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化作文 >傳統作文 >

【精品】優秀傳統作文合集6篇

【精品】優秀傳統作文合集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傳統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優秀傳統作文合集6篇

優秀傳統作文 篇1

在我們身邊存在很多傳統的中國文化,剪紙就屬於其中一種。

對於剪紙來説剪刀和紙張的選擇是尤為重要的。剪刀要選擇輕巧、靈活、鋒利的,這樣,剪出的作品才不顯粗糙;紙張以紅紙或其它光澤為好,質地薄的紙為宜。

如果要剪出好的作品,則要根據造型,先決定紙張的摺疊,一定要折得整齊、嚴實,並要壓平。初學剪紙者可先將花紋畫上,然後根據畫上的筆印剪。以後有經驗了,便可隨折隨剪。花樣可不拘一格,但是不宜總使用直線型的,應多采用些曲條紋,因為曲條紋往往耐看,富有流動感。在剪的過程中,手對紙的轉動和剪的方向要配合好,這樣,剪出的紋路才清晰連貫。最後,去除多餘的部分,再剪出一個外框,這時,一件小小的作品即告完成。

剪紙是有趣的手工活更是民間的一種傳統藝術,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結晶。

優秀傳統作文 篇2

不管怎樣,中國人都不能忘“本”。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在緊急情況下,推開了兩名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壓,雙腿高位截肢。不少人感歎她的舉動,但也有人替她感到惋惜。對比《二十四孝》中的某些類似“埋兒養母”的極端行為,這種行為更讓人尊敬。

文章中提到的有違當今社會主義所“規劃”的和諧藍圖的“傳統道德”如今註定要被剔除,倘若繼承這些糟粕,必定會收到法院的“通知書”和“警察的手銬”。對那些垃圾道德必須剔除,毫無疑問。“三綱”,“五常”,男尊女卑,為千年後的我們描繪了一個男權社會。“裹腳”定義了當時的審美標準,那也註定要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被巨浪衝走,儘管它在某些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正所謂“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今天的我們可以用千年後的眼光重審過去的歷史事實,諷刺當時的文化糟粕,卻不知道後人千年後亦會用這樣的眼光打量今天我們的一切。

千年前“精忠報國”的英雄與現在騙津貼的“士兵”形成鮮明對比。過去文化的精華大都隨時間的拉長減輕了質量,甚至湮滅了。

不可否認,自中國打開大門迎接外來文化的同時,我們便遭到外來文化的侵襲。新舊思想道德文化的激烈碰撞,新時代的先進文化才能佔到上風,而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精華大都失去了,或者改變了最初的形態,遭到扭曲,甚至泯滅,無跡可尋。“聖誕日”“復活節”充斥店家“商戰”,“七夕”演變成了“情人節”;——這是多麼的遺憾。

我們承認,中國傳統道德中是精華與糟粕並存,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就成了必然。中華上下五千年所孕育的未間斷的文化精華,留傳至今是一筆無法用金錢丈量的巨大財富,更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區別於其他名族血脈的獨特精髓。換言之,這就是“本”這就是“源”。

我們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傳統道德文化,衡量其思想價值,繼承並發展精華,保持傳統道德的內在思想形態,維護精華的本原,將它帶入當今的生活實踐中去,在它的基礎之上構建符合這一時代的道德文化大廈。

不忘“本”,只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即使外來文化與新思想侵蝕到了我們的每一寸土地,我們也無法丟掉傳統道德的“本源”。這“本源”,就是文明從未間斷的古國文化延綿至今的重要原因。傳統道德中的精華教會我們如何做好一個堂堂正正大寫的人。倘若你已被新文化浪潮沖掉了這看似包袱的財富。請一定要找回它。

因為,不管是什麼理由,只要我們是中國人,就絕對不能忘“本”!

