。鎮西南的西林古杏村為舊時練塘八景之一“圓通朝爽”遺址。

練塘鎮區還有汾湖、葉厙蕩、錢盛蕩,東臨泖河與松江天馬山等雲間九峯相望,形成三泖行帆、九峯列翠的綺麗景色。練塘的5000畝人造森林和佘山的1萬畝人造森林建成後將連成一片。晴日碧空登上鎮中的古泖塔,上海郊野惟一的自然山水風光盡收眼底。

從市河中寂寞的竹篷木船來看,練塘不是沒有開發古鎮區旅遊景點的設想,只因知者甚少。青浦區還有一處原為上海“橋鄉”的古鎮金澤,至今尚存宋、元、明、清四朝8座古石橋,其中的普濟橋是上海地區最古老的石拱橋,雖然距朱家角、大觀園只一箭之遙,也同樣因為缺少知名度而遊客寥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anwen/073q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