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習俗作文 >

【熱門】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錦集十篇

【熱門】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錦集十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錦集十篇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1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為盛大的節日。因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節習俗。我們亳州地區的春節從臘月初八開始就準備,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春節活動延續達一個月之久。

臘月初八早晨要喝臘八粥。這種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裏面還要放上紅棗、栗子、綠豆、花生仁等。常言道:“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一般人家從這天開始就着手辦年貨了。殺豬宰羊、做新衣服、採購各種年貨。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和掃除的日子。一般人家常在臘月二十四祭祀,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一天還要把家裏打掃乾淨。

臘月三十是除夕,這一天全家團圓,除舊迎春,還要到墳地裏祭祖。這一天早晨,家家都要在門上貼春聯。中午閤家要吃團圓飯,除非萬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充滿了融融的天倫之樂。晚上吃過飯,親人團聚在一起,把瓜子、花生、飲料、水果等都擺在茶几上,然後一起看春晚。晚上還要“守歲”,年輕人很少睡覺,一直要等到第二天凌晨放炮。

大年初一最為隆重,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起牀,穿着新衣,向神主、祖先、長輩拜年。這一天早晨只准吃餃子。如果誰吃到了餃子裏包的錢幣,誰就在這一年裏好運連連,財源滾滾。小孩子們要給長輩磕頭要壓歲錢。吃過餃子,男的要去鄰居家串門拜年,女的則在家裏接待客人。到了中午,親人們仍在一起吃團圓飯。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燈節。晚上人們在街上放煙花,每一户人家都要在門前放兩盞燈,街上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另外,在春節期間,我們亳州地區還有一些“忌諱”。如過年蒸饃、炸丸子時小孩不能在廚房裏,以免亂説話。正月初五不能動剪刀等。這些“忌諱”如今有的還存在,有的已無影無蹤了。

家鄉的春節真是熱鬧有趣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2

春節即將來臨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為大家可以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訪友

記得去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在家裏學寫對聯,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寫對聯,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裏蘸了蘸,然後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具體內容我已記不清了。那一幅對聯寫得非常工整,我見了就對伯父説:能教我寫對聯嗎?我清楚地記得伯父問:你會用毛筆嗎?你知道應該怎樣寫對聯嗎?我搖了搖頭説:不會。於是他又説:你今年又長大了一歲,居然連毛筆都還不會使用,趁着這個機會,我就教你幾招吧。聽了伯父的話,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伯父告訴我,寫字時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後又詳細地告訴我應該怎樣使用毛筆。聽了伯父的一番話,我終於學會了使用毛筆的一些最為基本的方法。接着伯父又讓我寫了幾個字給他看看。我寫了五個字:我最愛中國。寫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剛使用毛筆吧!伯父見了笑了笑:字倒是寫得不錯,就是筆畫不直。

於是伯父又教導我:寫每個字時並不是要用同樣的力量,在寫每個字時,用的力量要有輕重變化,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更有變化,看起來也更美觀。伯父説完還示範地寫了幾個字讓我模仿。看着伯父寫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伯父的樣子試着寫了幾個字,還真有進步,比剛才寫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開心極了。

伯父還告訴我,寫字要經常訓練,多去模仿名貼。寫得多了,字就越寫越好看。在這個春節,我初步學了點寫毛筆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壓歲錢還更高興,還更實惠。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是在街上賣的現成的,那是油印的,也很漂亮。總之春節對聯是少不了的。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3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是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了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4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裏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裏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着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閒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5

“哦!過年嘍!”你猜我為什麼這麼高興,因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興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點燃,只聽見“砰”的一聲,炮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正當我疑惑不解時,突然頭頂上“噼噼啪啪”的嚇我一大跳。啊!原來是鞭炮啊!虛驚一場!終於到激動人心的時刻了,只見哥哥拿出一個“大三角”,用打火機一點,那“大三角”噴出了五顏六色的火星,正當我們以為它快熄滅時,突然,天空又出現了五彩斑斕的煙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來。

你們知道這天為什麼叫除夕嗎?而且還要放炮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從前,山上有個怪物,叫做“夕”,“夕”無惡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動物吃人,誰見了它都嚇的魂飛魄散,人們恨之入骨,卻又無能為力。後來,有個神仙告訴人們嚇跑“夕”的方法。第二年,當“夕”再下山時,突然發現大量的火光,“夕”驚慌失措,這時,到處都響起了爆竹聲,“夕”更是驚恐萬狀,立刻拔腿逃跑,從此,“夕”再也沒來害人了。

當然,我的家鄉過年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吃餃子,餃子裏包硬幣,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裏幸運;還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變成了“大富翁”;還有吃團圓飯……

春節,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來,也包含着炎黃子孫濃濃的情感。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6

春節傳説之二:萬年創建曆法説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他,他設計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有道。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

有一次,祖乙去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説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結尾: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察,精心推算,制定出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説就是為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7

春節的由來與風俗 春節大約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原為農曆的元旦,民國時改稱為“春節”。新中國成立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真正被廣為流行至今。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俗稱“過年”。 這是中國民間歷史最悠

久、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有傳説春節始於舊曆"元旦",便是皇帝戰勝蚩尤的勝利紀念日。 也有傳説新石器時期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另有一種傳説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能為人們帶來災難,通過燃鞭炮可以把“年”趕走。也有傳説 “春節”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 。

