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民俗作文 >

【熱門】民風民俗作文合集10篇

【熱門】民風民俗作文合集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民風民俗作文合集10篇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家鄉的民俗民風我的家鄉在美麗的餘杭我愛我的家鄉,因為那裏是我生長的地方那裏有我童年的回憶有我童年的快樂。

説起家鄉的民俗民風啊,那可是説上三天三夜也説不完的,因為每個民俗民風的歷史都是十分的長遠的。

吃鹹茶,是其中的一個民風,特別是在過年的時候喝上一杯心裏喝得暖暖的,這喝鹹茶其實是一種獨特的喝茶方式,只有在餘杭本地才能喝到,頗有情趣,這喝鹹茶已經流傳了很久了至今還廣為流傳着,這鹹茶是以少量的茶葉配上多種材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隨意的搭配但是這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橙子皮、烘青豆、野芝麻,用水沖泡,透過玻璃杯可以看見杯中的茶葉在翻滾釋放出自己的香味,這麼多材料在杯底構成了一幅畫似乎呈現的就是這餘杭的青山綠水,十分的美。

輕聞一下啊!這橘子的濃香、茶葉的清香、芝麻的醇香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成為一種更加清新完美的香味,令人不願重重的去聞這香味生怕破壞了這完美的氣息,喝上一口茶中帶有淡淡的鹹味,為什麼叫做吃鹹茶呢?這也是有原因的,其實這杯底的材料也可以吃,可是這杯底的材料這麼吃呢,可用手堵住杯口,另一隻手輕拍杯底,這材料就出來了,可以吃,真可謂是聞之清香,食之可口啊,待客時主人家必須捧出這清香的鹹茶,這是待客之禮。

喝上一杯茶邊喝茶邊拉家常,談笑風生,有的會唱山歌,一唱眾和,哼哼小曲。

直到吃完這茶中的材料,大家才會起身離開。

你們是不是也想來嚐嚐這鹹茶呢?不喝不知道,一喝忘不了。

歡迎你來我的家鄉—餘杭,來品嚐這美味的鹹茶。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我:“外婆,你是貴州人,你能説一下你們苗族人在過年時一般會做些什麼嗎?”

外婆:“我們啊,過年一定要大掃除,表示把黴運掃掉,然後要貼對聯啊,貼門神啊什麼的,説大吉大利,還有,以前外婆還沒和你外公結婚的時候,外婆就會在家裏擺上桃花,這裏的人都説,單身的人過年插上桃花來年可以走桃花運呢!”

我:“是嗎,外婆,你們那兒的習慣好特別啊,那大年三十又要幹什麼,或者不能幹什麼呢?”

外婆:“年三十要吃團圓飯,然後那個,好像是魚只能吃一半,還有一半得留到初一才能吃,説什麼年年有餘。”

我:“外婆,我在手機上查好像還有説團圓飯吃好小孩子還要提着燈籠去大街上唱什麼歌呢!”

外婆:“哦,這個都是以前的習俗,現在基本上都沒了,因為貴州已經開發了,所以基本上很少會有人那樣了!”

我:“那,外婆,大年初一,初二又要幹些什麼呢?”

外婆:“年初一啊,一大早要穿上新衣服,去向親戚拜年,對了,初一絕對不可以洗頭洗澡掃地,初二才能洗頭洗澡掃地。”

我:“外婆,為什麼啊,為什麼初一不能,只有初二才能洗啊?”

外婆:“因為,都説初一是運氣,初二掃黴氣,知道了吧!”

我:“哦,外婆,那你知道温州又有什麼很特別的民風民俗嗎?”

外婆:“這我倒不太清楚,你外公應該知道,不過大概我還是知道一點點,就是年三十一定要吃芋頭,因為温州話諧音‘餘,裕’,吃芋頭是好事嘛,所以一定得吃芋頭。”

我:“外婆,你還知道其他的嗎?”

外婆:“温州每年大年初一都要放開門炮,關門炮,然後都會在大年初一領紅包嘛,其它外婆就真的不清楚了!”

