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民風作文 >

【熱門】民俗民風的作文彙編9篇

【熱門】民俗民風的作文彙編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俗民風的作文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民俗民風的作文彙編9篇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1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風俗吧。

端午節的風俗非常的多,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説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裏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説,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後,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屍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就這樣,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而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端午節的風俗,相處各種辦法保護端午節的風俗。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2

各個地方都有各個地方過春節的習俗,那就讓我介紹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吧!

大年初一,我來到了外婆家。早晨,我一起牀,吃完早飯,就準備上外公家拜年去。我穿好我的新衣裳,媽媽和妹妹也穿好了各自的新衣裳,準備上外公家去。馬路上的汽車川流不息,鞭炮聲一直在我的耳畔響起,我的臉上不知不覺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到了外公家,已是中午。一進門我們兩兄妹就連忙説:新年好!”外公一聽到這三個字,就高興地摸了摸我們的頭。接着外公就去燒飯了,我們也坐到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起電視來。不一會兒中飯就燒好了,我們吃完飯後,就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們一直在想着今天的春晚會有什麼節目。到家後我們立刻打開了電視。今年春晚的內容可豐富了,有迎新年的唱歌跳舞、也有精彩又神奇的魔術。還有幽默滑稽的小品,使我看得如醉如痴,目不暇接。

正在這時媽媽和外婆把年夜飯端到了桌子上,有雞肉、牛排、鴨爪、芹菜、豆腐。我看到了菜後,我一個箭步走到餐桌前,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菜就被我們一掃而光了。

吃完了年夜飯,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看春晚,度過了美好的一夜,真希望每天都是過年。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3

在永定土樓的客家習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當屬每隔三年一次的湖坑“作大福”。據説這種習俗在永定湖坑已流傳二百多年了。

回想起三年前“作大福”的情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那時我剛讀一年級,記得爸爸對我説:“鵬兒,這次‘作大福’,你去裝‘福星’好嗎?”我高興得跳了起來,摟住爸爸説:“好啊!好啊!我要裝‘故事’,我要當‘福星’嘍。爸,您真好!耶!”於是,我日日盼望着“作大福”早日來到。

農曆九月十一日湖坑“作大福”開幕了,重頭戲是迎神踩街。一大早,父母精心地把我裝扮成“福星”模樣,與裝“故事”的小朋友們穩當地坐在早備好的彩車鐵架上。父母們陪護左右,在保證安全地緩慢地轉動鐵架。我們高坐在鐵架上,看着熱鬧場景,心裏甭提有多高興了。

上午九時許,隨着三聲銃響,迎神的隊伍終於從神宮出發了。長龍般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大福場走去,走在最前面的是“三眼”銃隊,銃聲震耳欲聾。接着是一村一隊敲鑼打鼓迎神抬神轎的隊伍,抬神轎的小夥子黃衣藍褲,裹紅頭巾,扎紅腰帶,走起路來左搖右擺,神轎裏的“神仙”顯得悠哉遊哉。緊跟其後的是扛大龍旗的和擎彩旗的隊伍,那大龍旗可真壯觀,旗杆是碗口粗的大竹,足有二三丈高,得七八個後生才能扛得起來。裝扮靚麗的舞蹈隊漸行漸舞,腰鼓隊邊走邊打,她們緊跟在旗隊後面。我們裝“故事”的隊伍也不甘落後,瞧,“福祿壽”、“八仙”和“西遊記”在向恭候兩旁的羣眾招手……

迎神隊伍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踩街遊行,到了大福場,各路神仙在大福場的“神壇”裏各就其位。我們也結束了“作大福”中裝“故事”的特殊身份。

迎神結束後,人們紛紛上供,先是各村照例輪流“齋供”,接着農曆十五集中“葷供”,然後“開齋”,各家各户大擺筵席宴請親朋好友,最後在十六日上午“送神”,把“作大福”期間請來的各路神仙恭送還原處。湖坑“作大福”這才算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每隔三年一次的湖坑“作大福”,真可謂是熱鬧非凡,地方特色濃郁。“作大福”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愛“作大福”。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4

去年寒假我是在姥姥家度過的。姥姥家在農村,春節年味很濃,貼春聯,放鞭炮,吃年糕,但我最喜歡的是看扭秧歌。

大年初二,姥姥姥爺一大早就起了牀,掃乾淨院子里長長的甬路,放上大圓桌,擺上瓜子花生、香煙、糕點和熱騰騰的茶水,然後大人們高興地聊着天,我和妹妹則興奮地歡蹦亂跳,時不時跑到門口張望。今天秧歌隊第一個來我家拜年咧!