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荷包蛋、全魚、美酒、花生、瓜子、糖果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小孩穿新衣、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跳鍾馗、舞獅子、耍龍燈等眾多活動,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中國人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8

與北方不一樣的是家鄉的春節來得要晚一些,一般都是從臘月二十幾才開始的。這時,大家都忙着在大掃除,用撣子掃去灰塵,將窗簾。牀單等都刷洗乾淨,家裏一定要顯得乾淨整潔才行,好迎接小年的到來。

小年,是在臘月二十三開始的。天一黑,鞭炮聲就響了起來。這個時候,家家户户都要在灶前點幾支蠟燭,求灶王爺保佑希望一年平安。

臘月二十九之臘月二十七,是大家最忙碌的幾天了。因為這幾天就要把年或準備好,家裏要準備一些水果。瓜子和糖,用來招待客人。除了要準備這些東西之外,還要將過年時用的。穿的等預備齊全,已在過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到了臘月二十七。八和除夕這三天,家家就都開始團年了,外地打工的人,都要趕回家,吃這頓團年飯。街上到處都飄着酒肉的香味,家家都殺雞宰羊,趕做年菜。然後,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一起看春節晚會……

初幾裏,大家就開始拜年了。拜年,就是給自己尊敬的人家裏去拜年,送上一份份精美的禮品,説上一句句温馨的祝福。然後主人家就會拿出一個大大的紅包,表示自己的心意。

元宵節到來了,這一天咱們是要吃湯圓的,吃湯圓就是為了讓一年能像湯圓一樣,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有時,還要在其中一個湯圓裏放一枚硬幣,誰要是吃到了有硬幣的這個湯圓,就意味着你的這一年能有好的運氣,真是太有趣了!

元宵過去了,年也就完了,咱們也又要去上學了,大人們也都忙別的去了,春節就這樣結束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9

一眨眼,又迎來了春節。羊年,一個讓人期待的年份,我們都長大了一歲,又可以收紅包,可以一家人吃團圓飯,開開心心的。

除夕夜,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今年,我們來到了諸暨,好菜一道道上,紅包一個個收大人們談得投機,小朋友們玩的開心。

午夜一到,鞭炮聲四處響起,一朵朵鮮花在空中競相開放,我和表妹趴在窗前,幻想着新一年的美好,欣賞着空中美麗的煙花。

正月初一,我們不在家,一早我們就乘車去拜訪老爸在蕭山的親戚了,午飯在蕭山吃,晚飯也一樣。第二天還是如此。到年初三,我一早醒來老爸老媽就不見了,可我並不着急,他們去菜市場了,去準備中午給親戚們吃的飯菜去了。

照現在,接下來幾天就是我們出去走南闖北的時候了,去領略祖國的文化古蹟,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也可以去國外玩玩,只要你要錢,哪兒都可以去,換在以前,這時候還在過年呢,小朋友們手中拿着鞭炮東放一個西放一個,大人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聊聊這個,聊聊那個,還有些在看着這些小朋友們奔跑着。

過完年就到元宵了,過完元宵才算到新的一年了,元宵元宵,必然少不了主角湯圓,每家每户都飄出了湯圓的香味,這時候上街走一走肚子馬上就咕咕叫了。

這些就是我們紹興以前和現在的春節,也和我們來介紹介紹你家鄉是如何過春節的吧!

春節習俗的作文400字 篇10

春節,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都有不同的過法。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潮汕的春節。

潮汕的春節在臘月二十三開始,臘月二十三,孩子們就開始放假了。孩子們一到這個時候,就扔下書包,跑到超市裏。買春節的糖果和零食了,牛奶糖、水果糖、巧克力……孩子們大把大把地往購物籃裏抓。孩子們忙,大人們也不閒着,他們抓緊時間大掃除。女人們則在菜市場裏忙碌着新年的吃喝。老人們則在忙着做糕點。忙着忙着,除夕夜就到了。

除夕夜裏,家家吃團圓飯。穿新衣。吃完團圓飯,便奔到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一邊看,一邊往嘴裏送着大把的零食與糖果,不知不覺,時間便在精彩的節目裏溜走了,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晚輩們領到了壓歲錢,小輩也給長輩們壓歲錢,這樣,除夕就從我們手中溜走了。

正月初一,店鋪大多數都關門了,大人們也帶着禮物到親戚、朋友家拜年。

正月初二,最忙的便是已出嫁的女兒了。因為,女兒們要在初二這天拿着禮品與兒女、丈夫一起回孃家拜年。在孃家吃完午飯後,便要在晚飯前回到婆家。

正月初七,對素食者來説是最好的日子,那天要煮七樣羹,七樣羹是由七樣菜熬成的,七樣菜分別是蘿蔔、厚合菜、大蒜、葱、韭菜、芹菜、春菜熬成的。這是我們潮汕特有的民族風俗。

正月十五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大家要去買元宵燈,買好後,就迫不及待地等待晚上的降臨,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小孩們拿着元宵燈到大街上,從街頭走到巷尾,到處都是流光溢彩。到處都充滿喜氣與歡笑。正月十五這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呀!這的確是美好而又快樂的日子。

正月十五這天過後,春節也就結束了。人們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的上學,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xisuzuowen/0rn7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