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知識作文 >

語文知識作文彙總8篇

語文知識作文彙總8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知識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知識作文彙總8篇

語文知識作文 篇1

摘要:“知識樹”是指將各個作文知識點的序列歸整在一起,通過“樹形圖”的方式來呈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係,通過“知識樹”來將與某個作文教學主題相關的所有知識點彙總在一起,將其應用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中,有利於讓小學生建立宏觀的作文感官,為靈活應用各個作文知識點打好基礎。本文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探索,從幫助學習建立宏觀知識結構、提高學生語文習作能力、激發小學生的習作興趣三個角度來詳細闡述將知識樹應用於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知識樹;應用作用

作文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效率最低、效果最差的教學內容,不管教師手把手教學生如何寫作文,還是以“解放學生”的思想來為小學生提供充足的習作自由,小學生的習作能力都沒有明顯的提高。追本溯源,最根本的原因便在於小學生沒有建立穩固的、靈活的、可遷移的習作知識結構,也沒有掌握良好的習作技巧與習作知識。如果教師可利用“知識樹”來組織作文教學,那麼自然而然便可增加小學生的字、詞、句、段落、篇章的儲蓄量,學生也可在知識積累中瞭解篇章結構、語言句式等語文知識的應用方式,自主嘗試在本人作文中展開實際應用,從而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習作能力。

一、幫助學習建立宏觀知識結構

許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都有這樣一個感受:同一種習作技巧,不管教師強調多少遍,小學生依然會在相同的問題中出錯,而大量重複性的習作問題則會逐漸消磨掉小學生的習作自信,導致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長期處於低效的循環狀態。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便是小學生所形成的知識和結構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所以無法形成知識遷移能力。對此,教師應充分利用知識樹來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習作知識結構,為學生靈活遷移習作知識做好準備。比如,在“寫一處自然景觀”作文教學中,筆者便以“知識樹”的方式來總結了寫景作文的習作要求。在本課教學中,筆者繪製了一棵知識樹,在樹幹中寫下“寫景作文技巧指導”,然後以六個枝幹來標註了寫景作文的六個習作技巧,即觀察為基礎、善抓景物特徵、確定習作順序、做到動靜結合、抒發真情實感、善用優美語句。在每一個枝幹下,筆者也會細化每一項內容的具體內容,比如在“確定習作順序”中,筆者還以“小枝幹”介紹了寫景文章常見的空間方位順序、時間順序、地點順序這三種寫景順序,並用具體實例展示了每一種習作順序的習作效果;在“善用優美語句”中,筆者也介紹了擬人、比喻、類比、排比等修辭手法,以例句來讓學生感受每一種修辭手法的習作效果。

二、提高學生語文習作能力

小學生目前在作文中所存在的內容空洞無物、語序顛倒混亂、錯別字與語病較多、缺乏真情實感等問題都是小學生語文習作能力低下的具體表現,這些問題也直接導致我國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比較低下。然而,“知識樹”是提升小學生語文習作能力的關鍵所在,因為它能夠讓小學生靈活調動與使用自己在課堂上所學到的各個習作知識,每當教師佈置一項習作任務,他們便可回憶相關知識的“知識樹”,利用“知識樹”的各項內容展開有效習作,寫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作文。比如,在“寫觀察日記”一課中,筆者便以“知識樹”的方式來總結了觀察日記的三個習作技巧,即觀察要抓特點、重點;觀察要有順序,可以從上而下、從內而外,也可以從中心到四周;觀察既要有整體,也要有細節。在以“知識樹”強調了觀察日記的觀察要點與習作要點之後,小學生便可隨機選擇觀察對象,可以是一隻小動物,也可以是校園環境,還可以觀察一個人。在觀察中,小學生將會自然而然地思考觀察對象的特點,從整體、細節兩個層面來保證觀察的全面性,並且會及時記錄自己的觀察順序。在做好前期準備之後,小學生便要學習日記的習作格式,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的觀察過程。以“知識樹”來組織習作指導,可有效減少小學生習作學習的盲目性,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與習作能力。