我:“哦,謝謝外婆啦,吃飯去嘍!”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春節時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熱鬧的日子了。

俗話説:“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雖是在濮陽過年,但是我們很快樂。

“二十三 ,祭灶官”是因為傳説二十三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彙報人間情況的日子,要買來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了以後能粘住灶王爺的嘴,讓灶王爺只説好,不説壞。

“二十四,掃房子”新年快到了,房間已經有幾個月沒有打掃了,得快點打掃乾淨利落才行,快點行動吧。

過了二十四,大人們都忙了起來,就連我們小孩子也忙了起來。大人們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燉肉肉,貼花花、蒸饅頭……我們小孩子就去買鞭炮、放鞭炮 。有的時候還幫幫大人在家裏裝飾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齊齊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來了,更使人們激動人心了。除夕,家家户户張燈結綵,熱熱鬧鬧,充滿了愛的氣息,大人們把早就準備好了的的年夜飯端出來,門外的鞭炮聲聲響震耳欲聾。吃完飯,好看的春節聯歡晚會就開始了,這一夜,每家每户的燈都亮着,都還沒有睡,鐘錶一分一秒的走動着,12點了,響起了一聲聲的鞭炮聲……

大年初一,大家早早的就起了牀,吃完飯,就去串門了,“噔噔噔”,家裏又來了一位客人,一進門,就互相説:“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們就回家了……過了這幾天,春節也就過完了,學生們就應該上學了,我們也該忙碌的生活了!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洪洞民俗:三月三接姑姑

一個神話能流傳下來,是因為它有一個好的故事內核;一個美好的故事,能演繹出一曲千古神話,比如農曆三月三洪洞的“接姑姑”活動就是這樣……

一條彎彎曲曲的汾河,順着山勢穿過洪洞,在低窄的谷底,分割出河東、河西兩塊高地。河東頭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住着娥皇、女英兩位少女。兩位少女的父親叫堯,當時已八十多歲,白鬍子老長,是當時的天子。但天子也有不如意的事,這就是自己六十多歲才生出的兩個寶貝女兒漸漸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堯經過仔細甄別“檔案”,決定對一個叫做舜的青年進行考察。

舜在河西頭住着。河西山丘相連、地脊民窮,舜自然是個窮後生。因為生母早逝,家裏除了小妹,人人都不喜歡他,特別是他的後母和弟弟象,總想謀害他、獨吞家產。他卻毫無怨言,以仁愛之心感化家人。以德治天下的堯瞭解了這些情況後,不由對身邊的人感歎道:以仁報毒,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於是決定把兩個女兒都嫁給舜。

在歷山上種地的舜,聽到這個消息後,當然高興的不得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堯這個老頭太古板,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個道理,雖然讓他白撿了兩個美女,卻不給女兒一點陪嫁,就打發女兒去了他家,更不用説給他個一官半職了;而是讓他繼續在歷山上面朝黃土背朝天。舜心裏並沒有什麼不樂意,還是帶着兩個漂亮的妻子在歷山繼續過種地的苦日子。但讓他更沒想到的是,娥皇、女英兩位妻子,雖然出生於皇家,高貴無比,卻並不高傲,除了在妻子名分上也不免俗的爭過大、小外,還是賢慧的很,兩人一過門,就脱掉皇家冠服、換上農家布衣,二話沒説,就和他一道下地幹活、操持家務了,更了不起的是,她們還關心民間疾苦,平時平易近人,急時扶危濟困,幾年過去後,兩人臉曬黑了、手變粗了,和一般農家婦女沒什麼兩樣了,此時的舜,在兩位妻子的幫助下,把他“承包”的歷山治理的井井有條,已成了河西當地冒尖的富裕户、模範户。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舜和兩位妻子致富後不忘鄉親,經常幫助周圍百姓,就連當時死活看不上舜的家裏人也和他們搞好了關係,使舜的聲望直線上升,河東的人都願意遷移到河西居住,這時候堯看時機到了,於是就名正言順地提拔舜為接班人,還把他扶上馬,又送了一程……

