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民風作文 >

民風作文九篇

民風作文九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風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風作文九篇

民風作文 篇1

按照家鄉過年的習俗,春節在正月初旬就開始了。俗話説: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是一年裏最冷的時候。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在臘八的前一天姥姥就將大白雲豆提前泡在水盆裏;把白蓮子用熱水漲發,再去掉綠色芯。到了第二天,豆子就變得又圓又大了。熬粥時把白雲豆先下入煮20分鐘。,然後再放些大米、糯米、麥仁、葛仙米、小棗、飯豆和栗子。這不是粥,彷彿是在展示一年的收成。

這之後,街上便有小販擺攤賣東西了,各種蔬菜,各式各樣的玩具,顏色各異的衣服和形狀大小都不同的各色爆竹、煙火,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臘月二十三的小年似乎就是春節的前奏。在這一天,全家上下都要打掃房子。小年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據説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説壞話。

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來,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須把春聯貼好,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至少足夠吃用一個星期的。大街上也掛起了紅燈籠。按照姥姥的話説,除夕把一切該切出來的東西都要切出來,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動刀,動刀剪是不吉利的。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過它也表現了我們確是愛和平的人,在一歲之首連切菜刀都不願動一動。

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這一天,還要守歲,除了比較小的孩子,人們都是徹夜不眠。

現在的除夕,人們一般都在家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結束後,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也隨之到來了。這時各家都燃放起了煙花、爆竹。整個小鎮沉浸在無限的歡樂之中了。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早上,整個小鎮都顯得格外寧靜。到了中午,人們就開始相繼走訪拜年了。拜年一般從家裏先開始。初一的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一些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也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姥姥總是大年夜將屋子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到了正月初五,姥姥和姨媽們要“送窮”,聽她們説:“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稱為“掃晴娘”,“五窮婦”,“五窮娘”,身背紙袋,將屋內穢土掃到袋內,送門外燃炮炸之。這一習俗又稱為“送窮土”,“送窮媳婦出門”。陝西韓城一帶,破五這一天忌出門,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還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發聲,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求得財運。此外舊時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俗稱“填窮坑”。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元宵剛一上市,就被人們搶購一空。春節的熱浪再次掀起了一個高潮。春節雖然很熱鬧,卻沒有月亮,在元宵節的這天晚上,月亮像一輪月盤,嵌在黑色的天幕上,樸實的大地被月光照的紅火而美麗。吃過團圓飯後,大家便一起出去賞燈,大街上的燈各式各樣,漂亮極了。

轉瞬間,已到正月十六,春節也在這一天結束了。大人們又去忙自己的工作,小孩子也都去上學了。家鄉的春節雖不是過得那麼繁華、氣派。但卻使久別的家人重逢到了一起,老人的臉上堆滿了笑容,孩子的心裏樂開了一朵朵幸福、快樂的花!

民風作文 篇2

大家一定知道,每個國家在迎接新年時都有自己的傳統民俗,而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文明古國,在這方面的內容更為豐富。下面,就讓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過年時最常見的幾種習俗吧!

在過年時,人們往往都會在自家的門上貼上寫着吉利詞句的春聯,在窗上貼上鮮紅的窗花和倒寫的福字,以此來辭舊迎新。其實它們的來歷還都從一個古老的神話説起呢!傳説在過年時,有一種怪物會出來為禍人間,但它懼怕紅色,於是人們就想出了貼對聯、剪窗花等紅色裝飾來驅趕年怪、確保平安。同時,人們希望來年更幸福,於是就把好聽的話語寫在對聯上,討個吉利。

在除夕夜裏,大家一定會聚在一起吃一年一度的團圓飯。這頓飯最受人們重視,平時不管大家相隔多遠,也會盡量趕回來和家人團聚。年夜飯不僅最為豐富,也是一大家子人歡聚在一起的時候,一邊吃飯、一邊談話,互敬互愛、其樂融融。

當然,大家最熟悉的習俗就是拜年了。春節期間,大家都忙着走親訪友、彼此送上一份濃濃的新年祝福。當晚輩恭敬誠懇地給長輩作揖拜年時,往往能領到一份裝着壓歲錢的紅包,那代表這長輩對晚輩的希望。

