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國學作文 >

【推薦】國學作文300字錦集9篇

【推薦】國學作文300字錦集9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作文300字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國學作文300字錦集9篇

國學作文300字 篇1

説到國學大家一定會想起我們讀背過的<<三字經>>。<<論語>>等中華經典著作。的確,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國學將時時刻刻陪伴着我們成長。

在閲讀經典著作中,我們學到了很多知識,懂的了很多道理。如《論語》上的一句話“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使我懂得了學着新的知識,還要及時的複習舊的知識。以前,我雖然背了一本唐詩,可媽媽驗收的時候,很多我都忘記了,需要媽媽提醒。讀了《論語》上的這句話,我才明白我沒有及時的複習啊!現在我再背《唐詩》的時候,每天還複習一下前邊背過的,這樣就掌握的牢固多了。

還有我背過的《三字經》上有這樣一段話“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讓我感觸很深。意思是説:黃香九歲的時候在嚴冬寒日,用自己的體温為父母暖被褥。知道孝敬父母,關心他們的日常起居。再想想我,平時爸爸媽媽把我照顧的無微不至,可是我卻沒做過孝敬父母的事情。比比黃香,我真是慚愧啊!以後我要學會關心體貼父母,為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以説國學使我懂得要有禮貌,要孝敬父母長輩,要樂於助人,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等等。我一定要把這些道理用到我的實際行動上。

國學作文300字 篇2

星期六下午,我參加了由小記者協會舉辦的“國學大課堂”活動。每一個參加的同學都要穿上寬大的白色漢服。漢服是不用釦子,而用繩帶繫結,我們穿上後還戴了頂梯形狀的帽子,在明亮的教室裏悠閒地走動“練武”。

為我們上課的是一位男老師,他身穿灰色漢服,個子不高,戴了副眼鏡。自我介紹了一番才知道,老師姓劉,來自無錫。劉老師向我們介紹了為國學做出偉大貢獻的三位古人,分別是擁有3000多名弟子的孔子,道家的創始人老子,還有有着神奇色彩的釋迦牟尼佛。這三位都是有大事蹟的人物呀!

就拿老子來説吧。他乃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他的思想一共有三點:第一點是慈,主要意思是以慈悲為懷;第二點是儉,主要意思是要我們節儉;第三個是不敢為天下先。老子在有生之年,還為後人寫下了《道德經》(又稱《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道德經》中簡單易懂的一段,你看得懂嗎?

最後,我們還複習了《弟子規》。從這次的國學課中,我懂得了許多古代的知識。這真是一節有“博學含量”的課呀!

國學作文300字 篇3

今天下午,是我們的中隊會時間,今天我們中隊會的主題是—學國學經典,做美德少年。

我們先進行了幾個環節,唱隊歌,報告人數。一切都準備完畢後,我們又開始了小組討論環節。老師説:“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方式來展現,可以是詩詞朗誦,小故事……”輪到我們了,賈金博是提問題,我是背誦論語。當我們都展示完時,老師説;“這次都很好,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完後,老師又給我們準備了國學經典的一些難題,如: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一句話裏的牀是指什麼?有人説是窗户,有人説是現在睡的牀,可是答案卻是窗前的籬笆。這一問,把我們都問傻了,為什麼是牀前的籬笆呢?還有紅樓夢的原名是什麼,我聽後,也想不出來,最後,有人一透露答案,我們才知道它的原名是石頭記。

這一節課我很開心,因為我收穫到了許多,並知道了許多知識。

國學作文300字 篇4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位朋友。它如同甘露,滋潤着我的心田;它如同良藥,驅散我心中的煩惱;它如同磚瓦,構築我人生的大格局。你猜猜它是誰?它就是我最好的`夥伴——國學經典。

現在我每天晚上都要和我的“朋友”一起相約半小時。通過一次次的誦讀經典,我知道了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源於《易經》乾、坤二卦。 我還知道了許多珍稀時間的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還學到了人生道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名句,含有深遠的哲學道理,寫這句話的人肯定非常的智慧。還有一句“吾有三寶,一曰慈,二曰檢,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話是古代智慧餓聖賢人——老子所留下的名句,至今千古傳誦。還有關於教育的名言: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我最喜歡讀書的名句,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高爾基也説過:“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變成輕鬆而舒適的詩,好像新生活的鐘聲在我的耳際鳴響。

啊,我愛國學經典書,更愛讀國學經典書!

