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家風作文 >

我家的家風作文3篇

我家的家風作文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家的家風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家的家風作文3篇

我家的家風作文1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國法,建於家規之上。則可見,家規家風之重也。——題記

我姓阮,雖然現在我們居住在安康,生長在一個普通家庭中。但是聽爸爸説,我們的祖先可是出過一些名人的,比如説“建安七子”中的阮瑀,“竹林七賢”中的阮咸、阮籍。爸爸還告訴我,我們的祖先曾經生活在湖北省武漢一帶,後因戰亂才搬遷移民過來的。而“竹林七賢”恰好就在武漢一帶生活。所以“竹林七賢”傳下來的阮氏家風,就是我們阮家的家風。

古語有云:家有規,猶國之有律。律明則國治,規嚴則家齊。循規而行,蹈矩而止,修身齊家之道也。而我的家鄉白河阮氏家風則是:篤孝思,睦族鄰,重家教,理正業,崇仁義,尚勤儉,慎擇偶,謹交友,勇糾錯,明廉恥。

小到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孝奉有禮,耕讀傳家,謙和忠德。

孝奉有禮

孝就是孝順,奉就是奉獻。孝順長輩,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每逢節日或者週末,有時間我們都會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幫助爺爺奶奶幹農活。爸爸一回家第一件事不是休息和吃飯,而是去菜園裏幫忙,為爺爺奶奶們減輕負擔;媽媽也閒不下來,去雞圈鴨圈豬圈裏幫忙;我幹不了特別重特別粗的活,但是也會幫着奶奶燒火做飯。

奉獻當然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我現在是學生,職責就是好好學習。在將來,為國家效力,為國家做貢獻,好好做準備。同時在學生時期,我們也不能辜負了國家對我們的期望,一定要愛護公物,不破壞公共設施,遵守紀律,做守紀守法的小學生。

耕讀傳家

耕讀傳家,這個詞中有耕有讀,耕就是勞動,讀就是學習。

古代人都很重視的兩件事就是勞動和學習,勞動才有收穫,讀書可以啟智。現在呢,人們最注重的還是這兩樣東西。每個周我們家都要進行大掃除,這是大家共同的勞動。回老家後也要幫助爺爺奶奶們做農活。在家裏,媽媽負責做飯、洗衣服、洗碗,我負責收拾餐桌和簡單的收拾房間,而爸爸有時做飯、有時洗碗。重活都是由爸爸乾的。這就是耕。

讀呢?我們家也很有這種風尚。我們家讀書的習慣是從我爺爺傳下來的,爺爺是一位農村小學老師,聽爸爸講:爸爸和大伯小時候經常到爺爺教書的學校借別的叔叔阿姨的書看。在我的記憶深處常常憶起爺爺戴着老花鏡坐在太陽底下拿着一本書認真的看。爸爸的書櫃裏各式各樣的書快把書櫃撐破了,還經常看到爸爸往家裏拿書,每次回老家爸爸的行李箱都會裝上一本他喜愛的書。媽媽邊工作邊學習,經常看一些我不懂的《會計類》書,手機上更是下載了數十本電子書,每天晚上都要讀上一讀。而我是我們家最愛讀書的人了,一個書櫃已經裝不下了,在書櫃邊還堆了兩堆書。在家寫完作業,我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做完作業休息時看書,吃零食時也會邊吃邊看書,就連蹲廁所都會拿一本書,外出聚會更要帶一本書。寒暑假我最愛去的地方就是我家樓下的書店,每次呆到爸爸媽媽三請四催才回家。因為我們的讀書風尚,我們家多次榮獲學校頒發的“書香家庭”的稱號呢!

謙和忠德

謙和忠德這個詞是謙讓、和諧、忠信、道德,也就是讓人要講謙讓,家庭和睦,友鄰和諧,誠實忠信講品德。

謙讓,在我們家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在餐桌上如發現一些好吃的.東西,比如説肉,爸爸都會首先讓我夾給媽媽吃,而不是給他吃。家庭和睦,我們家做的也很好,我們家裏從不會有爭吵的聲音,爸爸媽媽對我的教育總是和聲細語,如有不同意見,我們會召開家庭會議共同協商解決,我們的家裏處處可見温馨和睦。

忠信,即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誠實地做好,這一點,我從小耳染目濡,只要是答應了別人的事,我就一定會遵守承諾。

品德就是道德修養,道德修養就包括了不能在公共場所亂堆亂放、不能污染環境、不能傷害小動物,爸爸媽媽要求我做到的,他們必先做到,這就是我們的家規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就是縮減版的國法,一個國家沒有法律就會混亂,一個家庭沒有家風就會衰敗。孝奉有禮,耕讀傳家,謙和忠德,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要把家風牢記我心,伴隨着我一直傳承下去!