雖然上面只介紹了幾種習俗,但過年的傳統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的民族文化是多麼的富饒啊,這正是我國的特色。中國的過年,不但隆重,而且包含着親人之間濃厚的情意。

民風作文 篇3

北方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去逛廟會,今年,我來到了南方過年,這裏的人每縫過年,家家户户都會去逛花街。

聽説廣州花街已經有了200多年的歷史。這幾年,花街分別在8個市屬區舉行,形成了花街總長几十里、幾百萬人在一起逛花街的壯觀景象。還有許許多多的外地人,捨棄與家人一起團圓的機會,從各地趕來,特地來目睹廣州花街的氣勢。

今年的除夕前夜,我們也來到越秀花街來沾沾喜氣。看來傳聞是真的,還沒走到花街入口,只見花街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來來往往的遊人手上大多拿着桃花、水仙、小柑橘樹、蘭花。我問爸爸:“為什麼遊人買的都是這些花呢?”“這是人們為了寓意大吉大利、大展宏圖!”爸爸摸着我的頭説。

我們來到了花街的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花的海洋,有高貴典雅的蘭花、有粉紅動人的桃花,有千姿百態的菊花、有暗香浮動的水仙、有豔壓羣芳的鬱金香、有紅色美玉之稱的玫瑰……你看,那一朵朵百合綻放出一個個笑臉,像在夜風中向你問好;一枝獨秀的大花惠蘭傲立在花海中,像是高傲的公主;天真無瑕的馬蹄蓮迎着微風翩翩起舞;藍紫色的蘭花如同一隻只花蝴蝶在微風吹拂下向我們飛來。實然,我被眼前一串串金黃色的葫蘆吸引住了。我問爸爸:“這是什麼花?長得這麼古怪?”爸爸説:“這是金葫蘆,人們叫它“五代同堂”,把它放在家裏象徵健康長壽。”哦,原來每種植物人們都給它藴寓了豐富的內涵,寄託着美好的願望。

花街上不光只賣花,還有各種賣小工藝品的檔口,我自己買了一個迷你五彩小風車,爸爸給我買了一個陶笛,我一直吵着要買一個肉肉小植物,爸媽經不住我的糾纏,終於給我買了一盆內內小植物。這次逛花街我們真是滿載而歸。

耳邊聽着喜慶的新年歌聲,鼻子聞着醉人的花香,眼睛看着千姿百態的花草、工藝品,我不由得唱起媽媽教我的廣州童謠《行花街》。“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滿滿街排,朵朵紅花鮮,朵朵黃花大,千朵萬朵睇唔曬……”

民風作文 篇4

近日的雨讓人心情意外安定,閉起眼聽一曲黃梅戲,更顯暇意。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其中,我最喜歡的還要數黃梅戲,聽村裏的老人説,這種戲劇原名黃梅調”,發源地就在我的老家安徽。

黃梅戲以唱腔委婉著稱,嚴鳳英的《天仙配》實為代表之一。我閉着眼聽戲,在優美動聽的旋律聲中,我彷彿看到了綠水青山,聽到了聲聲悦耳的鳥鳴,聞到了大自然清新的空氣曲到高潮,我不禁睜眼,那精緻的髮髻,飄飄的衣帶,華麗的刺繡,無不吸引着我的眼球,那飄逸之美一度環繞於我心間,那似清泉般清澈的音韻亦帶走了周遭所有紛擾。

為什麼黃梅人要唱黃梅戲呢?我心中甚是疑惑。原是黃梅縣自然災害頻繁,特別是水災,當地人民深受其害,以適應災年逃水荒、打連廂、唱道情行乞他鄉求生存的需要,人們便唱起了黃梅戲。歲月流轉,黃梅戲便以其行雲流水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法,在各地人民羣眾中深受歡迎。

黃梅戲,演的是生活,唱的是淳樸,説的是人民美好的願望一代又一代的農民在戲中感受生活,懂得生活,像泥土一樣,樸實而又深厚。

民風作文 篇5

泱泱華夏,盛開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飾,因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幾朵粉色的小花繡在白衣服上,顯得格外漂亮;還有那頭飾,頭冠以風、花、雪、月為題。白族的語言跟我們截然不同,白族人稱女士為“金花”,而男士則為“阿鵬哥。”

