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八篇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八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習俗作文600字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八篇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1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今年過年這幾天,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妹妹吟誦的這首春節童謠。這首童謠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也讓人興奮不已。

這首童謠中“三十晚上熬一宿”是我最感興趣的,為什麼呢?哈哈,因為年三十,又稱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團圓飯可比吃普通的飯要熱鬧多了!不僅家人團聚,而且樣樣都有着美好寓意,又有營養的菜紛紛擺上了餐桌。

今年,我家團圓飯中有着美好寓意的才就有許多呢!你瞧!有魚!它代表年年有“魚”這邊的柿子餅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它代表“萬事如意”還有我們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年糕。在除夕夜把年糕擺城寶塔狀,可以表示來年生活步步高昇呢!把年糕白城大圓盤,還可以表示團團圓圓,大吉大利,寓意可多了!還有海鮮、牛肉……還有許多我人都不認識的一些“老”菜。

雖然餐桌上的菜誘惑着我們,但我們仍不忘我們家的老規矩——先把年紀最老的太婆請上了桌,你們瞧,太婆樂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嘴咧牙在笑呢!我們吃了許多菜,我感覺肚子都快裝不下了!

我們高高興興地吃完了飯,坐在電視機錢,看春節晚會,爺爺和爸爸一邊看春晚一邊聊着20xx年一些美好的事情,奶奶賀太婆則一邊看晚會,一邊拍手叫絕。那我呢?其實,我和弟弟妹妹也在“表演”呢!你瞧,妹妹在表演螃蟹走路,弟弟在表演陀螺……我們也玩的不亦樂乎。

在這個團圓祥和的除夕夜,我們精彩的20xx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個喜慶的日子,我們期待來年全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2

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就是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每當春節到來之際,就會有許多有趣的習俗,下面就來看看大家是怎麼過春節的吧!

每到春節,人們就想起了一個年獸的故事:有個地方每逢春節,就有年獸來到那個地方吃人和動物。有一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一個白髮老爺爺在一個老奶奶家過春節。那天晚上,年獸來了,一看那裏貼着春聯、放着鞭炮就很害怕,這時,那個穿着紅衣服的白髮老爺爺出來,把年獸趕走了。因此,人們就有了春節貼窗花、貼春聯、放鞭炮等習俗。

春節前夕,人們就張羅起來了。我們在家裏仔細打掃衞生,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那是在除舊迎新呀。人們把門、窗擦得亮堂堂的,家家户户門上都貼“倒福”(因為“福”貼倒了,表示“福”到了),在窗户上貼上了象徵吉祥如意的窗花和喜氣洋洋的對聯。人們忙的不亦樂乎。而大街上人山人海,人們都在買新衣服、備年貨,一起來迎接嶄新的一年。

到了除夕之夜,家家户户便團圓起來了,外出謀生的遊子回家了,老人們臉上綻開了笑容,張羅了一桌好菜,大家圍在一起邊聊天邊吃年夜飯,一家人盡情享受天倫之樂。吃完年夜飯,人們便放起鞭炮。一朵朵禮花把節日的天空打扮得絢麗多彩,也意味着新年的腳步悄悄地、悄悄地向我們走來。

春節到了,人們心中充滿了興奮和喜悦。正月初一早上要吃年糕,(因為年糕代表年年高)。吃完早飯,人們便開始了“走親訪友拜年之旅。”到了客人家,只要孩子一聲輕輕的、甜甜的祝福,長輩就會拿些壓歲錢,而爸爸媽媽常把孩子的壓歲錢藏在孩子的枕頭底下,好給孩子們一個驚喜。孩子們一看到枕頭底下的壓歲錢,就會顯得特別興奮。孩子們可以用壓歲錢買自己心儀的玩具、書本等。

這就是我們快樂的春節!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3

起源於原始崇拜魚。在除夕年飯中,魚除了象徵年年憂鬱的吉祥意義外,還有隱祕的鎮邪意義。早在漢代畫師所繪門上的扣環,多有魚餙作鎮邪物。唐代的屋門、櫃門、箱門等,都盛行魚形拉手,以示鎮邪的功能。這影響了後世除夕年飯的魚俗。看來,除夕的魚,在餐桌上是招財,餐桌外是鎮邪,只是後一種功能其隱義,逐漸為人們所淡忘了。

過年食魚的習俗,大江以南的不少區域,似乎有一個潛規則。魚是宴席上最後一道菜,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作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餘”。有的地方,年飯時吃魚,要留頭留尾到明年(即年初),表達新年“有頭有尾”的祈願。

擺魚也有講究:魚頭要對着貴賓或長輩,體現尊敬;來客是文人,將魚肚對着他,贊他肚裏有墨水,滿腹文章;來客是武將,講魚脊對着他,誇他剛武豪放,可作脊樑。還有魚端上桌時的擺放,魚頭對着誰、尾對誰,擺下後不可再端動。魚頭所對的人“剪綵“,魚尾所對的.人“贊助”;先由二位對飲一杯酒,再由魚頭的人首動筷夾魚吃(所謂“剪綵”),隨後大家才可以動筷,熱鬧氣氛,歡語一片。

