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必備】端午的習俗作文4篇

【必備】端午的習俗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的習俗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端午的習俗作文4篇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1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又稱午日節,重五節,是中華民族古老傳統節日之一。

説到端午節,大家一定會想到粽子。每到端午節,我們就要吃粽子!每到這個時候,我外婆總會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粽葉、糯米、白糖。

開始包粽子了,外婆把泡在水中的粽葉給撈出來,再把蜜棗去了核。我學着外婆的樣子將棕葉做成一個漏斗樣,然後加上一些糯米,當我要放蜜棗時發現棕葉裏的糯米少了許多,就感到十分奇怪,後來我仔細觀察發現在漏斗的角處有一個小洞,糯米正從這裏“逃走”呢!於是我重新再包了一遍,儘量地把漏斗的小洞縮小了許多。糯米“跑”不掉了,我十分高興,於是就按外婆教我的`方法,成功地包好了一個完整的粽子。

我十分高興,因為我會包粽子了。在高興時,我看見外婆在盆中已有五個粽子了,我的手立即快了起來。這似乎成了一場比賽,但1:5是不可能追上的,我肯定是輸了。

哇!好吃的粽子出爐了!一陣陣迷人的香味從鍋中傳出來,我不禁對粽子有了強烈的口感,迫不及待地想咬一口。在大口大口地吃粽子時,我認為這種美味是沒有任何食物可以與其相比的。

端午節就是好!還有划龍舟,掛艾和菖浦等習俗。你期待端午節的到來嗎?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2

記得小的時候,因為只有端午節才能吃到粽子,每逢將近節日的時候,恨不得一天吃幾頓都是粽子,這也是我愛上糯米的原因。現在,粽子成了一種美食,可以隨時買到好吃的粽子,只是始終吃不出記憶中的味道。 原本端午節是紀念屈原老先生的節日,然而現在,身在他鄉,端午節成為了我思念家鄉粽子的節日,即使吃不到,也要想想。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一大節目,説實話,我只見過一次,每次看賽龍舟的人特別多,家裏人擔心我們小孩不夠壯,被人擠到河裏去,所以極力反對我們參加這種熱鬧活動。 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比較簡單,沒有元宵、中秋那麼重要。但是所謂的傳統習俗也還是有三個的,不知道我有沒有記錯或是遺漏。一是要煮鹹鴨蛋來吃,當然也可以有雞蛋、鵝蛋等等。二是門上插艾草。艾草,據説能夠辟邪,艾草的另外一個用處就是曬乾以後,擰成繩子狀,用火點住一頭,慢慢燃燒,由於是繩子狀,燃燒不是很充分,會有很多煙,而這些煙就可以用來驅蚊。所以端午節後,等艾草曬乾,我們就經常這樣在院子裏點上艾草繩,用來驅蚊。三是吃桃子,我喜歡吃那種硬硬的青桃子,不是很甜,但有點甜;軟的桃子太甜,而且桃汁會淋的到處都是。 其實,家鄉的端午節的習俗就是這樣,在簡單中就能帶出家鄉的純樸,和端午節節日的歡樂以及鄰里間的一種互動。 唉,好想家,好想家裏的親人,在端午節到來之際誠祝家裏一切都平安!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記得買粽子吃哦!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3

説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

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説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裏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説,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 五月初五 ,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一屍一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的習俗作文 篇4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是我們紀念投江自盡的偉大詩人屈原!

在這天,家家都要包粽子。賽龍舟!你肯定想問為什麼吧?我來告訴你。因為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説,不過是紀念伍子胥的!伍子胥是個楚國人,他的父親和兄弟都被楚王所殺,後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幫助吳國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挖掘墳墓用鞭子打楚王,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素材大敗,越王勾踐希望講和,夫差允許了。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伍子胥寶劍,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居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取下了伍子胥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也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而現在,我們正在吃食餅筒,看龍舟賽,紀念先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n8o3g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