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立秋習俗吃什麼養生

立秋習俗吃什麼養生

 立秋的茄子最好吃

立秋習俗吃什麼養生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的説法。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裏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據説有很好的養生效果。

家常蒸茄子

原料:醬汁(生抽、老抽、豆瓣醬,加清水拌勻),葱花、油適量。

做法:茄子洗淨,切塊,放在盤子裏碼好,蒸鍋加水大火燒開後,將茄子連盤放入,蒸熟(約15分鐘左右,視茄塊大小而定),熱鍋放油,把葱花爆香,倒入拌勻的醬汁煮開,關火煮開的醬汁澆到蒸好的茄子上即可食用。

咬西瓜等於“咬秋”

與立春的“咬春”相類似,京津等地區立秋有“咬秋”的習俗。據説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西瓜是從西北傳入中原,所以叫西瓜,有詩讚:“下嚥頓除焰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西北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種嚐鮮。此風俗約在清代影響南方,立秋江浙滬等地的西瓜已進入末市,人們對立秋吃西瓜的原由做出了種種解釋。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而實際上只是北方風俗的影響而已。但有一點應予承認,那就是立秋以後,天氣逐漸涼爽,西瓜上市量日趨減少,立秋日人們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別之意。

防痢疾:唐宋人秋食赤小豆

從唐宋時起,有在立秋之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説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赤小豆薏米粥

原料: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蓮子30克,百合2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赤小豆、薏米、蓮子、百合洗淨後用清水浸泡1小時;大火把上述材料燒開10分鐘後,加蓋燜1個小時;再次把湯燒開,然後加入冰糖,轉小火煮20分鐘後熄火,再燜30~60分鐘即可食用。

 “貼秋膘”吃點肉

經過了苦夏,人們的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補償夏天的損失,北方人謂之為“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

粉蒸肉

原料:豬五花肉400克,炒熟的米粉100克,醬油、胡椒粉、姜水(浸泡薑末的水)、料酒、油適量。

做法:五花肉切成薄片,用油、醬油、姜水、胡椒粉、料酒、大米粉拌勻,放入碗中;蒸鍋內加水大火燒開,將裝好米粉肉的碗放入蒸籠,上屜用大火蒸60分鐘至熟透,取出後翻扣在盤中,撒上香菜裝飾即可食用。

“減秋膘”吃黃瓜

我國東北地區立秋有吃黃瓜的習俗,希望人們永保苗條身材。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慾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另外,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説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首先,應注意飲食的調節,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品,如黃瓜、赤小豆、蘿蔔、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其次要增加活動量,達到減肥的目的。

 防腹瀉青菜豆腐不能少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油菜燒豆腐

原料:油菜100克,豆腐1塊,紅椒1個,葱、姜、蒜、油少許。

做法:豆腐搗碎,油菜洗淨切成末,葱、姜、蒜切成末,紅椒切成小丁備用;鍋燒熱放少許油,油燒熱下葱、姜、蒜末爆香,倒入豆腐泥翻炒3分鐘左右,加油菜末及紅椒丁繼續翻炒均勻,加適量鹽即可出鍋。

標籤: 立秋 習俗 養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molkj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