三、激發小學生的習作興趣

長期的失敗經歷是導致小學生厭煩寫作文最重要的學習情感因素。若教師可以“知識樹”來提高小學生的習作能力,使小學生明確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成功,那麼便可有效改善小學生被動、消極的學習態度,使其重新對習作學習產生興趣,並在此過程中建立自信,使小學生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學習狀態,逐漸愛上語文習作。自從筆者以“知識樹”來組織作文習作教學之後,筆者發現越來越多的小學生都重新燃起了習作熱情。比如,在“寫童話”教學中,許多小學生雖然很喜歡讀童話故事,但是説到寫,卻顯得一籌莫展。為了讓小學生了解如何寫童話,筆者以“知識樹”的方式分析了童話故事的文本結構、習作要點、習作技巧等多個內容,然後鼓勵小學生自主嘗試創作童話故事。在“知識樹”的引導下,小學生全面瞭解了寫童話的具體內容,十分有信心地展開了語文習作。許多學生表示,他們本來對童話故事的習作方式感到十分茫然,根本不知如何下手,但是,“知識樹”讓他們知道了童話故事包括什麼、如何寫童話故事、怎樣寫出來的童話故事更吸引人等等,使他們有一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恍然大悟之感。

總而言之,有多項研究證明“知識樹”是符合兒童認知特徵與學習思維方式的。將其應用於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之中,能夠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針對性與目的性,是提升小學生語文習作素養的重要方式。對此,教師應全面分析應用“知識樹”的要點與條件,以“知識樹”來促進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全面改革。

參考文獻:

[1]王慶欣.小學語文教學應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樹”[J].遼寧教育,2015(11):73-76.

[2]湯金琴.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7.

語文知識作文 篇2

小升初作文知識點:應用文

(一)便條格式:①"請假條"三個字要寫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頂格寫上稱呼,後面用冒號。③第三行空格寫正文,要寫清請假的原因和起止時間。④正文寫完後要寫上祝語。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後寫。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寫在署名的下方。另外:留言條、託事條格式與請假條相同。

(二)通知格式:①在第一行正中寫上"通知"二字,或"緊急通知"或"關於××的通知",以引起讀者注意。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寫,寫清時間、地點、事情、請誰參加、應注意什麼。但一定要簡明扼要。③正文寫完後,另起一行空格寫上"特此通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兩行寫出發通知的單位和日期。⑤被通知的單位或有關人員,可以出現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頂格寫上,後加冒號。

(三)日記格式: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寫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幾,也可以寫上當天的天氣情況,然後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正文,有時也可以給日記加個標題,點明主要內容。注意:(日記只能是一天中發生的事)。

(四)寫讀後感或觀後感方法:一般是先引,開頭寫讀了什麼(可包括書名、作者、內容梗概等),並用簡潔的語言寫出自己的總的感受;接着是議(感),這是重點,在引述有關重點內容或主要語句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聯繫自己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實際談感想;最後是結,即總結全文,總談感想、體會,結束全文,簡潔有力。觀後感的寫法跟讀後感一樣。

(五)書信一般書面的內容由稱呼、問候、正文、祝頌語、署名、日期六部分組成,基本格式是:1、稱呼。稱呼要獨立成行,頂格寫,後面加冒號。2、問候。問候的話要另起一行空兩格寫,單獨成行。問候語不宜長,使收信人感到親切,禮貌即可。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寫,寫你對收信人説的話,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等。4、祝頌語。要單獨起一行,空兩格寫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頂格相應寫上"身體健康"或"敬禮"等。5、署名。要單獨成行寫在信的右下方。6、日期。要另起一行寫在署名下方。

(六)表揚稿 表揚稿分三部分:1、名稱。在第一行正中間寫上"表揚"二字。2、正文。要把這件事真實、完整、簡明扼要地寫清楚。3、落款。在右下角分兩行寫上寫稿人的姓名和寫稿日期。