國學作文300字 篇5

美輪美奐的舞台,多彩多姿的表演,國學藝術之花在這個殿堂綻放。

看,一曲《水調歌頭》描繪了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表達了蘇軾對人間生活的熱愛之情;聽,一首《滿江紅》展現了岳飛精忠報國、一腔熱血的英雄氣概;而《少年中國説》描繪了中華少年的豪言壯志——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精彩激烈的對決由此展開,每一個問題無不展現着國學經典的魅力,月亮、梅花、泉水……每一句古詩,每一首詞賦,都刻畫的那麼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而家則是永恆的話題,每一個思鄉的遊子,都會借遙遙明月寄託相思,父母之愛也給了每一位想家的遊子切切故鄉情的感念。

每一位國學小名士的精彩表演,讓我又一次在國學經典的藝術殿堂裏漫遊,詩詞歌賦讓我更加愛不釋手,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繼續在國學經典的海洋裏遨遊,讓傳統經典伴隨我成長。

國學作文300字 篇6

我在國學大賽答題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知識,與真理, 令我受益匪淺。我更加了解了古代文學,瞭解了孔子名言的博大精深。我也感受到了自己知識的缺乏,於是,我下定決心發奮學習,多多學習古代文學。

我一次聯想到了古人的智慧,也十分敬佩古人。他們寫的那一句句深奧的話,看起來非常普通,其十一句句都是古代人們知識的精華,一句句都是一把金鑰匙,都可以帶我們進入一個知識的寶庫,帶我們暢遊之事的海洋。

雖然我這次大體成績不是非常好的,但我覺得我收穫了很多,可以説是滿載而歸。也激勵了我追求上進的精神。

還記得那次答題,我遇到了一道關於論語的題,本以為是小菜一碟的,但我一看題,就傻眼了,考的竟然是論語的意思,沒想到論語還要被意思?看來我還得再加吧勁,把古文的意思背熟。

時光的車輪還在一刻不停地滾動,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古文可能會被世人漸漸的遺忘。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古文,瞭解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文化。|||

國學作文300字 篇7

國學,就是指中國的知識;國學,也是知識的源泉。

自打我學了國學以後,知識就增進了不少,説話時也常常運用一些成語,如:畫蛇添足、一毛不拔、鞠躬盡瘁等,“背鼓上門—找打”、“飛機上掛水瓶—高水平(瓶)”等歇後語。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則是朱熹的《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首詩看似寫景,其實並不是的。這首詩是在告訴人們:學習是無止境的,只要你願意學總還是有的。

我也有對這首詩的看法:知識是學不完的,但還是有的。詩中的“清如許”,就是在問:你學來的知識是有益的,還是對你有傷害的?“為有源頭活水來”指書本是知識之源,但不能全部依靠,就像陸游説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那樣。所以讀書前想要思考一下才行。

國學,這兩個含有重大意義的字,讓國學經典陪伴我們走過人生道路上的每一天吧!

國學作文300字 篇8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希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

現在,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遊。國學,能使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使我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使我學習做人的道理。使我們做國學的好夥伴,國學的讀者吧!

《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範;《孔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和……

説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麼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內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於提高民族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國學作文300字 篇9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班主任傅老師就讓我和同學們一起誦讀《三字經》、論語這些國學作品,所以我對“經典”這個詞並不陌生。

還記得我第一次接觸“經典”作品是小學一年級,那時老師要求我們背誦《三字經》。我一捧起《三字經》便不由自主地、搖頭晃腦地讀了起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實那時的我還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只會跟着背;漸漸地,每當我讀着《三字經》時,在我的眼前就彷彿出現了一羣穿着長衫的人,而他們呢,正在演繹着裏面的內容。

緊接着,我又接觸到了論語。信息課孫老師説論語是她到目前為止讀過的最好的一本書。這句話,我一直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裏。於是我時不時地會去讀讀它,因為我發現在這本書中我能學到現代社會中所沒有的東西,它會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而這些東西正是我們國家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雖然我現在還不是很明白它的意思,但我想總有一天我能把這傳統文化的精髓化為己有!願“經典”能伴我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guoxuezuowen/3q8er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