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家風作文 >

家風是什麼作文3篇

家風是什麼作文3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風是什麼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風是什麼作文3篇

家風是什麼作文1

家風是什麼?其實我也不知道,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去問爸爸,爸爸神祕地笑笑説:“家風是個傳家寶啊!”“傳家寶?”我更疑惑了。

除夕的清晨,媽媽大聲地喊:“起牀啦!一起包餃子。”我興奮地從牀上一躍而起。大家聊着聊着就將餃子包完了,接下來就看媽媽下餃子,餃子們就像一條條魚兒在鍋裏游來游去。我們北方的習俗是誰能吃到第一口餃子,誰就會是最有福的一個人,我和哥哥虎視眈眈,睜大眼睛瞪着鍋裏的每個“福袋”,媽媽説:“可以吃啦!”我們像接到號令一般,迅速搶着“福袋”,我夾起一個,不管三七二十一放入嘴裏,“好燙!”我像只小猴子一樣蹦着跳着,手像扇子一樣扇着嘴裏的餃子,眼淚差點兒流了出來。哥哥也不比我好,整一個關公,臉都憋紅了,看着我們的狼狽樣,爸爸媽媽都笑了!媽媽説:“慢點吃,小心燙着,你們都是有福之人。”突然一個“福袋”送到了媽媽嘴邊,爸爸温柔地説:“一口吃了,都是有福的人啊!”媽媽也夾起一個放在爸爸嘴裏説:“我們一家都福氣多多!”我們兄妹倆看着,心裏暖暖的,突然明白了爸爸説的家風是“傳家寶”原來就是爸爸愛媽媽。

只剩下三個餃子了,哥哥拿過餃子,一個分給了爸爸,一個分給了媽媽,最後一個放在了我的碗裏,但我分明看到哥哥對餃子還意猶未盡。那時,我似乎明白了家風是“傳家寶”的另一個含義是哥哥愛我們。

接下來,爸爸駕車載着我們去杭州臨安天目山登高。登高也是我們除夕的一個特別的.活動,登上高約一千六百五十米的天目山,站在山頂上面對着家鄉的方向,大聲喊出你對家鄉親人的祝福,爸爸還給我們拍了照,用手機發送給家鄉的親人。通過這個傳統的活動,我又明白了家風是“傳家寶”的又一層含義:我們愛親人。

家風是什麼作文2

家風,就像學風校風一樣是不可缺少的,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承,是一個家庭的棟樑,是讓後代健康成長的基礎下面我就來説説什麼是家風。

家風,每當我看見這個字眼我就想起了中央電視台在春節期間做的節目,他們的記者在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的採訪,問街上的陌生人他們家的家風。在看這個節目時我就在心裏默默的問自己,我們家的家風是什麼,我想起了媽媽在我小時候説的話,媽媽説:“做人要腳踏實地的做事,絕對不可以投機取巧,不管做什麼是都要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不要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還有就是對人要友善,只要你友善的對待了他人,他人也會友善的對待你,這樣不管你做什麼事都會一帆風順,自己的心裏也會特別高興。”

在互聯網上是怎麼解釋的,家風,又叫門風,家風在通常的情況下家風往往是作風的某種反映。我覺得這句話説的不錯,因為不是有一句話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中樑不正道下來嗎?這不就正好説明了家風是作風的體現嗎?其實在我國古代的人們就非常的注重家風的培養,在書中就有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的語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我們通常都會以一個人的家風來評價某一個人,不是在權威的解釋裏就説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嗎?還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可以説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晚輩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可以説,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家風是不可缺少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為自己家有個良好的家風而驕傲!

家風是什麼作文3

“媽媽,媽媽,家風是什麼?”放學回家,還沒有跨進家門,我就迫不及待地問媽媽。“家風啊,去問你爺爺吧。”媽媽微笑着説。

我走進客廳,爺爺坐在藤椅看電視。我跑過去問∶“爺爺,家風是什麼?”爺爺笑了,看了看我説∶“別急別急,咱們先吃飯。”我選了一個座位坐了下來,拿起筷子準備吃飯。這時爸爸説∶“咱們的家風哪去了,爺爺還沒有坐下呢,你就動筷子了!”我一聽:原來這就是家風啊。我恍然大悟,趕緊放下筷子,站起來,爺爺頷首坐下,説:“知道什麼是家風了吧。知道就快點吃飯。”我這才坐下,拿起筷子,大口吃菜。吃飯過程中,我把姜啊,蒜啊等不喜歡的挑出來,放在碟子裏。媽媽在一旁發話了∶“怎麼又忘記家風了?趕緊把這些吃掉,不要挑食! ”這原來也是家風啊。

晚飯過後,我脱下襪子,發現破了一個小口,正要扔掉,奶奶和藹可親地説∶“這些襪子好好的怎麼要丟了?”你看奶奶的襪子破得比你嚴重,補補就能穿了。勤儉節約是傳家寶哦!”奶奶説完就拿來針線在燈下縫補……我明白了勤儉節約也是家風哦。

“那我們家還有什麼家風呢?”躺在牀上,我問媽媽。媽媽説:“你想想平時我們大人是怎樣要求你的,那都是家風啊!”

原來家風就是長輩的教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jiafengzuowen/vqnx0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