而河東、河西的百姓,不僅為他們當地出了兩個天子而自豪,更為娥皇、女英兩女下嫁的賢慧所感動,故以其後輩自豪,爭相敬奉。鑑於堯籍羊獬,舜籍歷山,自堯女嫁舜以後,兩地便結成了聯姻親眷。歷山人稱舜為爺爺,稱娥皇、女英為娘娘。羊獬人稱舜為姑父,稱娥皇、女英為姑母。河東、河西兩邊以親戚形式走動,於是洪洞後世就有了三月三接姑姑的民俗,一直流傳至今……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泱泱華夏,悠久的歷史令人沉醉,古老的飲食文化也撥動着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絃。

嘉興,一座古樸而美麗的江南小城,尤以粽子、南湖菱等特產聞名。嘉興的粽子極具特色,有鹹有甜,軟糯適中,有着江南特有的玲瓏之態。嘉興的農村常在端午前後包粽子,農婦們先洗淨粽葉,包出一個類似小三角狀的形狀,然後在裏面加上糯米和餡兒,最後再把粽子用線纏住,當裹粽線打成結的那一刻,也是美食之旅啟程的一刻。接下來的時間,便只需耐心等待,烹煮的沸騰聲,醉人的粽香,牽動着每一個期待美食之人的心。

紹興,與嘉興相隔不遠,但在飲食上卻有着明顯的區別。紹興人不像嘉興人那麼喜甜,他們更愛黴”物。紹興一面是高山,一面是平地,因為氣候和濕度的關係,紹興人的生活中便多了許多黴”物:如黴乾菜,黴豆腐等。其中還有一種我認為和黴乾菜相似的食物,稱作黴筍乾。當地人先把煮好的筍切成條,然後放在大竹匾裏進行照曬。黴筍乾做成後,密封儲存就可以了。黴筍乾可以做湯,做菜,也可以做配料等等,可謂百搭之物。

無論是嘉興的玲瓏精緻,還是紹興的因地制宜,我都將細細品味,它們都是我的家鄉,都承載着我濃濃的鄉情!

民風民俗作文 篇6

按照廣西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開始。這天,是傳統的小年,是灶神爺昇天的日子。人們殺雞宰鵝祭拜灶神爺,企盼在新的一年裏衣食無憂。

臘月二十五左右,人們必須選出一天來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此外,人們還要買菜,割肉和準備年貨。

除夕,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鞭炮聲日夜不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飄着一股煙火和酒肉的香味。人們在門口貼上新的對聯,屋子裏貼滿各色的年畫。人們到晚上還要吃團圓飯,在外邊做事的人,必須要趕回來。此外,大人們是要看《春節聯歡晚會》的,小孩子們燃放煙花,真是快樂的時光。

正月初一,春節有一個高潮到。大街上的店鋪不但不關門,還有許多小販在大街兩旁擺攤,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三個一夥,五個一羣,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們牽着大人的手,購買玩具。

正月初二,人們開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賀。這天,是不可以説不吉利的話的。

元宵上市,春節最後一個高潮到,這一天,大街上像是在辦喜事,張燈結綵。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還有猜謎踏歌的活動。大街上也許會有舞龍的節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煙花爆竹。這天,人們是要吃元宵的。

過元宵,春節差不多也就結束。天氣迴轉,農民開始春耕,學生準備上學,人們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

民風民俗作文 篇7

我的家鄉在鄭州,是一座美麗的城市。這裏大多都是漢族人,那麼漢族的民風民俗是什麼呢?

首先,漢族人的衣着是多樣化的。男生大多以灰色羽絨服、黑色運動褲為主,而女生的服裝可就不同了,有穿白色羽絨服的,有穿藏藍色衝鋒衣的,還有穿紅棉襖的。大街上行走着“五彩繽紛”的人。

漢族的食品也是口味各異的。主食一般為米飯、麪條和饅頭,而配菜嘛,是數不清的:梅菜扣肉、紅燒肉、酸菜魚、醬香排骨、炒花菜等等。還有牛排、漢堡包、披薩、意大利麪之類的既可以做主食又可以當配菜的食物。辣椒在漢族人民的餐桌上也是司空見慣的,但吃辣的人大多都聚集在湖南、四川、重慶等地區。胡辣湯和燴麪是鄭州的特產,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來嘗一嘗哦!