終於鳴鑼開道的鑼鼓傢什響起來了,一會兒就看見一羣穿着花花綠綠服裝的大媽、老奶奶向我家走來了,我和妹妹向着院子裏的大人們喊:“來啦!來啦!”一位老爺爺走在最前面,一進了院子,就雙手拱拳,説:“過年好!過年好!”姥姥姥爺忙迎了上去,也説:“過年好!”然後熱情地招待他喝茶吸煙。

一隻煙後隊長令下:“開始!”鑼鼓響起來了,時而輕,時而重,時而慢,時而快。秧歌隊員們隨着鼓點扭了起來,她們左手揮着五顏六色的手帕,右手搖着鮮豔的扇子,有時排成一字長龍,有時又分成紅綠鮮明的兩列。當她們的手帕和扇子一起揮向空中時,天空中像飛起了一隻只的彩蝶。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了,淘氣的大孩子們都爬上了牆頭。姥姥也迫不及待地想跳了,她跑進屋,拿出了扇子和手帕,也加入了秧歌隊,還不時和有的隊員逗着跳,引得大夥直樂。慢慢地慢慢地,鑼鼓聲停下來了,胖胖的姥姥筋疲力盡了,可也和姥爺笑開了懷。

這時一個精幹利索的小夥子拿起鼓槌有力地敲了起來,兩個鼓槌忽高忽低,上下翻飛,加上鑼聲的配合,真像鞭炮炸開了花兒,連躲在巢裏過冬的喜鵲都被驚得喳喳叫着衝向藍天。終於,所有的聲音都停下來了了,姥姥姥爺忙不迭地請大夥坐到圓桌前休息,大家吃着糕點,聊着天。

我問媽媽:“為什麼過年要扭秧歌?”媽媽告訴我:“很久很久以前,我們北方漢族人辛苦一年了,為了慶祝豐收,娛樂鄉親,大家組織起隊伍唱歌跳舞。敲鑼打鼓則是要嚇走一切妖魔鬼怪,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逐漸地,就成為了現在的秧歌。清朝時,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了。”原來這紅火熱鬧的秧歌還有這樣悠久的歷史呢!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農村,家鄉的風俗很多,最熱鬧的就是元宵節的走會。我們村分為三個排:中排,東排、西排。每年的元宵節都要走會,一般是三天,正月十五中排走,正月十六、十七東西走。這三天,全村的人都會參加,加上串門的,看親戚的,看朋友的,還有三裏五鄉來湊熱鬧的,簡直是人山人海,把大街小巷捂得嚴嚴實實。

為了這個會,一進臘月,村裏人就開始忙活,打掃衞生,屋裏屋外,屋前屋後,都打掃乾淨,所有東西都煥然一新,還要備足年貨皂甙親戚朋友。街道要張燈結綵才能顯示節日的氣氛,村裏的能工巧匠大顯身手,製作了各式各樣的花燈,掛在街道兩旁,一到晚上,燈火通明,異常壯觀。

到了正月十五,村子開始熱鬧起來,顯示各排的大鼓聚在一起,鼓手們一個個精神十足,把鼓敲得震天響,顯示着各排的氣勢。各村的表演隊也上場了,扭秧歌的,唱戲的,練武的,每隔不遠就是一個。觀眾們把場地圍得水泄不通。

街道旁有各種擺攤的,賣糖葫蘆的,棉花糖的,畫糖人的、吹糖人的,還有各種小玩意,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個國家,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是不同的,不同的國家喜歡的衣着也是不同的。今天,我要帶大家去了解的是日本的和服和韓國人穿的“韓袍”。

和服是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服飾,在當地被稱為“着物”,因和服的圖案與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體意象,又叫“賞花幕”。和服不用鈕釦,只用把結的腰帶,腰帶種類很多,打結方法也不同,廣泛使用的是“太鼓結”,就是在後腰打結處的腰帶內墊一個紙或布做的芯。由於打結很費事,二戰後又出現了“改良帶”和“文化帶”。

“韓袍”是韓國人的傳統服裝,它的樣式適合韓國的氣候,和韓國人起坐習慣。女性的韓服短上衣搭配優雅的長裙,上衣和長裙的顏色,五彩繽紛,有的還加了明豔華麗的錦繡。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色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匯成一幅幅絢麗多姿的風情畫,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着各個國家的獨特魅力。