我家的家風作文2

皓月洗空,輕掬一捧家鄉水,灌腸。悠揚簫音裏,淚光悽豔,水波盪漾盪漾,鄉魂葬了多少月缺月圓,你是未經重讀的原鄉。

猶記那年立春,我回到了相隔一年的,千里外深情凝眸我的家鄉。腳步剛與阡陌竊竊私語,家鄉的千畝良田就覆蓋了我的臉。東方煜曉,我信步在窄窄的田壟上,前面一位纖弱女子提着一個精緻的籃子走來,她與我相距不遠之時,徒然響起清脆優雅的嗓音:“弟,去哪呀!這麼早,沒吃東西吧,來,吃一個桃。”我驚詫地將手掌遞過去,接過一個又紅又大的蜜桃,“姐姐,謝謝了。”我青澀地感謝她,赧顏低首。她繼而説:“呵呵,不用謝,你要是愛吃再多吃幾個吧。你看不是還有嘛,來來,多吃幾個。”我謝絕了這樣純真的善意,然後我們就各擇其道。俄頃,我對着她的背影無聲揮手,我使勁咬了一口蜜桃,甜,在心底蔓延,綻放一束清光,填補我空洞的晨曦。我再回首,她卻漸行漸遠,長髮包裹了我以往的自私,我站在這一角駐足,才恍惚發現我們並不曾相識……

恰值芒種時節,日上三竿,我佇立在歧路彷徨,那敞着胸,搭着白褂的大兄弟荷鋤經過,誠懇地為我指點方向,並且用粗厚的嗓音問我:“你吃飯了嗎?小兄弟,沒吃的話,走,去我家吃,保你吃個足!”可我露着一臉的欣然謝絕了他,可他卻着了急:“哎,你是不是怕我家遠呀,我家不遠的,就在前面。”我真有點不知所措,“不,不,不是的,大叔,我家就在前面呀,我要回家吃飯了。”大叔吃了一驚,“哦,原來如此,那再見吧,在路上注意安全,看你就是從外地才回來的,以後要好好適應這裏的壞境呀。”此刻,我感激得只有頻頻點頭,然後我繼續走我自己的小道,一步一回首,陽光只為他一個人而照耀,他走得那麼遠,但我是還聽得見有歌聲與他作伴,這歌聲一段一段,響徹了多少條河,多少座山。我坐在最遠處的亭子裏,而他卻躬身在熾熱的田土中,鋤頭輕輕叩擊着這片厚重的土地,裏面多少汗水,多少喜憂。此刻清風起兮,晴空萬里,我茫茫然間才發現我們並不曾相識……

垂柳河岸,古道印跡,南遷的大雁捲起一個詩意的秋天。一記那日細雨傾斜,我正匆忙地奔赴在回家的路上,青衫濕,汗珠夾雨。那在陽台上觀雨的詩人,輕吟宋詞,他不經意間看見了雨打烏篷下憔悴的少年。我親眼看着他離開陽台,才一會兒工夫就打着一把秀傘來到我的眼前。“哎呀,兄弟呀,這麼大的雨,你這是上哪去呀?為何沒帶傘呀!”我聲音沙啞:“大哥哥,我忘帶傘了,我現在正準備回家。我……”話音未落,這個大哥就拽着我走進他的家裏,“你先換件衣服吧,這是我去年買的,結果小了,還沒穿過呢,現在它屬於你了。”霎時,我驚詫的目光與他隔空交匯,融入這一幕淅淅瀝瀝的雨季中。待到風暖日出,我如一隻展翅的雄鷹,歸巢了。歸巢了,卻忘不了這與我並不曾相識的善意詩人。

冰清玉潔的月色也追憶傾盆大雨的山坡,滿山遍野的紫金花開得浪漫。那時我正在這楓林裏“寄情于山水”,可是疾風驟雨,山路泥濘,記得我踏在一片枯葉上,竟不慎滾下斜坡!摔在堅硬的松木上,疼,如萬劍削骨。於我睜開惺忪的睡眼,我發現一位年紀上六旬老人正揹着我一步一步下山去。見這情形,我連忙開口:“爺爺,爺爺,放我下來吧,我沒事,我會走路的。”爺爺沉重地説道:“孩子呀,你都傷成這樣了,看吧,你的胳膊還在滴血呢!我得趕緊把你送入醫院才行呀!”我感激地淚如雨下,閉目,心靈慚顏,在這一位瘦弱老人佝僂的脊樑上。抵達醫院,老人幫我付了醫療費,就轉身離去,消逝在這影影綽綽的雨幕中……我靜倚窗欄,閒聽雨聲,我發現,我發現這雨淅淅瀝瀝又綿綿密密,呵,這雨正如我對這位陌生老人的感激,沿岸三千里!

