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藝術作文 >

生活中的藝術作文

生活中的藝術作文

  導語:生活中的藝術離我們並不遙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活中的藝術作文,歡迎大家閲讀!

 

生活中的藝術作文

作文一:生活中的藝術

滄海桑田,歲月變遷,只有它永恆,這就是——藝術。藝術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伴侶。走進藝術的世界,你將從無知走向豐富,從淺薄走向深刻,從浮躁走向平和。

當我聽到這首代表作者悲慘一生的二胡曲時,我停住了手中乾的事,想起這首曲子是阿炳不朽的鉅作——《二泉映月》。隨着樂曲的旋律,我彷彿看着阿炳那飽經風霜的身影坐在二泉池畔:聽着二泉不斷流水聲,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二胡,想要通過琴聲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吐給茫茫月色。他的手下指在琴絃上不停地滑動着,流水、目光都變成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從琴絃上流瀉出來。

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讚歎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在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隨着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高潮。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阿炳用動人心絃的聲音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當我再次聽完這首《二泉映月》時,我的淚水再也忍不住了。我被阿炳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熱愛音樂的頑強精神所感動。《二泉映月》我將永遠銘記在心。

有一個精靈,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

有一個精靈,惆悵如初夏細雨,幽怨似深秋桂子;

有一個精靈,它註定了永遠被世人所傳承;

有一個精靈,樂壇奇葩——《二泉映月》。

作文二:生活中的藝術

藝術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你我身邊。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畫,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藝品。

我的書桌上擺着一個水晶球,它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美麗的海底景觀。

這個水晶球大約有一個拳頭那麼大,裏面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氣泡,它們像剛從海底躥出來,在這片小天地中游蕩,不停地發出“嘟嚕嚕”的聲音。

在水晶球的正上方,有一大一小兩隻海豚,它們有着晶藍色的身體,海藍色的鰭和尾巴,還有墨綠色的,細長的眼睛。他們高高躍起,試圖衝出水晶球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也好像在告訴我:要勇往直前,衝破成功路上的一切阻礙,衝向終點線。有了這兩條海豚,這小小的水晶球也充滿深意與生機。

在水晶球底部,生長着許多千姿百態的珊瑚,礁石,他們有的長成了螺旋狀,有的長成了大山的樣子,還有的婷婷玉立,相對相依,宛如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在這些珊瑚,礁石身上,嵌着亮麗的色彩,有血一般的紅色,玉一樣的綠色,如雪的白色。這些顏色組成了不同的畫面,有“北國飛雪”圖,有“雪上紅梅”圖,有“初春新綠”圖……它們給這個水晶球畫上了點睛之筆。

美妙的音樂,令人回味無窮;傑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一件小小的藝術品經你細緻的觀察,也會有撼動人心的力量。讓我們在生活中發現美,體驗美,享受美,讓我們在藝術的百花園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受到美的薰陶!

作文三:生活的藝術

生活需要我們保持一顆平常心。生活的藝術本來就是平衡得失的藝術。在人的一生當中,我們猶如大海的波濤一般總是上上下下,卻一直是走向前方,不曾停滯。一生中面臨的考驗有太多太多:升學考試,考取大學,競爭工作,親人離失,感情成敗……我們總是在得與失之間走來走去,而在這其中,往往會有人患得患失。我們需要一顆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經受得住考驗,生活的坎坷需要用自己的雙腳去踏平。不應使“心為形役”,要學會享受生活。

生活需要我們有一雙智慧的眼。一個人的內心境界不是依靠外在環境,物質條件的優差而定。我們每多一次考驗,也許就會多一次創傷,但不要灰心,不要氣餒,這是生活在贈予我們禮物。

莊子的一生並不富裕,有時還要“借米下鍋”,但是莊子很豁達,他擁有一顆平常心,一雙智慧的眼,“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他,一直追求着精神世界的滿足,不也很快樂嗎?

生活需要我們有一個默默的,低調的姿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説。”在收穫之時,成功之際,我們不必炫耀。我們在自然界中只是一個渺小的個體,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如一粒塵埃般大小。

永遠都要記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因為一點小小的成績而妄自尊大,驕傲不前。

生活亦需要我們保持一顆清醒的大腦,猶如帆船永遠不能迷失方向。

遇到挫折不要傷心,就像王力宏唱的:“讓眼淚流出來不是因為失敗。”我們要吸取失敗的教訓,忘記失敗,重頭來過。記得某位名人説過: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失敗加上百分之一的成功。我們每一次失敗其實都不是敗得徹頭徹尾,正因為我們有了前面的經驗,下一次才會更接近成功。

北師大教授于丹曾説:“人生沒有彎路可言,每一步都要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的確,只有當我們走過來了,才能回過頭去看歷史。