篇二:春節的民風民俗

以前過年,只是和大人湊熱鬧。今年過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節有關的風俗習慣。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貼春聯,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選一幅稱心如意的好春聯。今年選的上聯是:喜氣洋洋財旺旺,下聯是:好運多多福連連。橫批是:吉星高照。這足以預示新的一年裏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餃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們都説吃餃子好。吃餃子包含着非常豐富的文化意義。餃子諧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時,交好運發大財。因餃子的形狀又像金元寶,故又象徵團圓和財富。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意思是人們要走出家門進行户外活動。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着河堤,從將軍碼頭一直走到新華碼頭。這裏是滑冰場,男女老少人頭攢動,人們身着五顏六色的節日新裝,好像給冰場上裝點了盛開的鮮花。人們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車。還有的在冰道上從高處往下放冰車,大家玩的真盡興!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歡歌笑語……

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嗎?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7

聽到“黃金”這個詞,你們大概會想:黃金?不是古人用的錢嗎?怎麼可以去“遊”“黃金”呢?通過你們這個疑問,我就帶你們一起去遊歷一下“黃金”吧!

黃金,其實是座地名。它位於江西省貴溪市文坊鎮花橋村。關於它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呢!

傳説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裏就是一個黃金寨。這裏住着很多人,那裏的山勢險要,至今那座叫“堆家山”的山頂上還殘留着一座古老的廟。下面是一條河,山腳下有一座石門,至今石門上還留着誰都看不懂的字跡。聽説,只要誰能認出這些字就能打開這座石門,石門上寫的字就是打開這座門的訣竅。又傳説,石門裏面有好多寶藏,比如:黃金桌、黃金凳……奇怪的是,半山腰裏有好幾次會突然失火,又會自己熄滅。我的老外婆有好幾次都親眼所見,這個的確是真實的。

這座石門的對面,也是一座座綿延起伏的山,其中有一座山,它有七個深不見底的洞口。有人闖進過一個洞裏,越走越深,越走越大,走到後來,就沒有氧氣了。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説,但是,它並不是虛有的,還是有依據的。因為這裏確實有金礦,還有人在洞裏撿到了古人所留下的碗、燈、鋤頭呢!聽説這些洞還是古人開採黃金時遺留下來的,至今的人們説這裏還有黃金,等着開採呢!黃金寨的路口邊還有好幾棵連兩三個人都抱不攏的樟樹。

怎麼樣?江西的“黃金”不錯吧!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有機會去黃金寨見識一下古人的真跡吧!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8

客家人,又稱河洛郎,是一個有着顯著特徵並且歷史悠久的民族。客家的風俗習慣繁多而獨特,身為一名客家人,我還是覺得客家的春節最有趣了。

那是三年級的一個寒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五華過春節。客家春節是從農曆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那一天到正月十五日就算客家春節。我們到五華的時候,剛好是除夕,時間大概是下午5點。我下了車,走到奶奶家門前,敲起了門,叫了一聲:“奶奶,我們來了!”奶奶笑着給我開了門,説:快進來吧!“我進了門,只見爺爺、姑爺、大姑、表哥、大嫂正在屋子裏到處忙活着:桌子上堆滿了結米糖和桔子、柚子;到處都是年畫和對聯;窗户、大門、桌椅都被擦拭的乾乾淨淨,廚房裏還傳出一陣陣剁菜的聲音,一副大大的年畫掛在客廳的中央,旁邊還有兩隻金元寶,很有過年的氣氛。

我跟大家打了個招呼,就跑進廚房裏幫忙去了。一進廚房,一陣香味就撲面而來,差點沒讓我滴出口水來。奶奶見我進來,説:"來得正好,快過來幫忙!”我就跑過去幫手了,一會兒端端那個,一會兒切切這個,忙得不亦樂乎。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晚上。經過了一天的忙碌,桌子上白上了許多菜餚:炒粉皮、炸豆腐、讓香菇和讓豆腐,雞鴨魚肉到處都是,按照習俗,今天還要用大木盆蒸“隔年飯”。先用一個大木盆蒸一鍋飯,飯盆裏面要插上12根筷子和12根大蒜(如果每逢閏年還要各多插一根。木盆還要擺放銀元,寓意有富有食。大家一邊看電視一邊大吃特吃,除夕夜就在這濃濃的年味中悄悄溜掉了。