説起文化來,漢族可是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呢!漢族又名華夏族,是炎黃二帝的子孫後代。語言為漢語,使用漢字書寫。姓氏多為單姓,有少量複姓。

漢族的傳統節日——春節馬上就要到來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掃,還有幾户人家已經貼上了倒“福”和對聯。在春節那一天,人們會點燃花炮,火光照亮整個夜空。大年初一,街上熱鬧極了,到處都是去拜年的人。走到人羣中,原來老人們正在開茶話會呀!仔細聽,發現他們正在討論昨天的年夜飯。看到這一幅幅場景,我的心頭湧過一陣暖流。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對漢族有了更多的瞭解了?如果你也是漢族人,那就一起創造美好生活吧!

民風民俗作文 篇8

新年,我相信,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來,咱們廢話少説,接下來就讓我講一講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新年吧!

你知道咱們的傳統節日新年都要有那些東西呢?嘿嘿,沒錯,新年咱們要準備:魚、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買鞭炮、對聯和福字。下面,就讓我講講我這一次過年的經歷吧!

早上(當然,不是過年的那天早上),母親帶我出去買鞭炮、對聯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擺滿了買年貨的攤子。我對母親説:“母親,咱們先期買鞭炮吧!”母親爽快地答應了。

我們走進了一家買鞭炮的店鋪,我相中了幾盒小鞭,我對母親説:“母親,我要這些。”“沒問題。”母親爽快的説母親也買了些掛鞭。

買完鞭炮,母親又帶我走進了賣福字合買對聯的地方買了一些福字、對聯等回到家貼在窗上、門上和牆上。

買完了東西,我們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對聯堆在了門上和牆上。

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母親每年貨的經歷(以前都在爺爺家玩,沒空去),怎麼樣?

民風民俗作文 篇9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去廣西桂林旅遊。在旅遊過程中,我發現廣西桂林的瑤族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風俗。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假如你有一天去瑤族遊玩,看到一位小女生脖子上戴着一漂亮的銀項圈,而且這銀項圈外人是不能碰的,這表示她還沒有結婚。因為每個瑤族小女生一出生,家長就為她訂做這個銀項圈為她戴上,只到她結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為解下來。那麼,如你看到脖子上沒有戴銀項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了。

假如,你想問一瑤族小女生幾歲了,應該問:“你家酸魚淹多久了”她就會告訴你淹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齡。如你説“你幾歲了?”她理也不理你。原來,她們從剛生下來的那天,她阿爸阿媽就一定到街上買條大魚淹下,直到她結婚那天,這魚才能拿出來做給她舅舅吃,別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個小夥子,哪天你到瑤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女生踩了你一腳,你千萬別生氣的也揣她一腳。因為,她揣你一腳是表示她喜歡你,揣得越重説明她越是喜歡你。如你也踩她的話,説明你也喜歡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馬上就會請全寨的長老來訂親,你就走不了啦!要小心喔!那如果一小夥子看上誰家女生呢?他就會在晚上女生住的竹樓下唱歌,如女生喜歡他,就會和他對唱,如女生沒看上她,就會灑一盆冷水下來,那他就會知趣的走了。

同學們,你們説瑤族的風俗有趣嗎?

