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實用】寫傳統作文合集8篇

【實用】寫傳統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傳統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寫傳統作文合集8篇

寫傳統作文 篇1

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比如:端午節賽龍舟,新年吃餃子……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新年倒貼福字的來歷。

從前,有一個大官,他命令大家在過年的時候貼福字。在一次過年,那位大官想了解了解百姓過得怎麼樣。大官走在大街上,他發現了一位人家把福字倒着貼,於是,那位大官叫士兵把他們全家抓進了府裏。大官審問其中一人,道:“你怎麼把福字倒貼了?”那人顫抖着説:“大人,把福字倒貼,讀起來就是福到,因此小人就自作主張將福字倒貼了……”大人聽了,感覺很有道理,不僅沒有罰他們一家,還獎勵了他們。

我們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真是奇妙啊!

寫傳統作文 篇2

元宵節是中國最大的節日之一。在元宵節到來的幾天前,人們就開始做燈籠,有的被做成動物,有的被做成蔬菜,有的被做成水果,各種樣式都有。做燈籠時,人們通常在上面寫上謎語。在元宵節前夜,所有的燈籠都被掛起來。

在元宵節這天,人們都出來看燈籠和猜燈謎,也許你還能看見一些精彩的民間表演龍舞和秧歌。每件事都很有趣,每個人都很高興,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寫傳統作文 篇3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聯》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有書法,有京劇,有中國畫,有皮影戲……其中我最喜歡精美的對聯,是因為它象徵着吉祥喝幸福,每逢過年大家都要貼上這美麗的春聯。

今天我也來寫寫這美麗而又古老的對聯,但寫之前還是要先去請教我的爺爺吧!因為,每年我家的對聯都是他的傑作。爺爺説:“寫毛筆字要有筆鋒,手腕要有力。”於是,我按照爺爺説的那樣,有模有樣地拿起筆,緊張的心情使我的手在發抖。爺爺在旁邊看在眼裏,用他的大手握着我的小手,一筆一筆地教我練了起來。

爺爺教我練了幾筆,我感覺我的手已經累得不行了。爺爺告訴我,寫毛筆字要慢慢來,不能急於一時。我點點頭,好像聽懂了似的。

現在想想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那麼的深奧,它使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

寫傳統作文 篇4

説起春節,人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因為人人都經歷過。可是,不同地方的春節,風俗也是截然不同的。

我的家鄉是廣州,這兒的春節可熱鬧了。

先從花市説起吧。

春節逛花市是這兒的一大風俗,特別是“水上花市”。商販們把滿載貨物的特色小艇停靠在湖邊,有的順便還會架上小板,供顧客通行。水上花市一般會買年花年桔,以及各種年貨;開市的時候,湖岸邊,小艇上,都聚滿了人——他們大都是本地人,但也有一小部分是隻是過來湊一下熱鬧的外地人。從高處往下看,各式各樣的充滿年味的商品、裝飾品,與個個臉上洋溢着幸福快樂的人們相交融,構成了一道好不靚麗的風景線。

有“水上花市”,當然就有“陸上花市”了。我説的“陸上花市”其實就是普通的“花街”罷了。花街裏賣的東西和水上花市的差不多,也是年花年桔還有各種年貨。開市的時候,商販的呦喝聲,人們的討價還價聲……匯聚在一起,好不熱鬧。

除夕這天,南方跟北方一樣,都是要吃年夜飯的。在廣州人的年夜飯菜譜裏,“白切雞”、“清蒸魚”、“白灼遊蝦”、“脆皮燒鵝”是最出名的。“白切雞”寓意着曉春報喜;“清蒸魚”寓意着年年有餘;“白灼遊蝦”寓意着歡樂笑哈哈;而“脆皮燒鵝”,則寓意着紅紅火火。一家人圍坐在圓桌,其樂融融地吃着一頓如此的年夜飯,別提有多幸福了。

吃過了年夜飯,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到了差不多十二點,就要拜神祈福。一到十二點整,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鞭炮聲紛紛歡迎着它的到來。鞭炮聲像海浪,一浪接一浪,經久不衰……

終於,鞭炮聲停了,人們也逐漸進入了夢鄉……

當然,春節這趟奇妙的列車的旅程才剛剛開始,後面的,以後再説吧。

寫傳統作文 篇5

今天是春節,我非常高興。因為今天晚上又可以放好看的焰火了,更讓人高興的是我們可以欣賞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呢,還有能讓人期盼着的一晚上都睡不着覺的錢餃子在等着我呢。説到這你一定會非常奇怪吧,錢餃子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這餃子可是我家三十那天吃的一份特殊的餃子,因為那餃子裏不僅有餃子餡,還放了硬幣、糖塊、花生、大棗等吉祥的東西,聽大人們説這些東西都是讓家人在新的一年更有成就的象徵,我早就盼着這一天早點到來了。