按照習俗,正月初一這一天是要早起的。我和爸爸早早起來,洗漱乾淨,接着來到家門外點香燭、放鞭炮。放完鞭炮,要吃“長壽麪”,寓意健康長壽。我和爸爸吃過早餐,就和往常一樣到處串門、拜年。叔叔阿姨們按照規矩在這一天給我了許多桔子、糖,爺爺奶奶們則要給我紅包掛在我的脖子上面,俗稱“掛頸”。就這樣走街串巷的走了一天,我累極了,一回到家裏匆匆洗漱乾淨,到頭就睡。

一轉眼就到了正月初二,奶奶一大早就殺了一隻閹雞,把雞血淋在一個裝滿了紙錢的鐵盆裏,謂之“血錢”,是祭拜祖先前的一個重要習俗。這一天,是一定要在家的人全部去祭拜祖先的。吃過早餐,大家把門鎖上,就拿着紙錢、貢品和香燭一起開車上了山。到了祖先墓前,掃墓,祭祖,燒錢,這些都是叫祖先在新的一年裏面保佑後代一帆風順,萬事如意。這一天也叫做“ 拜祖日”。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客家的春節結束了。雖然只是短短的十幾天,但我永遠都忘不了客家有趣的春節和習俗。你家鄉的習俗呢?一起説給同學們聽聽吧!怎麼樣?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9

每到過年,最高興的事莫過於在自家院子裏觀看舞龍了!舞龍是要預約的,過完小年,家人就早早地把貢品準備好,在家裏激動地等待龍燈的到來。經過漫長的等待後,大年初一終於到來了。舞龍的人一到,我們就高高興興地跑到院子裏觀看,龍還沒開始舞,院子裏的人就激動的不得了。鞭炮響起了,龍也開始飛騰,鞭炮放得越響,龍也舞得越歡!

“喲呵·……”只聽領隊一聲吆喝,龍頭抬起來寓意龍醒了。然後身子也一點點地動了起來,隨着噼裏啪啦的鞭聲,龍開始飛騰了。鞭炮燃起縷縷輕煙,巨龍在這雲間飛騰。周圍的小孩們都高興地跳了起來,大人們臉上也都洋溢着快樂。爺爺拉着我的手,在龍的身體下鑽來鑽去,此刻好像自己也飛起來了一樣。

鞭炮聲越來越響,我害怕地捂住耳朵,卻又止不住那種興奮的感覺。只見一位身穿黃袍、手持龍棒的老先生走到龍頭前,雙手作揖,嘴裏唸唸有詞,雖然一些句子沒聽懂,但他那莊嚴鄭重的樣子讓我大氣都不敢出。接下來,只聽他身後的一羣人“嘿"的一聲,鞭炮越發地響了,滿天都是煙花。龍也舞得更歡了,龍頭跟隨着“龍珠”的人,旋出一個又一個優美的弧線,龍身隨着鑼鼓的節奏,一圈圈地旋轉,時而俯衝,時而昂首,場面甚是壯觀。

當龍尾和龍頭相對時,也就是高潮時,我們紛紛拿出煙、肉、魚、雞、鴨這些準備已久的貢品,莊重地放到前面那張大的黃色桌子前擺好。聽姥姥説,人們之所以這樣敬龍、愛龍,是因為傳説龍是神,有替天行道、降災賜福和支配乾坤的巨大力量和權勢。所以它可以讓天下有九年水災,七年旱災。但是我們如果敬重它的話,它也可以保佑我們幸福平安。所以人們覺得龍有威可敬,有德可懷,便着意求龍祛禍布福。大人們紛紛領着小孩子們虔誠地磕頭作揖,心裏默默地祈禱着新年新氣象。

“砰!”隨着一聲巨響,一朵巨大的煙花散開,金色的陽光映襯着,彷彿化成了千萬條新的希望墜落下來。剛才的那位老先生拿出了一大堆紅布條,説是能保平安。平安誰不想要啊!大人小孩便一窩蜂地擁了過去。

那條黃色的龍圍着院子游走了一圈,又遊向別處了,我們當然是不會善罷甘休,於是也跟着那條可以保平安的龍走到另一個地方。但不論走到哪裏,人們對它的喜愛是不變的,對生活的美好期待也是永遠不變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minfengzuowen/0zzopp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