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民風作文 >

【熱門】民風的作文5篇

【熱門】民風的作文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風的作文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民風的作文5篇

民風的作文 篇1

以前過年,只是和大人湊熱鬧。今年過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節有關的風俗習慣。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貼春聯,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選一幅稱心如意的好春聯。今年選的上聯是:喜氣洋洋財旺旺,下聯是:好運多多福連連。橫批是:吉星高照。這足以預示新的一年裏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餃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們都説吃餃子好。吃餃子包含着非常豐富的文化意義。餃子諧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時,交好運發大財。因餃子的形狀又像金元寶,故又象徵團圓和財富。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意思是人們要走出家門進行户外活動。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從將軍碼頭一直走到新華碼頭。這裏是滑冰場,男女老少人頭攢動,人們身着五顏六色的節日新裝,好像給冰場上裝點了盛開的鮮花。人們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車。還有的在冰道上從高處往下放冰車,大家玩的真盡興!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歡歌笑語……

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嗎?

我的家鄉——寧鄉,這個小縣城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西部,這裏雖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眾,但家鄉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出傳統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户户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特別是在農村裏,殺豬後會請村裏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麪裏裹着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裏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着“圓”,那麼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後到的我無奈極了。

民風的作文 篇2

提起放風箏,同學們都會很興奮吧?

是的,我也很喜歡放風箏。每年的清明左右,是放風箏的最佳時節,爸爸都會帶我去放風箏。

今天,爸爸就要帶我到世紀廣場去放風箏了,我急切地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恨不得像風箏一樣一下子飛到世紀廣場。

世紀廣場終於到了,爸爸拿出我們的“長龍風箏”,我幫爸爸將風箏一節一節仔細地理順好,爸爸把粗粗的呢絨線上的鈎子掛在“龍頭”的掛鈎上鎖定。我便拿着“龍尾”,向後面一步一步地移動,爸爸拿着“龍頭”也向他的後面移動,待將“龍身”拉直後,我們默契地等待着稍大一點的好風的到來,因為“長龍”需要較大一點的風力才能起飛。

好風來了,爸爸迅急地把“龍頭”向上一拋,手拉着呢絨線,緊盯着它的起伏,倒着身子後退着小跑起來。就在爸爸拋“龍頭”的瞬間,我將“龍尾”平穩地向上一託,風箏便隨着爸爸的掌控,稍微有些沉重地飄了起來,漸漸地升高,漸漸地輕穎,它一直攀升,進而由大變小,越來越高,越來越遠,越來越瀟灑了。

我們的“長龍”在天上隨風起伏,上下舞動,左右地搖首擺尾。爸爸緊握着線拐,努力地壓線、鬆線、收線、放線,動作嫻熟優美,灑脱自然。

爸爸看我怔怔的樣子,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笑哈哈地對我説:“兒子,不要急,你長大了,肯定會比我會放風箏的!”我轉過神來,堅定的説道:“我一定會像爸爸一樣,將風箏放的'又好又高。”

我望着天上的“長龍”,自豪於我是龍的傳人,中華是龍的故鄉,中國人自古就有龍的精神。是龍,就要凌霄九天,是龍,就要有凌雲的壯志,是龍,就要自強不息。

清明放風箏,使我明白了,龍要翱翔雲天,就必須有一個湛藍的天空。我是一隻有待騰飛的雛龍,我的天空就是浩瀚的知識空域。

民風的作文 篇3

眼看着春節就要來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在度過了緊緊張張地臘月30日,終於迎來了20xx年的春節。對了,為什麼要過年呢?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從前,有一隻大怪物,名字叫“年”。“年”在除夕那天總是會出現,並欺負一些人家,有一天,“年”又來了,許多家都受到了“年”的襲擊,只有那些門上掛着紅窗簾和門前生着火,十分熱鬧的幾户人家沒有受到襲擊,應此人們知道了“年”就怕這三樣東西,於是每到除夕人們便用這三樣東西把這隻大怪物趕走了,久而久之,便流傳下來成了習俗。

記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吃完了團圓飯,便和弟弟一起跑到了樓下的空地上放起鞭炮。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老鼠炮,它一邊飛一邊還發出了“吱吱”地聲音,好像在上天之際還想呼喚同伴一起去天上偷東西,把我們逗得笑死了。