祖國地域廣闊,民族風俗各異,過年食魚美饌紛呈。朝鮮族人春節家宴,愛食“明太魚”,祭祀林明太(古時,他發現一種魚,幫同胞度饑荒之災)。傣族人食竹燒魚,從江裏撈鮮魚,開膛破肚,把豬肉和佐料塞入魚肚內;砍來一節毛竹,劈開縫夾住魚,放火堂裏慢烤,待魚香、肉香、竹香飄逸出來,用手撕着吃,意味着來年“紅紅火火,有好運”。

侗族人大年初一,從魚塘裏撈數條鮮魚,煎、炸、燒、燉擺滿一桌,香氣四溢,預祝新年吉慶有餘。苗族人過年吃五香魚,把魚去腸臟後切成小塊,用醬油、鹽浸泡,晾乾入鍋油炸;趁熱又浸泡在白糖、米酒、生薑汁的湯水裏,晾乾入鍋不防水,再放白糖、芥末、火燎鍋生眼,魚出焦香味,食之口齒生津。這道魚菜,甜、鹹、焦、香五味俱全。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4

正月初二到四奶奶家去包餃子。來到她家,我就聞到一股香味,到廚房一看,四奶奶正在做餃餡呢。餃餡做好了,四奶奶開始和麪,於是我們就開始動工了,我先開始在趕餃皮,媽媽説比賽看誰做得餃皮最圓。為了把餃皮做圓一些,我的雙腿可沒有停下來過,不停地繞着餃皮轉,轉到這邊又轉到那邊,忙得不可開交,四奶奶笑着説我:“你看你那就像‘小牛子拜四方’樣!”四爺在一旁包餃子,我就開始“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了:“四爺,你看我這幾個餃皮趕得是不是很圓啊?”四爺説:“圓,很圓。可你這兩面都有面粉,我這餃子不好封口了啊。”後來,我就注意了,不讓兩面都有面粉,我又拿着一個問:“這個行不行啊,又圓而且只有一面有面粉的?”四奶奶就説:“恩,真棒!這個非常好!”爸爸和小叔兩個是最懶的了,兩個都呆在家裏玩電腦。四爺就拿了一個餃皮,把裏面包的全是辣椒粉,並與別的包法不一樣,説:“這個是給你爸的。”妹妹又包了兩個空的,説是給小叔的。餃子終於可以吃了,我們首先給了爸爸一碗,爸爸吃着説:“這餃子怎麼是空的?”後來爸爸又喊着辣,拿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着飲料。我就説爸爸:“你運氣真好,三個都被你你給碰上了。”後來,爸爸吃的時候特別小心,我們説沒了,可他不聽。。這真所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餃子是我最喜歡吃的,所以吃了一碗又一碗。後來,覺得肚子有點脹了,我説:“我覺得我好像吃的有50個了。”大家都笑了,四爺説:“50個沒有,至少到30個了。”這才有過年的氣氛呢。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5

六(5)班 馬婧 明天就是春節了,我非常高興,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飯菜,香噴噴的點心,還能得到很多壓歲錢,我越想越高興,當晚我興奮得一夜都沒睡,腦子裏想的全是飯菜,點心、壓歲錢,還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愛的玩具春節的早上,我第一個從牀上跳起來,抖擻抖擻精神,活動活動筋骨,然後高高興興去叫爸媽,爸爸見我起得這麼早,也不甘落後,從牀上翻身便爬了起來了,媽也陸續地起牀了,洗完臉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個痛快!一想到吃,我就來勁,忙向爸媽建議做這做那,媽媽是我家的主廚,因此做什麼由她這位裁判來決定,媽媽説:“很久沒吃過餃子了,包些餃子吃吧。”我們都非常贊同。 決定做什麼以後,我們便分工進行了,爸爸做肉餡,媽媽揉麪,我燒水。我們幹起來都十分有勁,不到半個小時,肉餡弄好了,餃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燒開了。媽媽便熟練地包起餃子來,我和姐姐也學着包起來,我好不容易包了三個,還個個難看死了,還真難學啊!媽媽説:“我就天生會做啊,不吃點苦,努力學,怎麼能學得好呢?”我聽了有點慚愧,便吸取教訓,重新揚起風帆,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這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什麼都應該刻苦。 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揉的面已經全部做成了餃子,我和姐姐燒的水也已經在鍋裏翻江倒海了。媽媽便把餃子放進鍋裏,煮了起來。媽媽在中途還加了一些佐料,使餃子更加好吃,約摸過了十多分鐘吧,媽媽便把餃子撈起來,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還放了一些湯。我媽剛弄好湯,我便搶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個痛快!由於吃得太快,舌頭都火辣辣的。 我們個個都吃得滿嘴是油,便歡天喜地去看精彩電視節目了。 啊,真是一個快樂的春節啊! 點評:文章雖然語言樸實,但是文章把包餃子的過程描繪得

淋漓盡致,讓人彷彿身臨其境。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6

時間過得好快啊,眨眼間春節就要來了。要知道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每家每户都在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這是過年的習俗!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説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中每家每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 ,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7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間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己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春節的習俗多着呢!

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篇8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貼春聯,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説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不同顏色、口味的菜,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何必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kjmq8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