有一次,我去雲南大理玩,導遊帶我們家一大夥到一家茶館品茶。到了包廂,我看見兩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綠茶泡製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紅糖和牛奶製作的乳扇衝開水泡製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開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説。另一位阿姨補充道:“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説法。這三道茶也是我們白族待客的禮物,代表我們白族對客人的尊敬與熱情。”

這就是白族,雖然他們人數不如漢族的多,但他們的熱情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雪頓節是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x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 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x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節”。雖然酸奶我們都吃過,但藏族人民卻還是把這個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人們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人們都爭先恐後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裏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裏喝完這麼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人們來參加比賽並不是為了吃的,而是為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終於,扣人心絃的比賽開始了,人們拿起碗,拉開了嗓子,“咕嚕咕嚕”地喝着。開始,人們不分上下,時間長了,許多人因喝不下而退出了比賽,在一旁給別人加油。其中有一位強壯而有力的中年男子取得了勝利,人們一起開心的為他祝福。

比賽好了以後,江嘎爾、香巴、覺木隆這後期新派藍面具四大團體,輪流在羅布林卡戲台上,演出一整天自己拿手的,也是傳統劇目整本戲,有《迥布頓月頓珠》、《諾桑王子》、《文成公主》、《白瑪文巴》等。人們一邊吃酸奶,一邊看戲,真是不亦樂乎。

藏族有着自己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一直在慢慢的盛開着,散發着淡淡的香氣,一直吸引着我們……

民風作文 篇6

廣東人最愛飲涼茶,認為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無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個月內不飲幾杯涼茶(多為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認為身體健康沒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廣東涼茶之一,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潤肺排毒之療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涼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藥物組成,適用於四時感冒、頭痛發熱等積滯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藥性最為寒涼,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對平和一些。小兒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藥物組成,適用於小兒感冒發熱、煩躁咬牙等症。適用於體質強壯、素來火旺濕盛、經常咽喉腫痛、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膩者。但是,喝過涼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苦”!我喝涼茶的時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進去好幾片陳皮去苦。

民風作文 篇7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特色。今天,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蕭山的民風民俗吧!

麻餈——俗稱麻團。我和許多小朋友一樣,只吃過麻餈,可沒看見過麻餈是怎麼做的。每年的冬至,每户人家都要做麻團,因為吃了麻團之後,就意味着我們又長了一歲。

今年冬至回到老家,我終於看見麻餈是怎麼做的了。我們全家正在吃晚飯的時候,隔壁的四奶奶來串門了,告訴我們他們晚飯後要“搓麻團”。奶奶説等會兒帶我們去看看,讓我去見識一下麻團是怎麼做的。媽媽很興奮地説她小時候家裏每到冬至前夕或者家裏有喜事時,都會有“搓麻團”的風俗習慣,那時媽媽和她的姐妹一起圍着大人們“搓麻團”,等待享受這糯糯的、香噴噴的麻餈,這是媽媽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我們匆匆忙忙地吃完晚飯,興高采烈地跟着媽媽和奶奶,來到四奶奶家裏,看見灶上的鍋里正燒着水,不過一會兒,水就開了,只見四奶奶把半臉盆水的糯米粉全部倒了進去,用一雙筷子不停的攪拌,這時鍋裏的粉都像橡皮泥一樣一塊一塊的,我問奶奶這是在幹嗎,奶奶説:“着叫作打欠頭。”奶奶説着,拿起鏟子把它們撈到臉盆裏,然後放上幾碗粉,最後用雙手不停地把它揉成團,直到粉團有點韌性為止四奶奶教我把粉團搓成長條,然後把它截成乒乓球大小的一個個球,放在手心裏,用兩手把它搓圓,再放到水裏去煮,直到一個個圓球浮出水面為止。最後一步,在一個盆裏撒上黃豆粉和白糖,把圓球撈起來放進去,然後不停的旋轉,直到圓球上裹滿為止,香噴噴的麻餈就新鮮出爐了。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顆就吃,好香好燙呀!