(七)建議書格式:先寫上標題,再寫清楚建議書是給誰寫的,具體建議是什麼,最後寫上提建議人的姓名和寫作日期。

語文知識作文 篇3

今天下午、我們要選三位人蔘加競賽,很榮幸我被選上了。

我們來到五樓報告廳,就被台上的道具給吸引住了。我和其他兩位同學來到指定位置,準備比賽。

比賽的第一關是我愛朗讀。我們班派出一個代表選題——苑凱軒。他選的是3號,3號的朗讀題目是《草原》,苑凱軒讀的井井有條,特別有感情。

比賽的第二關是我愛積累。這次選的代表是我,我選的是9號,因為只剩下兩個號了。九號的題目是:説出冬天的四字詞語10個。我們三個很快就説完10個了。

第三關是我愛交集。這次我們選的代表是霍雨涵,霍雨涵選的是10號。題目是:説出你最喜歡的老師。霍雨涵説的是趙老師。

第三關完了以後,練跳繩操的人給我們演跳繩操。

緊張時刻的第四關即將來臨,第四關是搶答題,我們充滿信心,闖過了第四關。

今天,我們們不僅學會了要合作,還學會了很多知識。

語文知識作文 篇4

今天我們都特別緊張,因為我們參加了知識語文競賽。

我們參加的人是:霍雨涵、苑凱軒和周彥佳,他們都是好同學,他們都在每天中午都在努力的背,就為我們爭光。

我們三年級都去了五樓報告廳,選手動精神飽滿,都想的第一,我最喜歡第三環節——編作文、第四個環節——搶答和第一環節。

第一個環節開始了,主題是我愛朗讀,我們的選手選二號,我們的選手苑凱軒朗讀的井井有條,他讀完之後就是熱烈一片的掌聲,我們都苑凱軒讀的精彩而驕傲。

第二個環節開始了,主題是我愛積累,我們的選手選十一號,是:請説出關於冬天的四字詞語十個,開始,屏幕上出現了六十、五十九、五十八……,我們的選手不浪費一分一秒,就流利的説出十個關於冬天的四字詞語。

第三個環節開始了,主題是我愛作文,我們的霍雨涵馬上編了一個和題目的想法一模一樣的想法。

第四環節到了,主題是我愛搶答,突然那個黑布出了幾道題,就是有一名科學家編了一本書,是在達活泉公園,他是誰?三二一,開始了,可是沒人搶答,但我們知道是郭守敬。

這就是我們激烈的知識語文競賽。

語文知識作文 篇5

1、怎樣把握説明對象的特點A、題目B、首段C、關鍵詞句(比如:運用了説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2、説明方法分類和標誌分類和作用:

一、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説明了事物的××特點。二、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説明了事物的××特點。

三、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説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説明該事物的××特點。

五、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説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六、下定義:簡明周密地揭示了説明對象的本質和內涵,使説明更嚴密。

七、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説明了事物的××特點。

八、引言論:用引用的方法説明事物的特徵,增強説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

3、這些説明方法有何標記?

⑴下定義:……是……,這就是……,叫……⑵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⑶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舉例只舉一部分。

⑷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4、説明順序⑴空間順序:説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築物的結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外、東西南北中等。

⑵時間順序:説明事物的發展變化。

⑶邏輯順序:説明事理,多説明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

A、先總説後分説:總-分;分-總;總-分-總B、先主要後次要。

C、先原因後結果。D、由現象到本質。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G、由整體到局部。

5、説明文語言的特點1、説明性語言的.特點:準確、平實、簡明(科學小品:生動)。

6、説明文分類

按説明對象分:實物説明文、事理説明文(説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2按語言特點分:平實性説明文、文藝性説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語言生動形象的説明文,多用描寫)

散文(記敍散文、抒情散文、議論散文)

一、要把握文章"線索".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題旨、昇華意境、涵蓋內容的句子或關鍵性詞語。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噴發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點,同時也對文章的結構起着支配統攝作用。

三、要藉助想像領會作品的內涵。

閲讀散文就要進行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想像、聯想和補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豐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補文中的結構空間。

四、要體會散文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動人的感情,通過生動的畫面表現出來,達到情與物融合、意與景交織,以喚起讀者的聯想,產生動人的藝術效果。

1、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2、想象、聯想和象徵手法的運用

3、細處落筆,以小見大。

4、側面暗示。

五、要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從修辭方法或者表達方式分析)

1、品味散文語言樸實自然美。

2、品味散文語言的含蓄美。

3、散文語言富有音樂美,具有詩情畫意,。

六、散文特點:"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6、從作者描寫的角度(聽、視、嗅、味、觸覺)。

語文知識作文 篇6

【提要】語文教材上的課文是小學生寫作方法、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因此將語文課文知識融入學生的寫作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學生也只有將所學課文中的寫作知識用之於作文寫作,才能寫出真情實感,才能自覺遠離空話套話和千人一面的僵硬模式,同時這一教學模式還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有意者不妨一試。

【關鍵詞】語文課文知識;融入作文教學;策略

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直是我們小學教師的共同心願,我們知道寫作水平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顯現。在此筆者所探索的是將寫作策略知識融入到日常語文教學中去,指導學生運用從課文中所學寫作方法進行寫作,讓學生在方法論的指導下進行具體實踐,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當前小學生寫作現狀

