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國學作文 >

實用的國學作文錦集6篇

實用的國學作文錦集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作文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國學作文錦集6篇

國學作文 篇1

學校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在上一週舉辦了全校性的國學知識競賽。我和班上的同學一起組隊報名參加了這個競賽。

比賽的那天,我們既激動又忐忑。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學校級別的競賽,內心難免不會激動,但是又想到這個比賽肯定會高手雲集,我們很有可能會名落孫山,所以又有些忐忑不安。

比賽正式開始了,第一個環節是團隊介紹。輪到我們上場了,我們一行四人走上講台,大聲説出了我們的組名和口號,然後面帶微笑,鞠躬下場。沒有一個人怯場或是忘詞,是個好的開端。接下來是知識問答環節,主持人提出的問題有我們很熟悉的,也有全然不知的,有能很快做出反應的,也有猶豫不敢決斷答案的。在這一輪是競爭之後,我們組的比分排在了中間。到了最後一個環節,是現場評委出題大家辯論。競爭更加激烈了,大家已經進入白熾化階段,紛紛跳起來和意見相斥的同學辯論。

比賽結束了,雖然我們組沒有拿到名次,但是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

國學作文 篇2

也許那些極富有民族情感的人會覺得我是崇洋媚外,而這確實我認為當今學生內心的呼喊,也許家長們會提出抗議,可我指的不是家長們寄予我們的壓力,而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交流的環境:學校。

老師説,他們也是出於無奈,他們也不想給我們壓力,可是21世紀的競爭就是這麼殘酷,老師們還説,有了競爭才有了動力,才會催使我們奮發向上,而我想不然。

競爭的火花濺滿我們生活的分分秒秒中,就連我們去“夏都第二課堂”綜合實踐的課程中,也免不了老師“各小組競爭”的話語,説實話,我討厭競爭,我更討厭競爭所帶來的動力,我想要一片純淨的天,我不想要被“文明”糟蹋的天地。我想,大家深有同感吧。

現在,我們湟二,第一次月考的熱潮還未降下,期中考試就已經慢慢逼近了我們的生活,老師天天説:期中考試考不好了我們再慢慢説。傻子都能聽得出老師的話是什麼意思,每天為了考試唉聲歎氣,就像小學時我的同桌編出的歌謠: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在學校考不好,就會被老師一頓批死,回家後有的同學還會吃上家長準備的苦澀的麪條,我還好,老爸老媽從不給我施加壓力,但是學校老師的壓力已經讓我夠受的了。的確,每次的考試我的成績還算是理想的,但每次考試完鬆一口氣後我有開始擔心下次的考試,尤其是我的成績較好的時候,我就在想:要是下次考試我考砸了怎麼辦?當然,這帶有一定的主觀上的心理因素,但是學友們,你們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有些人會説,好學生有什麼可擔心的,可是,正是因為安上了莫須有的好學生的名頭,才會讓我每次考試前如此的緊張,如此的懊惱。

現在國家天天説減負減負,可是又有哪個學校減負了呢?每個學校只不過是在表面上做做樣子,在私底下又虛偽的做着競爭,最終受苦的還是我們。的確,正因為這種競爭的氣氛,才讓我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而我討厭這種方式,它枯燥、無味,甚至讓我們學生喪失了活潑的本性。

家長們説,我們現在生活在如此優良的條件下,以前的孩子想上學都上不了,我們還不珍惜,天天想着玩玩玩。老師讓我們收心,家長讓我們努力,新的時代真的要把我們培育成一個個孤陋寡聞的書呆子們。

也許,這就是中國教育的最大缺陷,也許,我們註定此生受這樣的教育。

這,就是中國學生的`悲哀!

國學作文 篇3

寒假裏,焦作日報社為校園記者舉辦了有意義、值得回味的“讀經典寫美文”活動,這讓我們瞭解了更多的中國古代經典文化。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鏗鏘有力、琅琅的讀書聲,是同學們在專心致志地讀《弟子規》。《弟子規》中藴藏着豐富的人生道理。“勿箕踞,勿搖髀”。任曉光老師告訴我們: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鬆,行如風,坐如鐘,睡如弓。

“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事情不要慌亂,慌亂容易出錯。不要害怕困難,也不要馬虎草率。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穿着整潔,不要拖拖拉拉的,要時刻給人們一種利落的感覺。

《弟子規》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原則。“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如果犯了錯誤,能夠改過,就等於沒有過錯;如果犯了錯誤還要去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了。

《弟子規》引導我們怎樣對待父母、師長;怎樣處事、為人;怎樣學習。誦讀中國古代經典文化,真使我醍醐灌頂,受益匪淺!