這就是我們蕭山的民風民俗之一。

民風作文 篇8

貼春聯自然是春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家户户對春聯都要精挑細選,貼於門上,增加喜慶的氣氛,尤其是祖父祖母那輩的,對於這種美好的遐想,自是十分憧憬的。在貼春聯的同時,人們在窗上等其餘地方貼“福”字,“福”字充分表現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演變至今,已經成了倒貼“福”字,象徵幸福到了,福氣已到。

傳統的春節,無非是包餃子,放鞭炮,穿新衣服,走親戚……而現在,這樣的習俗是越來越少了,更多的',是取而代之的潮流,一些青少年組成一個旅遊團,邊旅遊邊團圓。雖説一個時代要有一個時代的東西或代表,可那些習俗,畢竟是集結了當時中華人民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老人希望子女早點回家的一份心意,它連接着你與父母彼此的關心。

團圓夜,遠在他鄉的遊子也會不遠千里而趕回家來,坐下來陪父母一起吃個團圓飯,大家一起動手包餃子,用早就擀好的皮包着肉餡,也偶爾會包些蔬菜或海鮮。因餃子酷似元寶,大有“招財進寶”等吉祥寓意,因此,餃子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新年倒計時的時候,就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尤其是男孩子,左手拿着打火機,右手拿着鞭炮,“噼噼啪啪”,頓時,整個天空鋪滿了鞭炮,被映得亮堂堂,猶如白晝。

分壓歲錢,無疑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拿着那一個個紅包,錢摸在手裏的感覺可真好。我曾經不止一次的想着,我相信,這也使孩子們最真實的想法吧。當你在偷偷地數錢時,這種感覺別提多美了。按舊時的説法,有一隻妖怪名叫“祟”,人人避而遠之,而有一位老者,拿了一枚銅板,壓在一位孩子的枕頭下,“祟”來侵犯不成,於是,這個方法便沿襲下來。

春節的食俗也是很有講究的。走親戚時,飯桌上總是少不了一碗年糕,因為年糕又稱“年年糕”(年年高),象徵着你的親戚對你新的一年工作與生活更上一個台階的美好祝願。另外,我們通常把餃子叫做“萬萬順”,酒水叫做“長流水”,金魚叫做“年年有餘”,這條魚只能看,不能吃,名為“看餘”。每一份食品都寄託着親人們對你新的一年生活和和美美,事業飛黃騰達的美好祝願。吃在嘴裏,暖在心裏。

民風作文 篇9

文廟又稱孔廟,是人們祭祀孔子的地方。聽大人講,在全國的許多城市都建有文廟。

漳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也建有一座文廟。漳州的文廟坐落於充滿歷史烙印的老街區修文西路,它始建於宋朝,距今約有一千年,是一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漳州文廟不僅有南宋的朱熹在此講學,鄭成功、黃道周在這裏的祭祀孔子而且孔子的後裔也曾居住在這裏。因此,漳州文廟一直享有盛名。

今年春節期間,我慕名到漳州文廟參觀,敬謁孔子。

穿過修文西路那寫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大牌坊,跨入文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站立在廣場中央的高大銅像,面容慈祥,雙目炯炯有神,這就是被尊稱為“聖人”的孔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學家。他創辦了我國最早的學校——私塾。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他的思想對中國甚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懷着對孔子的崇敬之情,我站在銅像前,深深的鞠了一躬。

繞過銅像,拾階而上,便到了氣勢磅礴的大成殿,殿前豎立着六根高大的蟠龍石柱,雕工精美,形象生動。進入大殿,孔子坐像端坐正中,彷彿正在諄諄教導他的弟子們。坐像前擺放着几案,兩側站立着銅馬、麒麟,做工細膩,造型優美。整個大殿顯得古樸大方。

出了大成殿,漫步文廟四周,環境幽雅,花木飄香。兩側的廂房擺放着許多歷代保留下來的碑文、石雕,顯示了漳州文廟的悠久歷史和顯赫地位。而前來參觀和祭祀的人絡繹不絕,更説明了人們對孔子的敬仰。

參觀完文廟,我為中國擁有孔子這樣一位萬世師表而自豪,為中華民族擁有優秀傳統文化而自豪,也更加激勵我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minfengzuowen/7vxle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