民風民俗作文 篇10

陝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周、秦、漢、唐等十多個朝代或重要政權先後在這裏建都,又是革命聖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豐富、文化遺存也多,許多風俗習慣多有可供追尋的歷史淵源。地域上:東面黃河、西望關隴;北臨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鄉,橫跨陝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區。民風民俗既源遠流長、根深葉茂,又爭奇鬥豔,異彩紛呈。

一 陝西民俗文化的地域劃分和秦、漢時期的發展

陝西民俗的地域劃分為:關中地區、陝北地區和陝南地區。

關於關中地區的地理特點、歷史地位、早期經營及至西漢初期的尚農遺風,《史記·貨殖傳》説:“關中自千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而公劉適邠,太王王季在岐文王作豐,武王都鎬,故其人猶有先王遺風,好稼牆,殖五穀。”

關於陝北地區新的人文風貌的`出現、地域特點與習尚,《冊府元龜》説:“秦始皇遺蒙恬攘卻匈奴。得其河南造陽之北千里地甚好,於是築城郭,徙民居之,名曰‘新秦’。”《漢書·地理志》説:“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翟,修習戰備,高尚氣力,以射氣力,以射獵為先。”這一背景,與陝北腰鼓的聲象相聯繫是可以相互印證的。

關於陝西地區的早期風習,《漢中府志》説:“漢中府,其俗強勁質樸,力農習射。武都氏叟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戇;土地險隘,其人半楚,風俗略與荊州、沔州郡同。”《寰宇記》説:“漢高祖發巴蜀,伐三秦,遷蜀七姓於商洛,其俗多獵山伐木,深有楚風。”《寧強州志》也説:“寧強州”風氣兼南北,語言雜秦、蜀。都充分顯示着相鄰地區風習的相互影響作用和風習的地域特點。

關於對先秦風習的評價,《薛思庵(野錄)》説:“讀《秦風》喜得無淫奔之詩,見得秦俗好。”顯現出對岐周良好風習傳承的淵源。

至秦亡漢興,漢高祖劉邦進軍商洛、途經霸上,西入咸陽,南屯漢中;回擊三秦,建都長安,關內關外風習會合,使民風民俗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關於秦地風習的變遷、特點及其重大意義,宋代理學家朱熹在《朱子詩傳》中有段頗為深切的概括和論述。謹轉錄如下:“秦之俗,大抵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然本其初而論之,岐豐之地,文王用之以興,‘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幾而一變其俗,則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質直,無鄭衞驕惰、浮靡之習。以善導之。則易於興起,而篤於仁義;以勇驅之,則其強毅果敵之資,亦足以強兵力農而戌富強之業,非山東諸國所及也。”

這段評論,是對歷史發展的概括和總結,也對認識以後的歷史發展有重大借鑑作用。

二、魏晉南北朝至唐宋陝西民風民俗及生產習俗的發展

漢、魏、兩晉這一歷史階段,方土遊俠、道教、佛教活動,先後在社會上出現,對民俗文化產生相應影響,對社會生活不同程度上增添了新的因素,習俗產生相應變化。方土遊俠至漢時,已漸與民間遊藝融合或以民間遊藝形式出現,在都市已頗為多見。《隨書·地理志》説:“漢中之人,質樸無文,不甚趨利,性嗜口腹,多事田漁。雖蓬室柴門,食必兼味。好祀鬼神,尤多忌惑,家人有死,輒離其故宅。崇重道教,猶有張魯貴焉!”當地習俗的特色,還是濃烈的;道教和佛教的影響也是明顯的。

至唐,民風民俗與官府的關係也至為密切。《秦中歲時記》説:“唐上已日,賜宴曲江,都人與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輦下歲時記》説:“長安每歲諸陵,常以寒食薦湯餅雞毯等,又薦雷子車;至清明上食,內園官小兒於殿前鑽火,先得火者進。上賜帛三匹,金碗一口,都人並在延興門看內人出城灑掃,車馬喧囂。新進士則於月燈閣置打毯之宴,或賜宰臣以下酴糜酒,即重釀酒也。”

盛唐,物阜年豐,絲綢之路暢通,長安商賈雲集,八方薈萃。飯店、酒樓、茶肆林立,在繁榮的飲食市場,胡風烹調,胡姬酒肆也頻增風采,蔚為民俗大觀。

李白《少年行》曾抒寫當時情況説:“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當時,胡姬學習用麪食作有自己民族特點的胡餅,也聞中全國。白居易就有“胡餅餅樣學京都”的詩句。據考,現在的芝麻燒餅,即由當時的胡餅演變而來。而麪食則是陝西人自古迄今的傳統主食。這同陝西的農業生產也是密切關聯的。陝西農業,源遠流長,生產習俗也在社會歷史發展中不斷向前發展着。

關中地區,人們羣眾讚頌水車的謎語,謎面的文字是:“曹操獨坐中原,身披八掛衣衫,領兵千千萬萬!”