1.寫作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真情實感。小學生因為缺乏必要的寫作練習,寫作文的時候,只好引用一些套話之外,或者是記流水賬,不能準確的表情達意,且學生之間的寫作水平也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因為家長文化素質高,對自己的孩子輔導到位,寫作能力較高,大部分學生寫作能力一般,因此作文教學中,我們必須瞭解學生的寫作水平便於個性化指導,而不同層次學生作文中存在的通病是缺乏真情實感,這就需要我們引導學生表達個性化的體驗和感情,這是解決缺少真情實感的有效之途。

2.題材單一,缺少新意。科技進步了,物質生活豐富了,而學生與社會生活的接觸反而少了,表須在作文中,就是題材單一,缺少新意。寫父母,離不開父母買玩具、患病了送醫院等;寫老師無非就是老師帶病上課、“我”病了老師送“我”去醫院、老師批改作業到深夜等等,千人一面毫無新意,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與現實生活接觸太少,沒有積累素材,加上我們教師寫作指導上,沒能引導學生很好地將所學課文素材融入寫作之中,致使學生寫作素材相當缺乏。而要改變這一現狀,一是要求學生將課文知識當做素材積累起來;二是通過閲讀積累素材;三是要求學生少玩手機和電腦,週末時候走出家門,觀察生活攫取生活素材,如果我們能從這三方面入手,相信筆下的文章將會漸入佳境。

3.教師的評價套版化。我們在追求教學方法、教學技巧及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頗有成效,但對學生的評價,尤其是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上,卻沒有什麼根本變化,基本上就是“中心不突出”“描寫欠生動”“條理清晰”之類的套話,沒能將分析課文的語言恰當的用之於作文評價,與學生所學的知識不同步,而學生也不知道自己具體該從哪些方面進行修改,導致學生寫作興趣不高。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根據學生學習所學知識,具體評價學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或只得發揚之處。

二、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

1.擬定寫作提綱。日常教學中,我們都會以到學生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或寫作順序,其實這也就是作者的寫作思路,我們就可藉此引導學生學會擬定寫作思路,亦即寫作提綱。譬如教學了《秋天的雨》,我們不妨讓學生寫一篇同題作文,仿照課文擬定寫作提綱但絕不能完全模仿,這樣有助於學生明確思路選定素材,筆下的作文就能血肉豐滿了。並逐漸養成擬定寫作習慣。

2.堅持先寫草稿。小學生畢竟寫作訓練不多,還沒達到下筆成文的境界,因此日常作文訓練中,要求學生先寫草稿,這能很好地磨鍊學生意志力,先草稿後謄寫,一篇作文學生進行兩次訓練。這在幫助學生構建寫作框架、遣詞造句、探索寫作技巧、積累寫作經驗、建立完善的知識寫作體系等多個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且還能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生知識面不廣的缺陷。因此養成學生良好寫草稿習慣,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十分重要,當然首先要做的是克服學生的牴觸心理。

3.整合知識清單。這裏所説的清單就是指學生所學知識,它能有效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教學了《竊讀記》,讓學生寫作文時,就必須將插敍這種手法用進作文中去,這樣要求學生整合知識清單,對學生內化知識,自覺構建寫作知識體系都大有幫助。整合知識清單還能幫助學生更為迅速地明確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可以説整合知識清單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4.將心理意象化為筆下情感。小學生寫作文最大的難關,就是不知道如何將心中意象華為筆下情感,他們本來擁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如果能將想象力整理出來那就是真情實感。因此教學中我們應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將這些新奇的觀點變成筆下文字,如教學了《我的童年》,要求學生寫寫《我的童年》,將心中所想訴諸文字,這樣引導學生的寫作興趣必然大增。寫作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有效運用,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階段總之,以學生所學知識來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寫作,這不僅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構建寫作知識體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值得我們一線教師積極探索。

參考文獻

郭紅霞20xx《寫作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代農村科技》第9期。

謝文20xx《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讀與寫》第9期。

作者:田利 單位:湖南省湘陰縣新農學校

語文知識作文 篇7

課標要求:能對生活現象進行獨立思考,發現其中藴涵的意義;能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寫下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見解,抒發自己的感情;能依據知識水平和生活積累展開想象,表達自己對學習、生活的思考和未來的憧憬;能綜合地運用記敍、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寫出有感情、有內容、有中心、有條理的文章。

