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國學作文 >

有關國學的優秀作文範文「精選」

有關國學的優秀作文範文「精選」

國學,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而鼎盛於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有關國學的優秀作文範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有關國學的優秀作文範文「精選」

有關國學的優秀作文範文:學國學 考國學

寒假裏,老師佈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學習國學,要求每天背誦《論語》、《詩經》、《大學》、《中庸》各一篇,並參加杭州網上的中小學生國學網絡知識大賽。

一放寒假,我便開始背誦國學,不到10天,我就把老師佈置的背誦任務完成了,但背誦的內容只佔了四本書的一點點。於是後面幾天,我仍然努力地堅持背誦,又過了一個星期,我又背了不少文章。心想:背誦了這麼多,應該可以參加網絡比賽了吧。

於是,我迫不及待地登錄杭州網,開始第一次比賽,剛看到跳出的題目,我頓時傻了眼:這些題目怎麼這麼難,只有一小部分是背誦方面的題目,其他都是要理解文章意思的,唉,都怪我只顧着背誦,沒有去注意詩句的註釋和譯文。沒辦法,不會做的題目只好翻書,結果題目都沒做完,考試時間便結束了,第一次只考了39.5分。

有了這次的教訓,我又開始重新學習國學四本書,不光是背誦內容,還增加了對字詞意思的註解和文章內容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我的成績也不斷提高,46.5分、66分、第四次考了88.5分,已經排名第二了。

成績的提高讓我很開心,也放鬆了對國學的學習,看到杭州網國學網絡競賽排行榜上,不斷有人考出好成績,我的排名也漸漸地很下滑,我很着急,便突擊了二天國學,又開始了第五次考試,但還是有一些題目我做不出,結果只考了84.5分。

爸爸媽媽看到我失落的神情,鼓勵我不要泄氣,要堅持下來,繼續努力。並告訴我一個辦法,就是考試時把題目抄下來,幫我一起分析題目,看看哪些題目做錯了,對那些不會做的題目一起翻書,上網查,把那些難題攻下來。

又通過一個星期的強化學習,我基本上能把題目都做對了,我便信心十足的再次參加競賽。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8次考試中,我考出了滿分的成績。由於決賽並不是那預賽那樣有多次機會,也不可能會有時間給你去查答案,因此,我要更加努力的去背誦、理解國學,爭取在決賽中考出好成績。

通過這次國學比賽,讓我懂得了有付出就會的回報的道理,不光是比賽成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讓我學習了國學,學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將使我受益終生。

有關國學的優秀作文範文:謹記精髓,傳承國學——讀《弟子規》有感

今天我又一次品讀清代文學家李毓的作品《弟子規》,心潮澎湃,深受教育。

《弟子規》共分八個部分,首先《總敍》篇為我們介紹了《弟子規》正文七個部分的題目。《孝》篇告訴我們如何孝敬父母;《悌》篇告訴我們要尊敬長輩,與兄弟和睦相處;《謹》篇向我們端正了日常行為,要有一個好習慣;《信》篇教育我們要誠信待人。《泛愛眾》篇讓大家知道要愛護所有羣眾,不分貧富;《親仁》篇告訴我們必須要仁義,否則人品不好;《學文》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要有好的學習計劃、態度。這就是古代學生的“日常守則”。

《弟子規》通篇講述了做人、做事的.規則,正所謂無規矩不成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大規則,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做人、做事講規則、講原則,人可樹,事可成,但前提是一定要熟知、清楚規則,所以我們應學習《弟子規》,更應謹記、傳承這一國學經曲,但是,傳承絕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頭或是書本上,而是要體現在行動上。例如“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是指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做事情不要慌張,忙亂就容易出錯;不要害怕困難,應知難而進,也不要馬虎草率,要認真對待。“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意思是指看見別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齊,哪怕同他相差很遠,只要堅持下去,慢慢地總會趕上,看見別人壞的行為,就要自我反省,有的話馬上改正,沒有的話也要引起警惕。“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非淺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老師佈置做的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常犯的,這樣的學習效率不高。

在讀過了《弟子規》後,我終於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形形色色的大舞台,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有着不同的角色,而唯一不同的是,無論扮演的是什麼角色,都要牢記《弟子規》中的訓戒,具備一定的素質,規範自己的言行,牢牢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古人聖訓,流傳百年,讓我們謹記精髓、傳承國學吧!