今宵月色如紗,我立於垂柳河畔,輕掬一捧家鄉水,洗滌靈魂。耳畔響起清遠的簫音,淚光悽豔,碧波盪漾盪漾,鄉魂葬了多少月缺月圓,你是未經重讀的原鄉……

我家的家風作文3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家族的一套獨特的家風及家訓,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些都是格外重要的。我們都知道:中國是禮儀之邦,身為小學生,我們應該繼承中華傳統美德!

我們家的家風有許多,他們對於我們做人來説,簡直就是黃金法則一般。比如説:勤儉節約,外婆小時候,當新中國還沒有成立,外婆總是看到一些人吃不飽,穿不暖,過着非常痛苦的生活,所以每當外婆告訴我之後,我覺得應該聽外婆的話,所以勤儉節約在我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的;尊老愛幼,媽媽説每個人都應該尊敬每個人,互相尊敬,這樣才叫美德,這樣才是一個好孩子,乘坐公共汽車時,應該把座位讓給更需要座位的人、過馬路的時候,應當幫扶有需要的人,可能在你那一刻鐘的時間裏,就可以幫助到許許多多的人;最重要的一條家風就是獨立自強,自己的事儘量不要讓別人去幫助,不要給別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不要讓別人所討厭,這些都是每個人,甚至是每個家庭都必不可少的。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志當存高遠。”以及《遊子吟》。這些都是古人留下來的名言,他們經過數百年來的事實,這還使我們不相信嗎?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風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也是有很大的作用。接下來,就讓我來為你説説,我們家的“事例”吧。

在勤儉節約這條家風中,沒有人可以比得上我媽媽,她被我稱為“勤儉王”。有一次,媽媽為我買了一個飛機模型,可是沒過幾分鐘,弟弟就會飛機模型開啟了“飛行模式”,所以飛機中的一個小零件壞了,我去找爸爸幫忙修理一下,爸爸又讓我去找媽媽,媽媽説:“沒事,等會兒就修好了。”媽媽跑到我的書房中,在玩具箱中拿出了一個看似並不起眼的小收納盒,雖然並不精緻,但這就是媽媽收藏多年的“鎮店法寶”。媽媽拿出一個和那個壞零件一模一樣的零件,並把它拼接好,這就大功告成了,你們説,不叫她“勤儉王”,還能叫什麼呢?

記得那一次,我一個人坐在公共汽車上,去圖書館看書,可就在中間的路程,有一位老人上車,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看起來很累,累得頭上的汗都快流下來了,兩個臉蛋像被曬傷了一般通紅,衣服的後背都濕透了,我覺得他很需要座位休息一下,於是我就讓她坐在我剛坐的位置上,可是他並沒有坐,而是對我説了一句:“小朋友,謝謝你,我不用坐,下站就到了”。可是當我再仔細的看一眼他時,感覺他的汗又多了,臉蛋兒更紅了。我知道他是騙我的,所以我就對他説:“我坐的太久了,腿都麻了,想站一會兒。”這才是那位老人坐了下來。到站了,我下了車,心裏想:那位老人應該是太累了吧。儘管是自己找的座,站着有些累,但是心裏總是有一種説不出口的開心,這應該就是老師所説的助人為樂,自己開心,別人也會開心。

把獨立自強,這條家規在我們家最重要了。我和我爸爸是我家的“獨立小英雄”。比如説那一次,我們和媽媽正在洗自己的衣服。獎勵是第一名可以看三集電視節目,第二名可以看兩集電視節目,第三名可以看一集電視節目。我和我老爸就像貓見了老鼠一般,瘋狂的開始了“洗刷刷大戰。”過了一會兒,媽媽就先洗完了,我這才第一次感受到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真理。媽媽問我和爸爸要不要幫忙?我和爸爸堅持要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約而同地説:“不用了,謝謝。”最後我和老爸都用自己的實力結束了比賽。

家風是一艘小船,能讓我們走得更遠;家風是一條高速公路,能夠讓我們更快速的走向自己的目的地;家風是一把燈,照亮所有人。

家風,浸在我心裏!

標籤: 我家 家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jiafengzuowen/qvpm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