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詩 >

盧照鄰《長安古意》古詩賞析

盧照鄰《長安古意》古詩賞析

《長安古意》它的詞采雖然富麗華贍,但終不傷於浮豔。詩的寫法近似漢賦,對描寫對象極力鋪陳瀉染, 並且略帶“勸百諷一”之意。以下是小編分享的盧照鄰《長安古意》古詩賞析,歡迎大家閲讀!

盧照鄰《長安古意》古詩賞析

《長安古意》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盧照鄰。其全文古詩如下: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遊絲爭繞樹,一羣嬌鳥共啼花。

遊蜂戲蝶千門側,碧樹銀台萬種色。

複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樑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温言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樑,羅帷翠被鬱金香。

片片行雲着蟬翼,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情非一。

妖童寶馬鐵連錢,娼婦盤龍金屈膝。

御史府中烏夜啼,廷尉門前雀欲棲。

隱隱朱城臨玉道,遙遙翠幰沒金堤。

挾彈飛鷹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橋西。

俱邀俠客芙蓉劍,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雲。

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漢代金吾千騎來,翡翠屠蘇鸚鵡杯。

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

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意氣由來排灌夫,專權判不容蕭相。

專權意氣本豪雄,青虯紫燕坐春風。

自言歌舞長千載,自謂驕奢凌五公。

節物風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昔時金階白玉堂,即今惟見青松在。

寂寂寥寥揚子居,年年歲歲一牀書。

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

【前言】

《長安古意》是唐代詩人盧照鄰的代表作,也是初唐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首長篇七言古詩中,詩人用傳統題材寫自身的感受。以鋪陳的筆法,描繪當時京都長安的現實生活場景,流露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嚮往之情;寫權貴階層驕奢淫逸的生活及內部傾軋的情況,深寓諷喻之旨。同時抒發了懷才不遇的寂寥之感和牢騷不平之氣,也揭示了世事無常、榮華難久的生活哲理。

【註釋】

1古意:“古意”是六朝以來詩歌中常見的標題,表示這是擬古之作。

2狹斜:指小巷。

3七香車:用多種香木製成的華美小車。

4玉輦:本指皇帝所乘的車,這裏泛指一般豪門貴族的車。

5主第:公主府第。第,房屋。帝王賜給臣下房屋有甲乙次第,故房屋稱“第”。

6絡繹:往來不絕,前後相接。

7侯家:封建王侯之家。

8龍銜寶蓋:車上張着華美的傘狀車蓋,支柱上端雕作龍形,如銜車蓋於口。寶蓋,即華蓋。古時車上張有圓形傘蓋,用以遮陽避雨。

9鳳吐流蘇:車蓋上的立鳳嘴端掛着流蘇。流蘇,以五彩羽毛或絲線製成的穗子。

10遊絲:春天蟲類所吐的飄揚於空中的絲。

11千門:指宮門。

12複道:又稱閣道,宮苑中用木材架設在空中的通道。

13交窗:有花格圖案的木窗。

14合歡:馬纓花,又稱夜合花。這裏指複道、交窗上的合歡花形圖案。

15闕:宮門前的望樓。

16甍:屋脊。

17垂鳳翼:雙闕上飾有金鳳,作垂翅狀。《太平御覽》卷一七九引《闕中記》:“建章宮圓闕臨北道,鳳在上,故號曰鳳闕也。”

18樑家:指東漢外戚樑冀家。樑冀為漢順帝樑皇后兄,以豪奢著名,曾在洛陽大興土木,建造第宅。

19金莖:銅柱。漢武帝劉徹於建章宮內立銅柱,高二十丈,上置銅盤,名仙人掌,以承露水。

20“樓前”兩句:寫士女如雲,難以辨識。詎:同“豈”。

21吹簫:用春秋時蕭史吹簫故事。《列仙傳》:“蕭史善吹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一旦圖隨鳳凰飛去。”

22向紫煙:指飛入天空。紫煙,指雲氣。

23比目:魚名。《爾雅·釋地》:“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故古人用比目魚、鴛鴦鳥比喻男女相伴相愛。