這一天,把大家都忙壞了,做年夜飯、包餃子,我也跟着家裏人一起忙活着,幫大人們撥蒜呀,遞個碗筷呀。家裏人都説我長大了,我想我是家裏的一名成員,也該為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嘛。終於到了放鞭炮的時候了,聽着那劈里啪啦的鞭炮聲,我高興的在一旁也放了很多煙花,之後就趕緊跑回來,因為還有一件更讓我着急的事情呢,那就是吃錢餃子呀。我回來的時候,餃子已經出鍋了,大家回來後都爭着夾餃子吃,因為吃年三十的餃子可是太有樂趣了,每吃出一樣東西了都把大家樂壞了,我們都爭着搶着吃了比平常多了很多的餃子,個個撐的肚子溜園。這個節日過的太有意思了。

過年不是最重要的,高興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高興,過年也就沒有意思了。在這裏我祝我們全家新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也祝自己學習進步。

寫傳統作文 篇6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積澱的文明古國。具有曲折而又漫長的發展過程,由中華各族人民共同書寫創造,內涵豐富,從未喪失過它的根本—中華傳統文化。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傳統文化呢?它是指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但它又與歷史文化有所區別:它對人有着深遠持久的影響,不僅存在於歷史中,還存在於現實中。

傳統文化被稱為中華文明之“根”,不單是因為它對於歷史發展保留了其文明成果,同時也是因為它對於現實也具有積極意義。

傳統文化中的傳統思想如“以和為貴”、“實事求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樣的思想仍沿襲至今,它在潛移默化中對人也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至今“平等”、“和諧”仍印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中國旗袍,更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已將它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從古至今,它代表着中國女性的古典韻味,標誌着獨具特色的東方時尚,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那具有永恆意義的美,讓世界為之傾倒。

但傳統文化就全部是積極的、先進的嗎?任何事情都是有其兩面性的,中國傳統文化也不例外。

中國傳統文化的時代侷限性,決定了其對當今社會也有消極的影響。好比古代西漢時尊儒家思想為正統思想,於是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們過於追求道德修養而忽視自然科學,讓中國傳統文化重政務,輕自然,斥技藝。道德至高無上的觀念把人的興趣引向了道德修養和政治活動,而不是引向對自然的征服和對物質世界的剖析;這種極端的思想直到現在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社會。因此,我們更應辯證地看待傳統文明,抵制腐朽文化,改造落後文化。

而如今,各種思潮魚龍混雜。如何繼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對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有着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現代科學的發展,信息全球化,外來文化的進入,難免讓國人隨波逐流,忘記了怎麼去弘揚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然而正如李清照所言:“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秉持“民族文化”乃“一流”的信念,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以不卑不亢的姿態去與外來優秀文化借鑑、交流,博採眾長,發展中華傳統文化,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讓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創新發展。

用心解讀傳統,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的“兩面性”;在當今社會中抵禦外來文化帶來的衝擊的同時,不忘中華文明之“根”,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做新時代的建設者,讓傳統文化一脈相傳,欣欣向榮!

寫傳統作文 篇7

老師讓寫一篇中國傳統節日的文章,我讓媽媽給我上網查了一下,媽媽説你自己看看,我仔細的讀了一下,知道了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很多,最主要的傳統節日目前主要有八個,有除夕、春節、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習俗也有很多特別的和很有趣的。

但是,我最喜歡過的還是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公曆2月3日,就是我們小孩子特別期盼的過大年了。春節習俗有很多,比如吃餃子、湯圓、大肉丸、美酒,而且還有洗被褥、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句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春節還有很有趣的活動,有踩高蹺、舞獅子、放鞭炮、放禮花、還能看到很多好看的文藝節目。

我也特別的喜歡走親戚,過年去串親戚,親戚家都準備好多好吃的東西,我還可以得到壓歲錢,那時候的我都快笑的合不攏嘴了,因為可以買點玩具,還可以買書看了。還有我最喜歡放鞭炮,鞭炮有很多種,我只知道我玩的有小掛鞭、甩炮、有手拿着舞動着的禮花炮等。春節還要貼春聯。晚上的時候要吃餃子,傍晚八點時還要放煙花、鞭炮,家家都在放鞭炮,到處都是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特別是大年初一早上我還在夢裏的時候,早早就被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驚醒了,那鞭炮聲能響幾個小時。晚上的時候放的禮花就更好看了,有的禮花像滿天小星星,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小動物,有的像流星雨,真是太美了。晚上家家都圍坐在電視機前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品着香噴噴的餃子,真是特別享受。

春節真美啊!真想天天過春節,穿好衣服,吃好吃的。

寫傳統作文 篇8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天,人們坐在月亮下賞月光、吃月餅。這不,趁着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也開始賞月光、吃月餅了。

現在的月亮特別明亮,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掛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月光照得樹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樹的稀疏的倩影,別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訴我: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我凝神望着月兒,口裏嚼着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着月亮的傳説,我又想起家鄉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標籤: 寫傳統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zvlew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