至於陝南水鄉,生產習俗則更有一番景象。《城固縣誌》説:“小滿前後,農各插秧,諺曰:‘水執秧苗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則創造並反映了另一相當高的精神境界。其所含哲理與表現的藝術手法也是令人歎服並值得深入體味的。也由此可見,人民羣眾的創造力也的確是無窮的,值得重視學習的。

三 陝西民俗中與生產生活相關的一些習俗的內涵與作用

(一)陝西與生產習俗相關的有祈富求福迎神賽會等活動。如《天祿閣識祿》説:“秦俗以二月二日攜鼓樂郊外,朝往暮返,謂之‘迎富’”。我國古代以社、稷為土、穀神,立社(祠)祀奉,“春祀秋嘗”,祈賜豐收。

(二)與倫理有關的習俗也很多。“慎終追遠”,敬禮祖先方面,有清明節掃墓、夏暑“奠墓”“清暑”“中元,麻姑獻祖”十月一日送寒衣,冬至與“臘日”祭先等。

在敦崇倫常、和睦鄉里、重視姻親方面的習俗也比較多。對骨肉至親,除元旦閤家拜尊長、拜弟史、叔(媳)拜嫂,除夕閤家守歲,對童稚有“壓歲錢”外,出嫁女兒、女婿、外甥、外甥對母家、岳家、舅家逢春節、麥熟、忙罷、中秋要拜年,“看麥熟”“看忙罷”“送(中秋)節”;母家、岳家、舅家則對女兒、女婿、外甥逢燈節、暑夏、端午、重陽要“送燈”“探夏”“送(端午)節”“送(重陽)糕”!另外在和睦鄉里方面,也形成了許多“善裏親鄰”的風習。春節時,家拜之後就是出拜、相互邀約飲宴。《咸寧縣説》;“元旦,士大夫風興吉服拜祖先畢,以次拜父史,出拜師長、新族;齊民亦然。”

此外,關中地區,新婚後還有“新婚婦拜户”的習俗。

(三)健康衞生文體活動習俗方面,臘月二十三祭灶後要“掃舍”、迎接新春,各地很普遍。冬盡春至,婦女適時外出活動,以增進健康,各地也多類同。冬盡春至,婦女適時外出活動,以增進健康,各地也多類同。冬盡春至,少年士女、全民分別以各種名目、形式作文體活動,以娛悦身心,增進健康,且各有特色。

(四)歲時節令中,慰孤,施捨和開展公益活動的習俗也有許多。如清明節的拜掃孤墳、無主墳。逢節舍飯,各地也比較多。

(五)隨着社會歷史的發展,省內外、國內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和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傳説中的故事、人物、歷史人物以至域外人物也逐步進入民俗生活,以至於專門立會,進行追念。其中如:

①追念女媧氏“煉石補天”的“補天補地”,就很普遍,且產生較早。

②二月二日是藥王廟大會:《西鄉縣誌》記述説:“二月二日高坪寺藥王大會,男女畢至,踏青選勝,採野菜供食”。其他如耀縣藥王山等地都有此會,傳説二月二日是孫思邈生日。

③清明寒食掃墓,除注入紀念介子推的意義外,也掃軍墓。

④端午節,吃棕子,賽龍舟,飲雄黃酒,除前者注入了紀念屈原的意義後者因有了“白蛇娘娘和許官人”的《白蛇傳》故事,更加印證了飲雄黃酒祛邪避災的效應,而使這一習俗更加深入人心。許多地方端午節競渡,也極熱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minsuzuowen/rx3gw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