優秀傳統作文 篇3

一首悠揚的曲子響起時,又一下子牽動了我的心——曾記否,當年年輕貌美的外婆 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間放聲高唱起那一支支美妙的山歌時,年少的我是如此歡呼雀躍而現在,我已經明白,早從那時候開始,就有一脈深遠的文化深深地植入了我的血液裏

外婆是土生土長的桂林人瘦弱的身材、瘦弱的肩胛、瘦弱的臉形,是典型的當地人的特徵可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藴育了人們的靈性,這靈性全鑲進了那深邃的眼神裏它是源自人們的生命的尊重,對未來的憧憬

羣山連綿起伏,山麓下細水長流,遍地綠樹萬蔭、繁花似錦,這裏的人們,一心一意把自己掩藏在大山那深深地皺摺裏從春到夏,從秋到冬,默默地接受大山、小溪任意帶來的温存與粗暴,一代又一代

村子裏的人們不善言辭,白天逢人只會不太好意思地笑兩下,來相互問好男人從早到晚在田裏不辭辛勞地耕作,扛着鋤頭,捲起褲腳總有幹不完的'活女人們就在家裏種桑養蠶,填補家用順着山腳一排延伸下去,對立的兩排房子就是這幾十户鄉親的家白牆、青瓦一切都是那麼的安靜和諧,水流的嗒嗒聲,懸飛的鳥鳴聲,一切又是這麼的清新自然

外婆喜歡唱山歌,整個村子裏的人都是彷彿只有在這個時候,他們全身上下所有的毛孔都立即通暢了,頓時感覺無比的暢快傍晚時分,人們手裏的活總算閒下來了他們走出家門,男女老少,在那一時刻都抖落了身上的那份拘謹,一切都動起來了村莊一下子熱鬧非凡青年男女們你一句來我一句都是唱的對他(她)的思念,架着竹筏,一前一後,男的在前面用長長的竹杆往後撥淺溪水底下的石子來身來向前,女的則坐在後面一邊痴痴地望着男子,一邊用手擊打溪裏的水山歌響亮動人,竟連羣山都彎下了腰,側耳傾聽成人們也有他們的唱詞,藉着山歌的調子,道出生活的甜苦交加的瑣事以及對今年糧食收成大豐收的期待“喂——”一聲幽揚的歌聲,便開始了對大山的所有對白黝黑的臉上笑着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嘴巴慢慢張開——“李家的姑娘喂——嫁人了喂——”“今年的糧食大豐收了喂——”……一句一句,好像有唱不完的事,述不完的情經久不息的歌聲反覆不停的激盪沉默的大山堅定而有力,甚至是要穿越羣山,飛到未知的遠方老人們也耐不住性子,也斷斷續續的唱上兩句,神往地唱出曾經美好的回憶,還有田裏辛勤勞作後勝利的豐收小孩子不知道唱什麼,只是不停地哼着熟悉的調子,踩着石子在水裏不停地跑來跑去,高興得忘記了時間的存在而我曾經也是其中的一個,聽着大人們放聲盡情的歌唱,心裏充滿了形容不盡的喜悦

天漸漸地暗了下來,大山和遠方都只剩下隱約的輪廓,從水裏面瀰漫開來的水汽慢慢的模糊了大家的視野於是歌聲也慢慢地消停了,只是迴音還不時的耳邊響起一切又恢復了原樣人們悠閒地走回家休息,好像完成了一天的使命,他們便可以安安穩穩睡覺了,直到天明

……

外婆的一生就這樣平靜而熱烈的一路走來經歷過情竇初開的青澀、天真浪漫的愛情,雖然艱澀卻很温情的家庭這一切一如散落一地的珠子,全靠山歌這條帶子將它們一一串起來,陪伴外婆走過生命的一程又一程如今的外婆,像一隻燃盡的蠟燭,只剩下捻下最後一點餘温可即使是這樣,她也依然忘不了生命裏的熟悉的旋律,説話也是藉着調子因為只有歌聲才能將外婆內心所有的感情完全地表達

山歌,給了像外婆這樣勤勞樸實的人們心靈上的鼓勵歲月,記錄着一代代人一路走過來經歷的辛酸與苦難我們的祖輩們就在這裏生長、繁衍、生根、死亡,究竟是多少輪迴,才變成了今天的這番模樣?只是山歌才能支撐着如水般柔弱的人們,而大山便是他們唯一的倚靠厚重的大山給予了人們對生命的執着,對未來的永不放棄的精神。

人世代代無窮己,我們更將經歷這歷史的迴音這脈自然的文化悠久的傳來,必將延綿不斷的傳承下去我們的祖先用他們辛勤的汗水澆灌着厚實的土地,用他們飽滿的激情吟唱着千古的傳奇