24生憎:最恨。

25帳額:帳子前的橫幅。

26孤鸞:象徵獨居。鸞,傳説中鳳凰一類的神鳥。

27好取:願將。

28雙燕:象徵自由幸福的愛情

29翠被:翡翠顏色的被子,或指以翡翠鳥羽毛為飾的被子。

30鬱金香:這裏指一種名貴的香料,傳説產自大秦國(中國古代對羅馬帝國的稱呼)。這裏是指羅帳和被子都用鬱金香薰過。

31行雲:形容髮型蓬鬆美麗。

32蟬翼:古代婦女的一種髮式,類似蟬翼的式樣。

33初月上鴉黃:額上用黃色塗成彎彎的月牙形,是當時女性面部化粧的一種樣式。鴉黃,嫩黃色。

34妖童:泛指浮華輕薄子弟。

35鐵連錢:指馬的毛色青而斑駁,有連環的錢狀花紋。

36娼婦:這裏指上文所説的“鴉黃粉白”的豪貴之家的歌兒舞女。

37盤龍:釵名。崔豹《古今注》:“蟠龍釵,樑冀妻所制。”此指金屈膝上的雕紋。

38屈膝:鉸鏈。用於屏風、窗、門、櫥櫃等物,這裏是指車門上的鉸鏈。

39“御史”兩句:寫權貴驕縱恣肆,御史、廷尉都無權約束他們。御史:官名,司彈劾。烏夜啼:與下句“雀欲棲”均暗示執法官門庭冷落。廷尉:官名,掌刑法。

40朱城:宮城。

41玉道:指修築得講究漂亮的道路。

42翠幰:婦女車上鑲有翡翠的帷幕。

43金堤:堅固的河堤。

44挾彈飛鷹:指打獵的場面。

45杜陵:在長安東南,漢宣帝陵墓所在地。

46探丸借客:指行俠殺吏,助人報仇等蔑視法律的行為。《漢書·尹賞傳》:“長安閭里少年,羣輩殺吏,接受別人的賄賂報仇,相與探丸為彈,得赤丸者斫武吏,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喪。”又《漢書·朱雲傳》有“借客報仇”之語。借客,指助人。

47渭橋:在長安西北,秦始皇時所建,橫跨渭水,故名。

48芙蓉劍:古劍名,春秋時越國所鑄。這裏泛指寶劍。

49娼家:妓n。

50桃李蹊:指娼家的住處。語出《史記·李將軍列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借用,一則桃李可喻美色,二則暗示這裏是吸引遊客紛至沓來的地方。蹊,小徑。

51囀:宛轉歌唱。

52氛氲:香氣濃郁。

53北堂:指娼家。

54人如月:形容妓n的美貌。

55揚子:漢代揚雄,字子云,在長安時仕宦不得意,曾閉門著《太玄》、《法言》。左思《詠史》詩:“寂寂揚子宅,門無卿相與。寥寥空宇中,所講在玄虛。”

56騎似雲:形容騎馬的來客雲集。

57北里:即唐代長安平康里,是妓n聚居之處,因在城北,故稱北里。

58“五劇”一句:長安街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與市場相連接。五劇,交錯的路。三條,通達的道路。控,引,連接。三市,許多市場。“五劇”、三條”、“三市”都是用前人成語,其中數字均非實指。

59佳氣紅塵:指車馬雜沓的熱鬧景象。

60金吾:即執金吾,漢代禁衞軍官銜。唐代設左、右金吾衞,有金吾大將軍。此泛指禁軍軍官。

61“翡翠”一句:寫禁軍軍官在娼家飲酒。翡翠本為碧綠透明的美玉,這裏形容美酒的顏色。屠蘇,美酒名。鸚鵡杯,即海螺盞,用南洋出產的一種狀如鸚鵡的海螺加工製成的酒杯。

62羅襦:絲綢短衣。

63燕趙歌舞:戰國時燕、趙二國以“多佳人”著稱,歌舞最盛。此借指美妙的歌舞。

64轉日回天:極言權勢之大,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天”喻皇帝。

65灌夫:字仲孺,漢武帝時期的一位將軍,勇猛任俠,好使酒罵座,交結魏其侯竇嬰,與丞相武安侯田蚡不和,終被田蚡陷害,誅族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66蕭相:指蕭望之,字長倩,漢宣帝朝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漢元帝即位,輔政,官至前將軍,他曾自謂“備位將相”。後被排擠,飲鴆自盡。

67青虯、紫燕:均指好馬。

68坐春風:在春風中騎馬飛馳,極其得意。

69凌:超過。

70五公:張湯、杜周、蕭望之、馮奉世、史丹。皆漢代著名權貴。

71節物風光:指節令、時序。

72桑田碧海:即滄海桑田。喻指世事變化很大。《神仙傳》卷五:麻姑對王方平説:“接待以來,見東海三為桑田。”

73金階白玉堂:形容豪華宅第。古樂府《相逢行》:“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翻譯】

長安縱橫的大道連着小巷,四通八達,香車寶馬川流不息。

玉輦奔馳。金鞭絡繹。出入於公主的府第,往來於王侯貴族之家。

龍銜着華蓋,鳳叼着流蘇,映照着朝陽,連帶着晚霞。

遊絲飄繞着綠樹,一羣啼叫的嬌鳥催開了百花。

遊蜂戲蝶在千門萬户前飛舞流連,碧樹成蔭,樓台掩映。

複道凌空,窗格做成合歡花形;雙闕高聳,殿宇相連,闕上都雕着鳳凰形的飾物。

皇親貴族雕樑畫棟的`樓閣高聳,建章宮的銅柱遙指白雲間。

樓上的佳人可以相望卻難以相知,即使是在路上相遇了也難以和她結識。

向別人打聽到她美如天仙,曾經學過歌舞,在貴族家歡度青春年華。

如果能和她結成美好姻緣,像一對和諧的比目魚,誰還害怕死亡,只願做一對鴛鴦而不羨慕神仙。

雙雙來去的比目魚和鴛鴦真讓人羨慕,你難道沒見過它們?

