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民風作文 >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8篇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8篇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 篇1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以前過年,只是和大人湊熱鬧。今年過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節有關的風俗習慣。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貼春聯,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選一幅稱心如意的好春聯。今年選的上聯是:喜氣洋洋財旺旺,下聯是:好運多多福連連。橫批是:吉星高照。這足以預示新的一年裏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餃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們都説吃餃子好。吃餃子包含着非常豐富的文化意義。餃子諧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時,交好運發大財。因餃子的形狀又像金元寶,故又象徵團圓和財富。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意思是人們要走出家門進行户外活動。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從將軍碼頭一直走到新華碼頭。這裏是滑冰場,男女老少人頭攢動,人們身着五顏六色的節日新裝,好像給冰場上裝點了盛開的鮮花。人們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車。還有的在冰道上從高處往下放冰車,大家玩的真盡興!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歡歌笑語......

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嗎?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 篇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特色,我家鄉也不例外。我家鄉在德慶縣舊院村。那裏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習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牀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後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為我們過得非常好,就能夠讓莊稼風調雨順。

拜完灶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年夜飯的“彩排”,因為只是有些人現在來不了。

菜也有講規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可以長得葱葱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接着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夠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接着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隻,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餘(魚)。

吃完午飯,在平時,應該是每日一次的午後休閒時光,但是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為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時,更為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灶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台,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因為這時候灶神君嘴上麥芽糖已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夠吃甜食糕點,因為今後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夠做了。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製作過程更加熱鬧了!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你的呢?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 篇3

新春佳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新春佳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每家每户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非常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説明‘福’倒(到)了!但是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新春佳節每家每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許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是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 篇4

春節的味道,有如梅花的幽香,妙而歡喜。

春節的味道,有如菊花的清香,淡而優雅。

春節的味道,有如玫瑰花的芳香,鮮而浪漫。

早盼,晚盼,日盼,夜盼……盼望已久的新年終於來,可是今年的新年與往不同,因為今年是在小城中度過。小城中的新年氣氛明顯不同,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還沒到新年呢,就漫天煙火。我便騎着自行車滿城逛,到處是人山人海,哪都有小攤小鋪,處處是歡聲四溢。我想,今天是新年肯定會更熱鬧。

新年真是激情,我最盼望的是晚上,這是我們這最熱鬧的時候。年夜飯必定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餐,一家子人在一起熱鬧,也是最幸福的時刻。一般年夜飯要吃一個多小時,五點左右開始。因為我知道今晚廣場一定很熱鬧,所以吃完後便拿着買的孔明燈直奔廣場。

我還沒到呢,就已經看見如繁星般的煙花。煙花奼紫嫣紅,轉瞬即逝猶如曇花一現。花炮升騰五彩斑斕,整個城市沉浸在節日的煙花爆竹聲中。煙花時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開;時而像彩蝶翩躚、巨龍騰飛;時而像火樹爛漫、虹彩狂舞。漂亮的煙花,綻開,落下,一瞬間的美麗,一瞬間的光彩。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屬於它們,整個世界隨着它們的綻放而光彩一瞬間。十幾支煙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奼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我沉醉其中,有如在花海中睡去。那一刻,我的孔明燈也緩緩升起,載着我的夢想和祝福升起。

我想我不會忘記那個晚上,不會忘記那晚新年的味道:歡喜而又激情。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 篇5

文廟又稱孔廟,是人們祭祀孔子的地方。聽大人講,在全國的許多城市都建有文廟。

漳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也建有一座文廟。漳州的文廟坐落於充滿歷史烙印的老街區修文西路,它始建於宋朝,距今約有一千年,是一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漳州文廟不僅有南宋的朱熹在此講學,鄭成功、黃道周在這裏的祭祀孔子而且孔子的後裔也曾居住在這裏。因此,漳州文廟一直享有盛名。

今年春節期間,我慕名到漳州文廟參觀,敬謁孔子。

穿過修文西路那寫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大牌坊,跨入文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站立在廣場中央的高大銅像,面容慈祥,雙目炯炯有神,這就是被尊稱為“聖人”的孔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他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學校——私塾。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他的思想對中國甚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懷着對孔子的崇敬之情,我站在銅像前,深深的鞠了一躬。

繞過銅像,拾階而上,便到了氣勢磅礴的大成殿,殿前豎立着六根高大的蟠龍石柱,雕工精美,形象生動。進入大殿,孔子坐像端坐正中,彷彿正在諄諄教導他的弟子們。坐像前擺放着几案,兩側站立着銅馬、麒麟,做工細膩,造型優美。整個大殿顯得古樸大方。

出了大成殿,漫步文廟四周,環境幽雅,花木飄香。兩側的廂房擺放着許多歷代保留下來的碑文、石雕,顯示了漳州文廟的悠久歷史和顯赫地位。而前來參觀和祭祀的'人絡繹不絕,更説明了人們對孔子的敬仰。

參觀完文廟,我為中國擁有孔子這樣一位萬世師表而自豪,為中華民族擁有優秀傳統文化而自豪,也更加激勵我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 篇6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響徹着蒙古族男兒的聲音,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那達慕”是蒙古語,“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為“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每年六月初四開始。“那達慕”有着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記載,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為蒙古大汗的時候,他為了檢閲自己的軍營,每年7~8月間舉行“大忽力革台”,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為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為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為那達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博克慶”。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飾有精美的圖案,圖案呈龍形、鳥形、花蔓形、怪獸形,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射箭是那達慕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為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為遊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後,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遊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羣。射箭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三名。那達慕大會一般舉辦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 篇7

浙江杭州是我的老家,説起杭州的春節習俗,那真是非常多,下面我就告訴大家我們浙江杭州的習俗吧。

首先“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户户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衞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還有就是:開門炮。在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到處是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就是所謂"接年"。放“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思是可解除一年的晦氣和倒黴,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徵今年隨便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種田人會大豐收。有些地方在打開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説一些吉慶的話。一般鞭炮都是紅色的,燃放後滿地通紅。現在放鞭炮在城鎮已被禁止,但在農村和漁島上仍可燃放。

老杭州人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花爆。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基本上是商家有的,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提高氣氛的功能。

在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裏一般都備有幾隻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落花生叫長生果……。

這些就是我們浙江杭州過年的習俗。

春節民俗民風作文600字 篇8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説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就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就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説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minfengzuowen/gwqp2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