放完了鞭炮,我就和親戚朋友們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那精彩的表演讓我心情十分開朗,有相聲、有小品、還有魔術……十分好看,比如,那一個叫“我忍不了”的相聲,這是講一些不文明的事,然後那個人看了連聲叫忍不了,可是他卻以不文明的形勢提醒別人,當時,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一個春節就這樣過去了。

民風的作文 篇4

清明節到了,我非常想念您——外婆!這只是一個藉口,不是清明節,我依然想念您!雖然我今天無法趕到外婆的墳前,但是我知道外婆一定是最開心的,因為在今天我們許多親人都特別的想念您。我三月份回家參加了奶奶的七十大壽,去給外婆掃墓,插親。感觸很深。

許多時候,我們做晚輩的都是感受不到他們對我們深沉的愛,有時候或許還覺得他們多濾了。隨着我慢慢長大,知道了有很多事情是我不能夠控制的,比如人的生老病死。

從小我最喜歡外婆,雖然她文化程度不高,在農村裏是個非常平常的人。她對我特別的好,有什麼吃的總是留着,等我週末從枝江趕到那裏吃,記得有幾次我很小的時候,她偷偷給我吃東西,其實吃到的東西已經壞掉了,我不懂,吃完了就拉肚子,媽媽還會怪她!不可否認,外婆很偏心,她有一個孫子,兩個孫女,我一個外孫。按道理説應該喜歡的是孫子啊,可是她從小就特別疼愛我,常常也會引起媽媽的話語。

在我上初二那年,我父母協商要離婚,問我跟着誰?我當時非常迷茫,我説我想跟着我外婆過日子,當時我就是這樣想的,就算世界上的人都離棄了我,我的外婆不會!雖然最後沒有如願,但我還是在心中有個想法,等我安家了,把外婆接過來跟着我住!結果還沒有等到我大學畢業,外婆被查出來是癌晚期,我悲痛欲決!

總是等到我還沒有做到的時候就失去了,我心中永遠的遺憾——曾經答應外婆要陪她坐飛機去上海玩的!

我親愛的外婆,您在天堂還好麼?

民風的作文 篇5

今年,我和媽媽去了一趟陝西,那裏的民俗可不少呢!

剪紙、陝北民歌……無一不體現陝西的文化民俗之奇特,我最喜歡的,還是“陝西十大怪”。

第一怪:帕帕頭上戴,原意是男女將手帕戴在頭上。男人的帕帕用粗布做成長長的寬布條,可保暖,放些煙草,錢物,必要時還可用來捆東西、背孩子、當腰帶。女人習慣把手帕戴在頭上,即防塵,防雨,防曬,也可擦汗,擦手,包東西,用處可多呢。

第二怪:房子半邊蓋,陝西的房子多為單檐斜坡房,單面門窗,背靠高牆,冬可取暖,夏可遮陽。

第三怪:辣子一道菜,關中人可以不吃菜,可以不吃雞鴨魚肉,但絕對不能沒有辣子。陝西的辣椒,又細又長,顏色鮮紅,俗稱“秦椒”。

第四怪:麪條像腰帶,陝西的扯麪,又叫“油潑辣子面”,一根寬度可達七公分,長度在一米以上,極似牛皮腰帶。

第五怪:石頭枕起來,陝西人有些習慣讓人匪夷所思,他們睡覺不用軟枕頭,而是喜歡找塊磚頭枕上,才能酣然入睡。

第六怪:不坐蹲起來,陝西人的蹲功,在全國可謂數一數二,盛夏傍晚,二三十個人蹲在村口閒聊,少則一個多小時,多在三五個小時不起來。

第七怪:烙饃像鍋蓋,陝西的餅叫鍋盔,又大又厚,由於吃時要張大嘴,會不自覺地睜大眼睛,又稱“瞪眼鍋盔”。

第八怪:碗盆分不開,陝西人用的碗特別大,最大的直徑一尺有餘。

第九怪:姑娘不對外,關中平原,姑娘出嫁,都不願遠嫁他鄉,希望嫁得越近越好,又能照顧雙親。

第十怪:唱戲吼起來,秦腔是一種古老的戲曲,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其聲山搖地動,震耳欲聾。

陝西十大怪可真是怪,快去看看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minfengzuowen/pomp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