最厭惡帷帳上繡一隻孤零零的鸞鳥,取下來另換上繡有雙飛燕的門簾。

雙燕繞着畫棟雕樑齊飛,羅帷翠被散發着鬱金香的香氣。

烏雲似的黑髮梳成蟬鬢,額上塗着一彎纖巧的淡淡發黃的月牙兒。

這美麗的姑娘從車中走出來,含嬌多姿的情態和普通女子真不一樣。

美貌時髦的少年騎着有連錢狀花紋的寶馬,歌舞所乘車的合頁上雕繪着盤龍形的花紋。

御史府中烏鴉在黑夜裏啼叫,廷尉門前鳥雀將要棲息。

大道旁邊的宮城隱隱可見,一輛輛華美的車子遙遙駛向金堤邊。

長安城南那羣飛鷹走狗打獵的少年,渭水橋西那幫為人報仇的遊俠,

都耀武揚威帶着寶劍,一起來到娼家門前。

日暮時分穿着紫羅裙,宛轉唱着清歌,散發着濃郁的香氣。

堂上的人兒有如明月般美麗,門前的馬騎有如雲般湧集。

在娼妓聚集的北里,道路縱橫交錯,繁華熱鬧。

弱柳垂地,青槐葱鬱,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揚起的飛塵遮昏了天地。

執法的金吾將軍也被人前呼後擁地來到這裏,鸚鵡杯裝着翡翠綠的美酒,飲了一杯又一杯。

羅襦衣帶為君解開,美妙的歌舞為君表演。

還有那豪奢的將相權貴,他們互相傾軋,誰也不讓誰。

他們飛揚跋扈,不遺餘力地排除異己,專權獨斷,容不下其他人。

專權的意氣昂揚到處稱豪雄,坐着駿馬在春風中奔馳。

自以為這樣的歌舞可以長達千年萬載,自以為這樣的驕奢逸樂可以超過五公。

節物風光變換,不會等待人,桑田滄海須臾之間就改變了。

昔日有金階白玉堂的地方,如今只見青松矗立在那兒。

揚雄居住的宅院是何等的寂寥,年年歲歲只有一牀書作伴。

唯有南山的桂花盛開了,飄飛的花瓣落在人的衣襟上

【賞析】

這首七言歌行,是盧照鄰的代表作,在中國詩歌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震動當時詩壇。聞一多先生在《宮體詩的自贖》裏評價這首詩説:在窒息的陰霾中,虛空而疲倦,忽然一陣霹靂,接着是狂風暴雨!

蟲吟聽不見了,這樣便是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出現。這首詩在當時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放開了粗豪而圓潤的嗓子..這段話生動形象地評價了《長安古意》在詩歌史上的地位重要和作用,同時概括地指出了這首詩的藝術特徵。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聞一多先生説,南朝的宮體詩不是一個空白,而是一個污點,貧血而畸形的宮廷生活催生了貧血而畸形的詩歌,兩者又互相影響,於是整個社會都處在綺靡委頓的籠罩之下。於是,在“人人心中懷着鬼胎”的詩風影響下,上至皇帝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人人的心靈都被毒化了。在中國古代,下一個皇帝就是神明的代表,對前朝的評判,就是由他和他的大臣們進行的。唐朝建立之後,新的統治者和大臣們總結出來的南朝滅亡的教訓,其中有一條就是沉溺於亡國之音,這是有一定道理的。物極必反,墮落到了盡頭,也就是振興的開始。於是,盧照鄰創作了屬於唐代的聲音——《長安古意》。

作者簡介

盧照鄰(約635~約680),唐代詩人,字升之,號幽憂子,幽州范陽(今北京市)人,為“初唐四傑”之一。曾任鄧王李元裕府典籤,繼調任新都尉。後為風痺症所困,辭官,住太白山中。後來受不了疾病的折磨,自投穎水而死。他一生不得志,因鄧王謀反武則天,受株連入獄,出獄後身染惡疾,生活十分艱辛,常靠乞藥乞錢為生,故他的詩多憂苦憤激之辭。其作品對當時的詩歌創作有一定影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shi/o02jlx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