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通用9篇)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通用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通用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通用9篇)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1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習俗則多種多樣,並且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節時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宮嫦娥。金門人中秋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主要是婦女和小孩,且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設案,桌上擺滿佳果和餅食,銀燭高燃,香煙繚繞,然後拜月。

中秋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約1至3公尺,多用碎瓦片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之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焰熊熊,極為壯觀。

還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如今中秋習俗,遠不如舊時盛行,祭月拜月活動已經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彩多姿的羣眾賞月遊樂活動,唯獨吃月餅,仍很盛行,把酒問明月,慶賀美好生活,為遠方的親人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2

八月十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每到中秋節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團聚在一起,在陽台上吃着月餅,欣賞着月亮,那天的月亮特別的圓,如一張金黃的煎餅。

去年八月十五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過晚飯,我便拿出一大盒月餅,那個月餅的包裝盒子十分漂亮,它是用金屬鐵皮做成的一個精緻的盒子,盒子上面用塑料紙貼着,紅紅的、黃黃的,在燈光下還會不停地閃爍着,特別華麗。我想:裏面的月餅可能也一定很好吃吧,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盒,裏面是一個個圓圓的月餅,月餅的外面竟然還有一張透明的塑料紙包着,我撕開包裝紙,月餅的香味一下子從中跑出來,跑進了我的鼻子裏,“好香好香!”我忍不住吃了一口,説:“這月餅真好吃。”我讓爸爸、媽媽也嚐嚐。他們嘗後連忙説好吃、好吃。後來我們發現一盒月餅中有不同的種類,有豆沙、椒鹽、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種月餅。”我們邊吃邊欣賞着窗外的月亮,有説有笑的。那晚的月亮真美麗,我彷彿看到了嫦娥在月宮中跳起了歡樂的舞蹈。看着看着,我覺得那晚的月亮特別特別的圓,就像祖國大家庭的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的樣子。

中秋節的月餅真好吃啊!它一直甜到了我的心裏;中秋節的月亮真美啊!它美得讓我賞心悦目。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3

中秋節,幾乎是家家户户都在吃月餅,有蛋黃餡的,有豆沙餡的、有綠豆糕餡的、有棗泥餡、水果餡、有香芋餡……。,每一家都吃得開開心心,每一户都吃得高高興興,那種感覺無法形容,然而月餅的由來你知道嗎?也許有很多人不知道吧!現在我就給大家講講,月餅的由來和在海上世界吃月餅的時候發生的一些有趣事情吧!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隨着科學的'發展,祭月現在催向理性,慢慢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

月餅象徵着團圓,也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拿着月餅、西瓜、水果,等物品對着月亮: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上一個中秋的時候,我們全家和樓上全家一起去海上世界去度中秋節,我們買那種皮很薄而且會融化的冰皮月餅,還有水果月餅,蛋黃和蓮蓉月餅。隨着現在的技術越來越好,工藝越來越棒,幾乎能做出一個又一個美味香甜的月餅,我們吃着美味的月餅,聽着美妙的音樂,好像自己生活在夢裏一樣。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4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陽台上,吹着涼爽的秋風,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問媽媽:“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呀?”媽媽就給我講了觀於中秋節的習俗。

每年8月15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是的中秋是一年四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秀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8月15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月亮更圓滿,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所以又叫團圓節。

在我國,城鄉羣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師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孟良錄》中,那是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聽着媽媽所説的我禁不住想起一首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是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與生風歸去,有空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時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有陰情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5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在這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重陽節、元宵節……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中秋節。

中秋節是由於八月十五這一天居秋季之半,所以叫中秋節,又因為十五的月亮正圓,民間俗稱團圓節。“團圓節”,真有趣的名字,沒想到中秋節還有個這麼好的名字!

中秋節有許多美麗的傳説。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折桂。朱元璋與月餅起義等。這些故事生動有趣,你也來讀一讀吧!為了慶祝中秋節還有很多詩人寫了關於中秋節的詩歌呢!《中秋》。水調歌頭》。《中秋月》。《太常引》。《八月十五夜玩月》等。這些都是詩人們在中秋寫的詩。

在中秋節有許多習俗:吃月餅。賞月。走月亮。放天燈。它們都是中秋節的習俗。

每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都會回奶奶家。每年這時,大爺一家,二爺一家也都會回到奶奶家,一家人團團圓圓、説説笑笑。哈哈,要不怎麼叫團圓節呢!這時候奶奶會做許許多出國多的好吃的,當然最主要還是吃月餅。吃完飯後我們就下樓去賞月。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是個美好的節日。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6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説,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7

八月十五是我們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們國的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月亮圓得像個白玉盤,我們都會欣賞着美麗的月亮,也就是賞月。

中秋節也叫中秋節或團圓節在中秋的前幾天,大街小巷都有月餅賣、有燈籠賣。到了中秋節那天,家家户户都擺着月餅賞月,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着佳人團圓的象徵。在中秋節的夜晚,小孩子提着燈籠,掛着熒光棒,在小巷裏追逐、玩耍;而大人們在家裏吃月餅賞月;年輕人出外猜字謎、逛街。

每當到了中秋節,東莞就會煥然一新。街上人來人往人們都會拿着月餅去拜訪好友,在漆黑的夜景裏,人們都拿着熒光棒,一閃一閃的,增添節日的喜慶。中秋節,人們都非常開心、喜慶。月餅又圓又甜,象徵着團圓和甜蜜。年老的爺爺婆婆們都會給年幼的小孩燈籠錢,寓意着給福祿小孩,希望小孩子平安。中秋節的燈籠精緻美觀,各形各色。

中秋節象徵着團圓,而且一年一度。“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有民風名俗都有他的意義。中秋節已經有多年的歷史,希望我們的炎黃子孫能把這個傳統。

發揚光大,讓中秋節聞名全世界。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8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擁有着中秋佳節的季節不得不稱之為別出心載。

在這天晚上,它不一樣。它有着仙女般的容貌。有着超凡脱俗的氣質。有着朦朧輕悠的飄渺,更有着如侶如伴的思念。

金黃的翡翠點綴了它的面夾,飄渺的朦朧裝飾了它的黑髮,使它活象一個栩栩如生的仙女的面容。睜一眼便射出萬丈光芒,照耀大地,迷惑所有的人類,正好應徵了傾城傾國。

正如“微露之光,怎與月爭輝“。在這漆黑浩瀚的夜空,竟不見平日的明星。僅連一顆也奪不過它的色彩。它傲視塵俗。它的羽翎拍滿了整個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騷客甘敗於它不凡的氣質之下。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它那可望而不可及又令人有飄渺之情。朦朧神祕的色彩,正如我今日所再次的閲歷。那嫦娥奔月依成佳話,那穿梭古金古今的傳説又何嘗不是人嚮往。

淡淡的輕紗仿似羽衣,賜予它秀麗的裝着。而我們卻至多站在窗台對它遙遙呼望。

“他鄉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月圓人不圓,伴隨着輕風月影總免不了相思之情。倩風挽月,撒下了無盡的夢,但我們的夢難圓,我只好寄託着它飄落下的羽毛,深深地,輕聲地呼喚着它的名字。

你看那飄落的餘輝,正是寄於我們的希望。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450字9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中必定要吃的食物就是月餅。

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温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元兵”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裏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

月餅是中國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作為傳統食物,為什麼能流傳至今呢?一是寄託對親朋好友的思念,二是月餅口味很好,味道豐富多彩,樣樣有特色。隨着製作工藝的改善,月餅的樣子也有了改變,花紋多了,漂亮了,也有了一些文字。相信在以後的發展中,月餅的樣子和口味會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kemvn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