如今我的父輩們已走出了大山,離開了這曾經愛得深沉的土地即使周遭環境的一切都變得面目全非,可他們骨子裏流淌的血液沒變,它所凝聚的充溢着這樸實文化的堅定的力量,足以使他們保持心靈的本性,迎接未知的挑戰而我也是他們的下一代,身處異鄉的我,已經漸漸淡忘了那個年代鄉親們的模樣,但他們給我的影響必將會陪伴我走過一生,以及我身後的,世世代代

優秀傳統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人們最重視的節日,它代表着團圓、幸福、平安。人們在春節這一天會有很多的講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就來介紹家鄉的飲食小風俗。春節這天,人們會早早的醒來,在開口説話之前,一定會拿出除夕晚上放在枕下的糕點,吃上一兩口,我們稱之為“開口糕”。

薄薄的糕點吃在嘴裏,軟軟的,甜甜的,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口,從嘴裏蹦出的話也一定是甜甜的了。“糕”與“高”同音,小孩吃了開口糕,預示着新年中個子長得高,成績節節高;大人們吃了,在新年中一定“福運高、財運高”;老人們吃了則希望來年“福壽高升”。正是因為人們對新年的這些渴望,吃開口糕就成了新年的第一件事。放完開門鞭,全家都穿上了新衣,洗漱完後,都圍在桌子旁吃團圓飯,也就是吃湯圓或餃子了,人們把餃子稱為“萬萬順”,表示新年中做任何事都會順順當當。“順心”的心願也就寄託在這常見的餃子上了。

吃湯圓則預示着新一年中全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地生活在一起。這喝茶也有講究,落座時,北面的位置必須空着,聽媽媽説這是為了給灶神爺留的,只有招待好他,才能在新一年裏灶台上總是滿滿當當的。喝茶快結束時,每個人的碗裏須留下一些餃子或湯圓,預示“年年糧食皆有餘”。不管是吃開口糕也好,稱餃子為“萬萬順”也好,還是給灶神爺留位也罷,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它們雖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依據,但這些飲食上的小風俗正是人們對新年中豐收、平安、健康、幸福的一種美好願望吧!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繼承和發揚呢?'

優秀傳統作文 篇5

在我們中國,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的氣氛。這一天你到大街上去看看,到處是喜氣盈門。

春聯代表着歡樂祥和。我們這組開展的活動就是抄寫春聯,有“大地春光好,長天曉日紅”,“ 歲歲皆如意,年年盡平安”,“ 江山萬里如畫,神州四時皆春”,

“春風送春處處春色美,喜鵲報喜家家喜事多”等等, 我們還上網瞭解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按照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因此,貼的位置也不同,如“門心”貼在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橫披”貼在門媚的橫木上。

參加抄寫春聯這樣的活動,大家都興趣盎然。這次抄寫、收集春聯讓我們收穫很多,這些對仗工整的句子真是太美妙了,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老師説從這一副副精美的春聯中還可以讀出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呢。

優秀傳統作文 篇6

我家雖然沒有古董,也沒有珍貴的珠寶,但我家有比這些更寶貴的東西——軍人家庭的好傳統。

我的爺爺1958年入伍,到西藏去保衞邊疆,當時爺爺才15歲。他1979年轉業,在部隊奉獻了21年,真是了不起!我的爸爸1986年入伍,1991年退伍,也在部隊奉獻了5年。爺爺和爸爸都不抽煙不喝酒。 由於爺爺爸爸都是軍人,因此他們對我要求很嚴格。他們經常對我説,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正直要堂堂正正地做人。他們從小要求我做什麼事情都要迅速、要快:起牀快、穿衣快、吃飯快、洗澡快……對我像軍人一樣要求。我們家裏所有的人待人接物都很熱情。爸爸也這樣要求我,要講禮貌,講文明,做一名優秀的人。他們對我言傳身教。我從小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體會到許多做人的道理,因此我也認真地按爸爸的要求:盡心盡力地做每一件事情。我現在努力讀書,刻苦鑽研,掌握科學知識,長大後爭取考軍校,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我一定去保衞邊疆。

這個軍人家庭的傳統!這個寶貴的傳統!我以後要把它繼續發揚下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huazuowen/chuantongzuowen/z93l00.html
專題