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詩 >

陳子昂《燕昭王》古詩賞析

陳子昂《燕昭王》古詩賞析

《燕昭王》作者是唐代文學家陳子昂。其詩文如下:

陳子昂《燕昭王》古詩賞析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台。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

【前言】

《燕昭王》,是陳子昂隨武攸宜東征契丹時所作。當時作者身居邊地,登臨碣石山頂,極目遠眺,觸景生情,撫今追昔,弔古抒情,表達了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積極向上的強烈的進取精神。

註釋

碣石館,即碣石宮。燕昭王時,樑人鄒衍入燕,昭王築碣石親師事之。

黃金台:位於碣石阪附近。相傳燕昭王於此台置於金以招賢納士而得名。

燕昭王.即燕昭氏(前311一前279在位),是古代有名的賢明君上,善於納士。

【翻譯】

從南面登上碣石宮,望向遠處的黃金台。丘陵上已滿是喬木,燕昭王到哪裏去了?宏圖霸業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騎馬歸營。

賞析

《燕昭王》是一首懷古詩借古諷今,感情深沉,詞句樸質,有較強的感人力量。當時作者身居邊地,登臨碣石山頂,極目遠眺,觸景生情,撫今追昔,弔古抒情,表達了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積極向上的強烈的進取精神。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台”。碣石館,即碣石宮。燕昭王時,樑人鄒衍入燕,昭王築碣石宮親師事之。“黃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築。昭王置金於台上,在此延請天下奇士。未幾,召來了樂毅等賢豪之士,昭王親為推轂,國勢驟盛。以後,樂毅麾軍伐齊,連克齊城七十餘座,使齊幾乎滅亡。詩人寫兩處古蹟,集中地表現了燕昭王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明主風度。從“登”和“望”兩個動作中,可知詩人對古人何等嚮往!當然,這裏並不是單純地發思古之幽情,詩人如此強烈地推崇古人,是因為深深地感到現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抒發了世事滄桑的感喟。詩人遙望黃金台,只見起伏不平的丘陵上長滿了喬木,當年置金的台已不見,燕昭王到哪裏去了呢?這表面上全是實景描寫,但卻寄託着詩人對現實的不滿。為什麼樂毅事魏,未見奇功,在燕國卻做出了驚天動地的.業績呢?道理很簡單,是因為燕昭王知人善任。

因此,這兩句明謂不見“昭王”,實是詩人以樂毅自比而發的牢騷,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時,英雄無用武之地。作品雖為武攸宜“輕無將略”而發,但詩中卻將其置於不屑一顧的地位,從而更顯示了詩人的豪氣雄風。作品最後以弔古傷今作結:“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詩人作此詩的前一年,契丹攻陷營州,並威脅檀州諸郡,而朝廷派來征戰的將領卻如此昏庸,這怎麼不叫人為國運而擔憂?因而詩人只好感慨“霸圖”難再,國事日非了。同時,面對危局,詩人的安邦經世之策又不被納用,反遭武攸宜的壓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這“驅馬歸來”,表面是寫覽古歸營,實際上也暗示了歸隱之意。神功元年(697),唐結束了對契丹的戰爭,此後不久,詩人也就解官歸裏了。

這篇覽古之詩,一無藻飾詞語,頗富英豪被抑之氣,讀來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説:“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應麟《詩藪》説:“唐初承襲樑隋,陳子昂獨開古雅之源。”陳子昂的這類詩歌,有“獨開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shi/l8oo2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