生活像個多面體,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圖案。也許現在你正在忍受生活,那麼鼓起勇氣,拿出鬥志,去接受生活,挑戰生活,最後享受生活。眼界別只侷限在自己,別誇大自己的悲哀。去看看世界,千奇萬狀,人生百態,才發現自己的痛苦微不足道,自己的成功不值得驕傲。看看社會上的弱勢羣體——殘疾人。他們是如何面對自己身體的殘缺去戰勝自我,挑戰生活。“我們從殘疾人的身上並沒有照出自己的健全,反而從健全中照出了自己的殘缺。”這亦是北師大於丹教授所説。

拿出勇氣,像戰士一樣接受種種挑戰;放平心態,像個老者一樣豁達開朗,拿出鬥志,只要我們的心不老,我們就永不服輸。

作文四:生活中的藝術

刷子李、泥人張、好嘴楊巴的故事,想必我們仍然耳熟能詳吧——一位是“黑衣鬥粉牆”的高超漆工,一位是“賤賣海張五”的泥人匠,一位是“妙解茶湯碎芝麻”的口才絕頂的茶館,他們原本都是天津衞地道的普通老百姓,卻在馮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一書中大放異彩,蜕變成一羣藝術家,在數十年後的今天,他們的才藝絕活還引得人們嘖嘖讚歎。

靠着書櫃,我有滋有味地咀嚼《俗世奇人》。全書作文幅不長,但讀完後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彷彿身邊就站着這樣一羣活生生的人物。

人羣中,我看到了蘇七俠,他是一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老醫生。在昏黃的路燈下,我看着他將沉甸甸的七塊銀元小心遞給華大夫,那執著的目光裏滿載着他的善良。

人羣中,我還看到了活出殯的劉老爺子。他將自己置身於棺材裏舉行葬禮,為的是看看自己死後他人的態度。自感做盡好事的他,卻親眼在棺材中目睹了世人的醜惡和人心的善變。

人羣中,我還看到了……

許多人物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不得不歎服馮老爺子高超的寫作技藝,那老天津味的方言,充滿生活氣息的故事,還有令人捧腹的包袱,都讓我對生活燃起濃濃的熱愛。因為在它“俗”氣的生活裏,有讓人忍俊不禁的“奇”事。“寫了這麼多書,腦海裏卻還有一大堆人未曾落筆,就此棄置豈不可惜?”馮先生在《俗世奇人》的前言裏如實説。

是啊,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就是生活中的.藝術,我們也許只是缺少一雙發現的眼睛罷了。仔細觀察,説不定我們自己身邊,也有這樣一位深藏不露的“俗世奇人”呢!

作文五:生活的藝術

愛默生説:“一個人應學會更多地發現和觀察自己的內心深處那一閃而過的火花。”

是啊,沒有人可以一生都過得紅紅火火,也沒有人註定一輩子冷冷清清,或許生活的藝術就是在平淡中不斷擦出一絲絲的火花,有時候被你不小心發現了,綻放出你生命中銘心刻骨的感動;而更多的時候,它只是一閃而過,似乎是為了奔赴那不可捉摸無法猜測的生之幻滅。

畢業了。三年的時間,整整三年就那麼一閃而過。我想,總不該讓它就那麼奔向幻滅吧。

每次翻看曾經的畢業照,心中總激起一陣陣道不明的情緒,我難以捕捉得清楚,韓少功的《面容》中有一段話:

面容當然不會比指紋更能精確記錄差異,但面容比指紋多了一份情感的流露,多了一份隱約可辨的文化和歷史,於是總在我們的記憶中佔據焦點位置。

憂鬱的目光,歡樂的眉梢,傲慢的鼻尖,清苦的面頰,智慧的前額,仁厚的下巴,守住了千言萬語的嘴……總是不知何時突然襲上心頭,讓我們生出片刻的恍惚。在誰也沒有注意到的時候,一個寧靜的側面,一個驚訝的驀然回首,一個藏在合彩集體角落裏的默默凝視,都可能讓我們久久魂牽夢繞:如今你在何處?

如今我們同在一間教室,只是不久就不知在何處了。

時光永恆地流動,純粹地流動,於無言中輕鬆地擊潰了所有的眼淚、夢幻,如此嘲弄般地讓我們由離而聚,聚了又散……上蒼一聲不響地給我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作家邢曄曾在與朋友分散多年之後,於眾多朋友所送的精緻富麗的禮物中,發現了一隻沙漏。一個顯得不合時宜,甚至讓人感到有些寒酸的小東西。

可是他驚奇地發現,那麼多年過去了,連日記都已變得恍惚不定,記憶早就倉皇了,而沙漏,它內心的沙子竟然仍在不停地滑落,仍舊悄悄地滴下那些細小的情節。

就如同那位朋友默默的祝福,不會浪濤翻滾、汪洋恣肆,卻點點滴滴,長流出一脈清泉,潤一路青春的風景。

離別是命運的嘲弄,祝福卻是上天的恩賜。或許我的察察為明沒有珍珠的亮麗,沒有寶石的光彩,卻如沙子一樣隨着時光細細地流淌,永恆地流淌,在一粒沙子與另一粒沙子的摩肩接踵中,發出對生命的苦幹顧盼。所以即使那種感覺只是一閃而過,也請你不要忘記。

標籤: 藝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yishuzuowen/npqwm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