國學作文 篇4

國學對咱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幫助,例如:“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們團結就是力量,如果兩個人團結一心就能有切玉斷金的力量。

自從認識了國學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更大的收穫是我懂得了許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一年的事業打算應在春天,為一天的事情打算應在於寅時,一個家庭的成功首先要和睦,一生的成功首先要勤勞。從這句話中我明白了咱們要抓緊時間,為了明天不能盲目的生活,要有目標努力地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孝敬父母,幫爸爸媽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為了以後的成功就要辛勤努力的學習,為了明天的輝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了國學以後,我還了解到咱們偉大祖國更多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身為一名中國人,咱們應該為此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更要努力學習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作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國學使我懂得要有禮貌,要孝敬父母長輩,要樂於助人,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等等,我一定要把這些從書本中學到的道理和知識,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個優秀的好學生。

國學作文 篇5

那天我打開電視,看到節目中好像在舉行什麼比賽,並且還剛開始呢。我懷着好奇心看了下去,才知道這個比賽是《國學小名士》知識競賽,看完後還感覺知識長進了不少呢。

參賽的選手們,年齡並不大,但各個都是人才,他們對國學經典的熱愛讓我震驚不已。選手們十分好學上進,對詩句的瞭解和把握都已經滾瓜爛熟了,各種高難度詩句居然都能倒背如流、脱口而出,不光是觀眾,就連評委老師們也很敬佩這些孩子。不論大小年齡都十分淡定的迎接一次次比賽,不在乎輸贏,他們的行李素質是多麼得讓我們欣賞啊!他們的腦袋裏裝着數不清的詩句,那麼多的詩句,都那麼深奧,是怎麼把這些記在腦子裏的?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看來他們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在學校,都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們表現平淡,一句句詩時刻在腦子裏環繞着。看見對手反超了一點點,就要做得比對手還要強。他們説過的話,有水平、有素質、有涵養,每一句都有一定的意義和道理,聽他們説話,就會懂得很多以前不知道的道理。當我看完時,就向自己發誓以後一定要學好文學知識,學好語文這項學科打好基礎,爭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以後我希望老師多教我們一些國學方面的知識,讓我們從國學經典中領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國學作文 篇6

媽媽很早的時侯便幫我買了一套《國學小書院》,一直沒時間仔細讀完,這些天和媽媽一起閲讀讀出了許多不懂的道理。

我最先閲讀的這本書的內容包含了:三字經·弟子規。許多的小朋友一定聽過或者讀過,其中幾句是我們常常聽到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幾句話告訴我們,人生下來,本性都是好的,只是在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中的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和壞;如果從小麼有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戰國時,孟子的媽媽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子的媽媽就割斷了織機的布來教育孟子,正是因為如此,孟子從此發奮學習,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小孩子如果不好好學習,是 不應該的,不是有一句話: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嗎?沒有知識,沒有文化,以後什麼事都無法去做,怎麼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呢?一塊沒有經過雕琢的玉石,是不能成為美玉的.同樣,一個人如果不經過教育,是不會懂的知識和道理的.

三字經教我們要去努力學習,喜歡學習,弟子規教我們的便是做人的道理!最有代表意義的是這幾句,小朋友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哦!“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它們的意思是,父母叫喚你的時侯,應該及時迴應,千萬不要拖拖拉拉.父母交待的事情,應該馬上去做,不要偷懶。父母教育我們的時侯,我們應該恭恭敬敬的聽父母對我們的責怪應該虛心接受,不應該頂撞父母;以前,我經常因為一些事情會和媽媽鬥嘴,現在我明白做為一個孩子首先要懂的愛父母,不讓父母難過傷心,還要做一個行為言語謙和,説話做事講究信用的人。

弟子規中有幾句也是我所喜歡的: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通過閲讀,我明白了很多生活學習的道理!通過閲讀,我懂的瞭如何成為一位好孩子.好學生!通過閲讀,我明白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通過閲讀,我愛上了讀書,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以後,我會更加的多讀書,讀好書!成為真正的"讀書郎"!

標籤: 國學 錦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guoxuezuowen/m8nm8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