有關國學的優秀作文範文:國學典故的魅力

從小,我就對中國古典的東西情有獨鍾,覺得它們神祕而古老,散發着現代所沒有的獨特氣息,也證實了華夏兒女們的智慧和勇敢。

我喜歡美麗華貴的漢服,喜歡豔麗俊俏的唐裝,喜歡濃粧淡抹的脂粉釵環,也喜歡聲音如行雲流水一般的古箏和箜篌。總之,我愛一切中國古典的人或物。

國學典故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吧,國學典故是中國古典文學,那些小故事雖簡短,但卻包含着深刻的寓意,教人學會許多道理,其中,有五則小故事,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第一則:割席斷義。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和人相處久了,才能看出這個人是否與不合得來,值不值得交往下去,因此,我們交友時,應該多觀察,這樣才能交到合適的朋友。擦亮你的眼睛,凡是不要盲目交朋友,更不要去和姦詐小人做朋友,有這樣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説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交友應慎重,交益友對一生具有重大意義。

第二則:兄弟折箭。阿柴折箭教子的故事大家應該耳熟能詳,它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團結就是力量,再打的困難只要團結,方可取勝。有句話剛好可以為這個故事總結:兩人一條心,有錢堪買金。一人一條心,無錢難買針。因此,我們一定要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團結一心,因為,兄弟相愛撼山河,兄弟團結力量無窮。

第三則:父子騎驢。這則故事的寓意是:人,凡是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隨意聽從別人的擺佈,這樣,定會吃大虧。

第四則:阮大鋮學尚不行。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了書本上的道理和知識都要付出實際行動去實現,我們要言行一致,做一個正直起碼的人,切不可表裏不一。

第五則:宋太宗雪中送炭。這則故事的道理是: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當我們看到別人有困難時,應當及時的伸出援手,拉他們一把,這就好比雪中送炭,不求回報,不求感激,這種行為永遠是我們踐行的典範。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五個國學典故,它們用簡短真摯,樸實無華的語言告訴我們,如何做人的道理,而故事的人物,也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古人的優良美德。華夏的文學取之不盡,它們沿着我們祖祖輩輩的血脈流傳下來,且永不磨滅,這些國學典故將永遠成為中華歷史上最絢爛、最耀眼、最輝煌的一顆明星。這,便是中華語言文字的魅力,在我心目中,它永遠是光一般的存在,雨一般的潤物細無聲。

我愛中華,我愛國學典故,我更愛它藴涵着的神奇魅力。

有關國學的優秀作文範文:我的國學夢

有一種東西無色無味,它看不見摸不着,但它卻能激起人的鬥志,引領人們前進。它的名字叫做夢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等着去實現。我的夢想則是讓國學重回國人心中,讓國學走向世界。

有一種文字四四方方,無論將它放大多少倍都不會變形,它就是漢字;有一種語言,有四個音階——平上去入,它就是漢語;有一種文字格式精煉而內涵豐富,它就是文言文。漢字、漢語、文言文等都有一個統稱叫做國學。五千年中華歷史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藴,中華文化可謂博大精深。然而近些年有一種現象不得不令我們深思:國學在國人心目中的位置在退讓,大有被“英語”所侵佔的趨勢。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國門的進一步打開,一些外來文化接踵而來。英語最為使用範圍最廣的語種,得到了國人越來越多的青睞。不僅於雅思託福中彰顯其意義,同時也在國民教育體系中佔據着重要地位。大學課程中無論理科還是文科,英語都是必修的,而且能否過級直接關係到畢業證、學位證的發放。初高中課程中,英語成績的高低直接決定着學生的總成績。英語的初級學習正在向幼齡化發展,小學階段才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已被認為“起步太遲”。很多幼兒園早已開設雙語教學,越來越多的父母將英語列入胎教範疇。

相對於英語的逐漸大熱,我們不得不正視國人對國學的重視程度在減弱。雖然我們一直把語文最為必修學科,且每次考試的第一科目也是語文。但同學們的重視程度卻不夠。他們花在語文上的時間遠不及英語,更有甚者認為“語文學不學都一樣”、“語文還用學嗎?”隨着快餐文化時代的到來,我們更少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品讀一篇文章、去關注生活本身、去思考領悟,去書寫感動。

不容否認的是近年國人對國學的重要性已有了新的認識,“國學班”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從小抓起,孩子們一張口就可以吟誦:人之初,性本善。還有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等。我們的“孔子學院”也在世界各地紮根。但我們要認清這樣的事實,孩子們會吟誦卻不懂其意義。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單靠“孔子學院”是不能證明國學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

我們要扭轉這種本末倒置的情況,我們不能一味地宣揚“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我們要銘記國學是國之精華、是國之重器、是國之魂、是國之精。我們必須重視國學。

我們要讓國學走進百姓的生活。《百家講壇》的大熱讓我們看到大眾化的解讀更易於讓人接受,讓我們意識到貼近生活實際的解析更易於知識的普及,讓我們認清受眾面的擴大才是推廣國學的根本。

我們要讓青少年成為國學的絕對支持者,讓他們走進國學,去吟誦;讓他們融入國學,去品味;讓他們運用國學,去踐行。讓青少年成為發展國學的生力軍。

我們要讓國學走向國際,用國學的精深去吸引更多的異域人士、用國學的魅力去感召更多的國際友人。我們要加大推廣國學的力度,讓國學在更多的地方生根發芽開花。

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在新時代的洪流中,我們應努力學習國學,發展國學。此外也不能忽略英語的學習,我們要讓英語成為推廣國學的有效途徑。要讓國學走向世界,讓世界為之精彩,讓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成為使用範圍最廣的語種。

這便是我的國學夢,為之努力的夢。

標籤: 精選 範文 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guoxuezuowen/3wwg8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