命題規律:教育部《關於中考命題改革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寫作不得設審題障礙,要淡化文體要求,鼓勵學生寫真情、抒實感”因此,中考命題具以下特點:1、從題型上看,話題作文成為命題“新寵”;2、從內容上看,“讓學生有話可説”是唯一不變的宗旨;3、從命題內容上看,關注成長曆程,貼近生活,關注人生、社會,崇尚美德,體現辯證思維、人文特色;4、從具體要求上看,鼓勵創新,文體自選。

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

命題作文的審題方法:

擴縮法:將字數少的題目加上適當的限制性語言,使其變得具體易寫;將字數多的題目壓縮,抽出主幹或中心詞。

尋“睛”法:就是尋找作文題目的“題眼”――題目中的關鍵字眼。A、用獨詞作題目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這個詞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質特點上,抓住了它的本質特點,或寫出了它的象徵意義,或寫出它的比喻意義,或寫出它的引申意義,這就是題眼;B、偏正型結構的題目,題眼大多在偏的部分;C、並列短語的題目,題眼就是兩個事物之間的關係;D、一個句子的題目,謂語多為題眼。

半命題作文的補題技巧:

1、具體事物擬題法:以具體的事物入題,可以以小見大,使選材新穎具體。(如《難忘的那道彩虹》)

2、抽象事物擬題法:化具體為抽象,便於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如《感悟春天》)

3、特定情景擬題:創設一種特定的氛圍,給人一個讓人思緒飄逸、遐想的空間,極容易引發人們豐富的聯想。(如《我想再看你一眼》)

4、特殊符號擬題法:借用語文、物理和化學等學科特殊符號或公式來擬題,生動形象,給人耳目一新。(如《失敗+失敗=成功》)

5、條塊分割擬題法:將所寫內容“裁”成幾個小塊,擇一來寫。(如《昨天的思念》)?

語文知識作文 篇8

語文提分很困難,作文拉分最常見,仔細分析高分卷,原來裏面有訣竅。下面為大家分享小升初語文狀物作文知識點,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學習!

狀物作文,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的一個重要項目。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由於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點,所以狀物的方法也不一樣。

(一)怎樣寫物品

1.抓住特徵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製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席位的區別,也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蛛蛛物品的特點寫,就是抓住了這一物品是區別於另一物品的地方寫。

2.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1)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寫。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

(3)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後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後寫內裏的順序。

3.狀物需要想象和聯想

展開想象和聯想,不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可以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樣寫動物

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愛小動物,看了以後總想把它們寫出來來。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寫好描寫小動物的作文呢?

1.寫外形

首先,觀察小動物(包括昆蟲)的外形,一般是寫小動物的靜態。在觀察時,包括顏色、長相、個頭都要如實寫出來。其次,要抓住特點,不能面面俱到什麼都寫。三 是按順序:先整體一再局部一最後整體。概括寫整體,具體寫局部,用總分關係的句羣。最後,為使描寫更形象、具體,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恰當地運用比喻。特別 要注意提醒小學生“像——”、“猶如——”、“彷彿——”等喻詞的使用。

2.寫習性

寫小動物,還要細心觀察它們的動作、靜態和生活習性,這些是小動物的動態方面。例如寫它們吃食物、嬉戲的樣子,相互追逐爭鬥的情形,如何築巢、休息的情況,等等。

小動物也 感情、情緒,這要靠小學生從它們的叫聲和動作中,用擬人的方法去體會和想象,這樣就能寫出小動物的性格,顯示出它們的活潑和可愛,實際上也就寫出了小學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樣寫植物

提起植物,小學生的腦海力會出現許多花草樹木的樣子,但是要將平時熟悉的植物寫成作文,很多同學卻感到很難,有的覺得無話可寫,有的三言兩語就寫完了。怎樣 才能寫好植物呢?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所寫的植物,並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徵;再看顏色、枝葉的細部特徵及生長環境,並把所看到 的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其次,安排好寫作順序。

1.可以從整體到局部

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徵,再寫它的局部特徵。例如以主幹、枝、葉、花、 果等為序,並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另外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詳細地描繪、刻畫。例如描寫樹葉,就寫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給人的感覺等;描寫花, 就寫它們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臨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很多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3.寫觀察日記

小升初

可以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裏的生長、發育情況。

4.以四時變化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節裏割據特色,所以,還可以其四時的變換順序。

5.託物抒懷,借物詠志

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這種方法,要藉助例文進行必要的指導,培養學生豐富的聯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態的同時,賦予它們一定的象徵意義。

以上是為大家分享的小升初語文狀物作文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希望大家能夠順利進入理想的重點中學!

標籤: 語文 彙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zhishizuowen/p2m9z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