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詩 >

包含人生哲理的古詩

包含人生哲理的古詩

中國的.古詩詞是人類歷史文明中的最美文字,而且很多古詩都藴涵着人生哲理。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有人生哲理的古詩名言,歡迎大家閲讀。

包含人生哲理的古詩

包含人生哲理的古詩(一)

1、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2、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 沉舟側畔千帆過,並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8、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峯》)

10、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1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説》)

15.王之煥《登鸛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6. 蘇軾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17.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18.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9. 杜甫《望嶽》: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0.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21. 王安石《等飛來峯》: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22. 朱熹《春日》: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3.劉禹錫《烏衣巷》: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24. 王灣《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25.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包含人生哲理的古詩(二)

1. 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高啟《吊嶽王墓》

2. 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説南朝狂客。——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3.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

4.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李賀《將進酒》

5. 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覓知音。——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6. 少年自負凌雲筆。——劉克莊《賀新郎·九日》

7. 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陸龜蒙《吳宮懷古》

8. 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黃庭堅《送王郎》

9.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10.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崔護《題都城南莊》

11.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12.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黃庭堅《送王郎》

13.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黃庭堅《水調歌頭·遊覽》

14. 少年有意伏中行。——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淺草接天長》

15.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16.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曹鬆《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17.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18.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 年來飲興衰難強,漫有高吟力尚狂。——韓琦《九日水閣》

20.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黃景仁《綺懷》

21.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李白《行路難·其三》

22. 共凝戀如今別後,還是隔年期。——晁端禮《綠頭鴨·詠月》

23. 燕丹事不立,虛沒秦帝宮。——李白《結客少年場行》

24. 錦瑟華年誰與度。——賀鑄《橫塘路·凌波不過橫塘路》

25. 投老殘年,江南誰念方回。——周密《高陽台·送陳君衡被召》

26.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27.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白《上李邕》

28.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29. 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鬆《採蓮子二首》

30. 同是長幹人,生小不相識。——崔顥《長幹行·家臨九江水》

標籤: 人生哲理 古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shi/jykm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